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白沙灌区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白沙水量平衡站的潜水蒸发量与地下水位埋深关系作了关联度计算分析,对潜水蒸发量,各月之间的关系作了关联矩阵分析,均取得较满意成果.另对人民胜利渠灌溉作出最优决策,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 濮阳县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的黄河故道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等原因,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一直很脆弱,洪涝、干旱、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多年来,全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大搞植树造林,营造农桐间作,引黄灌淤压沙,实行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县委、政府根据本县经济力量薄弱、群众  相似文献   

3.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水沙资源十分丰富,对黄河水沙资源利用的科学与否,关系到黄河两岸几千万亩土地和几十个城市、工农业生产到本世纪末能否实现伟大战略目标的大问题。必须认真开展研究。经过多年实践,人们对引黄的必要性、复杂性以及可行性,都有较深刻的体会,当前很需要在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灌区的统一规划和全面整顿,大力提高其经济效益,本文从这一点出发,研究如何从合理利用水沙资源入手,以提高防治土壤盐渍化能力和扩大经济效益之途径。  相似文献   

4.
河套灌区地下水资源非常宝贵,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地下水合理开发有助于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文中通过对灌区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适宜开采量以及整个灌区的水土资源平衡进行分析,提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模式。由于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国家对黄河水资源实行全流域统一管理,河套灌区未来引黄水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减少20%,灌区用水矛盾将更加突出。灌区地下水位浅,有限的地下水日益受到重视,地下水合理开发将对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灌区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适宜开采量以及整个灌区的水土资源平衡进行分析,提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价与水资源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40多年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水利事业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的问题,延续至今,尚未妥善解决,从而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的极度浪费及出现不良的环境后效。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保证,它涉及到政策、法律、体制、经济及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跨部门、跨学科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尚未完全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水价远低于供水成本,不能发挥水费征收的经济杠杆作用,遏制水资源的浪费及合理地调控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同时,偏低的水价也使供水部门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工程运营与维修,造成工程老化,降低供水效率[1].黄河下游灌区,位于豫鲁两省境内,灌溉面积约2800万亩(186.6×104hm2),多年平均引水量在100×108m3左右,该灌区自50年代末引黄灌溉以来,上述问题表现尤为突出。随着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发展,用水量增加,使黄河下游灌区的用水矛盾越来越突出。此文试图以此为典型,分析供水成本的构成、现行水价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水资源调控的影响,供水价问题的深入研究及水价政策的制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灌区土地资源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土地资源开发专家系统(LRDES)把计算机智能引入了灌区土地资源系列开发中,文章介绍了LRDES的参数设计,功能需求及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对系统性能,系统控制流及系统信息流等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城市混合污水作为二次水源利用,在国内外引起多方面的重视。城市混合污水中含有多种的植物营养素给污水灌溉带来某些肥力效益;对于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污水灌溉还具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意义。石家庄污水灌区在我国污灌农业的发展史上居重要的地位。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监测技术的进步与提高,污水灌溉的利弊关系被进一步揭露。特别是近年来对污灌区人体健康状况的普查,为正确评价污水灌溉和探讨污灌引起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信息,事实说明现在已有必要来重新认识污水灌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白洋淀地区土壤—植物系统中污染物含量与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调查了华北白洋淀地区典型污灌农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分布和累积状况。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的累积趋势。  相似文献   

9.
黄泛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调节—以裕民渠调蓄灌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裕民渠调蓄灌区降水量和地表水引用量,以地下水位为信息,通过水资源调节,求出需开采的地下水量。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06,(12):41-41
“自古以来总有人希望黄河能变清,但黄河不可能变清,也不需要变清。”一些泥沙专家指出,历史上黄河就是黄的,华北平原就是由黄河淤积而成的冲积平原,时至今日,黄河仍造陆不息,人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被称为“世界上最年轻的陆地”。另外,黄河泥沙中富含氮、磷、钾等,是一亿多亩引黄灌区的“天然肥料”,一旦河水变清,将引起地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巴音陶亥乡沿黄河两岸有1万多亩上世纪70年代因排水不畅而被盐碱渍化废弃耕地,一期工程土地复垦1,000亩,工程采取暗管排碱技术,排碱效果甚佳,千亩土地复垦工程成功,为今后盐碱地成功复垦提供了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南地区的水供应和粮食生产潜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根伟 《山地学报》2000,18(5):408-414
我国西南地区天然水源非常丰沛,总的可利用量达9400亿m^3/a,但工程调节能力较低,实际用水量仅为资源蕴藏的10%。农业灌溉是其主要耗水方式。西南五省(市、区)耕地约16700万亩(约1113万hm^2),有效灌溉面积占其中的42%,人均有效灌面积仅0.4亩(约0.0448hm^2)。今后粮食生产的潜力在于进一步发展水利工程,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在未来的10年可增加灌面近1500余万亩,约可增加粮  相似文献   

