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作为热接触变质的产物,角岩在石墨、硅灰石、红柱石等变质成因非金属矿床和各种金属矿床以及油气矿藏均可见,但对其调查研究成果并不多。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在南岭、冈底斯等重要成矿带地质找矿的实践,通过对与矿产资源有关的角岩广义概念的界定,概述了与角岩有关的各主要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如石墨、硅灰石、红柱石等变质成因非金属矿床,钨、钼、铁、铜、铀、金、铅锌、锡、银和稀有金属矿床以及油气矿藏;举例阐述了近年来角岩发育矿区深部找矿中的新突破,如江西淘锡坑钨矿,广西大厂铜坑至拉么一带的锡多金属矿床,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云南老厂银铅锌矿、羊拉铜矿、雪鸡坪铜矿等矿区;讨论了角岩型矿床成矿预测的准则。结果表明:矿区和矿田大比例尺深部预测时应注意岩石组合、干湿关系、封闭与开放体系、岩石物性和分带性、原岩岩性及其空间配置关系;区域性中、小比例尺成矿评价时应注意角岩的空间分布、岩石学特征与矿产资源的专属性关系等;利用角岩预测隐伏岩体的应用前景广泛,在深部找矿中具有现实意义。建议加强角岩与成矿关系的理论研究,对以往地质填图工作中发现的"角岩化带"可重新评价其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厂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层控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厂长坡-铜矿锡多金属矿床规模大,成因十分复杂,对其矿床地质的深入研究,客观地分析其成矿规律,有助于该区进一步的找矿。从赋矿地层、构造、矿体组合、矿物和元素分带几方面分析了长坡-铜坑锡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形成的控制因素,认为地层与构造对矿床的形成起了不同的控制作用,矿床具有层控矿床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大厂长坡锡多金属矿床成因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西大厂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大厂矿田内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因问题,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多数地质工作者认为:锡多金属矿床是花岗岩成因的;矿床属于与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高—中温热液矿床,锡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期龙箱盖花岗岩岩体。 1983年以来,笔者通过对大厂矿田特大型锡多金属矿床——长坡矿床详细研究后发现,按地质产状和矿物组合可将该矿床划分为两种矿化类型,即层状含锡硫化物矿化和脉状锡石-硫化物矿化。这两类矿化不仅发育特征差异明显,而且成矿时间也不同。层状含锡硫化物矿化具有典型的同生沉积特征,形成时间较早;脉状锡石-硫化物矿化则具有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时间较晚。然而,两类矿化间又存在着极  相似文献   

4.
正照片说明:a.广西南丹大厂锡多金属矿田长坡-铜坑矿床(铜坑505 m中段)92号矿体中沿透镜状灰岩交代形成的锡石-硫化物矿石(中间灰白色部分为灰岩,周围黑色部分为硅质页岩)(王登红摄于1991年7月20日);b.广西南丹大厂锡多金属矿田长坡-铜坑矿床(长坡530 m中段)91号矿体中沿层交代的锡石-硫化物矿石(中间白色部分为灰岩)(王登红摄于1991年7月19日);  相似文献   

5.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张国林  蔡宏渊 《地质论评》1987,33(5):426-436
本文对大厂岩浆岩岩石特征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作了较系统的探讨,并对黑云母花岗岩的含矿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物质来源并非是单一的侵入岩浆来源。经研究后发现,形成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早期成矿作用为海底火山热泉(喷气)同沉积成矿作用,且形成了含锡块状贱金属硫化物矿化体。后期的岩浆作用也为该矿床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因此,该矿床的成因应属海底火山热泉(喷气)同沉积岩浆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多金属矿床之一,其锡、锌、锑、砷、银、铟、镓等金属元素均达到大型超大型规模。通过对大厂矿区91号、92号和100号矿体中矿石内非金属矿物稀土元素的研究,发现91号和92号矿体中均存在高稀土元素含量的方解石,ΣREE的最高含量达940.42×10-6,平均799.2×10-6。高稀土元素含量方解石的存在,表明在大厂超大型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可能有幔源流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大厂锡矿床成因综合分析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地质环境、矿体形态特征、原生金属-矿物分带、矿床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论述了该矿床在许多方面具有喷气沉积成因的特点。为此,我们把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与块状硫化物矿床、绿岩带金矿床及某些层控锡矿床进行了对比,从而明确了大厂锡矿属于含锡块状硫化物型层控锡矿床。本文还从发展、演化的角度,对大厂层控锡矿形成后的变形-变质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阐明了同生与后生地质现象同时存在的原因,解决了对该矿床所提出彼此矛盾成因假说的难题。最后,建立了大厂锡矿的成因模式,并探讨了该超大型锡矿形成的特殊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8.
广西铜坑锡多金属矿构造特征及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坑锡多金属矿位于丹池成矿带中部大厂矿田内.构造研究表明,区内构造主要经历了海西期拉张拗陷、印支期挤压变形和燕山晚期拉张作用.大厂背斜轴迹由北北西转为北西西部位与大厂背斜枢纽隆起部位两者的叠加是形成铜坑矿的有利构造.矿床上部由于岩层压力较小,处于相对开放体系,构造变形多以NE向张或张扭性断裂、裂隙为主,矿床下部由于上覆...  相似文献   

