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侯贵廷 《地球科学》1994,19(4):402-406
本文根据褶皱的自相似性特征,引用分形概念,分析褶皱的分形分布特性,并利用Michael Barnsley(1986)的分形插值理论首次模拟褶皱的复杂形态,主要利用插值点(x,y)和褶皱扰动系数d模拟各种褶皱。在此基础上,提出褶皱复杂程序的分开分类方案。这种新的分类方案即褶皱形态的传统分类名称附缀分形分类名称,解决了传统分类方法不能区分褶皱复杂性的难题。这种方法使褶皱的形态分析达到较精确的定量描述和  相似文献   

2.
褶皱的分形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褶皱的定量描述是构造地质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利用褶皱分形模拟和分类的方法可以定量描述不同类型的复杂褶皱样式。分形理论能发现自然界中常见的、不稳定的、非线性和不规则的复杂现象中的内在规律。它研究自然界中没有特征长度的形状或集合的自相似性,其形状或集合的复杂程度可以用幂函数的指数D表示,这里的D就是分数维,即分形的维数。根据自然界褶皱具有分形样式的性质,利用分形插值方法模拟褶皱的形态和样式来定量描述不同的褶皱。分形插值实际上是一个建立分形插值函数的过程。根据已知的3个或4个点即插值点坐标值(x_n、y_n)就可以取不同d值利用分形插值程序建立  相似文献   

