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晓雯 《岩矿测试》2010,29(5):580-584
实验室分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其目的是将检测误差控制在容许限度内,以保证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达到质量要求。国土资源部天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根据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130—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D2008—01中国地质调查局标准《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并参照其他行业对水质分析质量控制要求,结合水质检测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适宜的地下水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使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文章从5个方面提出地下水水质无机组分检测中质量控制方法,使水质无机组分的检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矿产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总结并探讨了其水质分析的技术体系和最新成果,对开展地下水污染样品的检测和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水质分析质量控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水质分析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中:①有关分析方法的选择及其质量予评估:②标准溶液的溯源比对提出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周口市地下水质量状况及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周口市区地下水水质分析资料,对地下水水质特征及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对浅层地下水水质污染现状及污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地下水防护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矿部门组织了七个实验室及研究中心,对实验室间现行分析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考查。结果说明多数实验室分析结果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且不同实验室所报出的结果也是有可比性的。但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有待于修订水质分析质量保证与质量管理规范,加以克服。 本次考查的内容包括:标准溶液、水样加入标准溶液的回收、水样分析结果的互检三项。  相似文献   

6.
李利  陈圆 《广西地质》2011,(5):43-45
海域水质对海洋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海水环境评价能够正确反映海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本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通过一级、二级模糊评价对防城港湾海域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为该海域的保护区管理和水域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实验室提供的水质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受水电部水文局委托,由部水质试验研究中心主持,于1985年8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了“实验室水分析质量控制技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总站,六大流域水质监测机构、长办水文局、华东水利学院环境水利研究所等38个单位共54人。会议邀请了中国预防医学中心环境卫生监测所陈昌杰同志及长江水资源保护局翁立达同志介绍了国  相似文献   

8.
在对吐鲁番盆地区域地形地貌、气象特征、水文特征等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区域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区,并对影响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50组样品中优良的有0组,良好的有18组,较好的有0组,较差的有24组,极差的有8组。根据分析指标,将该区域地下水质量划分为水质优良区、水质良好区、水质较好区、水质较差区、水质极差区。根据研究,影响盆地内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质学报》2019,(2):272-276
在对吐鲁番盆地区域地形地貌、气象特征、水文特征等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区域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区,并对影响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50组样品中优良的有0组,良好的有18组,较好的有0组,较差的有24组,极差的有8组。根据分析指标,将该区域地下水质量划分为水质优良区、水质良好区、水质较好区、水质较差区、水质极差区。根据研究,影响盆地内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王丽娟  潘俊  杨鑫  韩春阳 《地下水》2011,33(3):103-104
针对目前关于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广泛,每一种方法的研究是为了客观和准确地反映水体水质的实际情况.选择B-P人工神经网络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以沈阳市南运河水环境质量评价为例,试图找出3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郑州市北郊水源地是黄河南岸河特大型水源地。分析郑州北郊中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锅炉用水的水质标准进行评价对生活及工业用水水质进行评价,对地下水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后认为,中深层地下水质量一般为良好,个别地带为较差的水,良好区占大部分地区,水质较差区约占1/4。中深层水作为锅炉用水水质较差。  相似文献   

12.
王烨  陈爱平 《岩矿测试》2012,31(2):355-360
土壤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质量控制目前采用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相结合方法,重点从准确度、精密度、虚拟图等方面确保元素地球化学图成图质量,应用效果良好,不足之处是规范未规定统一的分析方法及评价分析质量等级的参数。分析系数是评价分析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一个综合指标,既适用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又适用于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其评价方法简便易懂、量化直观,但在地矿实验室较少应用,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文章应用分析系数法评价河南省农业地质调查样品中4个日常监控土壤标准物质中52个项目的分析质量水平。依据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相关指标计算出分析系数允许限,划分了质量评定等级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结果显示,4个土壤标准物质共208个分析项目中,其中138个项目达到优秀级,58个项目为良好级,12个项目为及格,总体分析质量好。对分析质量差的Se、Cr、I、Br、Th、C、Pb、Cd等8个项目,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这些项目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3.
温树影  张家权 《地下水》2007,29(3):96-98,128
通过对辽宁省水质监测工作的回顾和水质监测工作现状评价,分析评价了水资源质量,以及开展水质监测的必备条件,并就水质监测工作发展方向提出了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7,(3)
清苑县位于河北平原的中部,根据保定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和河北省市级水资源评价技术细则,通过对清苑县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清苑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971万m~3,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9 091.47万m~3,可开采量8 864.18万m~3。通过内梅罗指数公式对全区地下水资源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并将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全县地下水以重碳酸盐类水为主,水质均符合Ⅰ~Ⅲ类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5.
梁坤 《地下水》2018,(5):64-66
水体质量是水资源的生命,实施水体监测与水质综合评价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工作。为掌握河北燕山南麓流域水环境特征,对区域内的桃林口、石河、洋河、陡河和邱庄等5个水库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水质矿质含量高、硬度大;水体中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为水质主要影响因素,当前城镇化和工业发展对区域水资源产生了影响,资源型缺水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采取科学的水污染质量和保护措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分析研究淄博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及分布,利用单项组分和综合质量评价法,进行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确定地下水的利用功能和利用方向。选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地下水污染分析,提出地下水水资源保护措施。为淄博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邢台市平原区地下水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市平原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入渗、灌溉回归入渗,在补给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引起水质变化.以多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水质动态分析,得出浅层地下水多年动态较稳定,深层地下水多年动态稳定.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大部分地下水质量良好,个别区域地下水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7,(6)
水质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从人类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水质的分析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在积极展开水质分析工作的过程中,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标准物质控制因素和技术因素等均对水质分析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严重制约我国水质分析领域的发展,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从加大试剂质量控制力度和加大样品质量控制力度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加强水质分析质量的具体措施,通过引进先进水质分析设备及仪器,提升该项工作水平,促进我国水质分析领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7,(6)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海岸带东起大凌河河口,西至青浦河,境内流域被大量开发,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水质质量日益下降。本文以锦州市大凌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该流域水质进行采样、测试、分析和评价,从评价结果看,大凌河流域上下游重金属元素无超标现象,符合Ⅰ类水标准,但中游地区水污染比较严重,属劣Ⅴ类水质,针对此现象应建立保护机制,制定保护对策,为大凌河流域水质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6,(4)
结合贵州1:5万响水等6幅岩溶石山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分析黔北大方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质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氟含量低,地下水水质总体良好,但个别碳酸盐岩区氨氮含量高(属Ⅳ类水质)、个别龙潭组煤系地层区地下水硫酸盐含量高p H值低(属Ⅴ类水质)。从地下水水质现状综合评价看,绝大部分地下水水质良好(77.2%)、少量水质较差(9.35%)、极个别水质极差(3.3%)。应加强煤系地层区地下水水质量监测;加强环境保护,减少人为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