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湖南省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带划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萤石矿是湖南省优势矿种,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开发历史悠久,找矿潜力巨大。为满足国内外对萤石矿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深入研究湖南省萤石矿的控矿因素和富集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了湖南省萤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资源特征、控矿因素及矿石类型; 结合实际地质资料, 综合分析湖南省萤石矿的成矿分布特征,总结萤石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划分了矿床成矿系列。研究认为,湖南省萤石找矿,需进一步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调查及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2.
用趋势分析方法研究老代仗沟铅锌矿床,是从定量的角度揭示矿床的随机规律,具体各种地质要素如成矿母岩、矿体厚度、品位及矿体底板等在空间分布上均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趋势分析图上可以清楚显示矿床沿三维方向的变化性,可为矿床勘查提供必要的地质线索,也为在矿田内寻找同类型矿床总结出找矿因素.研究表明:各种地质要素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都是随机的,但矿床成因和控矿因素则受一些地质因素制约而显出差异性.因此在找矿因素的综合判断方面需要找出其特殊性.本文着重指出含矿破碎带的膨大狭缩处,EW向的控矿构造、成矿母岩与矿体围岩蚀变的叠加部位均是有利成矿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陈少青 《华东地质》2016,(3):207-213
文章论述广东省五华县中洞萤石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矿石类型、矿化垂直分带和有用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矿床成因和控矿因素等。通过综合分析各类探矿工程及资料,认为该矿床矿化具有多阶段性和垂直分带性,有用组分(CaF2)沿水平及垂直方向变化,矿床为高温热液萤石—石英型矿床;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是该萤石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这对同类型矿床的地质勘查和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贞丰县皎贯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二川 《矿产与地质》2009,23(4):340-344
文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皎贯金矿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热液蚀变等进行了论述,分析矿床成因、控矿因素,总结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探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昆仑成矿带是青海省近年来找矿成果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查及科研成果资料的日益丰富,研究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和分布规律,完善成矿理论和矿床模型,对推动东昆仑矿产勘查至关重要。拉陵高里地区相继发现了红山铁矿点、小孤山铁矿点、拉陵高里河东铁矿点及拉陵高里河下游铁铜矿点等,是东昆仑地区重要的铁矿资源储备基地,本文对区内典型矿床拉陵高里河下游铁铜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矿石成分、围岩蚀变等进行综合研究,系统总结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对区内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旭阳屯金矿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变质作用、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分析矿床成因、控矿因素,总结成矿规律,探讨找矿方向及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大卧龙地区位于夏日哈-什多龙铁-铅-锌-银-锡-钼-硅灰石-白云岩成矿亚带,是青海省铁多金属矿的主要成矿带之一。前人在矿床成因、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等方面研究较薄弱,如何在新一轮找矿中突破已成为目前矿床研究的关键问题。笔者在讨论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基础上,结合以往地质勘查成果资料,对矿(床)点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成矿规律和控矿地质因素及矿区的找矿前景,认为在矿区热液型矿产找矿条件有利,受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矿床为今后的找矿重点。  相似文献   

8.
1前言 矿床形成与成矿地质环境及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受宏观和微观控矿因素控制,成矿具明显时空分布和有序演化成矿规律.研究与厘定各类矿床识别标志及后期变化特征,有利于阐明矿床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具重要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湘西花垣铅锌矿田李梅矿区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剖面实测、构造测量,分别从成矿背景、赋矿特点、矿区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组构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李梅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对李梅矿区成矿控矿因素进行了相应探讨,分析了构造作用在矿床地质特征中的诸多响应,认为构造断裂和裂隙构成了矿区的主要导矿、容矿空间,是该铅锌矿区主要的控矿要素,而且很可能是区域成矿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花牛山银铅锌矿床过去大多研究者认为其形成与印支期花岗岩有关。但矿床地质特征、矿化类型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花牛山银铅锌矿床是中元古代晚期古火山喷流沉积作用的产物。本文在分析论述矿区喷流沉积型贵重-有色金属系列矿化成矿作用特点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归纳总结了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并按照层控找矿思路,结合地质及物探工作资料,指出了今后开展接替资源勘查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1.
滇黔桂成矿区金矿资源预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翠祎  王科强  李绍儒 《中国地质》2011,38(6):1576-1583
滇黔桂地区是近年来金矿找矿的重点、热点地区之一,并不断取得找矿突破。在广泛收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重砂等资料的基础上,基于GIS建立了本区地学空间数据库。通过对区内控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总结,建立了该区金矿找矿预测模型,选取了地质、化探、重砂、矿产等六大类57个标志信息,运用"矿床位置预测系统(DPIS)"的信息量预测法,获得了信息量异常,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找矿远景区,并对找矿远景区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成矿预测中应用GIS的主要步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GIS在成矿预测中需要处理的成矿信息包括遥感信息,地质信息,物探信息和化探信息;GIS支持下的成矿预测包括资料收集,各类数据的准备和数据库的建立,控矿因素分析,建立找矿预测模型,空间检索与分析,特征提取与合并,结果修正的地质解释,预测成果的输出等步骤;GIS工具的应用为成矿预测提供了又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胡桥  陈建平  向杰 《江苏地质》2015,39(3):462-467
应用GIS技术并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资料进行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目前找矿的一个重要趋势。以湖南省锰矿资源成矿预测研究为例,在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以地质异常致矿理论为指导,利用GIS平台提取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元地质找矿信息,采用证据权模型进行多元找矿信息的综合,对湖南省的有利成矿区进行锰矿预测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锡矿成矿预测与资源潜力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在收集、研究湖南省中大比例尺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锡矿的不同矿产预测类型共划分了16个预测工作区。通过分析锡矿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运用GIS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方法对湖南省锡矿进行了定位和定量预测,共圈定了221个最小预测区。利用地质参数体积法估算湖南省锡矿资源量为690.66  万t(包括已探明的124.08 万t)。在此基础上,按照预测深度、精度、可利用性对全省锡矿的预测资源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划分了24个勘查部署建议区。  相似文献   

