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与元素丰缺有关的水文地球化学生态环境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宽瑢  曹玉清  田莉玉 《世界地质》2000,19(4):350-354,360
通过对离柳地区上缺与生物和人群健康关系的地方病分布特征的分析,再结合其他地区的水文地质蓄水构造和不同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元素形成、迁移、分异特征,及与人群健康和生物的某些生态环境问题,耦合成为水文地质蓄水构造-水文地球化学-生态环境多重耦合模型;依据生态位理论将水文地质蓄水构造区内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区,并作了分析和描述,将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研究系统,为不同生态环境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  相似文献   

2.
山东德州凹陷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典型地区地下水成因和演化机制的研究不仅对于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为日后的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提供重要信息。笔者通过对德州凹陷的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同位素及其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进而对这一地区的地下热水的成岩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地下热水的形成受区内深大断裂和基底构造对地热形成的控制,地下热水补给是来自大气降水,为入渗变质水,水化学成分以易溶盐溶解作用为主,其气体组分主要起源于大气、地壳和地幔的混合物,反映了地下水长期径流及深循环中各种水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吐-哈盆地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吐-哈盆地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是当地主要的水资源,探讨该地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阴阳离子Piper三线图、氢氧稳定同位素、Gibbs图以及离子相关关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该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结果表明:吐-哈盆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排泄以蒸发为主;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沿地下水流动方向水化学类型由Cl·SO_4-Na型逐渐演变为Cl-Na型,水化学组分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浓缩现象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山东莘县凹陷(聊城段)地下热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地区地下水成因和演化机制的研究不仅对于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为日后的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提供重要信息。通过对莘县凹陷聊城段的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同位素及其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进而对这一地区的地下热水的成岩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地下热水的形成受区内深大断裂和基底构造对地热形成的控制,地下热水补给是来自大气降水,为入渗变质水,水化学成分以易溶盐溶解作用为主,反映了地下水长期径流及深循环中各种水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河北省坝上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地层蕴含着丰富的偏硅酸矿泉水资源,研究其形成机制及水岩作用对区内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发展矿泉水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通过系统采集研究区地下水、雨水等环境水化学样品,运用数理统计、离子比值分析、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对区内新生代玄武岩偏硅酸矿泉水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张北县偏硅酸矿泉水主要分布在县域南部坝头一带的地下水补给区,以低矿化度的HCO3-Ca·Mg型与HCO3-Na·Mg型水为主,地下水中偏硅酸主要来源于玄武岩中钠长石、斜长石、橄榄石等硅酸盐矿物的水解,同时受到溶滤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影响;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当地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当地夏季降水,地下水可视年龄在15~60 a。【结论】河北省坝上地区偏硅酸矿泉水的形成与当地特殊玄武岩地质构造以及特定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6.
何俊杰 《云南地质》1989,8(1):36-47
滇西地区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高温地热带,也是种类繁多的矿泉水集中分布区。笔者试从水文地球化学的角度对矿泉水形成作一初步探讨,提供今后在该区开发、利用和评价矿泉水参考。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矿泉水的基本类型根据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1986年1月发布的《饮料矿泉水水质标准》,可将滇西的矿泉水主要分为六类,即重碳酸盐及混合型矿泉水、氯化物及混合型矿泉水、硫酸盐及混合型矿泉水、碳酸矿泉水、硅酸矿泉水及放射性氡矿泉水。  相似文献   

