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银山矿床成矿特征及其与邻区矿床的对比,论证了在该矿新发现的一种成矿作用──构造动力热液成矿作用;提出矿床的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与石英斑岩岩浆阶段关系更为密切,形成内带为斑岩型Cu-Au矿体和外带为脉型Cu(Au)、CuPbZn、PbZnAg矿体的成矿系列。根据这两种成矿作用的时空关系,指出银山矿床是构造动力作用热液与火山-岩浆热液双重耦合成矿作用的产物,这一新的认识对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城门山铜矿床主要成矿元素的因子分析,认为与花岗岩成矿作用有关的矿体具有cu-Ag关联结构模式,与石英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矿体除有Cu-Ag关联结构,尚存在有Zn-Ag关联结构模式,成矿作用具有多期多阶段性。趋势面分析结果表明,铜、银浓度场在空间上具有分带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超大陆旋回和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构造与成矿是矿床是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诸多将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相结合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对成矿作用地进一步认识。构造背景是成矿作用的基本控制因素,同时矿床的形成也受背景地质条件的制约。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在地史中具有明显的旋回性,与超大陆的滞和裂解作用相一致。即成矿旋回与超大陆的裂陷、离散、会聚和拼合作用等构造旋回相耦合。大量资料说明,在地史中,至少存在7个超大陆旋回,最早的超大陆可能出现在2700Ma,骐 后分别在2700-2500Ma、2500-1800Ma、1800-1000Ma、1000-540Ma、540-230Ma、230-0Ma出现了超大陆旋回,相应的演化阶段也出现了相应的成矿旋回。这一事实表明:构造背景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区域成矿作用和矿床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世界重大内生铀矿床的成生条件、大地构造空间定位规律及其含矿建造类型,表明内生铀矿床矿化作用始终是成矿区长期发育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相关联的岩浆作用、构造-交代作用及其他地质作用的最终环节。长期发育的再生花岗岩化作用形成铀的专属建造组合,为后续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潜在金属源,是形成大型和超大型铀矿富集的最重要先决条件之一;放射性地球化学专属花岗岩类杂岩体发育区内发生的构造-岩浆或构造活化作用亦对铀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拟定了作用于一定地质空间内重合发生的内生铀成矿作用的历史-地质模式:预成矿作用-构造-岩浆及构造矿前活化作用-成矿阶段。拟定的模式还适用于地壳中长期堆积形成的其他元素矿床的新区预测。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大黑山条垒南段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明  万天丰 《吉林地质》1995,14(3):55-59,16
作者将本区的构造演化划分成三个阶段,即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和四川期。海西-印支期应力作用以近SN向挤压为主,成矿作用为Pb-Zn-Cu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燕山期应力作用以NW-SE向挤压为主,成矿作用为Pb-Zn-Ag为主,平均差应力值120.5MPa;四川期应力作用呈NNE-SSW向,成矿作用以Ag-Au为主,平均差应力值101.4MPa。  相似文献   

6.
下庄铀矿田早期高温成矿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下庄铀矿田的矿物组合及年代学的研究,揭示出下庄矿田中存在着一期极为重要的铀成矿作用-早期(125-166.4Ma)高温(或气热高温)铀成矿作用。这期成矿作用主要是受岩浆热液控制,它是形成富大铀矿诃的前提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秦岭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大陆造山带构造力学背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构造单元、构造演化及其矿床组合,将秦岭造山带划分为4个成矿集中区:小秦岭古陆活化区、熊耳山裂谷增生区、南秦岭被动陆缘断陷区和碧口地体古拼合带。分别构造4个成矿系列:花岗-绿岩带型金-铁矿床系列、陆相火山岩型金-钼矿床系列、沉积岩型金-铅锌、汞锑矿床系列、海相火山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系列与超基性岩型镍-金矿床系列。矿床系列表现出同生成矿作用和后生叠加改造成矿作用的演化,同生成矿作用与造山带形成早期(古生代及其以前)广泛的地幔羽或热点活动有关,后生成矿作用是在盆山转化和陆内构造-岩浆活动时期(120-340Ma)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主要金矿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金矿的产出地质环境和成矿作用方式,将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金矿划分为5类,并从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9.