15.
重点成矿(区)带综合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点成矿(区)带综合研究是实现找矿突破的有效途径。资料收集、数据库建设、编制基础图件、资料二次开发、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是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成矿(区)带综合研究应注意3个问题:1)剖析成矿背景,确定主攻方向;2)研究典型矿床,建立成矿-找矿模式;3)综合研究地质-物化探-遥感资料,合理厘定勘查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16.
黄宏业  唐智源  李大雁 《铀矿地质》2012,28(3):129-136,141
孟公界地区铀矿床赋存于香草坪岩体与豆乍山岩体中,矿体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笔者在系统研究该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综合信息的基础上,归纳并提取了控矿地质因素和物化探找矿标志,建立了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7.
汝阳付店一带铅锌矿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地层中,赋矿地层主要为熊耳群鸡蛋坪组,矿体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断裂带产出有三种方式。总结出区内8种找矿信息。在系统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综合信息的基础上,归纳并提取了控矿地质因素和物化探找矿标志,从而建立了该地区铅锌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8.
超大型矿床是某一(或某些)矿种资源的巨大储库。据统计,全球矿产资源70%~85%的勘探储量集中分布于占全球矿床数10%的超大型矿床。由此可见发现超大型矿床对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超大型矿床成矿背景是其形成的基础,成矿过程是其成矿的关键,勘查评价是其发现的根本途径。文章试图从成矿背景、成矿过程与勘查评价相互关联的角度探索超大型矿床“三位一体”的找矿理念。对于隐伏的和新类型超大型矿床,集“成矿背景、过程与勘查评价”于一体的找矿理念是矿产勘查成功的关键。我们根据地球成矿动力学理论,将地壳结构复杂的地质异常区域(如板块边界)定义为找矿可行地段;在找矿可行地段内,根据成矿系统理论,将成矿关键要素(源、运、储、盖)发育的地段定义为找矿有利地段;在找矿有利地段内,根据成矿系列理论,将可能出现矿床共生组合的地段定义为找矿远景地段。根据自组织成矿系统理论,一个矿集区内,矿床规模-频率幂律分布,奠定了多尺度聚焦找矿的理论基础。地质矿化单一信息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奠定应用综合致矿信息找矿的理论基础。基于成矿系统和综合致矿信息数字找矿模型的矿产勘查是从成矿的因果关系(本质)和矿床与诸控矿因素的相关关系(现象)两个方面确定可能矿化地段的最有效方法。超大型矿床找寻上升至综合地学学科水平,应视为一种科学的探索,这种探索综合来自地学各相关领域致矿信息,然后将从这些信息中获取的关键成矿过程和参数转换为找矿的空间数据信息,根据选靶模型识别并确认这些空间数据信息的存在,最后在全球、成矿省和矿化集中区尺度上圈定能够定量排序的超大型矿床的找矿远景区(靶区)。集“成矿背景、过程与勘查评价”于一体的找矿理念应为未来的超大型矿床勘查奠定理论和方法学基础,为应用直接探测技术和方法探测矿床提供合理的工程勘查方案。  相似文献   

19.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   总被引:31,自引:14,他引:17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西藏藏中有色金属开发基地的重要矿床.文章重点研究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地球物理勘查模型、矿体空间结构等.研究表明:赋矿地层为林布宗组(K1 l)砂板岩、角岩和多底沟组(J3d)大理岩、灰岩,角岩控制了钼(铜)矿体的分布,角岩与大理岩之间的层间构造是矽卡岩型矿体的赋存部位....  相似文献   

20.
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划分与资源潜力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矿区带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成果最集中反映,同时也是地质找矿勘查部署最直接依据。利用全国重要矿产潜力评价成果重新厘定我国重要成矿区带,部署我国重要成矿区带有重要实际价值。成矿区带划分一方面要以区域构造环境及演化为纲,对成矿域、成矿省进行科学划分;同时要研究成矿本身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矿床的多元地物化遥等成矿信息,使得成矿区带符合成矿实际,能够直接找矿。部署区带是根据国家找矿工作部署出发,对成矿区带进行优选排序,具有引导导向作用,往往也能大大促进部署区带地质找矿突破。本次工作以23个矿种圈定成矿靶区,重要矿产地、物化遥异常等信息,并在最新划分的90个三级成矿区带基础上,划分了26个全国固体矿产勘查重点成矿区带,并进一步优选10个重点部署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