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研究,基本查明了江西仙山岗银金矿床矿石性质、物质组分及金银赋存状态特征如下:矿石中有工业价值的元素为Au和Ag;矿石矿物以褐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矿石的结构构造有利于各矿物的单体解离;金银矿物以独立矿物存在,且主要赋存于矿物粒间;为选矿试验提供必要参数,并为矿床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南某金矿床主要矿石的显微研究,根据矿石中的金银矿物与其他矿物的自然连生组合关系,探讨了含金热液在不同成矿阶段的运移形式与沉淀方式。  相似文献   

3.
刁泉银铜矿床金银赋存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刁泉银铜矿是一个伴生金的大型次火山岩型矿床。矿石中的金银主要以金银的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少数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黄铁矿和方铅矿的晶格中。金银独立矿物的种数多达11种以上,并以铜的硫化物为其主要载体,因而在选矿时金银大部分进入铜精矿中,其回收率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水口山矿田内的3个典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老鸦巢铅锌金矿床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的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显微鉴定、电子探针分析和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研究了本区稀散元素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以及与主成矿元素(Pb、Zn、S、Fe)的关系等,总结出稀散元素在本区的富集规律.研究表明:本区矿石中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主要富集Cd、In、Te3种稀散元素.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In/Zn比值为0.86,老鸦巢铅锌金矿床In/Zn比值为5.10,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In/Zn比值为611.20,且w(In)为33.83×10-6~365.62×10-6,因此,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和老鸦巢铅锌金矿床矿石中的In是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和黄铜矿的晶格中,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矿石中的In可能以硫铟铜矿的形式赋存.水口山矿田的Te主要有2种赋存形式:一种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硫化物(黄铁矿)中;另一种以矿石中形成其独立矿物辉碲铋矿(分子式为Bi2TeS2)和碲银矿(分子式为Ag2Te)存在.  相似文献   

5.
比值分析是利用伴生元素含量(x)与主元素含量(c)在矿石中的比值(α=x_0/c_0),在矿物中的比值(b=x_i/c_i)以及两者的比值(称比值系数k=b/α),对伴生元素赋存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b值和矿石中仅有一种矿物含某种伴生元素的a值,可确切了解伴生元素自身变化、富集规律及其在载体矿物中分布的均匀程度;矿石中与各矿物相关联的k值具有如下关系:k_1+k_2+…=1,据此可确定伴生元素在各有关矿物中的分配情况和判断赋存有该种伴生元素的矿物是否全部查明。  相似文献   

6.
西藏马攸木金矿床金银互化物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攸木金矿床是西藏近年发现的首例规模较大、矿石品位富、金成色高的岩金矿床.作者通过对马攸木金矿床矿石组构、矿石共生组合及矿物特征研究发现,金银互化物主要有自然金、含银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载金矿物为黝铜矿、针铁矿、脆硫锑铅矿及石英;金银互化物的赋存形式主要为包裹体金、裂隙金及粒间金.金银互化物的形成、富集与热液成矿作用及表生风化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何世平  宋忠宝 《河南地质》1995,13(2):95-101
本文将北秦岭西段金矿床(点)划分为断裂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分别从矿石组构,矿物组合、金银矿物的赋存状态,载金矿物,成矿作用,矿物的生成顺序等方面论述它们的特征。并提出本区的斑点板岩,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次级断裂及韧性剪切带,煌斑岩脉、矿石组构、矿物组合及围岩蚀变等为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对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的成分进行了分析,查明了各矿物的化学组成及分布状态。矿石中微量元素特征表明,深部金银矿物的金成色明显增加,Au/Ag比值也随之相应升高,其变化与成矿温度成正比。金矿物中Fe的含量与金成色呈正相关。方铅矿中 含Au和Ag时Pb反而略高,呈正相关。闪锌矿表现出贫锌的现象,含金银的闪锌矿中锌明显低,其铁的含量不含金银的高,而其Cu也随深度增加而增加。黄铜矿中Zn随深度增加而明显减少,而As和Au却升高,呈负相关。黄铁矿中S和Fe比较稳定,含金矿物的黄铁矿中Fe/S比呈线性相关,金越高,Fe/S比值就越小,黄铁矿中金主要是显微金而非晶格金。  相似文献   

9.
在野外地质调查和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物相鉴定和化学分析,对吉花银矿床的矿石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矿石类型以原生硫化物矿石为主,地表及构造地段见少量氧化矿石;矿石中矿物种类多样,金属矿物主要以黄铁矿为主,次为赤铁矿、褐铁矿、少量黄铜矿及金银矿物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等;黄铁矿和石英是重要的载银矿物。银的赋存状态主要有矿物银和分散银,矿物银占95.0%,分散银占5.0%,银主要以矿物银形式赋存在自然银、辉银矿、硫锑铜银矿等矿物中,其中以辉银矿为主,少量自然银、硫锑铜银矿,这些矿物又主要呈微细粒-细粒状(2~52μm)嵌布在黄铁矿和石英中,分散银以难溶矿物中包裹银为主,少量氧化银中银。  相似文献   

10.
金银矿床,特别是金矿床中的矿石建造,是金银矿石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金银矿石学主要研究的对象之一。它和矿石学中所研究的一般矿石建造涵义相似,但又有自己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中家山铅锌(金银)矿床位于蚌埠隆起东部.通过矿石微观矿物分析、主要金属矿物电子探针分析及硫化物硫、铅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中家山铅锌(金银)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初步分析了其成矿机制.研究表明,中家山铅锌(金银)矿床黄铁矿接近变质成因类型,Ag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并可能包含银黝铜矿等独立银矿物,闪锌矿具有层控型特征;硫化物...  相似文献   

