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残余含水率在非饱和土渗流理论、强度理论等方面都是重要的参数,然而土-水特征曲线(SWCC)试验测量时一般难以达到残余阶段,常常通过经验法(包括模型拟合法)估算残余含水率,方法的适用性值得论证。以武汉黏性土为研究对象,制备不同初始孔隙比试样,利用压力板仪测量SWCC,通过模型拟合的方法计算残余含水率;进行自然状态下水分蒸发试验,根据失水速率定义了临残时间,依据临残时间确定残余含水率;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微观孔隙分布特性,解释控制残余含水率大小的微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的方法可估算残余含水率,但准确性与模型选择及残余含水率初步范围的限定直接相关;水分蒸发试验是确定残余含水率有效可行的直接方法;武汉黏性土微观孔隙呈三峰分布,残余含水率与第1峰之前的微观孔隙水分紧密相关,依据弛豫时间小于0.267 38 ms的T2谱面积可较为准确地预测残余含水率,对于其他土体该方法需要进一步论证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应用相似类比面积丰度法估算低勘探程度盆地油页岩资源量,简便、易行.结合茂名断陷盆地油页岩发育特征,依据油页岩的成矿富集机制,优选主控油页岩生成富集的主要地质参数作为模型区与评价区的相似类比面积丰度参数;二态定性量化不同类型地质参数,求取评价区类比系数;结合模型区资源丰度分布函数,估算茂名盆地油页岩资源量.结果表明:采用相似类比面积丰度系数面积丰度法预测茂名盆地油页岩资源,在概率为65%时,其预测资源相当于第1次“全国油页岩资源评价”估算的查明资源(包括探明的、控制的和推断的资源);概率为50%时,茂名盆地预测资源相当第1次“全国油页岩资源评价”估算的查明资源+预测资源.因此,经对比验证,相似类比面积丰度法预测断陷湖盆油页岩资源具有可行性,能有效预测中、低勘探程度盆地油页岩资源量.  相似文献   

3.
尹俊  梅岭  梅国雄 《岩土力学》2009,30(Z2):249-253
为了绕过吸力这一复杂的变量建立尽量简便实用的非饱和土本构模型,在双曲线模型的基础上将含水率引入硬化参数中。提出在试验前让土样恢复到原始应力状态下的理论,并依据该理论对三轴试验方法进行改进。为了很好的研究各个含水率下原状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利用重塑土实现原状土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重塑非饱和黏性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基本符合Kondner提出的双曲线模型。在研究双曲线模型中的参数a和b的规律性的基础上,建立了100、150、200与250 kPa 4种围压状态下参数a和b与含水率的函数关系,并实现了对补做的一组含水率为24.52 %的应力-应变关系的预测。通过实测数据与预测结果对比,发现预测误差比较小,能达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4.
谌文武  毕骏  马亚维  刘伟  江耀 《岩土力学》2016,37(11):3208-3214
土-水特征曲线可以预测非饱和土的各种性质(如:非饱和渗透系数、剪应力和热学性能等)。但测量土-水特征曲线耗时久且花费昂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很多研究都致力于从基本的岩土工程性质预测土-水特征曲线。基于此,以MK(Modified Kovács)模型的2种形式(拟合方程和预测方程)为土-水特征曲线模型,以Matlab编程语言中的cftool为拟合工具,以西宁黄土、粉砂土、红黏土和冰碛土4种细粒土为研究对象,对比拟合方程和预测方程描述细粒土土-水特征曲线的效果和差异,分析MK模型中黏附饱和度 1解 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MK模型的饱和度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拟合曲线和预测曲线在描述4类典型细粒土土-水特征曲线时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拟合曲线整体上优于预测曲线;土壤质地和黏粒含量影响 值;饱和度对拟合参数 的敏感性较大,对拟合参数 的敏感性较小。  相似文献   

5.
陕西小秦岭金矿带潼关段区域三维定量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靠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深部隐伏矿体的定位定量预测,是现代矿产资源预测的主流技术和方法.根据地质异常理论,在找矿模型的指导下,利用商业建模软件Micromine建立了研究区的地形、地层、构造、岩浆岩和探矿工程模型,结合找矿信息量法圈定了8处成矿远景区,并采用体积法和丰度估计法估算了整个研究区的资源量.在此基础上,将研究...  相似文献   

