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大港油田25年来的测井资料解释经验,通过对盐水泥浆测井和复杂岩性油层评价技术的探讨,详细介绍了时间推移测井解释方法及粗、细砂岩,低矿化度地层水解释技术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多矿物测井解释模型及其在砂泥岩地层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  康毅力  康志宏 《新疆地质》2006,24(4):441-446
多矿物模型分析基于测井响应分析原理,采用最优化解释方法处理砂泥岩地层和复杂岩性地层的测井资料,可分辨出单井剖面中地层矿物类别,进行矿物体积含量、孔隙度、饱和度等测井参数解释.该方法弥补了全井段取心分析费用高的缺陷,可为计算地层参数提供可靠的岩性模型.应用该模型在洛带气田进行了实例计算,获得连续的地层矿物含量和各种储层参数,与传统的SAND2模型测井解释结果和岩心分析结果对比后证实,多矿物模型分析优于传统测井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前,测井解释技术正逐渐由单井解释向多井解释研究发展。多井解释是基于地震、地质、测井和油藏工程等多种学科的综合解释技术,它有效降低了测井分析结果的不一致性和差错率。本次开发的多井测井解释软件是基于W indows操作系统,专门为测井解释设计的微机测井应用软件包。软件分为数据管理、数值分析、地层对比、连井剖面、储层参数分布共五大功能模块,在生产中为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4.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对比是测井资料地质解释工作的一部分。常规的地质对比方法,是借助于标志层、岩性旋回、岩性组合、构造关系、煤质资料等进行对比,而测井曲线对比则是依据曲线形态及其组合特征。对比结果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解释人员识别相似特征曲线的能力和经验,具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容易产生错误判断。随着测井数字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使用计算机从量上来比较曲线形态的相似程度,可以用各种测井响应,也可以用由测井响应导出的各种状态参数描写曲线形态。用有序熵进行测井曲线对比就是这样一种方法。熵是热物理学中的概念,表示物质状态的函数,用它来定量地研究测井曲线的相似性;比主要依赖人工与经验的定性分析准确可靠,本文主要介绍采用有序熵作测井曲线地层对比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砂岩型铀矿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软件的缺陷以及地质精细化解释的需求,设计了一套适合砂岩型铀矿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软件。软件设计有钻孔数据管理、测井资料预处理、地层参数计算、地层岩性识别、定量γ解译、测斜数据处理、单孔综合解释和多孔分析等模块和功能。软件在纵向上能识别岩性、划分地层以及分析沉积环境等,在横向上能查明砂、泥岩地层的展布情况,为砂岩型铀矿预测和勘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苏洋  赖锦  赵飞  别康  李栋  黄玉越  张有鹏  王贵文 《地质论评》2024,70(2):2024020023-2024020023
作为新兴的测井仪器,岩性扫描测井(LithoScanner)通过获取地层元素含量,进一步获得地层矿物含量,帮助地质学家解决复杂岩性识别等地质学难题。为了充分推广其在地质学领域的应用, 笔者等对岩性扫描测井的原理和解释处理流程进行梳理,并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LithoScanner测井可直接获取地层岩性特征,帮助识别地层界面,并实现页岩等复杂岩性、岩相的准确识别。而脆性矿物含量、有机碳含量等也可被LithoScanner测井准确获取,从而计算地层中的脆性指数和有机碳的含量。LithoScanner测井可以探测黄铁矿、煤层等特殊矿物组分,因此可以辅助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解释评价。最后指出LithoScanner测井与相应的岩芯和实验数据进行比对,提高LithoScanner测井的可靠性。研究有助于将LithoScanner测井中蕴含的大量地质信息进行挖掘与解读,并消除该资料应用中的一些误区,从而推广LithoScanner测井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张祯 《地下水》2015,(1):112-114
地层元素测井是一种利用剥谱分析、聚类分析等技术对地层进行评价的测井方法。地层元素测井以元素测量为基础,从岩石成分的角度提供丰富的地质信息。通过对地层元素测井的原理及仪器的讨论,对地层元素测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动态进行回顾,并且对地层元素测井的技术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地质模型建立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但比较准确可靠的方法还是利用地震和测井方法,通过对测井和地震数据的有机组合,编制了一个测井和地震综合解释的软件,使深度域和时间域的数据结合显示在一个剖面图中,克服了测井和地震各自的局限,也利用测井相的判别分析和地层的马尔科夫性质,利用相关算法进行地层旋回,地层柱等的自动生成,减少人为认识的误差,也消除地层沉积时的随机干扰,为测井地震解释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由于存在地层缺失、井眼穿层不断变化、重点层段测井曲线较少、井眼环境复杂、测井响应值与储层参数关系较为复杂等特点,页岩气储层水平井测井解释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水平井钻遇地层模型—水平井间及水平井与直井响应差异分析—水平井曲线校正—基于直井的参数评价模型”的评价技术流程,进行页岩气水平井TOC测井评价。在测井评价中,针对响应规律复杂的特点,采用直方图法进行测井响应规律分析,同时考虑到水平井测井曲线较少,为了综合利用测井曲线信息,结合曲线重叠方法提出双重信息融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充分分析测井响应差异的基础上对水平井测井曲线进行校正,且提出的双重信息融合模型具有能充分利用测井信息、评价精度高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以全新的思路系统地提出了诸多层序地层学的新概念。新方法,新模式。运用该理论体系能增加层序地层分析的分辨率。从而可更有效地提高储层描述和储层模拟的合理性,将地质解释,测井解释和地震解释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凭借比以前更高精度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对油田进行系统储层评价和预测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未来储层研究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就该理论在油田应用方面提出一些看法。阐述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油田上的实际应用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层状地质体与地下工程开挖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夏艳华  白世伟 《岩土力学》2004,25(12):1928-1932
