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边坡绿化常用方式有网箱种植、台式种植、袋式种植、面式种植等,本文采以焦作市武钢废弃粘土矿矿山环境治理项目为例,阐述了生态袋边坡绿化方式在废弃矿山采区边坡地质灾害防治设计中通过整理平整边坡,堆砌生态袋,加筋格栅安装,打锚杆等技术方法、施工工艺,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并探讨该方法在矿山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7月20日,自然资源部召开2018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传达近期中央关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总结上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对汛期地质灾害工作提出新要求。会议强调,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务必要充分认识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形势严峻和任务艰巨,在心态上要谨慎再谨慎,部署要认真再认真,措施上要抓细再抓细,责任上要落实再落实。  相似文献   

3.
地方     
《地球》2014,(2):7-7
江西:地质灾害防治协会成立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1月11日,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协会成立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南昌召开。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祥云受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定明的委托代表省国土资源厅党组致辞,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项尝培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应急处处长胡杰、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主任王来龙分别讲话,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6,(10)
正一年一度的绿色矿山论坛又在2016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与大家见面了。这个论坛从2007年国际矿业大会正式提出以后,由"绿色的发展、绿色的矿山"到2008年我国十个大的企业形成的"绿色公约",再到2009年形成《绿山矿山管理办法、标准条件》文件,再到"十二五"期间评选出660家绿色矿山……这些都为矿业的发展树立了典型和榜样。"十三五"期间,绿色矿山又纳入"十三五"规划,从2015年到2016年绿色矿山建设更是有了较大的进展。在此次论坛上,绿色矿山会员、"绿企业"们纷纷亮出了矿山绿色发展的宝贵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MAPGIS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传统的矿山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管理周期长、成本高、管理滞后,很难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有效地、科学地、准确地预测、预报和防治.而MAPGIS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输出方面,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能够有效的满足矿山环境监测技术的要求.本文首先借助于MAPGIS的强大的数据管理、空间分析运算功能,在矿上地质灾害原有数据类型的基础上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使得数图相结合.然后根据动态检测和模拟功能使得MAPGIS能够对各种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和分析,并且在耦合地面沉降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对矿山环境灾害的模拟.其中动态监测采用了GPS-RTK 技术,使在原有矿山地质环境底图的基础上又添加了现有的地面沉降的动态数据,实现新旧监测数据的对比.最后以湖南攸县兰村的几处矿点为例进行监测并提出了一些保护矿山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的大力开发利用势必会造成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从遥感卫星观测的角度对矿山开发所造成的矿山压占和损毁土地、矿山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等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解读,进而阐明利用遥感卫星进行矿山开发环境监测尤为迫切,且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4,(7):6-6
7月11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举办的“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分论坛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作了《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题发言,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构建矿山生态文明建设新机制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效。他指出,要统筹资源保护与开发,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到2020年实现我国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企业按绿色矿山标准规范管理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为满足社会各领域的需求,矿山行业不断加大开发力度,在改善了供求关系的同时,也因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矿山环境的破坏,并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了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就矿山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与勘查策略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6,(5)
正采矿业为中国及全球范围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采矿业除需占用土地和产生废弃地外,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伴随包括尾矿在内的大量废弃物,污染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影响周边社区的生产和生活。4月15日,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与世界农用林业中心(ICRAF)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矿山生态修复科学与政策研讨会,邀请来自政府、  相似文献   

10.
正绿色发展已成为生态中国的标志性发展模式,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进行支撑和引领。尤其在绿色矿山建设中,更需建立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的绿色发展技术支撑体系,才能为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双重动力。新时期以来,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国内矿业市场历经十年高歌猛进后陷入断崖式下跌,以绿色矿山建设来带动矿业发展进行转型升  相似文献   

11.
段雯娟 《地球》2016,(4):74-75
正矿业凛冬已至,再提绿色矿山是否增加生产成本,导致矿山企业动力不足?对此,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鞠建华近日在某论坛上坚定地回应,绿色矿山建设是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也是矿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国土资源部为绿色矿山"谋篇布局"据鞠建华介绍,早在2007年召开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就以"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绿色"为主题,正式提出了"绿色矿业"这一全新概念,这被外界解读为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12.
郑建利 《地球》2013,(1):96-98
在发展矿山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加强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积极建设绿色矿山,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翠屏山煤矿是一个城市矿井,建设绿色矿山重点是:废水处理及复用、矸子山搬迁及绿化、煤台封闭防尘和运输系统改造、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代替锅炉、使用节能环保机电设备。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大同"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南面有一座矿山公园,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她就是山西大同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这是一座饱含民族煤炭工业底蕴的文化创意园、一座极具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地质科考园,悠久的煤炭开采历史元素渗透到公园的景区各个部分。它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授予"国际休闲生态旅游示范区",被国际文化旅游推进会、中国旅游品牌协会、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协会评为"中国最具特色生态旅游目的地",被山西省旅游局评为"2014山西百佳旅游休闲产品"。  相似文献   

14.
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较高。对环境要求也高。但是华东地区资源丰富,涉及的矿种多,数量大,矿产资源开发普遍,由此造成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比较突出。本文详细分析了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如土地资源破坏和占用、水资源破坏、水土污染和矿山地质灾害等,指出区内因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资源损毁、环境污染以及地质灾害的规模,分析引发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自然和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晓  张洋 《地球》2012,(7):94-95
中国是世界上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多发的国家之一。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指出了问题发生的原因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类,并系统分析了常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各类型的特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阐述了对问题的防治和保障矿业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矿山城市的地震小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本溪市地震小区划的成果为例,指出在矿山城市进行地震小区划时,应着重对活动断裂、沉陷、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复杂地形与地震活动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7,(7)
<正>6月22日在河南省新乡市举行的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凌月明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地质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工程基础、资源基础和环境基础,过去5年,地质环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形势下,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地质环境保护摆在优先位置,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1,(7):48-48
重庆市积极开展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引导节约集约用地,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峡地质灾害防治“固若金汤”,国家投入巨资开展的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蓄水7年地质灾害实现“零伤亡”,“中国温泉之都”授牌重庆,“移土培肥”工程,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了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19.
安雪景  李岩 《地球》2019,(9):102-102
近年来为了促进我国社会整体各个部分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尤其注重对现有的矿山产业的生态化建设。而这一绿色矿山目标的建设过程,又和我国运行已久的土地整治措施有着莫大的内在连结。因此,如若能够借助对这两者关系的深入探讨来延伸出相应的绿色矿山建设策略,则必然能够为日后的矿山建设提供不容小觑的助力。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1,(7):47-47
12年来,海南省先后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地质找矿大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调查评价工作,摸清了土地、矿产资源家底,明晰了土地权益,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落实矿产资源规划,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