13.
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黄河内蒙古河段耗水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始于1999年3月,本次对1999-2011年黄河内蒙古河段引水和退水的年内、年际变化以及引排比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遥感图片,核查了黄河干流石嘴山—头道拐河段的引退水口门;分别采用引退水法和水量平衡法计算了黄河内蒙古河段的引黄耗水量。结果表明:该研究时段内蒙古河套灌区退水量与引水量的比值平均为0.16,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引退水关系比较好,存在"大引大排"现象;引退水法年平均耗水量为75.44亿m3,年际变化相对比较平缓;水量平衡法年平均耗水量为56.72亿m3,年际变化非常明显;两种方法耗水量差别明显的原因之一是颁证引退水口门与实际引退水口门数量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唐登银  高善明 《地理研究》1998,17(4):401-408
黄河是多沙性河流,引黄必带进大量泥沙,沉沙池沉粗排细,能有效处理泥沙。当沉沙池淤满,失去自流沉沙作用时,采用"以挖待沉"可以延长灌区运行年限,但没有扬水沉沙方案优越。根据黄河下游地上河的特殊地貌条件,如果能在河漫滩上建沉沙池,可以解决沉沙占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形成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的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已初步确定先行从长江上游的雅砻江调水40亿m3至黄河上游的洮河,经洮河至刘家峡水库后入黄河干流。本研究从南水北调西线调水新增水资源量入手,结合新提出的黄河干流甘肃段的新型水土格局(即“弦弧”两支主要输水路线下),重点对新增水资源量的利用进行思考,并分析了新型水土格局下新增调水对黄河干流甘肃段、西北内陆区石羊河流域、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和宁蒙灌区等受水区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利于水资源稀缺地区输调水资源可持续合理利用,可为黄河流域上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河大堤与下游黄河申报世界遗产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大堤与下游黄河符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对世界遗产的定义以及相关的标准,应该可以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果申报成功,将能提高我国人民对黄河大堤与下游黄河的认识和自豪感,有利于世界人民对黄河大堤与下游黄河的全面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从而更能加强对黄河大堤与下游黄河的保护。至今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存在一些需要解除的思想束缚。我国一向重视治黄的问题,黄河大堤受到精心的保护,对黄河问题的研究也成绩卓著,这些对申报都十分有利。当前,非常需要有关方面进行认真的讨论,以取得共识,决定是否需要立即开展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17.
渭干河灌区陆面蒸发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渭干河灌区实测资料,采用水量平衡法、水热平衡法、Turk经验公式和折算系数法对监测区的陆面蒸发量进行了估算,分析了各估算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在内陆干旱绿洲灌区内,陆面蒸发量高出降水量几十倍,陆面蒸发是其水资源的主要消耗;水量平衡法、水热平衡法和折算系数法适用于干旱区陆面蒸发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光谱的河套灌区农田表层土壤质地反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农田表层0~1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风干土样的不同粒级含量与光谱特性关系,遴选出反映土壤粘粒、粉粒、砂粒含量各自敏感的光谱波段,分别建立土壤粘粒、粉粒、砂粒含量与敏感波段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土壤粘粒、粉粒、砂粒含量的一元回归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精度基本一致,且都在85%以上.该研究结果可为应用高光谱遥感图像大范围识别河套灌区的土壤质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拟建大柳树灌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维系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大柳树灌区所在区域是全国的生态屏障, 生态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全国的安危, 作者分析了大柳树灌区对区域气候、大气质量、土壤有关生态过程和土壤养分迁移及土壤中甲烷的形成排放的影响, 并就其可能造成的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 对水量和水质的影响、对湿地的影响、次生盐渍化以及从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抗逆性的对比等方面对大柳树灌区的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认为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将会带来一系列生态灾难, 使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再次遭到人为破坏。为使该地区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机制, 建议该区应着重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草业。  相似文献   

20.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它哺育着在这里劳动生息的亿万人民,是中华民族的摇蓝,对祖国的繁荣有过很大的贡献。但由于历史上中原战乱不断、自然灾害频繁,对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停滞不前,从而使黄河成为一条闻名于世的害河。华北经济的兴衰与黄河的治理开发密切相关,几经起伏。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经过40年来的努力,黄河已从一条被称为“中国之忧患”的害河,开始成为造福于人民的利河,这一历史性转变也使得华北平原的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