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建筑物地表沉降数据的变形预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海燕  杨松林 《北京测绘》2012,(2):23-25,79
为了研究隧道周边建筑物地表的变形,本文根据京东方蒸汽管道工程隧道开挖过程中周边建筑物地表的沉降观测数据,利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和灰色系统法建立数学模型,分别对建筑物地表做变形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显示二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精度更高。对于隧道周边建筑地表沉降的预测二次指数平滑法效果更好,比较符合实际变形曲线,相对来说是一种较好的变形预测方法,为隧道的开发过程中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地表沉降预测精度,针对灰色预测模型(GM(1,1))易受随机干扰影响致使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灰色理论预测模型。考虑到沉降量受到温度和时间因素影响较大的特点,将地表的沉降看作时间、温度的相关函数来建立卡尔曼滤波模型,并利用迭代滤波理论和LevenbergMarquardt优化滤波,构建改进的卡尔曼滤波模型。改进的卡尔曼滤波模型与灰色模型相结合,应用于地表沉降预测中,并将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灰色模型预测结果与卡尔曼滤波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实例计算表明,使用改进的卡尔曼滤波对消除检测数据扰动误差后的数据进行灰色模型预测的精度相比于单纯灰色预测的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面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发展地下交通轨道,不可避免地会实施隧道工程,由此引起的地表沉降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本文以山东省某地铁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测数据分析研究由此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一般认为peck公式只能对下沉最终值进行预测,本文将依据peck公式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值进行实时预测,结合实测数据,我们可以发现peck公式可以很好地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4.
曹占虎 《测绘工程》2014,23(9):70-73
地铁区间盾构法施工监测是确保地铁区间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地表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建(构)筑物倾斜监测、裂缝监测、隧道管片隆沉监测、隧道管片水平收敛监测等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及控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某地铁区间盾构法施工监测工程实践,分析所获得的横向地表沉降、隧道管片沉降或隆起、净空水平收敛监测的结果,得到相应横向地表沉降、纵向地表沉降和沉降过程的规律,以及隧道管片沉降或隆起、净空水平收敛监测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保轨道交通隧道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及地表建构筑物的稳定安全,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模型的输入权值和隐含层偏置进行优化,通过构建GA-ELM模型,实现对轨道交通施工隧道地表断面监测点实测数据进行变形预测研究,并将GA-ELM模型与ELM模型、传统BP(back progation)模型的变形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ELM模型预测效果得到很好的改善,证明了GA-ELM预测模型在施工隧道地表沉降预测中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期间的地表沉降监控是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分析地表沉降的原因并研究地表沉降的规律是隧道施工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以南京某地铁盾构施工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主要监测横断面的实测沉降数据,研究了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期间横向地表沉降的规律,确定了单线盾构推进对横向地表的施工影响范围和主、次影响区域。结合Peck经验公式对实测数据进行了拟合,确定了经验公式中地层体积损失率和沉降槽宽度系数的参数取值范围,得到符合南京六合地区实际情况的地区性经验结果。研究表明,地面隆沉监测值小于规范限值,施工参数设置合理。对于单线盾构推进施工,横向沉降曲线沿隧道中心线两侧非对称分布,已完成推进施工的盾构线周围土体的沉降较为显著。盾构掘进的主要影响范围位于距离隧道中心线7.5 m范围以内,次要影响范围位于距离隧道中心线7.5-15 m的范围。该地区沉降槽宽度系数的建议取值范围为0.30-0.50,地层体积损失率的建议取值范围为0.2%-0.43%。  相似文献   

7.
