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大连市、秦皇岛市和莱州湾滨海地区海水入侵情况,分析了这种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旨在为秦皇岛市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提供依据,提出地质灾害土地资源易损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充分论证评价因子的基础上,对2008年秦皇岛市地质灾害土地资源易损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区划.  相似文献   

3.
王雁林  王皎霞 《陕西地质》2012,30(2):98-101
地质灾害防治立法是地质灾害防治走向法治化、制度化的重要标志。作者在分析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立法建设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立法建议,并针对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建设构想了具体框架。  相似文献   

4.
简要地介绍了江西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体系建设的组成及主要内容,对地质灾害可以进行更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灾害早期预警体系建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平根 《地质通报》2003,22(7):527-530
阐述了中国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及早期预警体系建设的现状。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地质灾害原则,逐步形成和推行中国独特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其核心是建设早期预警体系,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调查和区划、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另外,还对比了中国和国际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展望未来地质灾害防治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张爱知 《安徽地质》2005,15(4):313-315
在对现有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方针和主要措施,对建设生态矿业城市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万利 《江苏地质》2014,38(1):165-168
以徐州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为依据,总结了徐州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归纳分析了徐州市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诱发因素、发育现状及造成的损失。根据近年来省内外尤其是徐州市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邳州石膏矿区地面塌陷现状及预防措施的建议,结合徐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的具体特点,提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制度建设、宣传培训工作、科学部署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工程、强化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建设顺利开展,影响社会稳定,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成为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努力抓好上下两头,上头即政府及主管部门,要认真抓好“五条线”建设,即地质灾害行政管理一条线、防治技术支撑一条线、应急处置一条线、专家咨询一条线和中介服务一条线的建设;下头即基层国土资源所,要认真抓好“五到位”建设,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到位、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到位、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到位、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到位、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人员到位。  相似文献   

9.
加强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水平,是完善我省地质环境管理体系,确保各级政府提高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决策水平和效率的先决条件。通过对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对策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同时也是受地质灾害威胁较为严重的省份。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越来越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信息时代,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式,提升地质灾害管理工作效率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国家和兄弟省份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本省实际工作需求为依据,按照"统分结合、统一管理,集中服务"的模式,设计了包括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支撑和业务应用四层的总体框架,开发建设了由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地质灾害应急会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APP系统、地质灾害管理APP系统和地质灾害应急快速制图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的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开发建设,提升了我省自然资源部门地质灾害防治的履职效能,推动了浙江地质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其他兄弟省份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汶川县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山高谷深,地形切割强烈,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发生频繁,造成损失巨大,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分析了阿坝州汶川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及汶川县的地质灾害隐患,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阐述了汶川县地质灾害的成因,提出汶川县地质灾害防治初步规划建议,提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群测群防的防灾减灾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为汶川县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和合理安排生产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工作背景 地质灾害防治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法规制度,组织机构,经费投入等诸多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撑,急需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办法,更好地服务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技术标准作为一种规范性文件,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基本条件和依据。当前,我国地灾行业标准规范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形势与任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雷志强 《江苏地质》2011,35(1):104-108
镇江是江苏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城市,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建设绿色矿山入手,介绍镇江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为有效保护地质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主要地质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太原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为依据,总结了太原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包括滑坡、崩塌、采矿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泥石流以及具潜在危险的不稳定斜坡等;归纳分析了太原市地质灾害的规模特征、成因特征,统计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潜在威胁。通过近年来省内外尤其是太原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的调查研究,结合太原市地质灾害隐患的具体特点,提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制度建设、宣传培训工作、科学部署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工程、强化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监督检查、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定期调查和隐患区外复杂地质环境条件区的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关闭矿山区的采空区勘查治理等地质灾害减灾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河北省地矿厅采取措施,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努力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得到河北省政府与省灾害防御协会的表彰与赞誉。地质灾害是河北省主要灾害之一,每年都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巨大损失。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河北省地矿厅把加强地质环境管理,防治地质灾害作  相似文献   

16.
黑龙峡景区位于华蓥山中段,景区主要工程建设项目为"龙潭漂流",分布发育有21处小型规模为主的地质灾害体。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黑龙峡景区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合景区规划与建设活动,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对景区建设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剑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剑河县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原因,并针对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以促进当地地质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枣庄市市中区是山东省地质灾害重点地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和崩塌,其形成主要受资源开发等人类经济活动影响。本文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利用袭扰系数法,划分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及不发育区;对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分级,最终确定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并对全区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具体规划和措施等。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汛期已经到来,我省地质灾害也进入了高发、频发期。为切实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研究,决定召开这次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国土资源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分析研判2010年地质灾害防御形势,部署今年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相似文献   

20.
何韵 《安徽地质》2021,31(1):67-70
根据自然资源部、安徽省政府要求,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全面开展信息系统建设,本文从地质灾害防治动态变化监测方面列举了地质灾害数据采集、平台展示、气象监测、信息管理四项内容,通过该工作的实施,可以将信息化相关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升相关防治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