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心事     
前几天,我和母亲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母亲突然轻轻地说:“孩子,咱赶明儿把那几亩地要回来,听说现在种地可划算了。”我随即接道:“你身体又不好,还有两个孙子牵累着,咋回老家种地,况且咱又不缺口粮。”母亲不再言语,而我则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印象中母亲大部分时间是在地里,好像总有干不完的活,可即使是这样,母亲也常常为一家人的吃饭发愁。老家人均地少,产量又不高,麦子没熟时就已借人家几袋粮食,整日里盼着有个好收成,等到颗粒归仓后又要还人家一部分,来年又要借粮,那时我经常和母亲闹着要吃白面馍,母亲总是无奈地叹气。 母亲…  相似文献   

2.
父爱如歌     
正父亲离开我已经30年了。岁月流逝,时光荏苒,带不走我们对他老人家无尽的思念,带不走我对他深深的敬仰。他的音容笑貌如昔,身姿背景宛在,点点往事,仿佛就在眼前……没读过几天书、土里刨食的父亲出生在旧社会。因为没有文化,以前在生产队里,父亲总是干最脏、最累的活,如推车、挑粪之类的活计。记得小时候,母亲身体不好,  相似文献   

3.
<正>因工作忙,不能经常回家,我便给母亲买了一部老年机。可母亲不会打,只会接,于是,每天晚上给母亲打电话成了我的必修课。前几天,我给母亲打电话,问她在干啥。母亲说:“在你婶婶家,她女儿给她买了个小音响,这几天,我们都在她家锻炼身体呢。那个小音响不但能放音乐,领着我们拍打做操,而且还能放戏曲,好几个人都跟着唱。”语气里满是羡慕。  相似文献   

4.
<正>三月的一个傍晚,我有事回老家。刚到门口,就看到母亲一手拎着只小板凳,一手牵着小侄子正准备出去。"小姨,你来得正好,快和我们一块儿去村口看戏去吧。"不待我开口问询,小侄子上前一把拉住我就向外走。"看戏?看什么戏?"我下意识地以为是村里某家吵架呢。"这不,咱村宝桐家添了个儿子么,请了个戏班子来唱戏。唱了一天了,今儿晚是最后一场,人明儿就走了。你小时候不是特爱看吗?跟着一块儿去瞧瞧吧。"母亲看着我疑  相似文献   

5.
正明明知道每个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的高速公路是一定堵的,车票也是一票难求,可是仍然要迎堵而行,要学习各种网上抢票攻略,日夜守在电脑前抢票,就是因为要用这有限的工作之余的日子去看望正在一天天老去的母亲,把我的心疼送给我最挚爱的妈妈。母亲76岁了,几年前给人感觉还精神抖擞,买菜、做饭、画画、种花,乃至出门旅游样样能行,仅仅这两年开始,忽然老去,甚至于生活不能自理。母亲越来越瘦了,骨骼和皮肤间的肉好象正随着生命的活力一起被一丝丝地抽走。  相似文献   

6.
远方的电话     
<正>父亲是前年去世的。父亲走后,母亲一个人单独生活。她既不愿意来城里跟我过,也不愿跟乡下的弟弟一个锅里搅稀稠。但我看得出来,母亲还是挺孤寂的。她还没有从父亲离开的阴影里走出来,最明显的表现是不愿在家呆,吃罢饭就出门,村东村西跑,专挑老人扎堆的地方去。可是她到哪里都是坐不住,呆不长时间就往其他地方去。看到母亲这样,尤其看到她日渐消瘦的面容,我的心里很难受。每到星期天,我就往乡下跑,去看望母亲。母亲总是追问我:"方方谈女朋友了没有?我今年七十多了,  相似文献   

7.
远方的电话     
正父亲是前年去世的。父亲走后,母亲一个人单独生活。她既不愿意来城里跟我过,也不愿跟乡下的弟弟一个锅里搅稀稠。但我看得出来,母亲还是挺孤寂的。她还没有从父亲离开的阴影里走出来,最明显的表现是不愿在家呆,吃罢饭就出门,村东村西跑,专挑老人扎堆的地方去。可是她到哪里都是坐不住,呆不长时间就往其他地方去。看到母亲这样,尤其看到她日渐消瘦的面容,我的心里很难受。每到星期天,我就往乡下跑,去看望母亲。母亲总是追问我:"方方谈女朋友了没有?我今年七十多了,  相似文献   

8.
正那天去山村,前门开着,我喊了声,家里没人应我,就知道父母在屋后的菜园子里。走上石阶,只见母亲拿着锄头在地里除草,父亲站在那株杜仲树下。我喊了声:"爸,您上来干嘛呢?"父亲见我来了,刚想说什么,却听得母亲抢先说道:"你爸在考虑杜仲树要不要了。"我随口就说:"这么大的树,就别去管它吧。""不行,你没看到菜地那边都没阳光了吗?"父亲用手指着母亲那个方向说。"等到秋天,菜园子里没有菜了,我就来锯了它吧。"我点着头说着话走到他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年春光好,植树造林正当时。近日和同事们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如火如荼的植树场面勾起了我对儿时“植树”生活的回忆。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积攒农家肥,吃过的杏核、桃核以及苹果、梨残渣什么的,随手就扔在院子中间的粪坑里。在秋季备播时把沤制成的农家肥撒在地里,再随犁铧翻进土里。  相似文献   

