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慢性盐度胁迫对许氏平(Sebastes schlegeli)鳃、头肾、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经盐度为5的低盐胁迫30d后,鳃氯细胞顶端小窝较浅,胞质内微细小管系统较松散,线粒体数量少且不发达,而经盐度为40的高盐胁迫后,鳃氯细胞的顶端小窝较深,胞质内微细小管系统发达且分布密集,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表明细胞的泌氯功能和细胞代谢水平明显提高。水体盐度变化使实验鱼头肾中细胞排列的紧密程度、粒细胞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未观察到明显变化。同时水体盐度变化对许氏平脾脏中粒细胞的形态、结构影响也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盐度胁迫对许氏平(鱼由)鳃、头肾、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慢性盐度胁迫对许氏平(鱼由)(Sebastes schlegeli)鳃、头肾、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经盐度为5的低盐胁迫30d后,鳃氯细胞顶端小窝较浅,胞质内微细小管系统较松散,线粒体数量少且不发达,而经盐度为40的高盐胁迫后,鳃氯细胞的顶端小窝较深,胞质内微细小管系统发达且分布密集,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表明细胞的泌氯功能和细胞代谢水平明显提高.水体盐度变化使实验鱼头肾中细胞排列的紧密程度、粒细胞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未观察到明显变化.同时水体盐度变化对许氏平(鱼由)脾脏中粒细胞的形态、结构影响也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褐牙鲆鳃氯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褐牙鲆(Paralichthys olrvaceus)鳃氯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研究表明,褐牙鲆鳃氯细胞主要分布于鳃小叶基部,具有微细小管系统和分泌腔。有丰富的线粒体,细胞核基位。根据氯细胞结构的不同,将其分为4种类型:I型氯细胞、Ⅱ型氯细胞、Ⅲ型氯细胞和Ⅳ型氯细胞。I型氯细胞胞体较大,细胞基质密度较低。微细小管系统发达呈细管状;Ⅱ型氯细胞外形不规则。胞体较大,细胞基质密度较高,微细小管系统主要呈粗网状;Ⅲ型氯细胞外形不规则,细胞基质具有很高的电子密度,微细小管系统不发达,胞内存在大量线粒体,分泌腔小;Ⅳ型氯细胞为扁平状,细胞体积较小,具有较大的分泌腔,但微细小管系统不发达。褐牙鲆鳃氯细胞系统是主要的渗透压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4.
久效磷对真鲷鳃、肝和肾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0.5mg/L的久效磷处理真鲷4d和10d后,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真鲷鳃氯细胞,肝细胞和肾小管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鳃氯细胞微小管严重水肿;肝细胞核膜水肿,溶解,部分线粒体外膜和嵴溶解,内质网明显水肿;肾小管细胞内质网和刷状缘严重水肿。并且这三种组织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呈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养殖过程中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病害爆发的原因,本研究从烟台养殖区自然发病的许氏平鲉病灶处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株P5W,综合采用形态特征观察、结合线粒体16S rDNA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进化鉴定分析,明确菌株P5W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进一步开展了人工感染实验、组织病理学观察、胞外产物酶活性及溶血性分析、理化特性及药敏实验等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感染证实菌株P5W为导致此次许氏平鲉患病的病原菌,且半数致死量LD50为5.7×106 CFU/mL;患病许氏平鲉肝、脾、肾和肌肉等组织器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主要表现在肝细胞出现明显空泡化,脾脏组织细胞发生离散,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肌纤维断裂;P5W胞外产物具有蛋白酶、脂肪酶、卵磷脂酶、淀粉酶、尿素酶及明胶酶活性,对绵羊红细胞有溶血活性;P5W的适宜生长条件为15~35℃, pH值5~10, NaCl含量(w/v%)1~8,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5℃, pH值7, NaCl含量2~4; P5W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左氟沙星、四环素、复方新诺明...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硬骨鱼许氏平鲉精子体内受精以及精子在雌性体内保持长期存活的特性,本研究应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对体内受精卵胎生硬骨鱼许氏平鲉与体外受精卵生大菱鲆的精子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并使用计算机精子分析系统比较精子激活后运动参数差异。结果显示,这两种鱼的精子均由头部,中段和尾部构成,无顶体,尾部轴丝为“9+2”微管结构。许氏平鲉精子特点:头部呈短棒状,细胞核呈长锥状;中段不对称,约30—40个线粒体呈垛叠状紧密排列在中段;轴丝质膜延伸形成的侧鳍较为发达。大菱鲆精子特点:头部呈椭圆形,头部和鞭毛结构松散,含有大量囊泡状结构;精子中段较短,向外突出的线粒体包裹鞭毛形成“半袖套”结构且尾部鞭毛侧鳍不发达。许氏平鲉精子密度和体外激活寿命均显著高于大菱鲆精子,而激活后精子的平均曲线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路径速度(VAP)显著低于大菱鲆精子。研究表明,上述精子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精子头部与中段:体内受精硬骨鱼精子大多具有细长的头部,发达的中段,线粒体数量较多;体外受精硬骨鱼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头部,中部不明显,线粒体较少。  相似文献   

7.
