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海洋世界》2009,(1):7-7
海水养殖会严重损害野生鱼类的生存——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尼尔·弗雷泽运用基础物理学解释了鱼类养殖的危害:高密度带来了感染,而感染会降低健康水平。对野生鱼类而言,健康水平的降低意味着难以找到食物,难以逃开“敌人的魔掌”,种群的死亡率随之升高;而养殖鱼不但可享用“免费午餐”,还受到人工保护,从而避免了捕食者的威胁。因此,那些被感染的养殖鱼仍然活了下去,  相似文献   

2.
石斑鱼综合症的研究——治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内地人工养殖石斑类,始于1980年,珠海市徐绍隆等尝试进行了网箱高密度精养试验,取得成功。养殖的品种涉及鮨科、鲷科、鲈科等20余种。目前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主要养殖的品种有:赤点石斑(红斑)Epinephelus ak(?)ra(Temminck et Schlegel)、密点石斑(芝麻斑)(E.chlorsligma(C.et V.)点带石斑(青斑)E.  相似文献   

3.
自从对虾工厂化育苗成功之后,我国对虾养殖事业发展很快,但单位面积产量仍然偏低,有少数单位虽然达到500kg/亩以上,但很不稳定。近几年来不少国家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试验,有的亩产1500kg以上。为了探索中国对虾稳产、高产、高效益的高密度养殖技术,我们于1987年在山东省胶州市营海渔业公司对虾育苗场利用4个育苗池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年10月25日通过专家们的技术验收,4个试验池,总面积为78.43m~2,平均产虾1.98kg╱m~2,折合亩产1322kg。其中较好的3号池,单产2.80kg/m~2,折合亩产1868.3kg,对虾平均体长11.77cm,体重19.03g。专家们认为,该实验在国内属首次试验成功,创国内单位面积养虾最高记录,为我国的对虾养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白雪娥 《海洋学报》1983,5(1):102-106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进展较快,但就目前养虾池的结构来看,一般都是靠潮汐换水,一时尚难完全实现流水养虾.因此,在高密度放养和大量投饵的条件下,养殖的中期末,容易出现缺氧浮头现象,严重时可因大量死亡而造成欠产.如1977年山东即墨东百里大队和1979年文登小观的高产实验池,就先后出现过这种紧急情况而提前出池.  相似文献   

5.
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将初始体质量为186 g±2.0 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放养于低(9.4 kg/m~2±0.2 kg/m~2)、中(13.6 kg/m~2±0.8 kg/m~2)、高(19.1 kg/m~2±1.3 kg/m~2)3个养殖密度,以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大菱鲆生长、消化酶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养殖120 d后,低、中、高试验组养殖密度分别增长至26.1 kg/m~2±1.2 kg/m~2、38.2 kg/m~2±2.5 kg/m~2、52.3 kg/m~2±3.6 kg/m~2。结果表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中大菱鲆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P0.05)高于高密度组;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大菱鲆总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但脂肪酶活力在3个密度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低密度组相比,高密度组显著提高了谷氨酸脱氢酶活力,同时降低了谷草转氨酶和亮氨酸氨肽酶活力(P0.05),而对谷丙转氨酶活力无任何影响。综上所述,在工厂化循环水系统中,增加养殖密度能提高养殖的产量,但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对大菱鲆生长、消化酶活力以及蛋白质代谢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群  温海深  李吉方  何峰 《海洋与湖沼》2013,44(6):1613-1618
本文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肾脏组织中克隆得到维生素D受体a(VDR-a)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 虹鳟VDR-a的cDNA全长为2606bp, 共编码797个氨基酸, 主要包括A/B区、C区、D区以及E/F区。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 高密度网箱养殖使得虹鳟肾脏和肝脏中VDR-amRNA的表达降低, 并且随着养殖时间延长和养殖密度的增加VDR-amRNA的表达减少更加显著; 血液中Ca2+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降低, 养殖密度升高使得Ca2+的主动运输过程减弱, 因此高密度养殖能导致产生低浓度Ca 2+, 这样对应的VDR-amRNA的表达也降低。说明养殖时间对VDR-amRNA表达的影响是通过养殖密度的变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浅色黄姑鱼的高密度养殖一直受到病害的困扰,导致成鱼养殖成活率低,直接影响了浅色黄姑鱼养殖业的发展.以汕头南澳岛患皮肤溃烂症的养殖浅色黄姑鱼为材料,从其溃烂头部组织中分离得到优势菌KLg,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菌株KLg为浅色黄姑鱼的致病菌.药敏试验表明菌株KLg对头孢哌酮、红霉素、头孢曲松、先锋霉素V、复达欣、头孢呋辛和氧哌嗪青霉素等7种抗生素敏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测定等手段初步确定菌株KLg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这一结果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及进化树分析得到进一步确认.哈维氏弧菌是海水养殖鱼类的常见致病菌,但在浅色黄姑鱼养殖中尚属首次报道.实验结果可为我国沿海地区浅色黄姑鱼养殖中弧菌病害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又称万氏对虾 ,主要分布于美洲太平洋沿岸 ,是世界三大养殖虾类之一。我国大陆地区自1998年开始大规模养殖 ,因其肉质鲜美 ,具有耐粗饲、生长速度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力强等特点 ,适于人工高密度养殖 ,并且经驯化可在淡水池塘中养殖 ,因此近几年来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在半精养、精养系统中 ,虾饵———主要是人工配合饲料 ,占到生产成本的50%以上 ,为使对虾养殖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迫切需要营养全面而价格低廉的饵料。本文仅就近年来关于P.vannamei对微量营养素需求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为高质量饵料的研…  相似文献   

