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水位、 气压和理论固体潮数据, 采用卷积回归法中水位对气压的阶跃响应函数, 定量地分析和判定了华北北部板桥井、 大灰厂井、 黄骅井、 大甸子井、 丰镇井和三号地井的井-含水层系统的地下水类型, 并结合研究时段内各井的气压系数和M2波潮汐因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① 各井的滞后时间与阶跃响应函数之间存在明显的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关系, 且底数e的系数的正负决定了井-含水层系统的地下水类型; ② 承压井的阶跃响应函数随滞后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且最佳阶跃响应函数值越大, 相应的气压系数和M2波潮汐因子也越大, 反之亦然; ③ 潜水井和半承压水井的阶跃响应函数随滞后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其最佳阶跃响应函数与气压系数和M2波潮汐因子间的关系不明显, 可能与含水层的水力特性、 井孔结构及固体潮汐波的频率有关.   相似文献   

2.
新泽5井数字化水位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新泽5井地下水位、气压、地热(深层水温)等测项的数字化观测资料的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与模拟观测资料及其气压效应和潮汐效应一致。给出了数字化水位的气压系数, 分钟值、时值、日均值条件下的气压系数分别为7. 3mm/h Pa、7. 4 mm/hPa、7. 1 mm/hPa; M2 波潮汐因子和相对误差为0. 801 1和0. 0377; 地热变化稳定, 与水位呈同步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3.
选取海拉尔地震台2016—2020年PET重力观测数据,进行Nakai拟合检验和维尼迪可夫(Venedikov)调和分析,发现Q1波、O1波、P1S1K1波、M2波、S2K2波重力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存在大幅度异常,在潮汐因子及相位滞后异常时段及异常后一段时间内,国内均有6.0级及以上地震发生。通过对重力数据的非潮汐变化部分进行分析,发现重力数据受到温度和气压季节性变化带来的周期性干扰、仪器零漂和地壳变化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狮泉河地震台PET型重力仪2018~2020年的观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剔除观测环境干扰、观测系统干扰,对观测质量检验、自由空气和布格重力、M2波潮汐因子、R值检验进行了分析,得出M2波潮汐因子异常对周边300 km内M≥5级,300~350 km范围内M≥5.5级地震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7年5月9日琉球群岛6级地震发生前,佘山地震基准台YRY-4型钻孔应变仪的2个观测分量S2S4,在M2波潮汐因子分析中表现出明显的趋势异常。通过实地调查排除环境、气象干扰,对应变与气压观测曲线的M2波潮汐因子γ值进行对比及量化分析,认为应变分量观测异常非环境干扰造成,应与琉球群岛6级地震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M2波理论应变潮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研究和讨论了我国大陆固体潮和海潮负荷效应的M2波理论应变潮汐模型。推导了球扇波应变张量大地系数和计算公式,着重研究和计算了M2波海潮应变负荷效应,讨论了计算方法,计算中采用了到目前为止最新的Schwiderski(M2)全球海潮图和沈育疆近中国海潮汐图;给出了40个点的负荷效应结果,并绘制了中国大陆固体应变潮、海潮应变负荷效应同相位,相差π/2相位以及总效应的应变花。为理论研究,观测资料的分析和改正提供了理论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7.
巩浩波  李光科  廖欣  陈敏 《地震》2017,37(1):20-30
利用Baytap-G潮汐分析软件对川滇地区12口观测井数字化水位的长时序数据进行计算, 提取井水位潮汐响应特征参数(振幅比和相位差), 分析其形态、 阶段变化等特征, 探讨地震前后井水位潮汐响应特征参数的变化情况, 为深入分析井水位与固体潮、 气压之间响应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结果表明, 泸沽湖井等10口受固体潮影响的井水位振幅比和相位差变化相对稳定; 而南溪井和大姚井受到气压-固体潮综合作用影响的井水位振幅比和相位差变化则比较离散。 其中江油川10井、 泸沽湖井、 东川井等3口井水位振幅比和相位差对大震的响应显著, 并给出了地震能量密度与这三口井水位M2波相位差和振幅比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收集了2009年以来琼中地震台(以下简称琼中台)连续重力观测数据,经对原始数据进行突跳、台阶和删除错误数据等处理,计算分析了琼中台重力潮汐变化数据特征、M2波潮汐因子变化特征和典型事件的观测数据频谱特征。结果表明,琼中台连续重力观测数据除包含了固体潮、零漂等长周期信号外,也记录到了地震和台风等高频信号。对于记录到的7.0级以上强震,地震信号的频率主要分布于0.3 Hz以内;台风引起的扰动信号则主要分布于0.1—0.4 Hz频带内。同时,2009年以来,琼中台连续重力原始数据及其M2波潮汐因子无明显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9.
利用阿德莱德(35°S,138°E)和武汉(30.6°N,114.5°E)的流星雷达观测数据首次给出了80~100 km高度上周期为12.66太阳时的大气太阴半日潮汐(N2潮)的季节、高度、年度变化及其与周期为12.42太阳时的大气太阴半日潮汐(M2潮)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和阿德莱德的N2潮和M2潮均有明显的季节、高度和年度变化.N2潮与M2潮的幅度比值大于其引力势之比0.191,在某些年份的不同季节和高度上,N2潮的幅度甚至大于M2潮的幅度.大多幅度之比接近或超过N2潮和M2潮引力势之比的2倍.中低热层的大气太阴N2潮汐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黄石台ORBES-81型石英伸缩仪的应变固体潮观测资料作了分析计算,其调和分析结果为:对O1波,振幅因子0.4219,相位滞后6°36';对M2波,振幅因子0.4256,相位滞后-4°42'.同时,讨论了海潮引起的负荷潮汐应变的改正问题.模拟计算发现负荷潮汐应变与体潮应变大致为同一量级,文中列出了海潮改正后的结果,并作了讨论.最后,对黄石台伸缩仪的架设方位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井水温度潮汐动态的统计与调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川 《地震》2014,34(2):55-64
用收集到的全国356个井水温度测点的数据, 分析了水温对地球固体潮汐的响应, 统计出 35个存在水温潮汐现象的测点。 利用Baytap-G调和分析方法, 计算了水温潮汐分波的振幅、 振幅比和相位差。 结果表明: 水温潮汐现象是一类较普遍的地球物理现象, 其机制与水位潮汐相关, 可用水动力学模式解释; 水温潮汐变化特征还受太阳辐射热、 含水层和地温的影响, 自流井水温记录潮汐现象的能力高于非自流井、 东部地区水温测点记录潮汐现象的能力高于西部, 与太阳辐射热的影响有关, 在含水层附近的水温测点, 其潮汐动态比其他井段显著, 在受地温影响较大的井段, 水温的潮汐变化幅度与水温梯度成正比; 水温的应力-应变灵敏度量级为0.01~10℃/10-6m·s-2。  相似文献   