不同盐度下鲈鱼稚鱼鳃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艳  胡先成 《海洋科学》2009,33(12):138-142
采用石蜡切片和显微摄影技术,研究了不同盐度下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稚鱼鳃的显微结构.结果显示,在15.00盐度组,稚鱼鳃的鳃丝和鳃小片上泌氯细胞数量较多,泌氯细胞集中分布在鳃小片基部,且黏液细胞较多.与15.00盐度组和淡水组相比,7.50盐度组稚鱼鳃的鳃小片较窄,泌氯细胞的分布、结构及数量变化均不明显.在0.00盐度组,稚鱼鳃中鳃小片较宽,排列紧密,泌氯细胞数量较少,且主要分布在近鳃小片基部.鲈鱼稚鱼鳃的结构能够适应外界水体盐度的变化,其中泌氯细胞的结构和数量变化是与鲈鱼稚鱼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盐度下蓝非鲫鳃泌氯细胞的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研究生活于不同水环境中蓝非鲫[Oreochromisaureus(Steindachner)]鳃泌氯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泌氯细胞分布于鳃小叶基部,淡水环境中,泌氯细胞胞体较小,无分泌腔,核大,中位;海水环境中,泌氯细胞体积增大,有明显分泌腔,核小,基位;淡水过渡到海水的过程中,粗面内质网减少,核缩小,核内染色质凝聚程度增加;胞质中形成发达的微细小管系统;线粒体大量增多,以分泌腔为中心放射状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微细小管系统由多分支膜质小管组成,是Na+、K+、Cl-等离子代谢吸收和运输的主要细胞器;微细小管系统的增多与粗面内质网的减少是同步发生的,膜质小管可能源于内质网,随渗透压改变,二者相互转化;线粒体在渗透压变化过程中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急性温度胁迫下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的生理适应性,在低温5℃、常温16℃和高温27℃胁迫12h后,对其肝脏的组织结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和肝脏中相关酶的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27℃时,肝脏损伤较明显,肝细胞排列杂乱、较多肝细胞均出现空泡化、细胞间界限杂乱模糊、细胞核溶解;5℃时,肝脏组织损伤不明显。27℃时,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下降(P0.05),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数目(RBC)和红细胞压积(HCT)均显著上升(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显著上升(P0.05);5℃时,WBC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显著下降,MCHC显著上升(P0.05)。血清中ALP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在低温和高温胁迫下,血糖(GLU)水平显著上升,谷草转氨酶基因(GOT1)、谷丙转氨酶基因(GPT1)和乳酸脱氢酶基因(LDH)表达水平有所变化,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时血清中AST和ALT活性升高,是由于高温胁迫导致许氏平鲉肝脏组织受损,AST和ALT进入血液导致的,而非由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导致。高温对各项血液指标影响显著,而低温对肝脏和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这表明许氏平鲉对高温胁迫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三疣梭子蟹Y器、大颚器显微及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三疣梭子蟹的内分泌器官Y器、大颚器的显微及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Y器位于前鳃腔、眼柄的后外侧.组织学特征:细胞紧密排列,核呈卵圆形,异染色质丰富,胞质极少,细胞界限不明显.超微结构特点:细胞核几乎占据了整个细胞,细胞突起多。细胞器少.管状嵴的线粒体、多层同心环状的滑面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较为常见.大颚器位于大颚肌几丁质腱的后侧基部.组织学特征:细胞体积较大,核仁清晰。胞质染色均匀.超微结构特点:胞质丰富,质膜大量内陷和作不同程度的卷绕,内含大量具管状脊的线粒体和滑面内质网.  相似文献   

11.
