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系统基于平差理论、大地测量学以及工程测量学等理论知识,在VS2010软件开发平台上应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语言Visual C++开发,实现了平面网的模拟设计和水准网的最短路径分析等主要功能,同时设计了曲线的测设功能、纵横断面图的自动绘制功能以及土方量估算功能;实现了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缩短人工处理数据的时间,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软件可以作为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软件,也可为测量工程提供分析与测算服务。  相似文献   

2.
测绘专业《计算方法》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爽  赵宝贵 《现代测绘》2005,28(1):46-48
数据处理是测绘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测绘专业的《计算方法》课程就是为了加强学生这种技术能力的培养所开设。本文针对测绘专业的计算方法课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教学内容取舍,习题布置,上机实践以及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测绘领域专业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对若干现代软件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开发测绘应用软件系统必须按照软件工程思想,充分应用面向对象方法,并由传统的集中式、单机软件系统向组件式开发、网络环境下的软件开发发展,提出了与平台无关的测绘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原型。  相似文献   

4.
王庆国 《测绘通报》2017,(6):142-145
为适应测绘信息化背景下测绘学科和测绘行业的发展变化,加强对学生测绘与地理信息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目前非测绘类工程专业中的测量学和GIS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了以"图"为纽带,对两门课程进行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南城建学院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该课程在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与科技的发展,我国众多高校的课程体系都开设了"遥感图像解译"或"遥感原理与应用"等课程.遥感图像的监督分类,是遥感类课程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然而,在目前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更新频率较低等问题.为了充实高校遥感类课程的实验教学,本文介绍了一套基于随机森林的遥感图像分类实验教学软件,包括软件开发与相关实验的设计.鉴于随机森林算法在遥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实验教学软件旨在使学生掌握更新的遥感数据处理技能,提升其在相关行业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数字高程模型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必修课,DEM生成方法是该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之一。通常以GIS软件为实验操作平台构建DEM,GIS软件提供良好的操作界面且简化教学过程,但软件同时会弱化学生对DEM生成过程的理解,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往往开设在数字高程模型课程之前。文中融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字高程模型课程知识点,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对DEM课程中的DEM生成实验进行设计并实现,为GIS专业的DEM生成实验提供新的教学思路,提升DEM课程教学实践的品质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测绘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测试任务与用例设计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测绘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测试工作进行探讨,介绍了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关系,详细阐述了测绘软件开发各阶段的测试任务和需达到的要求,最后结合测绘软件的一些特点和某一具体软件,对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面向对象的技术以及设计模式思想在制图综合软件设计中的应用,在设计上使用工厂类的技术思想隐蔽地图数据的实现细节,使用算法类模板抽象了综合流程,使用函数类策略隐蔽地图综合步骤的实现细节,降低了地图数据处理与制图综合具体算法之间的耦合度,使该系统对于综合过程具有较高层次的抽象,具有高度的易扩充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图论概念和面向对象的思想,根据WebGIS中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GIS的最优路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精密放样测量内容、施工控制网建立、测量方法及精度控制,总结出了一些高精度设备安装测量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渠守尚 《测绘工程》2003,12(3):57-59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采用国际招标建设,工程建设全面推行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工程建设管理全方位与国际接轨。通过小浪底工程测量监理的实践,阐述了在FIDIC合同条件下的测量监理的主要任务、监理方法,总结了采用的测量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GPS-RTK技术在复杂公(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公(铁)路工程中GPS-RTK测量的原理、方法、步骤和技术要点。实践证明:RIK技术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技术难以克服的通行、通视等困难。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RTK技术的主要优点,并提出了在复杂公(铁)路工程测量中应用RIK技术时的若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测绘工程专业测量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焦作工学院测绘工程专业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河南省教学改革计划项目的研究,创造性地建立了校内普通测量、野外地形测量、市区控制测量及实验楼-人防地道模拟生产矿井测量等实习基地,为进一步深化测绘工程专业教学实习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我院在承担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仙霞西路隧道工程第三方监测项目中贯通测量的工作内容。通过对各个环节的作业方案、测量手段、数据处理及成果分析的总结,概括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静态GPS地籍控制测量方法,然后介绍了GPS RTK技术在数据采集方面的应用,最后结合具体的地籍测量应用实例,应用GPS技术,实现全天候、无需通视、实时获取控制点和采集点的3维坐标,无需再使用受光学观测条件影响的全站仪,为内业成图和整个测量工程项目提供快速、高效、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没有测深仪和船只的情况下,本文探索出"测绳测距,后方交会"的新方法,利用测绳测量水底点到岸边两个已知点的距离,根据后方交会原理计算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该方法外业操作方便,内业计算简单,为水深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黄张裕  金华 《测绘工程》2002,11(1):45-48
对大型斜拉桥主梁施工控制体系的信息采集作了较为详实的讨论,分析了主梁施工的物理,线型和力学测量的方法及精度,为大型斜拉桥主梁的架设和正确合扰提供设计及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楼群连廊模拟地下工程进行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锻炼测绘专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设计了利用长度400余米的楼群连廊模拟地下工程进行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方案,开发了模拟地面控制测量,模拟两井几何定向,模拟竖井导入标高,模拟地下平面控制测量,模拟地下高程控制测量,模拟竖直方向的贯通测量,模拟通过竖井、平峒的贯通测量,模拟隧道变形观测,模拟隧道施工放样,模拟绘制隧道平面图、断面图等十个实训项目。上、下课时的学生人流,模拟了隧道施工中的车流环境;园环形的廊道,增加了测绘工作难度,丰富了学生应对困难现场的经验。系统有针对性地模拟了地下工程测量的过程,有利于实践教学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道路勘测控制测量作为线路施工放样的依据,必须建立具备一定精度的控制网,测量仪器及施工方法对工程质量将会产生很大影响。结合张承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所处测区概况,并结合现代测量工具,从而提出该路段控制测量的最佳施测方法;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