6.
非饱和土的清华弹塑性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广信  司韦  张其光 《岩土力学》2008,29(8):2033-2036
为研究土在非饱和增湿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和强度关系,提出将含水率引入清华模型的硬化参数中建立非饱和土的清华弹塑性模型。通过在干土中掺加冰屑的方法进行增湿试验,表明该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含水率的非饱和土的应力-变形和强度关系,从天然风干状态增湿到其他含水率的应力-应变全过程的计算结果也与试验结果相符合。将含水率直接引入弹塑性模型而不去研究复杂的基质吸力,可能是非饱和土本构模型工程应用的一条简便途径。  相似文献   

7.
预测模型是将当代成矿理论与现代高新综合勘查技术结合,并将传统的定量数值科学方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的桥梁。目前全国正在开展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中,资源量估算采用的是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体积法,该方法基于模型区含矿地质体的体积及其赋含的资源储量来获得模型区含矿系数,再通过类比估算其他预测区潜在资源量。以红石山镍矿为例,详细讲述了模型区的圈定以及含矿地质体定量参数确定的原则及方法。研究认为,国内外目前选用的许多定量预测模型一般都缺少对矿床成因等因素的考虑,该方法则通过对成矿有利的含矿建造的限定来确定成矿系统的范围,从而较好地将矿床成因与定量模型结合起来,提高了预测资源量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8.
赵煜鑫  李旭  林森  王逍萌 《岩土力学》2023,(4):990-1000
不同类型的非饱和土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由于不同类型土的颗粒级配和矿物组成成分的不同,其强度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建立一种适用于不同类型非饱和土的强度预测统一模型,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土体类型对非饱和土强度演化趋势的影响,在综合考虑两种常用模型优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模型,同时,利用现有常用的强度模型,对不同类型土在广吸力范围内的强度特性进行了预测,并对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广吸力范围内,不同类型土的强度演化规律可分为两类,山峰型和增长稳定型;(2)改进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不同类型土在广吸力范围内的强度特性;(3)明确了改进模型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并初步给出了改进模型在应用于不同类型土时各参数取值的建议范围。  相似文献   

9.
周兵红 《岩土力学》2022,(S1):222-228+236
土-水特征曲线是非饱和土力学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可用于预测非饱和土的各种性质。但是,测量土-水特征曲线耗时费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使用一点测量法和土的颗分参数相结合的方法预测Van Genuchten模型的3个参数。通过Van Genuchten模型的3个参数与43组(编号1~43)砂土的基本物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计算这3个参数的方程,进而通过一点测量法确定这3个参数的具体取值。结果表明:参数aV与组合参数(P1 000/P500)呈指数函数关系,参数mV与1/nV呈指数函数关系。敏感性分析揭示了SWCC一点测量法选取的测量点的基质吸力应在1~10 kPa之间。采用4组(编号44~47)砂土数据验证了提出的预测砂土土-水特征曲线的方法。结果显示,其R~2=0.959,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预测SWCC。  相似文献   

10.
韦金丽  凌子燕 《广西地质》2012,(5):33-34,37
文章以广西宁明主要树种马尾松和桉树为例,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高精度的DEM数据快速提取了地形地貌因子参数,基于此建立了马尾松和桉树的生产力估算模型,并预测了研究区域潜在的森林生产力,以期为林业部门营造林树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Precise estimation of unsaturated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porous media is indispensable in various study areas, such as analyzing the moisture flow, the drying process occurring from the surface, and the pollutant migration beneath the ground surface. Although many empirical/theoretical models describing the unsaturated hydraulic properties have been proposed by several previous researchers, the best model for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oil/rock may not be identical. Thus, the model selection process and the estimation technique of the parameters included in the models should be develop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inverse technique based on the transient evaporation change was investigated to select the model and estimate the model parameters. The experimental work was based on a relatively low permeable soft rock and a relatively high permeable sandy soil (Toyoura standard sand). Experimental equipment was developed to precisely measure the evaporation rate for the high permeable sandy soil.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was adopted in the inverse technique as an optimization tool.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problem, only the drying process from the saturated condition was considered.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th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transient evaporation change could be used for the model selection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urther, the saturation distribution could be used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models.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l selec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空间特征是科学认识大尺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研究进展从模型研究到空间尺度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指出机理模型研究是未来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方向,而尺度研究目前研究的精度不够;在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研究各类方法分析和归纳后,指出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变异性研究的方法包括直接测定方法和间接估计方法两种,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结果的标准化问题和不同尺度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相互转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于金霞  郭会荣  方琼 《地下水》2006,28(4):25-27
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选取和确定是研究包气带中水分贮存和运动的基础.本文以河南驻马店亚粘土为例,进行了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测定.通过将实测数据与经验模型拟合,将实验结果、计算结果和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所用的经验模型与实际数据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经验模型是可靠的,从而确定了土壤水分运动最优参数.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 Theinfiltrationandevaporationofwaterinasoil slopeareofparamountimportanceindetermining slopestability.Previousengineeringcasesandstud ieshaveshownthatrainwaterisoftenamajorfactor intheslopefailureofexpansivesoils.Expansivesoils intropicalandsubtropicalzonesareoftenunsaturat ed,andsoilslopesareinastablestateinnormalcli mateconditionsbecauseofthehighsuctionandshear strengthofthesoilmass.However,oncepermeation happensrainwaterwillinfiltrateintothesoilmasswhichleadstoanincreasein…  相似文献   