3.
侯贵廷 《地球科学》1996,21(1):53-56
在褶皱形态的分形分析基础上,利用分形理论和褶皱的岩石力学成因理论推导出了褶皱的分数维(D)与岩层厚度(h)和粘度(μ)的关系式,即找到了褶皱分形分布的岩石力学成因机制,在相同的构造应力场条件下,岩层的厚度和粘度越小,则越易产生较复杂的褶皱,即褶皱的分数维越大,因此,利用褶皱的分形测量,可以定量了分析褶皱形成的岩石力学性质,这是分形研究从形态研究到机制研究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4.
钟亮  许光祥 《水科学进展》2011,22(5):662-667
针对床面粗糙形态具有自相似性的特点,应用二元分形插值迭代函数系统,对床面粗糙形态进行了分形插值模拟,模拟中分形插值邻域Ak根据Kriging空间插值方法的变异函数球状模型确定,垂直比例因子sm,n通过基于插值点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确定.结果表明:分形插值重构的床面粗糙形态与原床面形态的相似程度将随着插值点信息量ic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侯贵廷 《地学前缘》2005,12(4):347-351
根据Ramberg的纵弯褶皱粘性力学实验,在褶皱形态的分形分析基础上,利用分形理论和褶皱的流变学理论导出了褶皱的分数维(D)与岩层厚度(h)和粘度(μ)间的关系式,并探讨了褶皱复杂性对褶皱分数维的影响,从中获得有关复杂褶皱的流变学信息。影响分形褶皱复杂程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包括岩层的厚度和粘度。因此,对褶皱的分形测量和岩层厚度及粘度的分析,可以定量分析分形褶皱形成的流变机理。这一研究是褶皱的非线性流变学理论研究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6.
岩石断裂表面的分形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洪泉  谢和平 《岩土力学》2008,29(2):347-352
根据岩石断裂表面粗糙度所具有的统计自仿射分形的特征,提出了改进的自仿射分形插值的概念。运用改进的自仿射分形插值方法,根据实测岩石断裂表面粗糙度数据,对岩石断裂表面粗糙形态进行了分形模拟,给出了二元分形插值数学模型。将以不同数量的观测数据模拟出的插值曲面与实际测量的岩石断裂表面相比较,得出了不同数量信息点的模拟精度,它们之间的关系曲线显示为幂函数关系的规律。这就意味着不仅可以得到模拟结果,还可以得到模拟结果的估计精度。运用少量已知数据值,模拟出未知曲面,给出了由局部模拟整体的方法这对于根据少量数据研究、模拟和直观显示复杂物体的几何形态,如地形地貌、断层表面和材料裂隙表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合现行褶皱分类,从褶皱的轴面产状、轴线产状及两翼岩层切平面法线的夹角来分析褶皱的形态,提出了用像晶面符号一样的表示形式,来进行褶皱分类的新方案。新方案可较直观地表示出褶皱形态的几何意义,具有见其名而知其形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广义"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正演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广义“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数值模拟方法,并用C++语言编制了相应的数值模拟软件。该软件能模拟非常复杂的褶皱冲断系统,包括多转折“剪切断层转折褶皱”(multi-bend shear fault-bend folds)、复合楔体构造(composite wedge structures)、以及多滑脱层褶皱冲断系统(multi-detachment fold and thrust systems)。通过把一个沉积岩层分解成“膝折带”(kink-band)和“膝折楔”(kink-wedge)两部分,解决了模拟曲线形态的多转折断层转折褶皱的难点问题,而以往的几何学方法仅对真实的褶皱形态作了粗略的线性近似。通过把复杂的褶皱冲断系统分解成一系列迭加的滑脱层系,可以模拟复杂的楔体构造,并提供这些构造演化的二维动画。该软件被应用于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Wheeler山脊,一个活动的楔体构造,其构造解释得自于大量钻井数据,正演数值模拟再现了该构造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多维分形克里格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时间序列与空间场信号往往是非规则分布的,经常需要将非规则分布的时空信号插值为规则分布的信号或估计某些未知点的值。如油气田、煤田以及金属矿山储量估算,工程地质参数估计,病虫害区域分布调查等都要求根据少量不规则数据点进行插值估算。估值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地质统计学方法(或(Krige)克里格方法)是一种低通滤波器,无法重建原始信号中的高频、局部与弱信号。开发的多维分形克里格方法可以将不规则分布的时间—空间(时空)信号插值为规则分布的信号;可以提取时空信号中高频、局部与弱信号,估计过程参数可以作为特征参数用于模式识别。利用褶积滤波理论定量导出了地质统计学的低通滤波特性,它在插值过程中丢失了高频、局部和弱信号。在定义了时空信号的度量尺度与测度后,实现了多维分形插值,多维分形插值保留了系统中更多的高频信息。将克里格方法与多维分形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了多维分形克里格方法,它具有克里格方法和多维分形插值的共同优点。用大洋钻探(ODP)184航次1143A孔的岩芯密度分析进行了插值试验,对比了插值结果及其功率谱。多维分形克里格插值比克里格插值、多维分形插值更为接近已知点值并保留更多的高频信息。还定量分析、对比了影响多维分形克里格插值的因素、厘清了估值问题中固有的测不准关系。 另外,多维分形克里格插值过程得到的局部奇异性、相关性和回归方差能有效地刻划高频、局部与弱信号。这样,多维分形克里格插值过程可以用于提取(非规则或规则网格)时空信号中的局部、高频与弱信号,用于信息提取、模式识别、找矿预测与信号增强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采用IPP(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贵州省贵阳市某工厂三种既有地基红黏土SEM图像的信息进行提取和处理,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土体的微观结构,并引入分形理论分析SEM图像,提出在IPP软件中获取颗粒三维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1)抗剪强度参数随微观颗粒数、颗粒形态比的增大而增大,随颗粒平均面积的增大而减小;(2)颗粒分布及形态均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介于2~3之间,抗剪强度参数均随颗粒分布及形态分维值的增大而增大;(3)与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相比,利用IPP软件计算土颗粒三维分形维数的方法具有可行性,简单易操作,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method of fractal simul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folds is firstly studied here to describe various types of complex fold patterns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folds with a fractal pattern, the fold patterns are simulated to describe various types of folds quantitatively by means of fractal interpolation.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ld pattern are elucidated in fractal simulation of folds, i.e. positions of interpolation points (x, y) and the disturbance coefficient d of folds (-1<d<1). The bigger the value d for a fold simulation is, the more complex or disturbed the folds are and the better developed the relative secondary folds are. If d>0, folds are upconvex. IF d<0, they are down-convex. |d|=0, |d|=0.25 and |d|=0.5 represent three conspicuous turning states. If |d|=0, the points will be joined by a straight line. If |d|=0.25, the points will be joined smoothly. If |d|<0.25, there will be complex secondary folds between the points. If |d| >0.5, there will be more complex secondary folds between the points. The complex degrees of the fold pattern, therefore, can be classified by the disturbance coefficient d and by the discongruent degree Δ d. In nature, most folds are self-affine fractal folds.  相似文献   

