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的右江盆地是我国卡林型金矿的集中分布区之一,素有滇-黔-桂"金三角"之称.泥堡金矿是右江盆地西北侧一个大型矿床,矿区构造主要有NEE向泥堡背斜、二龙抢宝背斜和同方向的F1、F3、F4、F5和F9断层,以及产于F1断层下盘的层间破碎带等.详细构造调查和新近勘查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F1、F5和F9为逆冲断...  相似文献   

2.
织纳煤田戴家田井田位于阿弓向斜的北端-八步向斜,地层走向近NS-NE向,向斜被一系列走向NE的断层所切割。在系统分析井田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煤田区域构造特征,探讨了该井田构造发育特征及其演化。结果表明:戴家田井田褶曲构造以NE—SW向为主,断层走向以NE、NNE为主,倾向多为NW向,断层落差多低于50m,且正断层数量多于逆断层。断裂构造的组合形式主要有阶梯状、地堑-地垒及叠瓦状;井田构造的形成及演化受区域构造控制明显,燕山运动早期NW—SE向的挤压应力作用形成区内NE-SW向或NNE-SSW向的背斜和向斜构造;燕山运动晚期NS向的挤压应力作用形成了井田"S"形叠加褶皱和断层,造成区内逆断层左移且部分逆断层转变为正断层。  相似文献   

3.
黔西官寨井田主体构造为一背斜,位于关寨向斜与黔西向斜之间的隆起部位,走向NE-EW,井田受三条大断层(F1、F2、F3)切割,自然划分为三个区块:北区块(F2以北)为向N倾的单斜,地层倾角缓,断层稀少,构造简单;西南块区(F2以南、F12以西)断层发育,为构造复杂地段;南东区块(F2以南、F12以东)构造中等。通过对井田构造特征及应力场分析,认为官寨井田构造主要形成于燕山期,早期产生反时针NW-SE向的挤压,形成关寨向斜和F12等断层,从中期到晚期转为顺时针扭动,产生NE-SW向挤压,形变加剧,形成沙井背斜和F1断层,喜山期使井田内NE、NW向构造进一步演化,导致沙井背斜轴和F2断层产生弧形弯曲。根据井田构造发育特征,建议矿井开采首选地段应为沙井背斜的北翼,南翼西部构造复杂,需进一步研究断层分布规律,以正确指导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八宝井田勘探资料及野外地质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八宝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成因,认为八宝井田位于老房子-砟子向斜东段,由一轴向NE倒转向斜构造、一组与向斜轴向大致平行的逆掩断层和NNW向的断裂(F1、F15)构成井田的主要构造格局。印支运动、燕山运动的多期活动使前晚侏罗世地层受到强烈改造,形成NE-近EW向的褶皱和断裂。井田内断层发育,给煤炭生产带来一定困难,但在NE向逆掩断层倾向与煤层倾向一致的地方,有可能找到储量可观的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5.
据石槽村井田内38个测温钻孔测温成果资料,得出石槽村井田恒温带的深度为60m,温度为14.8℃,井田内平均地温梯度为3.07℃/100m,并具有地温梯度值在背斜轴部高,背斜两翼低,断层稀少地带高,断层附近或断层较集中地带低的总体分布趋势,说明石槽村井田地温场的热源来自地球内部,并明屁地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6.
织金煤矿肥田二号井田位于黔西弧形构造体系之东翼,根据井田综合勘探地质成果分析,井田构造属华夏系构造体系,井田内褶曲轴和断层走向具有NE和NNE向发育特征,正断层主要分布于浅部和深部、逆断层主要分布于中深部。通过研究井田内褶曲轴和断层的生成机理,认为区内构造形迹属顺序生成和依次诱导派生,具有成生联系。初次应力作用形成主褶曲(珠藏向斜)、二次应力作用形成走向主断裂(F21、F42、F68)和次级褶曲(普戛小背、向斜)、第三次应力作用形成倾向断裂。井田地质构造研究为矿井设计、建设和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7.
八里塘煤矿位于淮南复向斜内的谢桥向斜南翼,由于受区域推覆构造的影响,矿区总体构造呈轴向近东西的不对称倒转褶皱形态,其两翼倾向倾角变化剧烈。煤矿深部构造为逆冲推覆构造区,上覆系统由阜凤逆冲断层及其分支断层的推覆构造断夹块组成,下伏系统由淮南复向斜次级褶皱谢桥向斜南翼原地系统组成。经估算位于F2断层(阜凤逆冲断层)下盘至-1200m水平的13-1、11-2、8-2、8-1煤层累计资源量约8000万t。  相似文献   