12.
庞家河微细浸染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庞家河金矿矿石中的主要在金矿物和载金矿物,金然矿石中的配分微型赋存状态矿石中金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是黄铁矿,毒砂和粘土质矿物(含绢云母和少量粉砂质)金主要为次显微金,粒度在0.025~0.1μm之间,呈小圆球状及链状的独立金矿物(自然金)充填在黄铁矿,毒砂的微裂隙度或沉淀在晶面上或吸附在晶体边缘。在氧化或半氧化矿石中,可见到一部分可见金或显微金。  相似文献   

13.
我国某些金矿床中金银碲化物矿物的共生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Au-Ag-Te三元系的实验矿物学结果,对我国金驹山 、银坑山、归来庄和驾鹿四 个金矿床中的金银碲化物矿物的共生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阐明了金银碲化物矿物在时空 关系上的共生组合和禁生关系特征。研究表明,金银碲化物是该类型金矿床中最重要的一类 矿物,其产出的种类和数量取决于成矿体系溶液中Au、Ag、Te元素的浓度及其含量比值;而 成矿体系中碲金银矿、碲银矿等低温同质多像变体的存在,反映了该类型矿床形成于成矿温 度和压力较低的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从不同标高、不同品位的矿石选矿试验研究入手,论述了富文金矿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物成分、结构构造、金的赋存状态等。研究表明,该金矿为中型特高硫化物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裂隙控制。矿石的有用组分多样,有害杂质少,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同时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非金属矿物为石英、碳酸盐矿物。矿石多具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以脉状、浸染状构造为主。自然金形态为尖角粒状、角粒状、长角粒状,赋存状态以裂隙金为主,其次为粒间金,包裹金占16.9%,自然金为细粒金。矿石类型为富金银多金属硫化物含金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金银矿床的近矿围岩,富集体,矿石和矿石矿物中放射性元素与贵金属元素的相互关系,产在不同的地质构造部位的4个矿床实例,表明矿体上部的产有大量有色金属硫化物的部位有铀富集的特点,在这些矿床中,蚀变围岩的铀,钍含量往往要高于矿体中的铀,钍含量。  相似文献   

16.
滇东南南秧田白钨矿矿石类型有两种: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矿石类型中的白钨矿,在ΣREE、LREE/HREE比值、δEu值和(La/Yb)N比值等地球化学参数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反应出矿石矿物形成于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而且,根据白钨矿中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和La、Ce和Y的含量可有效地判别不同矿石类型的成因和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7.
张生华 《地质实验室》1995,11(5):309-313
留龙金矿床中,大部分金以显微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和毒砂中,银主要以独立矿形式存在。方铅矿是银的最主要载体矿物。不同矿化阶段的矿石中,金银含量高低与载体矿物的生成世、晶形、粒度和微量隙发育程度有关。Ag和Sb元素有关,与As无明显关系。As是Au的标型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8.
引言 关于大坊矿床金银成矿的特点,除了通常的地质工作外,风化壳的矿物成分和金银的赋存状态,以及深部矿物成分和金银赋存状态都有了一定的研究工作。本文是就手头的资料和工作中已形成的一些初步看法,谈谈关于这个矿床金银成矿的某些地球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褐铁矿是铁帽型金矿和铁矿的重要矿产类型,但目前对其从矿物学的微观角度研究较少。本文采用粉晶X射线衍射(XRD)以及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矿物学研究手段,对铜陵矿集区新桥矿田褐铁矿的矿物组成、微结构进行研究。根据矿物组成及微结构将新桥褐铁矿分为两种成因类型:Ⅰ型褐铁矿,该类型褐铁矿主要起源于黄铁矿矿石,矿石多具蜂窝状构造。主要组成矿物为针铁矿,次要矿物为赤铁矿,含有少量石英,针铁矿晶体长度一般介于500 nm~2μm,长度/半径比值(长径比)较大;Ⅱ型褐铁矿,由原生菱铁矿矿石风化而成,矿石多具肾状构造。矿物组成主要为针铁矿,其次为赤铁矿、锰氧化物和伊利石等粘土矿物,针铁矿晶体长度一般小于500 nm,具有较小的长径比。褐铁矿矿物学和微结构不仅可以初步确定原生矿物和矿石类型,而且对寻找铁帽金矿床也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天山智博铁矿床黄铁矿成分特征及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智博大型磁铁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铜成矿带东段,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主要共生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文章通过对黄铁矿进行矿物成因研究来推测矿床成因及特征。本次研究选择2个成矿期的矿石及围岩中的黄铁矿进行电子探针及硫同位素研究。电子探针数据显示岩浆期黄铁矿w(Co)平均为4703×10~(-6),大于热液期w(Co)(735.71×10~(-6)),Co/Ni比值(平均18.53)也大于热液期黄铁矿Co/Ni比值(平均0.96);S/Se比值多数集中于1000~8000之间。部分Co/Ni、Se/Te、S/Se比值落入热液成因范围内,暗示了热液流体参与成矿的可能性。而Co-Co/Ni图解显示岩浆期矿石和热液期矿石具有一定的继承性。黄铁矿中δ~(34)S值介于-1.2‰和0.3‰之间,表明硫主要来源于幔源硫。智博铁矿床矿石主要为岩浆成因,但岩浆期后热液及其他热液流体也参与了晚阶段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