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基准网点确定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正禄  沈飞飞  孔宁  卢凌燕 《测绘科学》2011,36(4):98-99,204
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基准网里,基准点一般布设在隧道两端较为稳定的区域,如何判断并确定稳定的基准点,是计算变形监测点和进行变形分析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稳定基准点的“组合后验方差检验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x2检验法找出显著的“动点”并将其排除在“基准点”之外;通过实例分析和模拟计算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2.
在建筑工程水平位移变形监测中,基准点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常发生水平位移,需要对其构建平面监测网并定期进行平面位置测量,进而判定基准点平面位置的稳定性,确定变形监测模型。本文主要研究了应用平均间隙法及其t分布单点检验法进行平面监测网基准点稳定性检验,首先对平面基准网两期观测数据分别进行秩亏自由网平差,然后对平差结果应用平均间隙法进行整体稳定性检验,若检验不通过,再运用单点检验法逐点检验,找出不稳定的基准点。本文以某平面监测基准网的稳定性分析为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对平面监测网基准点稳定性检验行之有效,且结果可靠,对平面监测网基准点稳定性分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地铁运营监测基准网的稳定是运营监测的基础,本文针对地铁运营监测基准网的布设特点提出后验单位权方差组合检验法对基准点进行稳定性检验,并结合实际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变形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基准点的稳定性分析,直接影响监测变形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本文在研究当前变形监测基准点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自由设站变形监测基准点稳定性分析的VT检验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保证了监测成果的精度和质量,该方法对于经典平差和自由网平差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间接平差法推导多点后方交会待定点坐标及其精度评定模型,并采用后验方差卡方检验法及针对残差t检验法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较为快速识别不稳定基准点,从而提高多基点后方交会的设站精度。工程应用实例表明,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经典平差和自由网平差两种平差方法对两个工程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对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检验。得出了经典平差和自由网平差在沉降观测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五点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自动化变形监测的发展,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的优势越发凸显,但其数据处理目前多数采用极坐标法或交会法直接计算,而没有进行严密平差改正和已知点稳定性检验,其结果的可靠性有时难以得到保证。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VC++.net语言开发了一个顾及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稳定性检验的可靠、精确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在应用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拟稳平差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稳平差是一种顾及基准点稳定性的平差方法,在变形监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介绍了拟稳平差的基本原理,说明了拟稳平差在沉降观测中的应用;拟稳平差的关键是选取符合实际的“拟稳点”,讨论了拟口点选择的两种方法:假设检验法和模糊聚类法,并给出算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水电站GPS变形监测网的数据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9年观测数据为例,应用GAM IT软件和CosaGPS软件对山口水电站GPS变形监测A级网的数据进行处理。探讨高精度GPS网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过程,比较研究两期观测成果,分析GPS变形监测网基准点的稳定性,为山口水电站GPS变形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大桥变形监测基准网稳定性分析的几种经典方法和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自由设站法在大桥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优势和特点。同时运用独创的VT检验法进行基准点稳定性判断,可以大大提高基准点稳定性判断的正确率,使基准点保持相对稳定,已达到保证和改善监测成果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金武正  何军 《北京测绘》2020,(2):282-284
对隧道进行变形监测是保证其安全的重要内容,而要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就要保证监测基准点的稳定性。本文则基于国内某隧道变形监测实例,结合平均间隙法与分块间隙法,通过多期基准点观测数据,提取其中不稳定点,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有效分析出不稳定的基准点,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今后的隧道变形监测工程实例提供一种可靠的基准点稳定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铁施工、运营阶段的监控量测,可有效保障隧道结构的稳定与周围环境的安全。现有的收敛计、全站仪等变形监测手段,虽然可以得到高精度的观测数据,但获取的监测点位过于稀疏,难以全面反映隧道整体的形变特征。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地铁隧道形变监测,提出了基于激光点云的隧道断面连续提取与形变分析方法,并对提取的两期断面进行了形变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直观地表现隧道整体变形,研究成果可为隧道形变动态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朱武  张勤  丁晓利 《测绘学报》2012,41(6):886-890
针对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基线网平差数据处理过程中单参考点存在导致的解不够稳定和不够可靠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地面监测资料的多参考点PS-InSAR数据处理方法,并研究推导了相应的处理模型;该方法在PS基线网处理中引入多参考点参与解算,一方面提高了解算结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多余观测获取最优参数解,提高了解的可靠性。本文利用覆盖西安市的13景Envisat ASAR数据以及5个角反射器(CR)、GPS点作为参考点,分别获取了单参考点和多参考点下的平均形变场,通过与4个检核点的比较,表明多参考点结果比单参考点更吻合于地面观测资料,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研究大量变形监测技术与监测成果的基础上,注意到基准点的稳定性,它直接影响到监测成果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尤其当基准点的稳定性超过两倍测量中误差时,监测成果不仅不能客观反映变形体的变形量,甚至出现较大偏差或错误,从而导致人们对变形体的变形趋势和安全性分析失准。因此,本文对监测基准点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应用实例提出监测基准点的布设方法和稳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技术在大坝、桥梁、滑坡等形变监测领域应用广泛。针对传统监测方法需要架设基准站、导致监测成本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参考站的GNSS变形监测方法,利用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观测数据,生成虚拟参考站(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VRS)代替实体参考站,实现高精度变形监测。利用中国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约30处滑坡监测点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当CORS基准站间距小于40 km时,双差对流层和电离层延迟模型内插精度优于10 mm,利用观测时长大于8 h的数据,可以实现平面精度优于5 mm、高程精度优于10 mm的形变监测。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大坝倾倒体水平位移监测项目,阐述了GPS变形监测网数据处理理论和实践,利用多期获得变形数据,对水库倾倒体监测体进行变形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7.
海油工程建筑变形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海洋石油开发平台的建筑结构,论述了对其进行变形监测的监测方案监测基点布设以及数据处理和变形分析方法,并给出经验性结论,对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的安全运营提供技术依据,也为类似变形监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软件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介绍了测量机器人的外部组成,测量原理及发展应用,并设计了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变形监测系统和数据库的结构,讨论了计算机与测量机器人之间的串行控制,在数据处理中加入了距离和高差差分处理技术。试验表明,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变形监测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高效,准确,实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小波阈值降噪方法对高层建筑物GPS动态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处理,针对不同小波基选取对结果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表明小波变换可实现高层建筑物GPS动态监测数据的有效去噪,可克服传统处理技术对非平稳、非等时间间隔观测数据序列滤波的局限性,为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