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2021,(3)
顾洞河属于典型的雨源型山洪河道,洪水均由暴雨所形成。结合河流水文条件、辽宁省中小河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基于推理公式法和水文比拟法对顾洞河设计暴雨洪水进行全过程推求,结合流域实际情况,采用推理公式法的洪水成果作为最终计算成果,旨在为相关设计部门进行洪水计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福林 《地下水》2019,(3):131-132,221
太平庄河流域无水文观测站,属于无资料地区,根据《辽宁省中小河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对太平庄河流域的设计洪水采用典型频率设计和水位流量关系推求设计洪水,采取典型频率法对天然河道及非天然河道的设计洪水进行计算,并对计算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旨在为做山洪灾害预测预警及分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金良  盖永岗  李超群  沈洁 《水文》2022,42(3):8-13
基于暴雨公式的思想,定义了指数型时段平均洪水流量公式,经公式推导提出洪水递减指数的概念,研究总结了洪水递减指数的分析计算方法,可将其移用至无实测流量资料小流域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并选取窟野河上游的乌兰木伦河流域进行了应用示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为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遇到工程所在地点洪水流量资料不足,或没有实测水文资料,又很难采用其它途径来解决洪水资料不足的问题。我国多数地区雨量资料较长,测站数目较多,这种情况下自然地就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通常采用频率计算的方法,求得指定频率的各种历时的设计暴雨量,然后通过典型暴雨进行缩放,得出设计暴雨过程,再进行产流、汇流计算,推求相应的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5.
大暴雨对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由暴雨资料间接推求设计洪水计算中,暴雨资料系列中有无大暴雨加入,对设计值影响很大。通过辽宁“95.7”大暴雨对浑河上游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的影响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有大暴雨加入系列后,提高了系列的代表性,为合理进行工程设计、规划、复核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笔者进行过多次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工作,对这一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进行过探讨,认为现阶段采用的方法在亢进怀设计洪水频率转换,设计暴雨的点在拆算,设计暴雨的特大值处理,产汇流方案的外延使用等方面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实践中存在规划小流域降雨资料不足或无降雨资料的情况下,使用三种不同暴雨频率计算方法,即传统矩法、地区综合法和L-矩法来计算不同重现期下小流域的设计暴雨与暴雨过程线.结果表明,L-矩法和地区综合法各有优势,可适用于不同资料情况设计暴雨的计算.分析结果希望为无资料小流域利用暴雨资料推求洪水过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目前,在推求山丘区中、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中,有用流量资料进行频率计算的直接法和据设计暴雨通过产汇流计算间接求得的间接法。直接法的特点是:频率概念明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水利水电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等,已经明显地改变了我国许多流域的产汇流条件.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从暴雨资料来推求设计洪水的途径。现行的计算程序是先拟定一次符合设计标准的设计暴雨过程,再推求该暴雨所形成的洪水过程。它实质上是假定流域产汇流系统的输入项(暴雨过程 H(t))和输出项  相似文献   

10.
太湖流域设计暴雨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艳  林荷娟  刘敏 《水文》2016,36(5):50-53
太湖流域属平原河网地区,河网密布、水流流向往复不定,不存在流域出口控制断面,太湖流域设计洪水一般根据设计暴雨采用流域产汇流模型间接推求。因此,设计暴雨成果将直接影响流域防洪规划、工程设计、风险图编制等多项工作,其可靠性关系到流域的防洪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开展了太湖流域设计暴雨修订计算,与太湖流域防洪规划设计暴雨成果对比分析,并针对设计暴雨过程推求采用的不同空间分配方法,进行成果的合理性评估。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0,(4)
以西藏堆龙曲羊八井河段的两条冲沟为例,应用西藏地区经验公式法及推理公式法计算冲沟的设计洪水,分析了西藏地区推理公式法相关计算参数的推求途径及经验选取原则。计算结果表明:经验公式法成果小于推理公式法成果,两种计算方法的洪峰模数基本上均小于1. 0 m3/(s·km2),在地区合理范围内,考虑到小流域洪水对暴雨、流域形状、沟道比降等因素十分敏感,工程设计中推荐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西藏无资料地区小流域设计洪水。  相似文献   