12.
基于岩体不连续面三维分形维岩体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福军  陈剑平  徐黎明  谭春 《岩土力学》2012,33(8):2315-2322
岩体内部不连续面分布具有随机性、不规则性,但又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基于三维随机不连续面网络模拟技术,对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内的不连续面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应用分形理论计算岩体不连续面分布的分形维数。岩体不连续面分布分维数具有尺寸效应,随着岩体尺寸增大分维数减小,到一定程度趋于稳定。这一稳定的分维值称之为表征分维数,用此值描述不连续面分布特征。将岩体不连续面分布的表征分维数与按传统岩体分类标准所得岩体质量等级进行对比,提出以岩体不连续面分布表征分维数为指标的岩体质量分类方法。在岩体分类基础上,提出基于表征分维数的岩体等效抗剪强度指标的折减计算。  相似文献   

13.
基于岩体结构面分布分形维的岩体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尽管岩体结构面具有空间上的不规则性和结构网络上的复杂性,但由于它又具有自相似的特征,可以运用分形理论来对其进行研究。运用盒计维数法对某矿山巷道围岩体结构面分布的分维数进行计算,验证了岩体结构面分布的分形特征。通过对岩体结构面分布分形维值分布规律的分析发现,分形维数越大、结构面分布越密集,结构面迹线越长,岩体质量越差,表明可将岩体结构面分布的分形维作为岩体质量评价的指标。将计算所得的岩体结构面分布的分维数与按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对相应岩体分级所得的岩体质量等级进行对比,提出了一个以岩体结构面分布的分形维作为分级指标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分形理论用于洪水分期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分形理论对洪峰散点序列进行了分析,发现洪峰散点序列在一定尺度范围内表现出了自相似性,初步证明洪峰散点序列是一种分形。提出了用分形理论划分洪水分期的方法,并以雅垄江小得石站洪水分期研究为例。结果显示,用分形法划分的洪水分期和传统的经验方法划分的洪水分期基本一致,但和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的优点较为客观。  相似文献   

15.
钙质砂颗粒的形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海洋  汪稔  李建国  张家铭 《岩土力学》2005,26(9):1389-1392
钙质砂是一种含碳酸钙达50 %以上的海洋生物成因的粒状材料。颗粒棱角度高、形状不规则,影响钙质砂的压缩、填充等力学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取钙质砂颗粒的几何投影图像,借助Matlab图像处理软件,分别运用常规统计方法和分形理论对钙质砂颗粒的几何形态进行了描述,并结合钙质砂特殊的生物成因对其表现出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钙质砂颗粒的形状具有分形特性,且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分形特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岩石碎裂作用的分形尺度(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agah.  H 《地学前缘》2000,7(1):169-177
各种各样的统计幂定律关系经常成功地被用来描述碎屑大小分布和断口形状 (不平整度 )的分级规律 ,表明碎裂作用是一种尺度不变的作用过程。一条新的有关岩石碎裂作用破裂能量的尺度律 ,可以由分形几何以及Griffith能量平衡的概念推导出来 ,而且它与先前三条关于大小缩减或Hall Petch关系的理论是相一致的。从材料强度的观点来看 ,断口形状的分形维数是形状因子和岩石Weibull均质系数的函数。在任何一次采集中 ,如果碎屑都是致密压实的 ,那么大小分布和碎屑不平整度的分形维数是相同的。然而有些地壳碎屑在三维体积上已不再是致密压实的 ,破裂的地壳可被当作分形的多孔物质来处理。在此情况下 ,地壳碎屑形状的分形容量与地壳断口大小分布的分形维数相关 ,可以预期 ,在大地构造及地震强度的分形分析中 ,地壳断口大小分布的分形维数可作为断裂制约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岩体质量的分形表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岩石质量评价的分形表述方法,研究表明,分维数D比RQD更能客观地表现结构面呈不规则分布岩体的完整性特征,可直接用于工程岩体分类。  相似文献   

18.
流域地貌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非线性科学中的分形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在地貌学研究中,数学—物理方法首先被引入到流域地貌的形成、演化的研究中。分形理论的运用则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开辟了一条新思路。尽管其运用在流域地貌中才刚刚开始,但人们已感觉到它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分析了流域地貌的分形特征,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已建的各种模型及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煤的孔隙结构复杂,难以用传统的欧氏几何理论描述其复杂性,而分形理论可定量表征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通过对渭北煤田韩城矿区10个煤样进行的压汞实验,采用热力学分形模型,获得了煤的渗流孔的分形维数,定量表征了煤的孔隙特征,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渗透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对于同等变质程度的煤来说,煤中吸附孔越多,孔隙分形维数越大;煤孔隙分形维数与渗透性呈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煤的渗流孔分形维数可作为煤储层渗透性评价的定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