湖南益阳-沅陵一带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典型金矿床的研究,作者将湖南益阳-沅陵金矿密集区内的金矿床分为单金、金-锑、金-钨和金-锑-钨四种类型,并分别阐述了不同类型金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成矿能量的来源,成矿元素活化转移和沉淀的机制。在对矿床地球化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区内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实际上是开放体系中低温水/岩反应过程的认识,并建立了相应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雅满苏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雅满苏铁矿区玄武岩、矽卡岩和铁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就其相似性和变异特征,探讨了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过程,结合Sr、S、C等同位素资料,提出了成岩成矿物质来自地下壳或上地幔,成矿作用过程中,火山气液交代充填--矿浆贯入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湖南益阳—沅陵一带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典型金矿床的研究,作者将湖南益阳-沅陵金矿密集区内的金矿床分为单金、金-锑、金-钨和金-锑-钨四种类型,并分别阐述了不同类型金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成矿能量的来源,成矿元素活化转移和沉淀的机制,在对矿床地球化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区内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实际上是开放体系中低温水/岩反应过程的认识,并建立了相应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凤山  石准立 《矿床地质》1995,14(3):205-215
文中首次从闪长质岩包体的角度讨论了上地幔,中,下地壳成分及岩浆演化过程对成矿作用的影响,指出太行山-燕山造山带成矿作用及其区域成矿规律明显受到壳幔成矿体系的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山西塔儿山地区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的时空结构,展示出了该地区Fe-Cu-Au成矿系列,探讨了该地区构造-成岩-成矿统一体系及其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黄狮涝山金矿床为一铁帽型金矿床,其形成具复杂演变史。笔者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综合研究,认为矿床形成经历了三期成矿作用,其中第一期喷气沉积成矿作用和第三期风化淋滤成矿作用最为重要,是矿床两个主要成矿期,第二期热液叠加成矿作用对矿术形成有一定贡献,但不具有主导地位。最后,笔者讨论了风化淋滤过程中金的富集规律并指出了形成此类矿床的地质-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15.
韧性剪切作用与深源流体演化和金矿化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流体形成演化是当前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但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研究有很薄弱。文章通过对流 性质的分析,探讨了地质作用过程中流体演化,韧性剪切带中流体演化与矿化的关系。成矿作用发生于深源流体与上地壳流体的“混合”阶段及流体围岩交代反应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在对川西北壤塘金成矿带内中-基性岩脉(闪长岩、闪长玢岩、煌斑岩)时空分布及岩相学特征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的研究,表明壤塘金成矿带内的中-基性岩脉与金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及成因上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基性岩脉为金成矿作用提供了成矿物质及赋矿空间。  相似文献   

17.
构造动力—火山岩浆同步一体成矿机制:以江西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丹英  冯志文 《地球科学》1994,19(6):815-820
银山多金属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构造动力热液成矿及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两个阶段,构造动力热液成矿奠定了银山矿床矿化的基本格局,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叠加其上,形成了银山大型或特大型金铜多金属矿床,大量事实表明,两种成矿作用在时间上具同期性,构造动力热液成矿稍早些,在空间和成因上两者密切相关,它们构成了构造动力-火山岩浆同步一体的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18.
铁矿储量-品位统计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比各类铁矿储量-品位统计分布曲线,详细分析了其分布模式特点,认为不同类型铁矿品位分布模式同各类铁矿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的复杂程度和成矿作用机制特征有关,段和多种成矿作用的同位叠加成矿总体趋势和各类铁矿成矿富集能力上的差异,指出了多期次,多阶段和多种成矿作用的同位叠加对矿床及工业富矿形成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岭中段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铀成矿序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通过对南岭中段中生代各类侵入岩体的侵入关系、构造活动及热液脉体的归纳分析,结合同位素测龄资料,对该区中生代以来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及铀矿化先后关系进行了排序,总结了不同阶段构造-岩浆和热液活动的特征,讨论了花岗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前后各类成矿控制因素的先后关系,认为铀成矿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与中生代构造-岩浆、热液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中亚古生代造山带成矿作用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亚成矿域是与环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媲美的巨型成矿域。其成矿作用带有鲜明的古生代造出带成矿作用特点,在中亚各古生代造山带发展的拉张型过渡壳-洋壳-汇聚型过渡壳-古生代新陆壳的各阶段,形成特定的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矿床成矿系列类型本身也随着地壳发展,地壳成熟度的提高而有规律地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