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气象高塔数据资料弥足珍贵, 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将为后续科学研究和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此外, 利用塔基观测资料计算空气动力学参数有助于校正模式空气动力学参数理论值。对2017-2018年深圳356 m气象梯度观测塔共13层的每10 s风速、风向、相对湿度、温度探测资料进行数据质量控制, 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和数据质量控制后的气象梯度观测塔近地层(10 m、20 m、40 m、50 m和80 m) 1分钟平均的风温资料,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迭代计算了近中性条件下深圳气象梯度观测塔下垫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和零平面位移(d)。结果表明:深圳气象梯度观测塔的气象探测资料数据质量很高, 连续两年平均数据缺失率为1.28%, 数据错误率为0.01%。近中性边界层条件下, 深圳气象梯度观测塔下垫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均值为0.35 m, 零平面位移均值为5.33 m, 结果合理可信。研究表明空气动力学参数受下垫面非均匀性、植株柔软性、气流来向、风速等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多普勒声雷达测风与直接测量仪器的观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对多普勒声雷达测风和325 m铁塔上风速、风向仪及超声风速仪的测量值进行了观测比较。结果表明,当信噪比大于1时,两种方法测量的平均风速、风向的相关较好,风速、风向廓线较为接近;声雷达测量的垂直风速平均值和均方根差比超声风速仪的测量值略偏大。这与国外进行的观测比较结果一致。 需要指出,声雷达和直接测量仪器的观测比较中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对比每一次的观测值就可以看出,在某些情况下还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声雷达测风产生偏差的原因,对误差做出合理的订正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区域自动站和常规观测资料及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1年7月31日黑龙江省西部大区域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部暴雨区位于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左侧、低空和超低空急流的左侧,高空辐散和低空辐合作用为暴雨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低空和超低空急流为暴雨提供了水汽条件;在对流层中层有较强的干冷空气侵入,短时强降水落区位于干侵入边界,并且与TBB大梯度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在雷达回波中,短时强降水落区位于速度图中的风场不连续线附近。  相似文献   

4.
一次冷锋过境后的边界层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声雷达探测、80米铁塔观测的风、温资料和探生资料,结合天气图分析,讨论锋后强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结构。结果表明,冷锋后大风的形成是与高层下沉冷空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边界层过程也有密切的联系。 资料分析表明,大风天气过程的形成可能是下沉运动引起的边界层动量和热量输送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18 August and 22 September 2006, an ultraviolet photometric O3 analyzer, a NO-NO2-NOx chemiluminescence analyzer, and a quartz micro-oscillating-scal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analyzer were simultaneously used for monitoring at three different heights each at Beijing (325-m tower) and Tianjin (255-m tower). These towers belong to 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IAP)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and to the Tianjin Municipal Meteorological Bureau, respectively. These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continuously measure the atmospheric O3 and NOx volume-by-volume concentrations and the PM2.5 mass concentration within a vertical gradient. When combined with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information on the variation of ver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ous atmospheric pollutants in the two citie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se two cities were seriously polluted by both PM2.5 and O3 during summer and autumn. The highest daily-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PM2.5 near the ground in Beijing and Tianjin reached 183 μg m-3 and 165 μg m-3, respectively, while the O3 concentrations reached 52 ppb and 77 ppb, and NOx concentrations reached 48 ppb and 62 ppb for these two cities, respectively. The variations in the daily-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PM2.5 between Beijing and Tianjin were demonstrated to be consistent over time. The concentrations of PM2.5 measured in Beijing were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ose in Tianjin. However, the overall O3 concentrations near the ground in Tianjin were higher than in Beijing. NOx concentrations in Tianjin were consistently lower than in Beijing. It was also found that PM2.5 pollution in Beijings atmosphere may also be affected by the pollutants originating in and delivered from Tianjin, and that Ti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4-2015年夏季雷达资料获取雷暴发生有无数据, 计算探空资料的对流指数与雷暴发生有无数据的灰色关联度, 发现雷暴产生跟抬升凝结高度气压、850~700 hPa的温度和露点温度、风切变的关系最紧密。接着建立广州白云机场终端区内3类区域(离塔台中心8 km、50 km、100 km)的12小时随机森林分类模型, 对不同区域的雷暴潜势进行预报和评估, 发现终端区区域面积越大, 雷暴发生样本比例越高, 临界成功指数CSI、预报准确率AF、探测概率POD越来越高, 虚假报警率FAR越来越低, 表明预报出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离塔台中心50 km和100 km区域的预报准确率AF和探测概率POD超过70%, 对航空重要天气MDRS通报业务有指示作用。同时袋外错误率均低于1/3, 随机森林算法的泛化性能好。   相似文献   

7.
广东博贺近海海面的一次冷空气过程强风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广东博贺离海岸6 km的一个海上100 m铁塔观测到的梯度资料,采用特征量分析方法,研究强冷空气过程海洋近地层强风的微观特征。结果表明:冷锋过境时,近地层的气象要素有明显的响应:温度骤降、风速加大、气压上升,风向有明显的转变;风向标准差和风速标准差在冷锋前、冷锋过境和冷锋后都有明显不同;冷锋过境大风湍流度为0.08,阵风系数为1.19;此次冷锋过境强风在时间上表现为周期0.5~1 h的低频阵性;在空间上,60 m附近存在近地层的最大风层。  相似文献   

8.
北京北部城区 SO2和NO2浓度垂直分布特点初探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2001年1~3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0 m铁塔10个不同高度(320、240、200、140、100、80、47、15、8 m和地面)使用无动力扩散采样器对SO2和NO2日平均总量及夜间平均浓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200m以下高度SO2和NO2浓度较大.北京城区不同高度大气中SO2的浓度1月份最高.NO2浓度1月份和2月份呈现高值.不同高度SO2和NO2浓度与逆温强度有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利用广东近海海上一座100 m高气象塔上设置的三维超声测风仪获取的强台风“黑格比”过程实测数据,分析研究海上风电机组在强台风影响下极端载荷参数的变化特征,通过仪器直接测量的参数与IEC 61400-1规范(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推荐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研究该规范推荐的风电机组极端载荷参数计算方法在台风条件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 强台风“黑格比”在近海海面上产生的极端操作阵风风速和极端风向变幅的过程变化均呈“M”型双峰分布,最大值均出现在台风眼壁强风区;(2) 由仪器直接测量的极端操作阵风风速和极端风向变幅值与根据IEC公式计算结果差别明显;(3) 台风强风影响产生的极端操作阵风和极端风向变幅参数均出现超越IEC给出的三种标准类型风电机组的设计上限标准;并且IEC公式计算值比仪器直接测量值显著偏大;(4) 在风电机组处于满发、切出和停机生存等工况下,IEC公式计算和仪器直接测量的极端操作阵风基本一致,但IEC公式对极端风向变幅的计算值要比仪器直接测量值大。与IEC的风电机组设计标准相比,仪器直接测量的极端操作阵风在时间周期1~3.5 s和7~10 s区间超出标准,但极端风向变幅一般不会突破IEC的风电机组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0.
广东沿海地区大气稳定度的分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东大亚湾沿海1个80 m气象铁塔2003年1月—2004年12月离地面10 m和80 m的逐时风向、风速、温度梯度资料和1.5 m 的相对湿度资料,用温度梯度、Ri数、风速比、温度梯度与风速4种不同判据把大气状态分成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6种不同稳定度,分析研究不同大气稳定度分类方法在沿海地区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沿海地区以理查逊数(Ri)法对6类大气稳定度的区分能力最好,温度梯度和风速比法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