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内出露石炭纪及二迭纪地层.石炭纪地层全部为石灰岩,按岩石性质自下而上分为五层,最下的C_l层为硅质薄层灰岩,厚148米;其上C_2层为条纹灰岩,厚26米;再上逐渐变为C_3层,为致密细条纹灰岩,厚仅9米;C_3层之上为C_4层(主要合矿层),岩石为粗粒结晶白云岩,厚50米;最顶部C_5层为大理岩状及乱网状灰岩,厚16米.C_3层属中石炭纪,其上下的灰岩则分别属于上、下石炭纪.二迭纪地层共分四层,自下而上为P_1基底砾岩,厚83米;P_2为页岩,厚35米;P_3为灰岩层,厚250米;顶部P_4为玄武岩,厚600米.此外,尚有第四纪的残积、坡积及冲积层.  相似文献   

2.
地质新知     
煤炭坝矿区 茅口灰岩中发现煤层 该矿区茅口灰岩厚300米,新发现的煤层上距龙潭煤系Ⅱ煤50米左右。煤层最厚0.12米,层位不稳定,岩性变化大,含化石丰富。  相似文献   

3.
煤炭坝矿区 茅口灰岩中发现煤层 该矿区茅口灰岩厚300米,新发现的煤层上距龙潭煤系Ⅱ煤50米左右。煤层最厚0.12米,层位不稳定,岩性变化大,含化石丰富。   相似文献   

4.
赖才根 《地球学报》1981,3(1):85-85
<正> 一九七五年,林宝玉、郭振明和作者调查陕、甘、宁西南缘的奥陶系时,划分耀县桃曲坡地区的奥陶系为三道沟组、桃曲坡组和背锅山组(桃曲坡组是新命名的地层单位)。三道沟组为友及深灰色块状灰岩夹少量砾状灰岩,顶部10米岩层变薄,总厚80米。桃曲坡组和背锅山组以灰色薄层泥质灰岩为主,厚100米。以紫红色团块状灰岩做背锅山组的底界将该二组分开。在编写“中国地层”一书的过程中,我们已将桃曲坡组与背锅山组合并、称桃曲坡组,原三道沟组顶部10米薄层灰岩亦归入桃曲坡组的底部。这样,三道沟组的岩性均由厚层块状灰岩组成;桃曲坡组以薄层灰岩为主,仅中部夹钙质页岩(产笔石),上部夹紫红色团块状灰岩。  相似文献   

5.
苏浙皖地区黄龙灰岩下部白云岩时代的归属及对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黄龙灰岩是李四光、朱森1930年创建。1935年,李毓尧、李捷、朱森在研究宁镇山脉地质时,其岩性为灰白微显红色之纯灰岩,质细而性脆,底部常为数米至一、二十米之暗灰色矽质灰岩,中含燧石结核;二层之间,有结晶白色灰岩,惟厚度不一。总厚约百米。黄龙  相似文献   

6.
刘焕杰 《地质论评》1964,22(1):75-76
一、概述该区位于山西地台沁水盆地的西部。在其周围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纪片麻岩系、震旦系及寒武系。在本区出露的有奥陶纪灰岩和假整合在它上面的煤系地层,后者有:中石炭统本溪群,厚5.40—30.70米,夹有1—3层灰岩;上石炭统太原群,厚49.00—100.37米,含有3—4层灰岩,可分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将我队几年来工作的实际资料,对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作一介绍,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矿田地质简述:矿田内所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中泥盆纪,上泥盆纪仅在向斜盆地内局部保存,下泥盆纪莲花山组砾岩、砂岩夹页岩厚约357米;四排组页岩厚384米。中泥盆纪郁江组砂岩及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1—2层铁质粉砂岩,厚409米;东岗岭组灰岩,泥质灰  相似文献   

8.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各级党委的关怀及领导下,在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队进行了金刚石钻头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兹将我们的作法介绍如下:一、试验地区的地质条件我队勘探区的地层自上而下为:飞仙关灰岩,长兴灰岩,龙潭组,茅口灰岩。飞仙关灰岩硬度4~6级,厚10~450米。长兴灰岩硬度7~9级,厚140~300米(其中第四层和第二层含大量燧石结核,硬度10~12级)。龙潭组硬度一般3~7级(其中龙  相似文献   

9.
<正> 长松坪剖面位于川滇接壤的三江口附近,属云南丽江宝山公社长松坪大队所辖。具有露头好,构造简单,化石丰富,交通方便等特点。地层层序由上而下如下(图1):三叠系北衙组(T_2b) 20.灰(微红)色厚层致密灰岩,局部具微细水平层理,含腕足碎片 >26.3米 19.灰色中一厚层粉晶内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及内屑具坎状之粉晶白云岩 185.5米 18.灰色(局部浅红色)中一厚层粉晶鲕粒灰岩 17.1米 17.底部有10厘米之灰绿色含海绿石铁质砂砾岩,其上为灰绿色(少许紫红色)中一细  相似文献   