地质体与人造工程几何形态极其复杂,其三维可视化是地学的一个难题。通过多层DEM形成层状地质体界面,在此基础上,借助中轴变换技术概念,用地层厚度和地层中层面将地层的形状特征及拓扑关系表现出来,建立了一个判断地层任意位置属性值的方法,藉此运用空间插值技术、等值线生成技术、扫描表示技术等可视化技术将地层以及地下工程开挖绘制出来,避免了复杂的开挖体元属性及形体判断和开挖面与体元求交过程。采用此方法实现了某水电站地层与厂房基坑开挖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地质剖面图中复杂断层的自动生成,通过分析断层数据类型,实现断层数据规范化处理;分析断层自身的基本要素(断点、断距、性质、走向、倾向、与地层的切割、错动关系等),提出采用“复原法”构建单一断层模型的方法;依据复杂断层的空间拓扑关系及其重要性,划分断层级别,理顺断层之间、断层与地层之间的关系,探索出地质剖面图中复杂断层的自动生成方法。通过开滦某煤矿的地质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依据用户需要,生成任意方向的地质剖面数据,为基于剖面的三维建模提供了充足的原始建模数据。   相似文献   

13.
裴静娴 《地质科学》1986,(4):388-396
本文试图以浙西江山碓边大豆山和冀东卢龙武山两个地表剖面为例,应用热发光测量数据,分析并探讨对灰岩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可能性。其目的是为了建立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特点和对比特征。经对2000多个热发光测量参数的处理,初步归结出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钱德科 《地层学杂志》1994,18(2):102-109,T003
采用遥感技术及其图象资料,对地层影象进行系统解译、调绘验证,达到划分对比地层的目的,是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芜钢地区1/1.4万航片、1/20万TM卫片数字图象处理的地层影象解译调绘的成果、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技术在复杂地层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芯(样)钻进技术在钻进复杂地层时有独特效果,依托中国地调局项目,通过野外生产试验,加深了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机理的理论研究,对贯通式潜孔锤及其配套钻具的结构进行了合理的优化,大大提高了其对复杂地层的适应能力,完善了操作技术和工艺方法,使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技术达到了可以广泛推广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地震波阻抗反演技术是国内、外油气储层预测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YK三维工区目的层砂体薄、横向变化快的特点,运用STRATA反演技术对其进行砂体预测。这里论述了STRA-TA反演的基本原理,实现流程,关键环节,以及在实际工区的运用。通过对反演结果的分析,明确了砂体的空间分布范围以及砂体的厚度,并做出了砂体视厚度平面分布图,对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明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岩层破坏突变前兆异常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层是一种力学性质极为复杂的材料,其破坏灾变前兆异常呈现出多变性。作者就岩层破坏灾变前兆异常的几种识别方法包括趋势与滤波、模糊识别、分形方法和奇点的多分辨率小波识别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实例表明,小波技术可有效对岩层突变异常信息点进行多尺度辨析,能够对顶板冒落灾变前兆信息进行有效把握,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于评价活动断层的地震方法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在上海市区开展地震调查深埋活断层的实例,讨论了在都市区强干扰条件下开展断层活动性调查的地震方法技术。认为:在对基岩断层的活动性评价中,反射纵波法根据基岩断层是否向上延伸到第四纪Q3地层内,而剪切波分裂法则根据由Q3地层内界面反射横波确定的各向异性。当基岩断层向第四系延伸幅度较大,即第四纪地层内断层落差较大时,可采用反射纵波法;当基岩断层活动引起的第四纪地层内的断层落差较小,反射纵波法不能对其分辨时,可采用剪切波分裂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层信息的三维洞室可视化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邵军  冯夏庭  王威  周辉 《岩土力学》2008,29(1):235-239
在大规模的岩土工程建设中隧洞和洞室群是最为常见的地下结构。由于受岩土工程所处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针对地层和洞室的三维GIS综合建模及可视化分析是信息岩土工程面临的难题。讨论了基于栅格模型的地层三维建模技术,提出了由多层数字等高模型(DEM)生成三维地层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地层中的三维洞室可视化仿真技术,提出了地层信息和洞室的三维综合建模技术,通过地下洞室的三维实体模型生成、洞室和地裙相减、洞室和地层相交等运算,实现了基于地层模型的洞室开挖与漫游,最终生成了赋含地层信息的三维洞室,并给出了一个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阴极发光在古生物地层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志敏 《现代地质》1994,8(1):27-33
作者应用阴极发光对碳酸盐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同一构造单元、同一沉积盆地中,时代相同的地层,阴极发光特征相似,可以运用阴极发光进行地层对比,而在不同构造带中,尽管碳酸盐地层时代相同,但阴极发光却不相同,不能用阴极发光进行对比。反之,已知时代相同,阴极发光却不相同的碳酸盐地层,可推断它们处于不同的构造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