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湖南大岭勘探区,位于永耒矿区北东端,走向长12公里,倾向平均宽约2公里,面积约24平方公里。煤系地层厚404米,为上二迭统龙潭组,分上、下两段,上段厚180米,含煤11层,主要可采煤层为1、5、61、62煤层,局部可采为612和63煤层;下段厚224米,不含可采煤层(图1)。   相似文献   

2.
禹县煤田南部,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下部的潮坪沉积中穿插有一支潮道砂体,其厚7~201m,由南向北呈树枝状分叉。其上覆对应部位,二1煤层出现了可采薄煤带和无煤带。砂体底部与海湾相泥岩接触,其上局部也有此类泥岩或L10灰岩,二1煤层的全硫含量在薄煤带和无煤带附近明显偏高;此部位煤层夹矸、顶、底板泥质岩的粘土矿物组合类型、硼含量及某些相关微量元素比值都与过渡相接近。   相似文献   

3.
河南芦沟煤矿探采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芦沟煤矿1972年投产,设计能力60万t/年。区内开采±0以上的山西组二1煤层(大煤,太原组一1煤层待采)。鉴于二1煤层变化大,探采对比目的在于找出该煤层地质储量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以便指导生产正常进行以及对比评定回采和勘探中掌握地质条件的程度,从而验证勘探精度的可靠性和勘探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准确确定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的瓦斯含量临界值,对提高防突措施的针对性和降低防突成本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河南安鹤煤田龙山矿二1煤层为例,在大量测试瓦斯基础参数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矿的瓦斯突出特征,研究了二1煤层的吸附特征,对该矿瓦斯含量和工作面预测指标进行了跟踪测试,并研究了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龙山矿二1煤层变质程度高,在同等瓦斯压力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最终确定二1煤层的突出区域预测瓦斯含量临界值为10.0 m3/t。   相似文献   

5.
青海察尔汗盐湖达布逊区段和别勒滩区段的成盐年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青生  黄麒 《沉积学报》1995,13(3):126-131
88-01孔和89-04孔是1989年后笔者用14C和230Th两种方法较为系统的测定了年龄的钻孔剖面。本文以此两孔为主,结合已有年龄数据的钻孔,重点讨论了达布逊区段的成盐年代,并根据88-01孔校正后的年龄,将达布逊区段四个大盐层的底板年龄大致划分为:S1约50000a.B.P.左右;S约为36000a.B.P.左右;S3约30000a.B.P.左右;S4约18000a.B.P.左右。根据别勒滩区段CK2022,CK6和CK1308三个钻孔剖面,讨论了此区约25000a.B.P.成盐年代。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测平煤五矿己15煤层瓦斯含量和压力结果,从力能角度分析了地应力、瓦斯和煤强度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发现己四采区己15煤层受地应力作用,煤体弹性潜能远大于瓦斯膨胀能,即以构造应力为主的地应力为其突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合己四采区地质因素和己15煤层瓦斯可解吸量,确定该采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的下限指标为原煤瓦斯含量达到5.4 m3/t,绝对瓦斯压力为0.79 MPa,该下限指标对应的煤层底板标高为–600 m。因此预测–600 m标高以浅为无突出危险区,–600 m以深为突出危险区。   相似文献   

7.
对泾河油田三维地震前积反射、钻井取芯砂岩轻重矿物分离测试和砂体剖面结构对比,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泾河油田长8-长7砂岩碎屑主要来自于西南部陇西古陆,部分来自于南部秦岭物源,不受北东物源影响。结合物源、岩芯特征和测井相分析结果认为,泾河油田整个长81自下而上是河流-三角洲-半深湖的水进沉积过程,发育3条北东向和1条南北向河道。长812为滨浅湖相-三角洲-河流相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岩;长811储层为浅湖-半深湖背景中水进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岩。长72为浊积砂岩储层,发育9个北东向浊积水道。  相似文献   

8.
采用pH=9.5~13.0的无镁合成海水进行了Mg(OH)2沉积时B的掺入实验,证实了B(OH)3优先掺入Mg(OH)2的硼同位素分馏特征。在所研究的pH范围内,Mg(OH)2沉积的δ11B均高于无镁合成海水的δ11B,它们之间的硼同位素分馏系数α沉积/海水为1.017 7~1.056 9,平均为1.032 9±0.009 32(SD)。硼同位素的这种分馏特征与无机碳酸盐沉积时的硼同位素分馏存在明显差异,表明B掺入Mg(OH)2沉积具有不同的机理。B在Mg(OH)2沉积上的吸附以及B(OH)3与Mg(OH)2的沉积反应同时存在并相互制约是其主要特征,造成了B(OH)3优先掺入的总结果,这并不意味B(OH)3在掺入的分数上占有优势,相反在所研究的pH范围内,Mg(OH)2沉积的B(OH)3/B(OH)-4大都小于1,因此吸附作用决定了Mg(OH)2沉积中B浓度的变化特征。采用这种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沉积中B浓度、B在沉积和海水间的分配系数Kd以及沉积与海水间的分馏系数α随海水pH的变化特征。石珊瑚中Mg(OH)2的普遍存在和Mg(OH)2中B(OH)3的优先掺入也许会影响珊瑚的硼同位素组成与海水pH的定量对应关系,给δ11B作为古海水pH的代用指标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淮北煤田许瞳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自上而下共有10个煤组,其中5煤组为主要勘探对象。5煤组有1~3个分层,自上而下为51、52和53。53由一至数层煤线组成,特征明显,是判别5煤组的主要标志。51、52厚1 m左右,结构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0.
新疆准东煤田主要煤层为赋存于中侏罗系西山窑组地层中的B煤组煤层,受区域构造和沉积环境的影响,该煤组煤层存在分叉合并、露头、缺失、火烧等地质现象,煤层结构比较复杂。以准东煤田西山窑组地层中的B煤组煤层为例,介绍了上述地质现象在地震时间剖面上的表现特征及解释原则,并采用地震反演技术对该区煤层厚度及煤层结构进行了解释,其精度与实际揭露相比,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山西阳泉矿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阳泉矿区位于山西东部,沁水盆地东北部边缘,是我国主要煤炭基地之一。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矿区面积约275km2,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 一、含煤岩系的岩矿特征 本区含煤岩系主要由太原组和山西组组成。  相似文献   