15.
非饱和黄土非线性K-G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G模型较之E-μ模型有较好的优越性,每个参数都能与土的剪切模量或体变模量直接联系,便于岩土工程的非线性理论和计算分析。以西部甘肃永登非饱和黄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大量不同湿度下的非饱和黄土常规三轴试验,获得不同初始饱和度下的K-G模型参数,进一步研究这些参数随初始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建立模型参数和初始饱和度的相关表达式。在实际工程中,用测得的非饱和黄土的湿度指标,就可以得到黄土的K-G模型参数进行非饱和黄土的增湿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避免吸力的量测和计算,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准确计算地下水的垂向入渗补给量是合理评价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基础.EARTH模型是一种集中参数的水文模型,可刻画水流在包气带中的运移过程,弥补黑箱模型的不足.以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的地下水位观测资料以及气象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降水、蒸发、土壤水、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利用EARTH模型计算了河北平原地下水垂向入渗补给量.计算结果表明,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期间,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在降水量1404.1 mm、灌溉量1050.0 mm的条件下地下水入渗补给量为487.2 mm,平均年入渗补给量为182.6 mm, 占降水和灌溉总量(2454.1 mm)的19.9%.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对不同年份的降水量(含灌溉)和入渗补给量分布的对比分析表明,河北栾城地下水补给滞后现象明显,在研究时间段内峰值滞后18~35 d.  相似文献   

17.
基于神经网络的地质勘测反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涛  晏克勤  董必昌 《岩土力学》2007,28(4):807-811
针对地质勘查中,土的力学参数的确定及土的分类这两类复杂问题,根据反问题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分析与RBF神经网络结合的新型智能方法,建立了从土的力学参数估计到模型分类的完整智能化分析系统。考虑到土的物理参数测定方法比较简单,且实测变异性小,而力学参数实测变异性大的特点,利用RBF神经网络的数值逼近的特性,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来逼近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有效地反演力学参数。同时,利用RBF神经网络所具有的模式识别功能,为地质勘察中土层划分提供依据。通过对黄石地区岩土勘查资料的分析与预测表明,该方法简捷有效。  相似文献   

18.
黄辉 《工程地质学报》2016,24(6):1255-1261
基岩逆断层错动引起上覆土体变形会导致地表及地下建筑的破坏,相应的变形预测模型仍较为缺乏,相关因素的影响规律尚未掌握。本文通过补余误差方程来表征逆断层错动引起的上覆土体变形,建立可预测不排水条件下上覆土体的变形理论计算模型,并通过离心机实验数据、数值模拟数据加以验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补余误差方程能表征基岩逆断层错动所引起的地表及地表以下土体变形。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基岩错动量的幅值对地表不均匀隆起区域范围的影响并不显著;形状参数的增加会使得地表不均匀隆起区域趋向集中;断层倾角的增加会使得地表不均匀隆起区域向断层上盘一侧偏移。  相似文献   

19.
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邵明安根据再分布过程得出的非饱和导水率模型,对其中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通过实测资料计算非饱和导水率对不同参数的敏感度,对比参数对非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采用线性关系表示土壤湿润剖面的平均湿度和湿润锋处湿度之间的关系时,非饱和导水率对参数的敏感性比其他参数高得多。  相似文献   

20.
含水层和土壤的随机特征对水分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土壤或含水层的介质参数视为随机分布,建立了饱和非饱和水流运动的随机微分方程,利用随机数值求解方法,得到各种随机参数对水头分布和含水量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和相关尺度的增大,含水层水头分布的变异性增大;对于区域内有抽水井分布的问题,在井点附近区域,z向水流速度空间变异性大,而在井点处变异性较小。当采用Gardner-Russo模型描述非饱和水分特征时,其非饱和土壤介质参数α的变异性对土壤负压和含水量变异性的影响大于饱和渗透系数,土壤含水量越小,含水量的空间变异性越大。初步讨论了根据随机数值方法研究地下水运动问题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