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e-Learning的概念及其体系结构,并在e-learning三层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测绘专业的教学需求,给出了e-Learning环境下测绘专业教学训练的系统设计及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
信息安全一直是测绘领域各部门非常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就测绘领域的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体系结构,着重对此安全体系结构和其需要的各项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了网络管理部门在测绘领域安全体系结构中应该具有的各种技术和技能,为测绘领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和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测绘导航体系中系统使用需求、能力指标和系统建设方案的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测绘导航体系结构核心数据模型的权衡分析方法.在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1.5)的核心数据模型基础上,构建测绘导航体系结构核心数据模型;将权衡分析方法与体系结构产品设计相结合,围绕技术指标、集成复杂度和费用等问题,构建系统建设评估标准;对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定义指标功能曲线,并给出了示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从测绘工程专业实际出发,对2014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在介绍课程体系构建背景的基础上,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2版)的要求,简要说明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毕业生获取知识和能力、学位授予标准。详细阐述了课程体系优化的背景、课程体系构成与课程体系结构。经过对课程体系的优化能够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课程体系的要求,为培养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毕业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OA系统无法解决测绘生产管理中的数据流转与协同办公问题,难以适应数字化测绘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基于JBPM工作流,建立以测绘生产任务流为核心适合实际测绘生产管理及办公管理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功能与特点。该系统已在兰州市测绘院投入使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测绘模式是指信息化条件下解决地理空间信息从获取、处理、管理、分发、到应用全过程中诸多问题的方法论,通常用信息化测绘体系结构表示。本文在研究信息化测绘基本内涵、使命任务和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了信息化测绘模式和表示该模式的测绘体系结构与相应的视图产品。研究成果可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和装备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7.
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技术人才是测绘地理信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调研了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现状,总结梳理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概况,分析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满足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8.
培养测绘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对测绘专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实习是在校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最好的手段之一,然而由于测绘专业实习对天气、环境、仪器等条件要求较高,受时空人为等因素影响的限制,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实习实践机会。本文提出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测绘专业实习内容相结合设计一套功能完整的测绘专业虚拟实习系统,并阐明了该系统在测绘专业学生培养、测绘知识普及、专业人员技术共享等方面发挥的多种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测绘装备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试图将需求工程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应用于测绘装备体系建设之中,旨在通过使命任务分析、功能体系结构分解/分配、装备体系结构综合集成,形成规范化的、没有二义性的测绘装备体系需求。提出的需求分析方法适用于测绘装备体系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计划制定、以及各种测绘装备系统、测绘装备型号研制的立项论证。  相似文献   

10.
归纳分析了信息化战争中测绘信息保障模式与传统测绘信息保障模式的区别,并设计了信息化战争中测绘信息保障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1.
刘纪平 《测绘科学》2002,27(4):18-22
本文概要介绍了协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 ,总结了基本的协同理论和协同交流模型 ,概括了协同空间决策的体系结构和主要支撑技术。同时 ,作者详细分析了协同空间决策在体系结构、共享、复杂问题处理与效率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协同空间决策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MVC的J2EE WebGIS数据库模型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J2EE(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环境下几种WebGIS应用开发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缺点,重点研究基于MVC的设计模式,探讨WebGIS数据的组织,提出一种基于MVC的多层J2EE WebGIS数据库模型架构,应用该模型在Struts框架下实现了上海某区土地部门网络数据库业务系统,该系统不仅较好地支持了该区土地业务部门的业务管理,而且提供了WebGIS子系统,业务人员在进行与土地地理位置相关的业务处理时,能够图形与业务文件互见,大大提高了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验证了提出的模型架构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相似文献   

13.
从数据资源、软件体系、应用体系、保障体系等建设内容对数字长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并对数字长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在工作组织、技术探索、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创新和特色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完备的图纸资料是古建筑加固、修缮的关键,当前大量古建筑的现存资料不能满足修缮的要求,因此对古建筑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意义重大。原有建筑信息获取方法通过传统人工测绘结合CAD来实现,此方法效率低、成本高且测量过程中容易对古建筑造成二次破坏。鉴于此,依托青岛市广兴里里院,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技术相结合,对古建筑从获取点云数据到特征线提取再到创建三维模型全过程进行研究,以期为损坏的古建筑进行恢复、再现和重建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表明,该技术能够达到建模精度,效率高,在测量过程中可避免对古建筑的破坏,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A significan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GIS) issue is closely related to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 burning question in the phase of information extraction from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georeferenced data. At present,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presents two types of measures: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Is it possible to use Moran's I and the Moran scatterplot with continuous data? Is it possible to use the same methodology with discrete data? A particular and cumbersome problem is the choice of the spatial-neighborhood matrix (W) for points data.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se issues b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covariogram contiguity, where each weight is based on the variogram model for that particular dataset: (1) the variogram, whose range equals the distance with the highest Moran I value, defines the weights for points separated by less than the estimated range and (2) weights equal zero for points widely separated from the variogram range considered. After the W matrix is computed, the Moran location scatterplot is created in an iterative process. In accordance with various lag distances, Moran's I is presented as a good search factor for the optimal neighborhood area. Uncertainty/transition regions are also emphasized. At the same time, a new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ESDA) tool is developed, the Moran variance scatterplot, since the conventional Moran scatterplot is not sensitive to neighbor variance. This computer-mapping framework allows the study of spatial patterns, outliers, changeover areas, and trends in an ESDA process. All these tools were implemented in a free web e-Learning program for quantitative geographers called SAKWeb© (or, in the near future, myGeooffice.org).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导航与通信的发展状况,介绍了美国 PN T 架构体系实现策略中的“PN T与通信的融合”向量的含义及结构体系转型计划中关于此向量的实施计划,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多种PN T与通信融合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DVGE was first proposed by Lin Hui and GongJianhua in 1999. DVGE“is not only an advanced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butalso a distributed three dimensions virtual environ-ment. It is based on avatar and has many charac-ters…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现有业务特点以及异地多中心的发展布局,设计了一套适用于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异地多活运行模式的分布式架构方案,以解决主中心与分中心相对独立无法协同工作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业务冗余等问题,对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功能模块和平台架构分别进行了详细设计. 平台架构采用分而治之的设计思想对其进行分层设计,结合平台业务功能设计以及业务特点进行了相应的服务拆分与部署,解决了系统实现过程中分布式平台用户的服务获取、实时精密单点定位(RT-PPP)分布式处理和网络实时动态(RTK)分布式处理等关键问题,实现了与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相适应的高性能、高可用的分布式架构方案的设计,为平台的后续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面向三维空间信息应用的网格框架体系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维空间信息应用领域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三维空间信息应用的网格框架体系。围绕该体系讨论了三维空间信息的具体应用及涉及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三维空间信息应用网格的系统原型(GridVRMap)。  相似文献   

20.
Integrating the theory of distributed 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ments (DVGE) and high level architecture(HLA), the architecture of DVGE based on HLA is designed. The data flow and the object models of the architecture are also discussed. The architecture basically meets the need of DVGE in real-time communication, distribution, collaboration, reusing and interoperation, expansion, and standa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