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段雯娟 《地球》2015,(4):40-43
近日,山东省500余无人岛公开招拍挂,出让使用权,掀起岛屿热。其实,无人岛开发需要有法律、规划和生态保护上的配套建设,中国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存在法律规定不细致、规划不严谨、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等问题,加大海洋资源开发力度也加剧了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担忧。怎样才能使无人岛生态监管落到实处,也成为民众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6,(9)
正中国幅员辽阔,拥有长达3.2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和多达5400个大小岛屿,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各具特色的海洋景观。虽然我国各级海洋生态类自然保护区达68个,但对海洋缺乏系统地游憩开发和利用,客观上无法满足人们探索亲近海洋的需要。因此,建立国家海洋公园,把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完美地结合起来,便成为了我们可持续利用海洋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国家海洋局在全国大力推进蓝色海湾整治工程,大力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近日,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胡松琴向媒体具体介绍了工程实施进展等情况。海洋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依然严峻胡松琴表示,国家海洋局一直致力于推进实施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工作,支持沿海各地开展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及保护项目。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虽然在局部区域有所改善,整体上出现了一定的趋缓向好势头,但仍然处于污染排放和  相似文献   

4.
地方     
《地球》2013,(7)
正河北:北戴河将构建立体化动态海洋环境监测体系7月1日,河北省海洋局印发《2013年暑期秦皇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方案》,今年要在北戴河及周边近岸海域构建立体化动态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切实维护好秦皇岛的海洋环境。在海洋执法检查方面,有关部门要对秦皇岛重点海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执法监察。方案规定,河北省海洋局要通过高清终端显示信息接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震海浪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我国地震海浪的25次记录,在做初步分析后认为我国的地震海浪多由近海海洋地震引起,其多发地区为渤海沿岸与东南沿海一带.随着对沿海地区开发的深入,这类记载逐渐增多,受灾程度加大.另外分析了在社会历史变迁中,国家对海洋的开发政策、沿海开发下城市近海地理位置、沿海港口及海洋贸易的规模与地震海浪受灾程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虽然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对地震监测环境保护做出规范,但是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地震监测工作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日益增多。现行地震监测环境保护制度有需要探讨和改进的地方。将国家和省市现行的保护制度作纵向比较,并与气象观测环境保护制度作横向比较,探讨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海洋局不久前印发《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7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系统部署了今后一段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其中明确了"治、用、保、测、控、防"六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近日就《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实现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6,(9)
正国家公园是各国目前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国家海洋公园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类型。自1937年美国建立哈特拉斯角国家海滨公园以来,各国相继建立起本国的国家海洋公园体系,通过以海洋生态系统与海洋景观保护为主,兼顾海洋科考、环境教育及休憩娱乐的发展模式,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陆上煤、石油、天燃气等化石燃料储量不断减少,各国将资源开发的目光转向了海洋。甚至有人提出,21世纪世界将全面进入海洋经济时代。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将“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作为独立章节,明确提出要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地震安全问题已越来越突显。我国领海和邻海是强地震多发区,海洋地震灾害主要体现在对沿海陆地的破坏和海域本身的破坏两个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在沿海,沿海人口也比较集中,领海和邻海一旦发生大的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将非常巨大。而我国海洋地震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是“底数不清,关注不够,能力很弱,隐患很多,任务繁重。”提出了加强海洋区域防震减灾工作的具体建议,即:中国地震局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制定我国海洋区域防震减灾规划;制定海洋区域防震减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监测海洋地震的台网;开展重点地区和重大项目的地震区划及安全性评价;开展大陆架探测;设立海洋地震科学专项基金,加强海洋地震科学研究;建立海啸预警系统;中国地震学会设立海洋地震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正地球表面71%的面积都被海洋所覆盖,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也是最后空间,21世纪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未来50年,世界性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在这场全球大博弈之中,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显然绝不能缺席。