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候明 《气象》1985,11(1):24-25
河北省的降水不仅由于季风气候的强烈影响,造成时间分配上的不均,6—9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5%以上,而且由于燕山、太行山的弧形屏障,致使空间分布上也多寡不等,有东西两个多雨中心和南北两个少雨中心。所谓东多雨中心,即为燕山迎风坡的兴隆—遵化一带的多雨区(以下称燕山多雨中心)。这里一方面等高线的走向与夏季风来向相垂直,加强了地形抬升作用,加之离海近,水汽来源充足。西多雨中心为北太行山的阜平—紫荆关一带多雨区(以下称北太行山多雨中心)。也因其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在五十年代,更确切地说在六十年代中期以前,这两个多雨中心降水量不相上下,所差无几。海、滦河协作组根据1956—1972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的海、滦河流域降水等值线图  相似文献   

2.
我国雨带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央气象局以及有关省(区)出版的1951—70年的228个站的旬降水量资料和1960—69年的高空风资料,分析了我国主要相对多雨带的季节变化,发现在105°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相对多雨带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相对多雨带与低层流场辐合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对相对多雨带的演变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带季节内变异模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陈烈庭  宗海锋  张庆云 《大气科学》2007,31(6):1212-1222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51~2005年中国160个站月降水量资料,用扩展的EOF(EEOF)分析、小波变换、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带季节性南北变动的主导模态和时空变化的特征,分析了各模态的气候特点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内变异的关系。 研究表明,我国夏季雨带季节性进退活动不仅是多态的而且是多时间尺度的现象。主导模态主要有六种,为了对各模态雨带推进过程的不同特点有个概要的认识, 分别称之为:梅涝型、伏旱型、梅旱型、南涝北旱型、常态型和南旱北涝型。这六种模态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东部夏季雨带季节性移动异常的各种情况。在时间尺度上,各模态普遍存在准两年、3~5年和准8年的年际变化,以及准10年、准15年、准24年和准30年的年代际变化。但各模态的优势周期存在明显差别,尤其是年代际变化。分析还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变异是影响我国东部夏季雨带季节内时空变化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基本上, 不同型式的副高变异对应有不同的雨带季节内变化模态和天气气候特征。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我们进一步探讨中国夏季雨带季节内变异各模态形成的物理过程和成因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华北地区1996年夏季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照中国台站的实测资料,对模拟的夏季降水量日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太行山地形敏感性试验,模拟了太行山脉地形高度变化对1996年夏季发生在华北地区的3次典型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RegCM3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1996年夏季华北地区雨带位置及主要降水过程,对3次典型暴雨过程中暴雨中心的落区及位置移动均有较好的表现,不足的是模拟的降水量偏大.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发现,太行山地形对华北暴雨天气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对于不同型态的暴雨过程,地形的影响有不同表现.对于太行山区型暴雨,太行山地形的阻挡和抬升作用导致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增加,而去掉地形后太行山两侧降水明显减少;对于回流型暴雨,降水系统从东北地区南部向西南方向移动,低层气流主要为偏东型气流,地形的存在对于降水系统的西移速度及降水落区均有重要影响,去掉地形后太行山东侧降水明显减少;对于东移型暴雨,降水从太行山南麓向东北方向移动,太行山脉对于环流形势的影响并不明显,因而仅影响降水强度,对降水位置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了我国南方主要稻区稻飞虱大发生的1987、1991、1993年同特轻的1981年夏季基本气候特点。结果表明,稻飞虱大发生年6-8月,主要多雨带位置偏南,位于江淮至江南之间,四川盆地东部雨量明显偏多,低温凉夏,而华南一带则干旱、高温、酷暑。特轻年上述多雨区却高温少雨,多雨带偏西偏北。分析了形成上述气候异常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越赤道气流特征,表明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500年来中国东部雨带的南北摆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安祥  冯松  张存杰 《气象学报》2002,60(3):378-382
研究表明 ,在世纪时间尺度上 ,14 70年以来 ,在 10 8°E以东、4 0°N以南的中国东部发生了 7次多雨和 7次少雨过程 ,它们都最先从中国北方开始 ,然后是江淮地区 ,华南地区出现最迟。中国温度高时 ,多雨区偏南 ,温度低时 ,多雨区偏北。中国多雨区自北向南的位相差异可能与Hadley环流的变化有关。气候的自然变化对近几十年来中国北方的干旱和近十几年来长江流域的多雨仍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4年汛期气候预测先兆信号应用及其复杂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林海  宋文玲  龚振淞 《气象》2015,41(5):639-648