8.
铜川矿区位于渭北石炭二迭系煤田西瑞,煤田大部为黄土覆盖,岩层零星出露,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左右。矿区主要构造有赵家原背斜,史家河背斜,井家堡背斜,陈炉镇断层(F_1),董家沟断层(F_2),枣庙挠曲断裂带(F_3),高阳断层(F_4),白龙潭断层(F_5),杜康沟断层(F_6)等。总的说来,褶皱以短轴背斜为主,断层除枣庙和杜康沟为北西西向逆断层外,其他均为北东向正断层。矿区中小型构造,根据生产矿井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戴月根 《江苏地质》1992,16(2):92-94
地层矿区位于宁镇褶皱带的仑山背斜南翼。为一单斜构造。青龙灰岩中偶见小型褶曲,煤层中具波状起伏。未见大的褶曲构造。该井田主要以北西方向张性断裂为主.有对断层带内伴有火成岩侵入体。  相似文献   

10.
鱼卡煤田三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西倾伏的背斜构造,并发育有一系列走向NEE的逆推断层和NNE的左行平移断层。断层表现为落差大延伸远,对煤层的破坏严重,特别是F1逆断层,走向NWW,倾向N倾角60°-80°,贯穿整个井田,在区内表现为沿断层破碎带出现M7煤层的缺失、重复以及变薄。因此,在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特别是勘探阶段.查明和控制先期开采地段落差≥30m的断层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根据冯记沟矿区主要构造的走向、形成期次、平面展布规律,分析了该区应力状态及构造演化,总结了矿区构造特征、地质应力作用与构造赋存规律的关系。认为矿区经受过多期地质构造运动的破坏,整体表现为一系列走向近南北向褶皱群以及与之相伴的断层构造。由于受较强烈的近东西向挤压,总体为一西翼窄、东翼宽缓的不对称背斜构造(尖儿庄背斜),北端翘起、向南倾伏,被断层切割呈“簸箕状”。断裂多表现为高角度逆冲断层。从各种构造的切割关系分析,在东西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发育了一系列的近南北向的逆冲断层以及褶皱(矿区北部的尖儿庄背斜、马家滩向斜、冯记沟背斜等),同时还派生了与主压应力相互垂直的右行平移正断层(DF2)及北东向的斜交逆断层(DF3)。  相似文献   