大黄鱼溃疡病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切片及超薄切片电镜技术对患溃疡病大黄鱼的骨骼肌、鳃、肝、肾、脾、肠6种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探讨溃疡病的发生机理.组织病理显示,溃疡病的病变性质为变质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骨骼肌肌丝断裂,炎性浸润;鳃丝肿胀,鳃小片溶融,细胞变性坏死;肝实质细胞空泡化,结缔组织异常;肾脏弥散性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脾脏和肠也产生炎性症状.超微病理显示,骨骼肌肌丝排列紊乱,肌丝碎裂,线粒体肿胀,嵴断裂;肝脏组织及细胞内大量脂肪积聚表现明显的脂肪变性,肝内细胞大量坏死并溶融,核肿胀破裂溶解,胞内线粒体肿胀,嵴断裂;肾脏组织细胞发生形变,胞核异常;脾内细胞可见明显的纤维化;肠壁黏膜细胞结构破坏或消解,肠壁结构严重破坏.结果表明,大黄鱼溃疡病的组织细胞结构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全身性组织严重损害,肝、脾、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丧失正常的生理代谢作用;病鱼的摄食能力也逐渐减退或丧失,终至死亡.最后提出一些防治大黄鱼溃疡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淡水(盐度为0)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鳃线粒体丰富细胞(MRCs)形态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对鳃MRCs渗透调节机制的影响,以盐度30为对照,在斜带石斑鱼幼鱼急性淡水胁迫过程中,对鳃MRCs的结构变化进行光学显微镜(2、6、12、48 h)和扫描电镜观察(48 h).结果显示:淡水组鳃MRCs长径和短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H.E染色较浅;鳃小片直径显著变宽(p0.05),且鳃小片上增生出鳃MRCs;鳃MRCs表面存在一个特殊的顶膜结构,淡水组顶膜较为平坦,开口较大,且其表面存在大量微绒毛,对照组顶膜向内凹陷成一个开口较小的顶隐窝.推测在急性淡水胁迫下,斜带石斑鱼鳃MRCs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其渗透调节功能部分丧失,幼鱼死亡,所以斜带石斑鱼幼鱼直接转入淡水时,不能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3.
大菱鲆幼鱼鳃小叶软骨组织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镜技术研究了大菱鲆(Scopthalmus maximus)幼鱼鳃小叶软骨组织的细胞超微结构。研究表明。鳃小叶软骨细胞呈近似的椭圆状,电子密度较低,细胞间有大量的胶原蛋白结构。软骨细胞分为3种类型:新生软骨细胞、成熟软骨细胞和衰老软骨细胞。幼稚软骨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较大,具有1个核仁;胞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数量不多且体积较小;成熟软骨细胞和核的体积均庞大,具有1个核仁;可见少量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衰老软骨细胞细胞核收缩或消失。胞质中出现许多不规则空泡,细胞器很少。细胞间丰富的胶原蛋白结构使鳃小叶软骨组织具有良好的弹性。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盐度胁迫下香螺的生理生态学响应及其适应机制,本文采用行为学、组织学和生物化学手段研究了不同盐度条件下(16、20、24、28、32、36、40、44、48)香螺的行为、病理损伤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在高盐和低盐胁迫下,香螺出现应激反应,摄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随盐度升高,香螺的总抗氧化能力先升高后降低,在盐度32时达到峰值;香螺鳃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肾的CAT和SOD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组织切片结果显示,在高盐和低盐胁迫下,香螺嗅检器和鳃丝的形态呈现显著变化,黏液细胞数量均增加。上述结果表明,盐度显著影响香螺的生理生态反应,且香螺可通过行为变化、调节抗氧化酶以及改变组织形态结构从而适应外界盐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三疣梭子蟹肝脏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李太武 《海洋与湖沼》1996,27(5):471-475
于1989年9月-1990年8月,用电镜研究浙江舟山出产的三疣梭子蟹肝脏的结构。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的肝脏主要由4种细胞构成;B细胞,大,长柱状,胞质中有许多液泡,粗面内质网发达;R细胞和F细胞,两者相似,均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脂滴、线粒体等结构,但R细胞脂滴数量多,体积大,F细胞的核糖体数量超过R细胞2;E细胞,多边形,核大而圆,粗面内质网少,线粒体小而狭长。  相似文献   

16.