12.
流量是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一项重要基础资料,通过研究其误差来源与误差规律性,不但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其对于水文测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由实测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于实测流量资料存在的误差,对推求的设计值将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流量测验的误差来源、性质和分类,根据《河流流量测验规范》的相关内容,对流量测验误差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总结探讨了流量测验的总不确定度的计算、流量各单项误差试验资料的收集及分析、计算,还研究了流量测验误差对推求设计洪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原始数据采用适线法推求参数,在用实测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由于资料的误差会使所推求的设计洪水值系统偏大于真值一般情况下,正常测验的流量高水资料的相对误差的均方差不到10%甚至小于5%,由于流量资料误差而使所推求的设计洪水偏大不到5%。正常情况下收集的流量资料的误差对推求设计洪水影响较小。但应尽量减少资料的测验误差,提高资料测验的精度以满足国家各部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7,(1)
渚河流域地处大巴山深山区,该流域处于陕南最大降水中心附近,雨量充沛,渚河流域洪水计算选用红椿水文站作为参证站,根据红椿水文站历年统计资料计算,红椿水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21.9 m3/s。渚河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对渚河流域暴雨洪水类型及来流量分析,对洪水资料的选样和代表性进行分析分析,采用水文比拟法和经验公式法对设计洪水进行了计算,直接采用红椿水文站的分期设计洪水成果,用水文比拟法推算到厂址,同时将红椿水文站1979~2002年24年的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和24 h和72 h的洪量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同倍比放大法来求得电站坝址处的设计洪水过程线,使用该方法推求结果合理,可为同类工程设计和管理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因韩江流域缺乏实测特大暴雨洪水资料,在充分分析韩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基础上,结合流域及邻近地区水文、气象条件,移置西枝江流域"79.9"暴雨计算了韩江流域可能最大暴雨(PMP),并利用洪水预报系统推求出韩江流域可能最大洪水(PMF),对PMP与PMF成果作了合理性检查与评价,为韩江流域防御特大洪水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9,(6)
2017年8月2日至5日,受台风"海棠"残留云系及副热带高压影响,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大洋河流域发生了大洪水。通过暴雨洪水调查,查清暴雨中心位置,暴雨量、雨强、暴雨范围等暴雨洪水的详细情况。收集整理暴雨洪水资料,对无控制站的河流或河段调查推求洪峰流量,确定暴雨洪水的重现期,掌握水文规律,为今后水利建设和防洪抗灾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黄成宗 《水文》2000,20(4):33-36
根据岩溶地区内涝暴雨洪水形成的特点及其产8汇流规律,利用水量平衡原理,把实测水位通过库容曲线转换成流量,从而推求出溶洞泄流曲线和岩溶地区内涝设计洪水。然后用该设计洪水由调洪反求水位的办法来论证实测水位及所求岩溶地区内涝洪水的正确性,为我国广大岩溶地区提出了一种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17.
调蓄经验单位线法是计算干旱、半干旱区无水文资料的中小流域设计洪水的一种较适用的方法。该方法要通过图表查算、产流试算、汇流计算来完成,计算较为繁杂,且存在图表查算缺乏唯一性的缺憾。利用Excel软件丰富的图表计算、函数与宏运算以及控件工具等功能,编制了调蓄经验单位线法推求设计洪水的自动化计算模板程序,旨在运用该方法推求设计洪水中减少试算、查图等工作量,避免图表查算存在的人为性。  相似文献   

18.
大辽河位于辽宁省大洼县的东部,大辽河洪水时浑河、太子河在三岔河汇合后的组合洪水,洪水主要来自浑河的沈阳、太子河的辽阳以上地区。通过对流域暴雨和洪水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浑河、太子河在三岔河汇合后的组合洪水进行了分析计算,推求出大辽河设计洪水,为今后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中、小型水库所控制的流域面积一般在200平方公里以下,故在中、小型水库设计洪水计算中,设计暴雨的计算往往由设计点雨量通过点面关系求得。点暴雨计算由于资料系列长,研究比较充分,一般成果较为可靠。点面关系通常由暴雨图量算求得,其资料是建立在目前国家雨量站网每站所能控制面积的基础上的。用这样的关系去推求较小面积的面雨量,  相似文献   

20.
分别用实测时段降水量和洪峰流量资料、《甘肃省暴雨洪水图集》及《甘肃省暴雨特性研究》计算石堡子河流域10 min、30 min、1 h、3 h、6 h、24 h,1%设计面雨量和1%设计洪峰流量,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甘肃省暴雨洪水图集》及《甘肃省暴雨特性研究》计算的成果存在较大误差。《甘肃省暴雨洪水图集》及《甘肃省暴雨特性研究》已不能准确反映流域现阶段的水文特性,建议对其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