9.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是世界闻名的超大型矿床,笔者从构造控矿、同位素测年、流体包裹体、成矿物质来源及同生沉积成矿等五个方面综述了近半个世纪来该矿床的一些研究进展,并结合近年来野外调查研究,认为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属后生成因,成岩、成矿是燕山晚期同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成矿过程中有幔源流体的显著参与,矿体产出形态的空间变化受不同深度的构造特征所控制。  相似文献   

10.
利用Re-Os同位素技术,对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中的黄铁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组成的测定,获得黄铁矿等时线年龄为(122±44)Ma。黄铁矿的N(187Os)/N(188Os)初始比值为0.56±0.12;γOs值为197.46~394.16,平均值为293.49,介于地幔与地壳之间,结合矿物中普通Os的w(Os)u对w(Re)/w(Os)比值,提出了其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为壳幔混合来源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西南三江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铜、铅锌、银、金、锡等优势资源潜力巨大。四川石渠—甘孜—理塘地区铜金银多金属矿富集区位于该成矿带南段,随着找矿勘察力度的加大,近年来在四川西部三江成矿带发现了一系列的多金属矿床,如硐中达锡铜多金属矿床,矿床规模不大,但展示出该研究区良好的多金属找矿前景。为了查明该区域矿产资源潜力,笔者跟随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编号:资[2012]02-004-027号),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该区进行了一些地球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云南个旧卡房矽卡岩型铜(锡)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6,自引:13,他引:23  
云南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是一个驰名中外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卡房是该矿田的一个重要的铜(锡)矿床.本文利用Re-Os同住素定年方法对卡房矽卡岩型矿体中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测定,获得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82.95±1.16Ma~83.54±1.31Ma,等时线年龄为83.4±2.1 Ma.该年龄和老卡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85±0.85Ma相吻合,表明成岩和成矿关系密切.辉钼矿Re含量显示成矿过程有地壳和地幔的共同参与.该Re-Os定年结果显示个旧卡房矽卡岩型铜(锡)矿床与云南都龙锡锌矿床、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以及广西王社铜钨矿床的成矿年龄接近,表明这些矿床的形成受控于相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同为华南中生代晚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含矿建造特征及容矿岩石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证明了主要容矿岩石是从海底热卤水系统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的热液沉积岩。  相似文献   

14.
华南地区中生代多金属矿床形成与地幔柱关系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华南地区中生代多金属矿床形成与地幔柱关系毛景文李红艳王登红彭聪(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关键词多金属矿床地幔柱构造华南地区在华南地区,中生代有大量花岗质岩浆的侵位和成矿,形成了以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大厂和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5.
冰长石——大厂锡一多金属矿床同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钾长石在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分布广泛,与成矿关系密切。长期以来,对其成因有种种不同看法。本文最新研究证明,该矿床中的钾长石属于冰长石和钡冰长石,系钾长石的低温变种。这种低温钾长石是在成岩期形成的,而不是岩浆期后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无疑,这项新发现为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同生成因提供了重要新证据。  相似文献   

16.
<正>大厂铜坑锡矿位于我国著名的大厂锡多金属矿田西矿带(陈毓川等,1997)。历经数十年勘探开采,资源接近枯竭,传统的地质及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已无法满足寻找深边部隐伏矿要求。本文通过有机烃气体地球化学测量新技术(陈远荣等,2001),对铜坑矿区深边部进行地球化学找矿评价,预测矿化有利地段,为大厂矿田找矿勘查新突破,扩大矿山地质资源提供依据(李昌明,2011)。矿区地处丹池成矿带中段,江南古陆西南侧的泥盆纪—中三叠世右江复合盆地内。矿区内出露地  相似文献   

17.
湘桂粤赣地区是我国锡多金属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区之一.系统地研究了锡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深部构造坳陷带及其边缘变异带控制矿床的空间分布;赋矿地层具成矿物质初始富集特征,火山作用和海底喷流作用是造成成矿物质初始富集的重要因素.首次划分出9条构造—岩浆岩带14条元素组合分带,总结了各带的发育特征及控矿作用.指出以Sn W为主的元素组合带是重要锡多金属矿床产出的部位.  相似文献   

18.
都庞岭地区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都庞岭地区花岗岩和锡多金属矿床特征,提出蚀变花岗岩型是区内主要锡多金属矿床类型,矿床共同特征是主要矿体与蚀变岩体融为一体,矿床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花岗质岩浆的分异、熔离、自交代作用是该区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的主因。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东南缘锡铜多金属矿床区域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东南缘锡铜多金属矿床区域控矿因素分析任耀武(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天津300181)关键词锡铜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东南缘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锡铜多金属重要成矿带,分布有大井、黄岗梁、孟恩陶勒盖、浩布高、白音诺、布敦花、莲...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多种测温方法测试结果的分析,确定该矿床主要的成矿温度为300±30℃,并进一步推算出其成矿压力为84.2×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