不同渗透压下美国红鱼外周血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不同渗透压条件下美国红鱼外周血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在海水中,红细胞为长椭圆形,核较小,无细胞器;淋巴细胞呈不规则圆形,核大,有伪足;单核细胞胞胞质中有少量的线粒体,核大且不规则;血栓细胞多呈泪滴状或纺锤状;粒细胞分为Ⅰ型和Ⅱ型粒细胞,Ⅰ型粒细胞中具有较多高电子密度的颗粒,Ⅱ型粒细胞中有密集的细管样结构。在淡水中,各类血细胞的核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现象,红细胞核略有膨胀;淋巴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浓度0.1μmol/L、1μmol/L的雌二醇(E2)和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对褐牙鲆幼鱼进行连续5周的暴露实验,取鳃、肝、肾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实验结果显示,在2种试剂的暴露胁迫下,鱼体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随着试剂浓度的增加、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变化明显。研究表明,E2可以导致鳃小片弯曲变细,末端弯曲膨大,鳃小片断裂,细胞坏死、脱落;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细胞肿胀,出现脂肪变性和空泡化;肾小管形态崩解,肾小管变细,肾小管管腔变大,肾小球结构遭到破坏。DIOP可以促使鳃小叶之间发生组织增生、粘连,鳃小叶末端弯曲膨大,出现非组织性空腔;肝细胞出现轻微的细胞脂肪变性和空泡化;肾小管形态遭到破坏,出现管细胞受损或不可见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方永强  翁幼竹  周晶  谢方靖  刘家富 《台湾海峡》2002,21(3):275-278,T001
本文应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对性早熟与未成熟雄性大黄鱼精巢中间质细胞和足细胞进行显微与亚显微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细胞在精巢不同发育时期的精细结构出现明显的差异。早熟精巢间质细胞和足细胞胞质中滑面内质网池和管状线粒体都十分发达,而未成熟鱼则发育较差。我们认为雄性大黄鱼性腺早熟的原因可能与间质细胞和足细胞提早发育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作为中国沿海新兴网箱养殖种类, 在夏季多雨季节会经历盐度剧烈变化的过程, 因而探明盐度对绿鳍马面鲀存活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对开展网箱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测定了绿鳍马面鲀的96 h半致死盐度, 随后分别设置低盐组(15)和高盐组(40), 分析盐度胁迫不同时间后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 观察肝脏、鳃和肾脏的组织结构改变。结果显示, 绿鳍马面鲀96 h半致死低盐度为10.74, 半致死高盐度为42.95。低盐组和高盐组鳃Na+-K+-ATP酶活呈上升趋势, 且高于对照组, 在96 h时各组差异性显著(P<0.05)。低盐组和高盐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在96 h时均低于对照组;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在96 h时低盐组显著低于高盐组(P<0.05)。低盐组和高盐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在96 h达到最大值, 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切片显示, 低盐组和高盐组肝细胞出现空泡和细胞核固缩的现象, 且高盐组更为严重; 鳃丝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坏死, 低盐组鳃丝变宽, 鳃小片变长, 高盐组鳃丝萎缩, 鳃小片间距变大; 肾组织低盐组出现肾小管管腔扩张、肾小囊腔膨大, 高盐组出现肾小管和肾小球坏死的现象。本研究探究了盐度对存活、抗氧化酶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可为绿鳍马面鲀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岩虫消化管组织学、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组织化学方法初步研究了岩虫(Marphysa sanguinea)消化管的组织结构和消化酶的分布。结果显示:岩虫消化管呈长直管状,可分为口咽腔、食道、肠和后肠。组织化学研究表明食道粘膜层固有层有分泌酸性粘多糖、中性粘多糖和混合粘多糖3种粘液细胞;肠及消化盲囊的上皮细胞游离端及顶部胞质均检测到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酯酶的活性。透射电镜显示食道粘膜固有层的粘液细胞可分为含低电子密度颗粒、高电子密度颗粒和电子透明颗粒3种。肠和消化盲囊绒毛发达,上皮细胞表面具丰富微绒毛,游离端细胞质中可见酶原颗粒、吞饮小泡、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及溶酶体。肠纤毛沟由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带环状横纹的纤毛小根插入细胞内部,纤毛小根之间散布着丰富的线粒体、溶酶体等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