9.
由于水域管理体制存在立法疏漏,致使养殖证在不同水域具有不同功能,引出了“渔业养殖权”的立法安排问题。在制定物权法时,立法部门应当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考虑水域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坚持水域权属管理与行业管理分离的改革方向,明确“渔业养殖权”的特许物权属性,继续完善水域权属管理体制:方案之一,养殖水域产权关系由《土地法》和《海域法》调整,“渔业养殖”作为土地(海域)使用权的实现方式之一。方案之二,在物权法中设定“(内陆)水域使用权”,养殖水域产权关系由《海域法》和水域法调整,“渔业养殖”作为水域(海域)使用权的实现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厦门马銮湾有机污染、富营养化状况下的生化关系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暨卫东 《海洋学报》1998,20(1):134-143
马銮湾养殖海域位于厦门西港的西侧,与厦门西港仅一堤之隔,属于封闭式的养殖海域.马銮湾内有260hm2余虾池和130hm2余水域用于网箱养鱼,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由于水产养殖业的无序、单一、高密度的养殖,导致养殖海域自身有机污染严重、富营养化突出、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时常发生赤潮,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危害[1~9].本文根据1992年6月至1994年5月的马变湾的观测结果,各要素的时空变化、数量统计和相关分析,揭示了马銮湾养殖海域自身有机污染、富营养化、赤潮的成因,为养殖海域的环境保护和渔业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1983年7月15日~8月3日一次位置异常持续偏北的西太平洋副高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动力性高空高压与纺锤状西太平洋副高上下重叠;重叠高压四周的环形雨带中的上升气流汇集到高压内下沉,对副高位置的持续偏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8年盛夏辽宁的阶段性高温与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的极端偏北有关,利用1981—201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ECMWF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V3.0),主要以候的时间尺度,从大气环流异常的形成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解释了2018年盛夏副高极端偏北的原因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影响副高位置偏北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来自欧洲上空的高压脊发展并东移,与副高断裂开的一支结合,使得副高北移;二是南半球冷空气活动,导致向北的越赤道气流加强,从而造成赤道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北移,进一步引起副高北移;三是由于青藏高原东部感热增强,其上升气流经由一候到两候的时间在辽宁和渤海地区下沉。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了副高位置的极端偏北。  相似文献   