7.
商玮麟  庞家伟  马文学 《地下水》2012,34(6):75-77,146
运用相关性分析判断水化学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次要影响因素,结合这些因素与区域各离子浓度场、矿化度场对策克地区的水化学成因进行分析,探明区域水文地球化学变化规律和成因,为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是志丹靖边地区主要的用水来源,针对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控制性数值试验的方法,选择志丹靖边地区典型的区域,分别设计不同的方案,建立数值模型,对地下水的不同开采方式和开采强度下的降落漏斗形态和最大水位降深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通过线状布井的方式沿河谷布设开采井优于在研究区内平均布井,并且线状开采强度应控制在600~800m~3/d·km~(-1)。对志靖地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都  R 王文珍 《世界地质》1992,11(1):161-169
为了找到一种直接找金的勘探方法,在英国的很多地方对流水中可溶金的富集情况进行了研究。用盐酸和甲基异丁酮(MIBK)进行预富集后,用感应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对金进行了分析。检出限为0.5ngl~(-1)Au。样品是在以石英为主岩的三个已知金矿区采集的。在北爱尔兰的卡拉菲纳特(Curraghinalt)地区或在苏格兰阿基尔的拉格劳可恩(Lagalochan)地区都没有测列可溶金。在威尔士的道尔格拉(Dolgcllau)地区的金矿中,有十三个样品的金含量为1.5~1.6ng,有三个样品在这个范围之外。在任选的其他三个地区中的两个地区:苏格兰因沃尔内斯—夕尔的罗义桥地区和西康沃尔地区,每一个地区都有一个可测到金的样品,对中威尔士普林里蓑(Plynlimon)地区的样品也作了分析发现其溶解的金含量有重要意义(1~10ngl~(-1)Au)。有几种元素(Fe、Mn、Ni、Cu、Zn、Ca、Co、Pb、U、Li、Rb、CS、Sr、Ba、B、Y和La)可能是找金的指示元素,对它们也做了分析。元素Co、Ni、Li和Ba与已知金矿区的出现有关,Co/Ni的比值特别有用。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已知出现金矿化的地区,可溶金富集度的背景值比以前报导过的数值更低。远离已知金异常pH值近中性的几个地区存在可溶金可能与黄铁矿的氧化作用有关。我们认为:浅层地下水中的水文地球化学异常不只是(或可能不是)指示金矿床的存在而且是含金原岩的存在标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庆西部地区地下水含氟量的分布规律为例,较全面地论述了氟的来源、富集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并应用热力学公式计算了氟在地下水中各存在形式的分配分数。  相似文献   

11.
Research on the carrying capacity and security of water resources is vital for its contribution to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he limit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Study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will not only facilitate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of nation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but also be valuable for buil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evaluation system,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on Shandong peninsula is explore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dex and the composite of water resources index.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on Shandong peninsula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overexploitation, and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has reached a considerable scale under exist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is region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is alarming.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锁  丛立明  陈信民 《地下水》2009,31(5):51-53,73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属资源型缺水,用水浪费和水污染现象十分严重。通过分析该区水资源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科学开发利用;依法排污,全面治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大力推进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加快替代水源工程建设;保护水资源;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以及加强水资源的统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3.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  郭巍  孟庆玲 《地下水》2010,32(5):110-111
分析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提出了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节水、治水、管水和用水的对策,并阐述了在城市水资源利用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榆林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煤炭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对地下水资源造成巨大破坏,严重威胁着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将水资源放在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所组成的复合系统中进行整体研究,构建地下地下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模型,可以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发利用规划、管理决策、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地区在水资源、环境和经济目前处于不协调阶段,经济发展较快,但水资源相对贫乏,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很大有破环并且对于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投入的资金较少,采矿区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王成硕  许成敬 《地下水》2010,32(2):107-109
以开封市为例,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针对开封市水资源短缺,本文建立了新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资源承载力模型。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准确客观地反应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情况。结果表明:影响开封市承栽力的主要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等10个指标;开封市水资源承载力总体水体偏低。  相似文献   

16.
李湘姣  王先甲 《水文》2005,25(6):12-17
按照复合系统理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是一个由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且各子系统包含多个要素。由此,本文构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层次结构多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磊  章光新 《水文》2006,26(6):76-79
吉林省中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东北重要的经济区,水资源的短缺和不合理利用严重制约了该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认为本区总体上为水资源脆弱区。从水资源需求趋势和供给能力两方面,综合判断水资源利用高峰将出现在2020年左右,用水量约为55~60亿m~3。水资源利用结构将有显著的变化,到2030年时,居民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三者需水量之比达到1∶2∶2的水平。提出建设节水农业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措施;合理利用雨洪资源是提高供水体系稳定性的关键手段;实施水源置换工程是改善供水系统的重要举措;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性工程;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枣庄地下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水制约着中国北方及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本项研究探讨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粗放型工业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问题。在对枣庄市水资源条件研究与供需平衡分析基础上,充分考虑水资源的自然属性,生活资料属性,商品属性和环境因子功能,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进行了水资源开发规划,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管理建议,以期达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Study on risk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and it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ith the thinking of the risk, the Pansystems Observation-Control Model of Periphery is applied to risk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 and the model is based on the periphery theory and pansystems theory, with the observation-control risk analysis technology as the technical core. According to the synchronized analysis of the risk and gain of the fiv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schemes of water resources of Kiamusze in Heilongjiang, the best one for Kiamusze was confirmed and also opens a new way to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risk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  相似文献   

20.
柯礼聃 《水科学进展》1994,5(4):328-332
水利科学是在有关基础学科的发展和水利事业的实践中建立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水利建设推动了水利科学的不断进步,使其进入一个综合发展的新阶段。现在,随着水利事业发生的战略性转变,水利问题中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显着增多,正确处理水利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愈来愈成为水利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水利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加强水利学科中的软科学建设是今后水利科学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