我国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和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海洋地质科学的研究是从五十年代末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不仅对我国各海区及其沿岸地带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还开展了深海远洋的调查。研究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也日益提高,为了进一步交流海洋沉积作用(包括海岸沉积过程)、海底、海岸浅层地层学的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方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矩阵算法开发了适用于精确计算海洋-大气耦合矢量辐射传输方程的数值计算模型- PCOART. PCOART首先将矢量辐射传输方程进行傅里叶展开, 得到与方位角独立的矢量辐射传输方程. 进一步离散天顶角, 得到矢量辐射传输矩阵方程, 并利用加倍法进行数值求解. 根据辐射在海洋-大气界面的反射和折射性质, 将海洋和大气矢量辐射传输过程进行耦合, 得到海洋-大气耦合介质系统的矢量辐射传输数值计算模型. 通过与MODIS精确瑞利散射查找表的比较, 说明PCOART计算瑞利散射辐射的Stokes矢量是精确的, 其对多次散射和偏振的处理是正确的. 同时, 通过Mobley水体辐射传输标准问题的验证, 说明PCOART适合于计算水体辐射传输问题. PCOART是精确计算海洋-大气耦合介质系统矢量辐射传输的得力工具, 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海洋-大气耦合介质系统辐射传输的偏振特性及遥感信息反演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地球》2011,(1):20-20
徐绍史:中国建设用地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大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近期提出,“十一五”以来,全国每年建设用地需求在1200万亩以上,每年土地利用计划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只有600万亩左右,缺口50%以上。“十二五”时期,中国建设用地供求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5.
当前,海洋战略已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意识是确立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思想基石,是构成我国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按照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海洋科普及海洋意识教育的最佳阶段应在初中阶段。文章通过对初中地理教学中海洋内容的研究,建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海洋科普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一种海洋科普教育模式,为学生海洋意识提高和海洋文化建设提供保障,为海洋强国建设培养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7,(9)
<正>按照国务院批准同意的《海洋督察方案》,国家海洋局组建的第一批国家海洋督察组于8月22日进驻辽宁、海南,拉开了我国首次海洋督察的序幕。此次国家海洋督察将以围填海专项督察为重点,重点查摆、解决围填海管理方面存在的"失序、失度、失衡"等问题。据悉,第一批国家海洋督察组共分6个督察组,进驻辽宁、海南后,将于近日陆续进驻河北、江苏、福建、广西,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城市海洋灾害防御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但是海洋灾害的频繁发生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增长率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海洋灾害的特殊性、海洋对社会发展与日俱增的重要性,对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灾害及其危害性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探讨,并根据我国对海洋灾害的防御能力提出了防灾减灾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9,(6):18-18
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该节日的设立为国际社会应对海洋挑战搭建了平台,也为进一步宣传海洋的重要性、提高公众海洋意识提供了新的机会。2009年6月8日是联合国正式确定的首个“世界海洋日”,主题为“我们的海洋,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挺进北极     
苏涛 《地球》2009,(1):93-95
2008年7月11日~9月24日,中国进行了第三次北极考察。我作为《中国海洋报》记者有幸参与并见证了北极考察的全过程。这是继1999年第一次和2003年第二次北极考察后,我国政府组织的又一次对北极地区更加深入、全面,科技手段更加先进的综合考察,是国际极地年期间中国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具体行动。本次考察以进一步研究北极快速变化过程中海洋、海冰和大气系统发生的耦合变化,以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为主要科学目标,以海洋、海冰和大气综合观测为主要任务。考察范围主要包括白令海、楚克奇海、加拿大海盆的大面积海域和冰区,涉及到海洋、海冰、生物、大气、地质、地球物理等多个学科。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7,(7)
<正>在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主任郝爱兵作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工作报告。他表示,目前已经初步掌握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特点和基本现状,支撑了五部委《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制与审查制度的出台,承担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专题研究,为第三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