文章系统回顾了2014年汛期气候预测的主要先兆信号。其信号特征是:2014年前期赤道中东太平洋由呈正常略偏冷向偏暖状态发展,预计可能在夏季形成一次暖事件,冬季格陵兰海冰偏多、青藏高原积雪正常略偏多,这些特征对后期东亚夏季风有明显影响。通过对前期先兆信号的分析,预测了2014年我国夏季雨带位置偏北,但较2013年偏南,主要多雨区位于华北南部至江淮。从实况和预报的对比来看,夏季主雨带预测与实况有较大差异,没有预报出“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型,但东北、华北北部、长江中游、华南西部和西南南部等地预测与实况一致。另外,热带气旋、梅雨和华北雨季的预测与实况基本一致。最后对汛期气候预测的复杂性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德市2007—2018年气象自动站小时降水量数据,统计分析了区域精细化降水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常德市年降水量多雨区一般为高地势地区,且在石门县西南部迎风坡降水增幅作用明显。(2)常德市各地年降水量在10%~20%变化,其中极端年份市区及安乡南部变化幅度较大,为40%左右。(3)月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其空间分布形态有3类:5与9—10月为过渡转换期类型,与气候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接近; 6—8月为西北部多、东南部少的分布型; 11月至次年4月为西南部多、东北部少的分布型。(4)降水量日变化表现为04:00—11:00为多雨时段,20:00—23:00为少雨时段,分散阵雨多发生在下午,夜雨主要发生在下半夜且北部明显多于南部。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平均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利用垂直方向具有9层σ面、水平方向菱形截断波数为15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和有、无青藏高原大地形两种情况下10年积分的模拟结果,研究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对亚洲季风平均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无青藏高原大地形,亚洲冬、夏季季风平均环流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去除地形,使夏季高层的南亚高压、低层的大陆热低压、副热带高压及冬季的大陆冷高压在位置或强度上发生了改变;地形的有、无决定着冬季东亚大槽的强度;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有地形时明显较无地形时强;地形的有无还影响着降水强度和雨带的分布。另外,副热带高压中心及雨带的季节性移动与高原大地形的存在与否亦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我国西部地区1951—80年期间147个台站的降水变率资料,对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降水变率分布特征作了分析,发现年降水变率低值带和高值带分别对应于高原边缘的多雨带和高原外围的少雨带;冬、夏半年降水变率分布分别由西风带活动和高原季风环流系统及低值天气系统所决定;降水变率月际变化最大梯度出现月份的后延趋势与高原季风的建立,撤退过程有较好的一致性:降水变率随降水量呈幂函数变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3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持续观测,分析了降水、温度对接地电阻的影响,结果发现:接地电阻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汛期(4-9月)降水量增加,温度也逐渐升高,接地电阻呈现下降趋势,在9月之后,随着降水的减少及温度的下降,接地电阻逐渐升高,此过程一直持续到翌年的2月;接地电阻的变化率与接地体类型及尺寸大小密切相关;降水量...  相似文献   

12.
陈瑞荣 《气象学报》1962,32(4):285-300
本文考虑了降水过程中水滴对空气的拖带作用和降温作用,并考虑到含水量变化时,由于水滴对空气拖带力的变化,而对垂直运动产生的反馈影响,导出了局地积云的运动方程、热力方程和含水量方程,并由此研究在降水过程中云中空气垂直运动、云内外温差和含水量结构的变化。计算结果指出,局地积云在降水过程的影响下,云中空气的垂直运动、云内外温差和含水量都要明显变小,并且很快地由下向上逐渐出现下沉运动,云也由下向上逐渐消散。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现象是基本相似的。本文共做了五个不同条件的个例数值计算,并由此分析比较了不同降水强度、不同稳定度、不同云中初始条件和不同云外环境所起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形对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陈潜  赵鸣 《气象科学》2006,26(5):484-493
用MM5v3模式研究地形高度对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通过在模式中提高和降低大别山和黄山的地形高度来模拟降水的变化,个例是1998年6月28日和1991年6月12日的暴雨过程,进行了24 h模拟,并分析了垂直速度、涡散度、湿位涡、水汽通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上述各因子都在地形高度变化后有了明显变化,并因此影响了降水变化。各因子都有影响,综合各因子的影响是预测地形降水的途径之一。总的说,地形引起的降水变化主要在地形变化的附近,特别是在山的迎风面,降水有明显增加。决定降水落区和强度的主要仍是大中尺度环流,但地形起了改变落区和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6年"珍珠"台风影响福建省期间的酸雨监测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城市降水酸度分布特征及福州市短时段降水酸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海上的台风降水呈偏碱性;登陆后台风对福建省城市降水酸度的影响与其螺旋雨带上降水云团的移动路径及城市周边污染源分布有关;"珍珠"台风的短时段降水酸度并非保持恒定,对福州市降水酸度的影响会随着台风强度、风场结构的变化及螺旋雨带上降水云团途经下垫面城市大气污染排放状况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暖对黄淮海地区小麦产量可能影响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石立  王馥棠 《气象学报》1993,51(2):209-216
