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暴下近地面电特性及其对人工引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郄秀书  言穆弘 《高原气象》1996,15(3):293-302
利用已建立的一维时变模式,对雷暴下近地面的电特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地面的不规则性所产生的电晕电流密度可达2.0nA/m^2,由此而形成的空间电荷密度在100m密度以下可达1.1nC/m^3,传导电流可达3.5nA/m^2,并可延伸到1000m高度,形成0.1nC/m^3和1.0nA/m^2的电荷密度和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2.
1956-2007年河南省降水和水资源变化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河南省103个气象站的降水量和各省辖市的水资源资料,分析了河南省1956-2007年降水和水资源变化特点,对降水资源量和水资源量进行了丰枯评估;分别采用线性相关法和产水系数法以降水量估算水资源量,并对估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52年来河南省年降水资源量呈不明显的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32亿m3/10a;省内不同区域降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不太一致,豫北、豫西和豫中为减少趋势,豫东、豫西南和豫南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2) 52年来全省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10.85亿m3/10a,大于降水资源量的减少速率,省内各区域水资源量均呈弱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豫西最大,豫北次之,豫中最少;全省水资源总量的年代际变化特点与降水资源量基本一致。3) 水资源总量与降水量关系密切,用年降水量估算水资源总量,平均相对误差为10%~22%;将线性相关法和产水系数法两种估算模式分别用于不同丰枯程度年景的估算,可减小估算误差。  相似文献   

3.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水资源包括大气水、土壤水和地表水、地下水,其中大气降水是陆地上水资源的根本来源。陕西省大部分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300m3,为全国人均的1/2,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8,水资源非常紧缺,近...  相似文献   

4.
西沙群岛大气中海盐粒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了在西沙永兴岛观测的Cl^-海盐核资料,主要结果有:(1)东北季风期干直径大于2μm的Cl^-核平均浓度878个/L,平均含盐量105.4μg/m^3,其中干直径大于4μm的特大核平均为190个/L,最大间观测到干直径57μm的Cl^-粒子,均较该地在1987年5月西南季风盛行期的观测值高。谱型呈准单调下降的幂函数递减谱。(2)随距海面高度增加海盐粒子浓度与含盐量均有所减小。(3)Cl^-粒子  相似文献   

5.
广州夏季硫酸盐巨粒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兑  甘春铃  何应昌 《气象》1995,21(3):44-46
作者分析了1987年8-9月广州观的硫酸盐巨粒子资料,主要结果是:(1)干直径大于2μm的硫酸盐巨粒了平均浓度1.2个.L^-1,平均含盐量3.0μg.m^-3,其中干直径大于4μm的特大粒子平均为0.6个.L^-1,均低于南海西沙永兴岛的结果。(2)浓度谱是典型的准单调下降型幂函数递减谱,其谱型参数与永贪的结果甚为接近;质量谱在单对数坐标中为较为平直的分布,表明各谱段粒子对含盐量均有贡献。(2)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北部大陆气溶胶本底值特征的初步观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杨龙云  王明星 《高原气象》1994,13(2):135-143
本文分析了1989年8月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大气气溶胶粒度谱、元素组成及其分级特征的观测资料。指出五道梁地区气溶胶粒度谱曲线在0.35-0.55μm区间存在着一个因次生细粒子数急剧减少而形成的“过渡峰”。该峰是边远地区大陆本底态气溶胶粒度谱曲线特有的标识峰。文中报导了五道梁地区2个不同功能点上19种气溶胶组成元素的浓度值及其分级分布数据,其中S为112.2ng/m^3,Pb为10.3ng/m^3。浓  相似文献   

7.
梁平德  刘爱霞 《气象》1995,21(6):44-47
分析了1963-1990年天津粮食产量与地表水资源的关系,同时计算了粮食产量随时间增长的趋势议程及扣除增长趋势的粮食相对产量序列。结果表明,由于天津地势低洼易涝,地表水资源量大于35亿m^3的丰水年,粮食减产;而当年地表水资源量在35亿m^3以下,前一年地表水资源量大于20亿m^3,尤其是前一年为丰水年最有利于粮食增产。还分析了地表水资源对水稻、小麦、玉米等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不同影响,揭示了地表水  相似文献   