张建坤  陈昌彦  陈浩 《测绘科学》2016,41(8):156-160
针对盾构施工参数变化对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的重要影响,该文构建了盾构施工参数与地表沉降变形关系模型。以北京市某地铁盾构区间施工过程中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盾构施工参数与地表沉降变形的关联度和相关性,得到不同参数对沉降变形贡献值的大小;之后,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方法建立主要影响参数与地表变形的关系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合理性检验;最后,利用该模型得到的沉降量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符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地表沉降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高精度的地表沉降预测对人类预防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预测方法因模型参数难以获取或相关数据的缺乏而难以得到可靠的预测结果,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地表沉降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多主影像相干目标小基线干涉技术MCTSB-InSAR获取大区域高精度地表形变时序反演结果;其次利用循环神经网络作为网络架构,用长短期记忆(LSTM)模型进行地表沉降特征学习;最后采用网格搜索的方法调整模型参数,进而获取最优的模型参数组合方案.实际观测结果显示,相较于现有地表沉降预测方法,本文提出的预测模型平均绝对误差(0.3 mm)至少降低了27.3%,差分沉降量平均预测精度至少提高了8.9%.空间格局分析的结果表明,LSTM模型对于大区域时序形变的短期预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有效的隧道监控测量方法可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作业依据。在永宁高速高增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围岩收敛等进行了监控测量。在分析探讨台阶法隧道监控测量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公路隧道建设项目实例,设计了隧道台阶开挖法监控测量点位设置与监测方法,并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该公路隧道施工期内6月份隧道断面周边收敛观测、隧道拱顶下沉规律,构建了隧道断面周边收敛值和拱顶下沉变化趋势模型,可供挖掘分析隧道施工沉降动态规律,也可为今后隧道工程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上跨地铁的明挖隧道,由于施工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降水处理,但降水会对周围地表和地铁隧道造成一定程度的沉降。本文从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模拟分析入手,对某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得出由于降水对周围地表造成的沉降量为15.8mm,地铁隧道沉降量为4.7mm,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苏天祥  援兰  朱俊 《测绘学报》2015,44(1):26-31
抗差自适应滤波算法先求解状态参数抗差解,然后根据抗差解求出的自适应因子来调节动力学模型误差对状态估计的影响。本文针对模型信息不精确和存在观测粗差的情况,提出双自适应因子滤波的思想,采用两个自适应因子分别调节动力学模型信息不精确和观测模型误差对滤波估计的影响,推导出双自适应因子滤波公式,并参考单因子计算方法给出双因子计算公式,最后通过仿真试验比较了双自适应因子滤波算法和抗差自适应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针对观测粗差,此算法基本能够达到正常观测所得到的状态估值。对于动力学模型短时间内出现的小范围异常误差,此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模型不精确对估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地理知识的形式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蔼乃 《测绘科学》2001,26(4):8-12
地理知识形式化是地理专家系统中的瓶颈问题,本文探讨了地理知识形式化的基础、地理圈层与地理系统分解为因子层数据的可能性、圈层与系统之间的公因子、地理数据与地理知识的相互转化、地理知识的等级与分等定级、地理知识的编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肖尧  马明国  李正强  康诗琪  李凤 《地理空间信息》2019,17(7):71-74,102,I0002
成都、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快速发展的城市,是雾霾频发的区域,研究其雾霾因子联系以及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规律,对于城市发展、创建绿色城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2月的PM2.5等污染物浓度数据可知:①成渝地区雾霾产生的高峰期在1月,并以成都、重庆为中心向四周减弱;②在时间分布上,成都和重庆的雾霾污染物浓度呈协同变化趋势,说明两地雾霾在区域上相互影响,协同作用;③在气象因素中,两地的湿度和风速对雾霾集聚、转移和扩散具有重要作用;④两地的位置和地形特征是其雾霾具有相关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两地同时防治雾霾,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根据不同地域特征,积极改进生产结构,采取相应措施,才是治理雾霾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4.
刘真  崔虎平 《测绘学院学报》2000,17(3):210-212,215
彩色屏幕地图是以R、G、B色空间表示,彩色印刷地图是以Y、M、C、BK油墨色空间表示的。因此彩色屏幕地图成为印品必须经过色空间的转换。黑版的确定是色空间转换的难点,文中论述了是在Neugebauer三色转换方程的基础上,经过大量实验获得的一种黑版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适应联邦滤波器在GPS-INS-Odometer组合导航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传感器观测信息较多、计算效率较低、对动力学模型误差稳键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联邦滤波器并应用于GPS-INS-Odometer组合导航。首先介绍GPS-INS-Odometer组合导航的动力学模型和观测模型,比较分析了信息分配因子和自适应因子的共同特性,论证了联邦滤波器和自适应滤波器的等价性及其等价成立条件,提出了自适应联邦滤波器的信息分配因子构造方法。最后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GPS和Odometer(里程计)初始方差构造信息分配因子的联邦滤波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联邦滤波器兼容了联邦滤波器高效计算效率,且具有较好的抵抗动力学模型误差效果,能够有效削弱多传感器动力学模型误差对于导航解算的影响,对直接可测参数和间接可测参数的精度提高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 ,并把它们分为 3种类型 ,即物质性因素、政府性因素和精神性因素 ,尔后分别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质量管理系统三大要素的角度,具体阐述了3D产品基础质量检查的全过程,阐明了人-机-环境因素,特别是环境因素中的人文环境因素对质量检查效能的重要影响.对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产品检查工作正常、有序的运行,保证产品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居民地分布和地理气候条件的关系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课题,已经有很多文章对居民地分布和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做过研究。本文以全国地理因子库和居民地图斑数据库为基础,利用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方法对地理因子与点状居民地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到了地理因子对图斑居民地数目影响的定量化结果,所得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导航电子地图"千人一面"的服务模式不能满足用户追求个性的时代特点。文中从用户因素和时空环境两方面对导航电子地图内容主动表达的影响因子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导航电子地图主动表达模型。与传统表达模式相比,主动表达模式关注特定时空环境下用户的个性和偏好,对有不同的认知特征和不同导航任务的用户在不同环境下采取不同的表达策略,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GPS控制网布设并联测国家高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 ,讨论了觇标下、障碍物附近等困难条件下 ,GPS网观测方案的合理选择问题 ,提出了相关精度因子的概念 ,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