12.
广东韶关凡口铅锌矿狮岭南区段的开拓工程已延伸至-550m中段,矿体呈现尖灭趋势。为查明深部区域地层矿化特征、构造控矿特点,并指导深部寻找盲矿体,通过收集分析中上部各中段地质资料,并与地质勘查资料对比,利用坑道设计并施工了9个孔深300 m左右的坑内探矿钻孔,进一步查明了狮岭南深部地质特征,并在F3断裂下盘探获多条盲矿体。F3断裂既是导矿构造,也是重要控矿构造,其下盘至F203断裂之间的夹持带为狮岭南深部有利成矿空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青龙井田两次勘查进行采探对比分析,认为存在工程量不足、构造和煤层控制程度低、高级资源量比例低、地质规律研究不足等问题。青龙井田构造以断层为主、褶曲为辅,小断层、小型紧闭褶曲极为发育,断层具有落差大、密度大、延展长度大、相互切割、下盘牵引破坏明显等特点,断层总体以NE向为主,可分为NE向正、逆断层组,NW向正、逆断层组4组。井田F4、F22断层附近及F4断层以南、F22断层东南为构造复杂区,升田深部为构造较复杂区,综合评价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较复杂一复杂类型。目前矿井生产被动局面是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煤层稳定性差和前期勘查程度低造成,通过分析构造和煤层对采区和工作面设计、工作面回采等影响,提出了今后井田勘查、矿井生产和地质丁作建议,对贵州煤矿地质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渣渡矿区南段—毛易矿区外围位于晏家铺含煤向斜至毛易含煤向斜之间,根据以往地质勘查资料分析,本区尚存在一些构造解释问题。结合生产矿井揭露煤层情况以及最新地质勘查资料,对该区段构造进行了重新厘定,认为金盘仑断层(F1)为本区主要控煤构造,是一条规模较大的由南东向北西的逆冲推覆构造,其下盘测水组(C1c)在区内呈现一向斜构造,为一隐伏含煤区,通过估算获得预测资源量(334)3 075万t。研究认为本区具有较好的找煤前景,其分析方法对进一步寻找煤炭资源勘查靶区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武所屯煤矿煤16井下钻探和物探等资料,通过分析、对比地层岩性和厚度,对武所屯断层存在与否及其性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武所屯下组煤16101工作面以西至井田边界,所探查范围内未见武所屯逆断层。对此存在三种解释:该断层垂向上自三灰向下逐步尖灭,未切割至煤16;原断层的走向不正确或前人认识有误;武所屯逆断层不存在。通过进一步查阅以往资料,并经过物探对比和剖面分析等手段,综合分析认为,在赵坡井田与武所屯井田之间的武所屯逆断层不存在,原地质资料认识有误。该研究结果对矿井增储、延长服务年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铁矿田内褶皱及断层构造特征进行了剖析和总结,认为矿区内构造活动演化具有多期性,中元古代—海西期至少发育4期构造活动,包括近东西向控岩断层(F1)、近东西向逆-平移断层(F2)、近东西向褶皱和韧性剪切构造、北东向左行走滑正断层(F3),并将其对成岩成矿的影响及控制作用作了详细分析。认为:①沿白云石碳酸岩与顶底板围岩界线分布的近东西向断层控制了白云石碳酸岩的产出和矿体的形成;②白云石碳酸岩侵位之后,近东西向逆-平移断层对矿体进行了第一次破坏,导致主矿、东矿的深部矿体向东平移,钻孔WK14-01的深部矿体应为主矿深部的矿体平移所致;③成矿期后发育一期近南北向的挤压变形事件对矿体进行了第二次破坏,导致矿区白云鄂博群紧闭褶皱的形成和矿体发生透镜体化;④主矿、东矿之间的北东向左行走滑正断层对矿体进行了第三次破坏,导致主、东矿位置的错动。这些认识将对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涛  刘辉 《中国煤炭地质》2011,(11):66-68,71
灰岩和煤层是山东新驿矿区良好的物性标志层,测井曲线规律性较强。依据3灰、7灰、8灰及3煤等标志层的位置及厚度关系,以及多孔对比的方法,断定矿区7号钻孔处于正断层位置,其3煤下灰岩为7灰而非3灰,并根据3煤与8灰的距离将断层落差由61m修正为112m。在矿区5号钻孔,依靠高分辨率的测井信息,准确划分了岩心破碎层段的岩性,弥补了由于钻探采取率低而引起的分层误差。  相似文献   

18.
金河磷矿马槽滩矿区大巷出现涌水,严重影响了勘查施工与矿山的正常生产。矿区主要充水因素为断裂、构造裂隙充水,主要岩溶含水层及大气降水也对矿床充水有一定影响。F22断裂及破碎带与地表汇水区三道沟联通,突水主要是掘进F22含水断层破碎带引起。今后在采掘探矿过程中遇到断层时要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疏堵结合,分类防治”的原则,采取疏水降压和注浆改造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防治突水事故。  相似文献   

19.
五沟煤矿的F14断层为矿区内二采区的边界断层,落差较大且切割了多个含水层,造成主采10煤层、部分81、82煤在断层处与灰岩含水层"对口"接触。因此,在井巷工程揭露F14断层时,灰岩水有直接进入矿坑的可能性。在分析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断层带的岩性特征、抽水试验成果、物探及井下实际揭露等资料,并运用泥岩涂抹系数法,对F14断层的导水特征和封闭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F14断层的导水性较差,断层封闭性较好的结论,为后续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滇中香炉山引水隧洞工程区活动断裂部位开展了八个钻孔的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试工作。结果显示工程区应力状态以水平应力为主导,龙蟠-乔后断裂和丽江-剑川断裂部位均为走滑应力状态,鹤庆-洱源断裂西支为走滑应力状态,南段为逆冲应力状态。从应力累积的角度分析,测深范围内三条活动断裂大部分测点实测最大主应力值未超过使断层产生滑动失稳的临界值。地应力测试获得的最大主应力优势方位NNE-NE向与利用该地区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的现今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位NEE向存在差异,说明地应力测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断层活动性的影响。考虑活动断裂形变和力学属性的多个指标参数,对活动断裂影响程度的Fuzzy-Grey模糊综合评价表明龙蟠-乔后断裂对香炉山隧洞工程的影响较弱,丽江-剑川断裂的影响程度最强,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