10.
在乌鲁木齐冲洪积扇的中下缘,第四系地层厚达300多米,主要为卵砾石层。卵石粒径5~10cm,最大20cm 左右,其成分为砂岩、灰岩等。我公司在该区承担八口水井的设计施工,设计井深280米,终孔井径550mm;0~100米井斜不大于1°;下部井斜不大于2.5°。本文想就此工程谈谈使用阶梯牙轮钻头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广西铝土矿的物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特征广西上二迭统底部的铝土矿,产在下二迭统茅口阶灰岩起伏不大的侵蚀面上,与粘土矿、黄铁矿、煤层密切伴生,构成独特的矿床组合(总厚2.4~19米,局部达30多米),与下伏茅口灰岩呈假整合接触,严格受古地理环境、基底平缓凹陷构造中的岩溶地形控制.在岩溶凹陷稍深、含矿层厚度较大的地段,其底部有时见有O.7~5.4米的粘土矿(岩),而多数情况下发育的是黄铁矿(厚0.1~3.7米)或富含黄铁矿的铝土页岩及铝土岩.其上依次为铝土矿(0.19~23.7米)、黄铁矿(O.6~2.1米)或含黄铁矿的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1977,(3):62-71
一、矿区地层概况该矿区为前震旦纪变质岩,磷矿为沉积变质型。由于历经多次变质和构造变动,无论在岩相对比上,矿床的构造形态上均较复杂,由下到上:1.太古界混合岩,其基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脉体为微斜长石、酸性斜长石及石英集合体。2.含砾石英岩,该层岩相变化较大,厚5~30米;3.磷灰岩,厚度2~10米,4.白云质大理岩,深部合少量石膏,其中夹有薄层透镜状磷灰岩,厚度20~150米;5.白云石英片岩夹含石墨白云石英片岩,底部夹薄层磷灰岩(第二磷矿层),厚20~200米。6.二云斜长片麻岩及浅粒岩,与上述岩层呈断层  相似文献   

13.
我队施工地区为湘中石炭纪测水煤系,上部覆盖壸天灰岩,厚层状,中部为梓门桥灰岩,中厚层状、煤系地层以下为石磴子灰岩。在这种地层钻进,孔漏失,以壸天灰岩为甚。多年来所遇到的溶洞大小不等,大者二十余米,小则一米左右,多数溶洞二至三米之间,有的钻孔穿过溶洞群,或从溶洞内溢出流沙,导致施工困难。多数钻孔采用下入金属套管隔绝壸天灰岩溶洞,梓门桥灰岩遇到漏失,采用常规堵漏方法即可见效。以往下入金属套管甚多,难以全部起出,造成套管浪费。1981年以来,我队试验用地勘水泥固结同经套管办法进行堵漏,效果较好,减少了套管下入量  相似文献   

14.
菱锰矿层呈似层状,赋存于上二叠系龙潭组底部,以假整合覆盖在下二叠系白泥塘层顶部炭硅质灰岩的侵蚀面上的粘土岩中。层位稳定。厚度0—5米,一般2米左右。矿层由黑褐色、棕红色之粒状、砾状菱锰矿和粘土质菱锰矿组成,并常有黄铁矿结核。矿层直接底板为0.1—0.2米厚的灰绿色粘土岩或炭质泥岩,矿层直接顶板为0.2—5米厚的灰白色粘土岩,均含有黄铁矿结核。  相似文献   

15.
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我队于1976年进行了针状合金钻进的试验工作.试验过程中,分队领导、钻探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改进钻头镶焊方法、钻头结构及钻进技术措施等,取得了较好效果.一、试验条件1.地层情况主要岩性为厚层状纯质灰岩,结构致密完整,可钻性6~7级,其中有硅质条带灰岩和砂页岩夹层.前者厚20厘米到几米,比较坚硬,可钻性达8~9级,后者厚50厘米到1米,比较破碎.纯质灰岩中,岩溶比较发育,大者达7  相似文献   

16.
府君山组是寒武纪最早沉积的地层,发育在唐山—北京及平泉—兴隆地区。主要为灰色、深灰色厚层质纯灰岩、白云质灰岩、豹皮状灰岩,底部普遍发育有砂砾岩层。与下覆上元古界呈平行不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上覆馒头组平行不整合或整合接触。厚度自东向西,由100多米变为几米,至涞源一带尖灭。山海关一带厚度最大为169米,组成岩溶丘陵地形其形态有(参见封二照片): 1.溶痕:地表水或降水沿石灰岩层面溶蚀,形成  相似文献   

17.
李蔚秾  俞从流 《地质论评》1965,23(6):510-511
杨柳岗组是1954年卢衍豪等研究浙西一带古生物地层时建立的,其时代为中寒武世。标准地点在江山大陈东北杨柳岗。1959年全国地层会议浙西现场会议的文件中将其从底到顶分为11层(第3层到13层),共厚127米。当时仅从下部第3层深灰色至黑色厚层白云质灰岩(30米)顶  相似文献   

18.
熊剑飞 《地质论评》1964,22(4):321-322
茅草铺灰岩为丁文江1928年命名,标准地点在遵义城北约2.5公里茅草铺之林山。综合其特点如下: 上部: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中夹浅红色、淡褐色灰岩,泥质灰岩和白云质泥灰岩。局部具角砾状、蠕虫状及缝合线等构造。厚240米土  相似文献   

19.
浙江长兴长兴组火山岩和放射虫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正> 我国南部长兴阶的层型剖面在浙江长兴煤山葆青采石场。层型剖面经我所二迭—三迭纪地层队研究(1978),厚约40米,岩性大致可分上下二段:上段以灰—浅灰色中层状生物屑灰岩为主,次为含有孔虫微晶灰岩和海绵骨针微晶灰岩,普遍发育水平层理。含胶磷矿、沥青,产古(虫筳)、有孔虫、假蠕孔藻、棘皮类、腕足类、三叶虫、苔藓虫和海绵骨针。厚约  相似文献   

20.
恩口矿区Ⅰ井田主要含水岩层为岩溶化的茅口灰岩,总厚约380米,它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威胁。例如,1967年4月,2号井掘进-66米水平主石门的时候,在煤系地层中遇走向NE70°的断层破碎带而突水,瞬时水量约2400米3/时,矿井被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