10.
梦回菜园     
正周末,我起了个大早赶到菜市场,准备买点儿新鲜蔬菜。也许是周末的缘故,菜市场的人格外多,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我一面溜达,一面四处观望。在菜市场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小摊儿映入我的眼帘。说是小摊,其实就是铺在地上的一张旧床单,上面零散地放着几捆青菜和几个老南瓜。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守望     
正夜幕下,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单位的餐厅。吃饭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十分尽兴。突然,同事小李说道:"明天就是母亲节,待会儿得给我妈打个电话。"听他说完,我突然想起我的母亲。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有着农村人特有的质朴和善良。母亲从小对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自己省吃俭用送我到县城读书。每到我周末返校时,母亲便会站在村口  相似文献   

12.
正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已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影……很久了,仿佛您还在我生命中,您还是那个习惯站在后院的崖上看着我,目送我去学校的人;您还是那个偷偷拿钱给我,让我成为班里第一个拥有MP3的人;您还是那个看着我生病不愿打针宠溺的带着我上街吃美食的人……那时的您,那么具体,那是我能听见的声音、能看见的面孔、能牵着手的温度,可如今您却只能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亲爱的母亲,您一生俭朴、勤劳、善良  相似文献   

13.
忙年     
忙年,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过年而忙活、为了置办年货而忙碌.对忙年的记乙,我多停留在童年的印象里,就像母亲蒸的年糕一样,儿时吃回味无穷,至今仍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不绝,令人难以忘记. 一进入腊月,"年"以倒计时的脚步临近,忙年由此拉开序幕.男人和女人各有分工,都开始着手准备年货,而放了假的孩子则无忧无虑地疯跑玩耍. 那时,我家住在一个小镇上.过年可是一件盼很久才等来的事,老早就张罗上了.特别是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更是忙个不停.早早地催促母亲把过年做新衣服的布料买回来,随后跟着父亲到粮店把过年用的米面油盐买回来.  相似文献   

14.
<正>"喂,是逻岗国土资源所吗?我是东街村的村民,刚才我在地里打农药时,发现供电所东边有几十个人,正在圈占耕地拉围墙,圈占面积还不小呢!大概10亩地,你们快来调查一下吧!"放下电话,所长苗勉鸿立即带着工作人员赶往现场。  相似文献   

15.
<正>8月12日,扶沟县汴岗镇大胡行政村村民胡智勇(化名)一早便来到地里除草,当他看到邻边的坑塘时,不禁感叹道:"多亏了马所长及时劝阻,我才没有‘深陷’坑塘啊!"今年30岁的胡智勇,头脑灵点子多。由于自家承包地少,他便寻思着做个小生意,增加经济收入。胡智勇听说卖砂土来钱快,就动了心思。恰好,邻边地农户有口坑塘可以采砂。他便与该农户签订了租用坑塘协议,  相似文献   

16.
母亲与子女     
正母亲今年虽然已经76岁,满头白发,一脸皱纹,但身体依然康泰,精神矍铄,忙忙碌碌,一会儿也不闲。然而,十分健康的人有时也会突然生病,母亲就是这样。去年10月的一天上午,不知怎么回事,她正在院中扫地,突然肚子痛,后诊断出患了急性盲肠炎,必须赶快手术。俗话说"母子连心"。母亲共有8个子女,病生在老人身上,疼在子女心上。我们一个个如坐针毡,如芒在背。老三说:"要能替,我就顶母亲生病。"我心中暗想,我是老大,  相似文献   

17.
正"大哥,你向东找。老二,你向西找!娃他妈这两天精神病又犯了,早上吃过饭还在家,这会儿可找不到她了。这天还下着雨,她会往哪去呢?"7月10日上午10点多,南召县南河店镇龙王庙村的林光生家中慌作一团。林光生是村里的贫困户,母亲年老体衰多病,两个孩子小,妻子刘鹏精神有问题,不能干重活。妻子走丢后,林光生的亲戚、朋友、邻居们都行动起来,顶风冒雨开始找人。谁知,两个小时过去了,各路人员  相似文献   

18.
悠悠端午情     
正在不知不觉中端午节已经悄然来临,小城的大街小巷顷刻间飘起了粽子的味道,而我最喜欢那剥开粽子后的一丝清香,那是青青的苇叶混合着糯米煮熟之后特有的香味,那香让我想到了母亲,还有那些熟悉到心坎里的点点滴滴……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母亲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她要提前在集市上买来新鲜的苇叶和槲叶,等到五月初四那天一大早,母亲把买来的苇叶和槲叶放在锅里煮。煮透以  相似文献   

19.
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一天,父亲喜滋滋地回来,还带着满身的酒气,母亲刚想发怒,父亲却从怀里掏出一个红本本,得意地给母亲看,母亲看过后笑得合不拢嘴。是什么让父亲这么得意、让母亲这么开心呢?这个本本到底有什么作用?我很好奇,于是凑上前去看个究竟,就看见了那个小小的红本上,印着三个大字:党员证。我问父亲:"这党员证有啥用?"父亲告诉我:"党员证作用可大了,它说明爸是有组织的人,是我入党的证据。今天,我可是在党旗前宣过誓  相似文献   

20.
<正>大年三十那天,中午刚吃完饺子,母亲便开始张罗年夜饭。这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大人在聊天,小孩在嬉闹,唯独三哥还没有回来。母亲边忙活边念叨:“你三哥的电话怎么打不通了?甭管到哪儿,总得给个信儿啊!”我说:“娘,你放心,三哥常年出门在外,不会有事的。”母亲说:“你不知道,辛辛苦苦干了活,老板没给他发工资,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