12.
晓南煤矿含煤地层属侏罗系陆相沉积。因地质构造运动,采区内有大面积岩浆岩侵人,不同程度地改变了煤岩物理性质。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如垂直时间剖面水平切片及面块切片,根据其不同特征结合钻探资料,可以比较直观地判断岩浆侵人体的大小及范围。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室内试验的条带煤柱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绍杰  郭惟嘉  杨永杰  王亚博 《岩土力学》2008,29(10):2678-2682
对建新矿13煤进行了室内力学性质研究,研究了煤岩的尺寸效应,得到了建新矿13煤煤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为 6.928 MPa;进行三轴压缩试验确定该层煤符合摩尔-库仑弹塑性力学模型。以试验研究结果为基础,结合建新矿的实际情况,在选定采出条带宽度25 m时,应用FLAC3D对条带开采进行煤柱应力和地表最大下沉分析,并研究煤柱稳定性。结果表明选择20 m宽度的煤柱时,可以保持煤柱稳定性。基于室内煤岩试验研究的结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多方案条带开采研究煤柱安全性,在减小煤柱尺寸的同时,确保煤柱安全稳定,避免仅仅使用经验公式计算带来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4.
依托“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项目工程,对晋城某矿南翼大巷东南区5m×5m×1ms的三维地震数据体,采用三维地震属性参数预测煤层厚度及其变化规律:沿3煤层、15煤层10ms时窗提取地震属性42种,根据钻孔资料,计算出煤厚与地震属性相关系数;从中优选出相关系数大于0.35的地震属性,其中3煤层9个、15煤层10个;然后进行地震属性互相关分析,优选出与3煤、15煤层厚度相关系数较大的4种属性,建立预测煤厚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选取3煤层12个、15煤层4个实测数据作为学习训练和测试样本,以钻孔地震属性作为学习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最终获得全区煤层厚度。经与预留钻孔成果资料对比,预测精度较高,结果可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朔县矿区4号煤层全层系统采样,采用煤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4号煤层的煤岩特征、煤相进行分析,认为4号煤层属于淡水陆相沉积,以开放沼泽相为主,次含森林沼泽相和芦苇沼泽相,其成煤植物为高等植物的木本、草本混生体。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对小断层、小陷落柱等解释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蚂蚁算法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能够较好地识别落差3~5 m的小断层。以淮北祁南煤矿82采区三维地震数据为例,采用蚂蚁追踪技术增强异常边界特征,从蚂蚁体沿层切片和剖面上综合分析,提高了对小断层的识别能力。利用蚂蚁追踪技术解释的18条断层异常,其中15条与实际揭露的相比,吻合率较高,验证率达83.3%。   相似文献   

17.
对黄县第三纪褐煤与油页岩共生盆地中煤1和油1的煤岩学特征及煤相参数特征的分析表明,黄县盆地煤1形成于较深覆水的森林沼泽,油1形成于湖泊沼泽,而海水侵入控制着盆地的覆水变化,进而影响了植物群落的演化与更叠。  相似文献   

18.
陈伟武 《探矿工程》2019,46(9):63-68
山西介休鑫峪沟煤矿2号地面定向水平多分支钻孔,是采用注浆技术封堵奥灰水导水补给通道的注浆钻孔,本孔实际完成总工作量2194.86 m,其中直孔段490.27 m,水平孔段累计1704.59 m。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注浆钻孔施工的主要设备、冲洗液及钻探施工技术,并对钻探施工中的难点和经验体会进行了总结,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黄县盆地褐煤与油页岩的泥炭沼泽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县第三纪褐煤与油页岩共生盆地中煤1和油1的煤岩学特征及煤相参数特征的分析表明,黄县盆地煤1形成于较深覆水的森林沼泽,油1形成于湖泊沼泽,而海水侵入控制着盆地的覆水变化,进而影响了植物群落的演化与更叠。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The initial phase of the Donkin-Morien project involves the driving of two parallel tunnels through an interbedded sequence of coal measures strata to intersect the Harbour Seam which lies approximately 3.5 km offshore. The No. 2 tunnel was driven a total distance of 3579 m using a 7.6 m diameter full face shielded Lovat TBM and supported by steel ring beams. The No. 3 tunnel was initially driven a distance of 1027 m using conventional drill and blast methods (7.6 m wide by 5.3 m high with a uniradial arch and supported by rock bolts and shotcrete). The TBM was subsequently used to complete the drivage of the No. 3 tunnel to the Harbour Seam.Both the No. 2 and No. 3 tunnels followed a thick sandstone unit at a grade of –20% for the first 900 m. This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to compare the rock mass disturbance resulting from two different excavation methods. A programme of field and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was therefore undertaken, which included: the use of a borehole dilatometer to determinein situ rock modulus,in situ gas permeability testing, seismic reflection surveys on the tunnel walls, and the laboratory testing of core samples.The paper examines the four different techniques used and compares the results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