12.
选取琼东北地区2008年以来连续稳定、潮汐形态较明显的海口ZK26井、琼海加积井、向荣村井、火山流体井、文昌潭牛井5口井数字化水位及相应的气压资料.利用气压系数和O1、M2波潮汐因子等滑动拟合,得到不排水状态下,各井含水层的孔隙度、固体骨架的体积压缩系数和水的体积压缩系数.并在水平层状含水层(一维)模式下,利用部分含水...  相似文献   

13.
用近震尾波估算昆明及其周围地区的Q值和地震矩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应用推广了的Aki尾波理论模式,忽略震源频谱含量的影响,考虑到仪器系统和地球Q-滤波器对尾波频散的影响,计算了fp-t*和k-t*独立的两套尾波响应理论量板。在假定Q与频率有Q(f)=Q0(f/f0n关系的基础上,用云南区域台网短周期地震仪器记录的小震尾波资料,估算了昆明周围地区频率约1.0Hz的短周期波的地壳Q0值。结果表明,该区的Q0值在150-220之间,平均为191;频率相关值η不是常数,多数为0.2-0.3。这些结果与用尾波估算川滇交界地区的结果接近,表明云南地区的地壳Q0值与美国西部地区类似,是属于低Q0值地区。 此外,用尾波与地震矩建立的关系,提出用尾波估算地震矩的一种可能方法,讨论了该区震级与地震矩的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用别尔采夫方法对河北省沙城1972年3月份的地倾斜观测资资进行了调和分析,得出了三个主要半日波M2、S2、N2和两个主要日波K1、O1的弹性系数γ和位相差△δ。其中半日波M2、S2的结果比较好。M2、S2波的弹性系数γ分别为:南北向0.84、0.86;东西向0.81、0.77。即东西向的弹性系数略小于南北向的弹性系数。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井潮、气压效应的苏皖地区突出水位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流体及岩石力学理论,利用气压和潮汐效应,研究了苏皖地区苏02井、苏03井、苏06井、苏18井和定远04井含水层介质在不排水状态下孔隙度和渗透系数的变化情况.结合井-含水层系统在受力和水均衡两种状态下的微动态变化模型,分析了各井水位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相继出现同步上升现象的水动力学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 5口井的气压系数与M2波潮汐因子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即气压系数越大,潮汐因子也越大;②各井的孔隙度和渗透系数出现一组同步增大现象,主要与补给量大于泄流量、补给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6.
Source spectra for moderate and small earthquakes are obtained after removing the path effect, site effect, and instrument response, etc. in the observed S-wave spectra. Based on the Brune source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