13.
金枪鱼是一种具备快速游泳能力的洄游性经济鱼类,其心血管系统存在血管逆流热交换器,并具备高心率、高心输出量、高血氧输送速率等特点。同时,作为区域恒温动物,金枪鱼对低温、低氧等环境有着独特的适应能力。为了系统地了解金枪鱼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性及其环境适应性,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金枪鱼独特的心血管系统组成与结构特点,分析了其高心输出量、高心率和高血氧输送速率的结构基础,并重点论述其支持高代谢率、调节体温、强低氧耐受能力等心血管功能,旨在为金枪鱼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别在27℃和32℃高温条件下培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以在22℃培养条件下生长的羊栖菜作为对照, 在培养的第0、1、3、5和7天分别取气囊样品, 采用植物生理学试验方法探讨高温胁迫对羊栖菜细胞膜损伤、渗透调节和抗氧化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 1) 高温胁迫导致羊栖菜细胞的相对电导率提高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增加, 膜系统受到了损伤, 造成体内离子外渗、细胞膜脂发生过氧化; 2) 细胞内积累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并且胁迫组始终高于对照组, 其中可溶性蛋白在胁迫第7天时达到最大值(11.4μg·mg-1), 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分别在高温培养的第3天和第5天时达到最大值; 3) 受到高温胁迫后, 羊栖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性增强, 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比活性在高温胁迫过程中呈现下降的趋势, 说明羊栖菜主要通过抗氧化酶SOD比活性增强来降低胁迫对藻体带来的伤害。总之, 羊栖菜对高温胁迫比较敏感, 温度越高, 培养时间越长, 羊栖菜受到的伤害越大。  相似文献   

15.
张国光 《海洋工程》2006,24(3):113-118
从高压水射流技术在水下工程中应用及高压水射流的作用效应和伤害特征着手,分析影响水下高压水射流作业安全的因素,总结各国制订高压水射流作业的安全标准规程现状,提出制订我国水下高压水射流作业安全规程若干认识和设想。  相似文献   

16.
Embryo production was reduced in female grass shrimp exposed to sediments with added coal fly ash and to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an estuarine station containing high PAH concentrations due to its proximity to a highway storm drain. Grass shrimp embryos exposed to pore water from the high PAH and high metal sediments showed both reduced hatching and increases in DNA strand breaks (comet assay). Sediments with added coal fly ash ha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vanadium and selenium which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effects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with sediments with high PAH. The embryo pore water bioassay (hatching/DNA strand breaks) gave results comparable to those observed for reproduction effects (reduced embryo production/embryo hatching) with female grass shrimp exposed to whole sediment.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驱作为油田开发晚期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但是目前聚合物驱主要用于中低温、中低盐油藏,而对于很多高温高盐的油田应用比较少,因此,开展适合于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的室内实验研究,进而拓宽聚合物驱的应用领域,实现聚合物在高温高盐油藏的实际应用,为聚合物驱在高温高盐油藏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技术和实践依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In general, the westward typhoons are associated with zonal flow patterns. But if there was a high level cold vortex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the typhoon would pass through the subtropical high towards the North.In the paper, this kind of knotty typhoons track was discussed. The temperature, wind, divergence and vorticity fields in the subtropical high reg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cold vortex were analysed. The cold vortex not only weakens the subtropical high, but also forces the typhoon to move northward.  相似文献   

19.
The seasonal movement and jumping of subtropical high ridge line were simulated in the previous paper by using the two-dimensional zonal average model to consider the solar radiation heating. In this paper, the simulation is made by means of the same model considering water vapor condensation heating released from the rainfall belt north of subtropical high in addition to the solar radiation heating.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northward seasonal jumping can still be simulated, and the condensation heating in the model can make the subtropical high ridge line move to the position a little further south than that without the condensation heating. Therefore, it may be realized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easonal movement of subtropical high depend mainly on the solar radiation heating, but the meridional departure of ridge line from its normal latitude position is due to the feedback of drought-waterlogging in the precipitation area to the north of subtropical high.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子波分析和功率谱等方法揭示夏季副高脊线位置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脊线位置与福建夏季干旱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夏季副高脊线位置在20世纪80年代是异常偏南的频发时段,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是异常偏北的频发时段;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准3~5、7、9a和13a周期振动,特别是准9a的周期振动相当显著(2)夏季副高脊线位置处于偏南(北)状态时,福建夏季易于(不易于)出现干旱;(3)夏季副高南界位置处于偏南(北)状态时,将影响到福建夏季降水;2003年夏季副高南界位置偏南与福建夏季严重干旱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振动对中低纬度地区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