本文分析了黄淮海地区小麦生育期内不同时段的温度、降水与产量的关系,分别得到了不同类型的偏回归系数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季节温度升高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温度、降水同时变化综合影响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各地不同季节气候变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同:北部、中部地区秋季、冬季变暖将导致增产,春季减产;而南部地区则秋季、春季将减产,冬季增产(河南南部略有不同)。降水量变化对各地各季气候变暖产量效应的迭加作用不同:北部、中部地区秋、冬季降水有利于增产,春季降水对减产略起缓解作用;南方各季降水过多均对小麦不利。总的说来,大部分地区若小麦生育期内气候变暖变湿,将有利于增产,但南部地区降水过多有不容忽视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广西秋冬季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多种客观和统计分析方法对近46年广西秋冬季降水的异常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ENSO事件为代表的赤道太平洋地区热力振荡是广西地区秋季降水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是该区域秋冬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统计评估人工增雨效果的一些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雨量是大气降水的量度,还是人工增雨效果评估的重要参量。由于大气降水天气系统出现频率、雨区形状、大小、降雨持续时间、雨区中雨强分布等各年、月不同,被雨区覆盖的雨量站的雨量也是不断地变化的;站间雨量将不是一一对应的确定关系,而呈现统计相关关系。相关的程度又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站点间的距离、降雨时间长度是重要因子。因此,研究它们对相关的影响对于人工增雨效果评估的科学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太阳辐射日变化对夏季风模拟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谦谦  钱永甫 《气象学报》1997,55(3):334-345
利用60°S-60°N范围,有海气耦合但无海流的七层原始方程模式,做了有无太阳辐射日变化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准定常的平均季风系统的形势受太阳辐射日变化的影响不明显,其主要的影响可能来自海陆和地形分布。但是模式中包含太阳辐射日变化后,大气上下层季风系统强度的模拟得到了改善。太阳辐射日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降水的分布形势,在没有太阳辐射日变化的试验中,大陆内部的降水大大减少,而沿海地区的降水增加。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与降水变化对应良好。降水增加和减少的地区呈波状分布。至于对季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季风发展的初期,太阳辐射日变化可加快其发展。因此,太阳辐射日变化的引入,可使平衡态较早达到  相似文献   

19.
热带气旋致灾因子综合影响强度评估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整理了1949—2008年311例热带气旋影响浙江时各气象站的风雨资料、海洋观测站风暴潮资料、灾情资料等,用典型相关分析、历史灾情反演等方法建立了反映热带气旋致灾因子(风、雨、风暴潮)综合影响强度和影响范围的评估模型与等级指标。研究结果将浙江热带气旋致灾因子综合影响强度分为5级,1级最强。根据评估模型与指标对311个热带气旋进行了等级评价,并分析了各等级影响强度出现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5级影响热带气旋都有可能给浙江省带来损失,特重灾情一般由1级影响热带气旋造成,2级影响热带气旋带来的灾情也很严重,年均1.1个热带气旋的综合强度在3级以上,有可能带来较严重灾情;全省各地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强度自东而西递减,其中1级(特强)影响区域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20.
一次华南暴雨的中尺度结构及复杂地形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15,他引:42  
孙健  赵平  周秀骥 《气象学报》2002,60(3):333-342
文中选取了 1998年 6月 8~ 9日的一次发生在华南的强降雨过程 ,利用观测资料和MM5中尺度模式对这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 ,研究了该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结构及华南地区复杂地形的影响。分析表明这次华南暴雨由锋面暴雨和暖区暴雨组成 ,具有不同的中尺度结构 ,其中广西梧州地区暴雨是准静止锋面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 ,具有持续时间短 ,强度大的特征 ,MM5模拟的雷达回波强度超过 30dBz ,高度超过 2 0 0hPa ,并在其东、北侧出现闭合的次级垂直环流 ;珠江三角洲的暴雨是暖区暴雨 ,发生在深厚的暖湿气流内 ,85 0hPa上强度超过 16m/s的西南低空急流是影响降水的主要系统 ,该中心暴雨持续时间较长 ,降水强度也达到了暴雨标准 ,模拟雷达回波不明显 ,没有出现局地的次级环流。华南地区的复杂地形在这次华南暴雨过程中主要为动力性作用 ,具体表现在一支冷空气在低层由苗岭和南岭之间南下 ,南海上空一支暖湿气流北上直接到达梧州地区 ,另一支次暖湿空气在南岭的阻挡下由武夷山以南沿南岭和云开大山之间折而向西 ,这三支气流在梧州地区附近汇合 ,形成广西梧州地区的暴雨 ;同时南海上空北上的低层气流被迫向东北绕行海南岛 ,形成一个尺度为 2 0 0km左右的背风面气旋 ,这个气旋的东北部分加强了在珠江三角洲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