8.
五道梁地区的太阳紫外辐射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江灏  季国良 《高原气象》1996,15(2):141-146
该文利用1993年9月-1994年8月五道梁站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太阳紫外辐射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太阳紫外辐射年平均日总量为0.73MJ/m^2,小于拉萨地区、而大于高原东北侧的河南走廊地区;紫外辐射的瞬时极大值较大,7月份可达56W/m^2,大于河区而略小于拉萨地区。  相似文献   

9.
季平均3.2m地温距平场在汛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汤懋苍  张建 《高原气象》1994,13(2):178-187
10^0所以内的各种气候变化,除正常年变化外,其余各种变化或因周期太短(如正常日变化、天气周期变化),或因气温振幅太小(如年际变化、月、季变化等),对3.2m地温化幅度的贡献均在0.05-0.15℃之间,故消除了正常年变化(取距平后的)3.2m地温场(T32)在相当程度上是3.2m以下地热活动的反映,特别是│T′3.2│≥0.5℃的高(低)温中心,基本上是地下热活动的反映。分析了1980年以来逐季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发展农业要用水 ,发展工业要用水 ,人的日常生活也要用水 ,水与地球上的万事万物息息相关。本文根据四平市严重缺水的现实和人工增雨工作的科学理论 ,阐述了在四平市开展地面人工增雨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获得最佳增雨效果的技术保证。2四平市严重缺水的现实四平市人均水的占有量为278m3;。是吉林省人均占有量的19 .5 %,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2 .1 %;每公顷耕地水的占有量为1461m3:,是全省的16 .1 %,不到全国的6 %。我市是全国5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只因为缺水 ,国家原有的几个大型工业项目改建他处。又是…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各层地温时空分布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文芳 《贵州气象》1999,23(3):9-12
通过对贵州省有深层地温资料的9个代表站(其中,7个代表站为1980-1997年18年的资料;三穗为1987-1997年11月资料;威宁为1992-1997年6月资料,因其年代较短,故仅供参考,不与计算)。中各层地温的年,季变化特点的初步分析,得出:(1)我省地温分布在时间上具有0-0.8m冬低,夏高,而1.6-3.2m春低,秋高的特征;(2)我省各层地温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冬、春季以省的西南为最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与城市水问题”。如何做好天气预报,为科学决策城市水问题服务,是摆在我们每个气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水是城市建设的命脉当今世界面临着紧迫的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日益缩小的有限资源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世界范围来讲,1950年世界人口有8亿多居住在城市,而到本世纪末将有30多亿人居住在城市。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已接近3亿,到本世纪末预计可达到4亿。而我国又是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  相似文献   

13.
中国淡水资源现状及农业滴灌水分入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200m3,仅为世界平均人均占有量的31%,被列为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中国农业是用水大户,灌溉方式比较落后,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农业灌水方式、灌溉制度上进行大的变革,此项研究意义深远。本文进行了探索性的实验,提出了新的灌水模式,以期用较少的水取得较高的产出效益。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微气候特征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对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近夏至日微气象观测分析表明:(1)14:00(北京时,下同)太阳总辐射瞬时值最高可达1061W.m^-2,净辐射、反射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紫外辐射分别为670、218、380和168W.m^-2,分别约为在太阳总辐射的58%、20%、36%和14%,6月下旬日平均反射率约为0.22;(2)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瞬时值最大分别为91、274和362W.m^-2,相应占  相似文献   

15.
采用VIP(Vegetation Interface Processes)模型和HIMS(Hydro-Informatic Modeling System)模型,模拟分析了1957-2012年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简称两江流域)水资源量的演变。根据CMIP5 RCP2.6,RCP4.5和RCP8.5情景预测,模拟了2030年代和2050年代流域水资源的变化。研究发现,过去50年间,两江流域的气温都呈升高趋势,但海拔较高的上游地区升幅大于下游。年总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春季降水增加趋势明显。两江流域年总水资源量为650亿~ 850亿m3,水资源总量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澜沧江的波动性(1.884,最大与最小之比)大于怒江。空间上水资源量呈现北低-南高的格局。在未来,两江流域气温仍呈增加趋势,降水呈增加趋势,径流呈增加趋势,空间变异性趋小,但较强的季节性变化对水资源安全仍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资源公报获得的海河区1956—2010年降水、水资源系列资料和基准年水资源需水预测成果,分1956—1979年和1980—2010年两个时段,初步分析了降水变化对海河区水资源量和需水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1956—1979年相比,降水变化导致海河区1980—2010年水资源量减少约86亿m3,经济社会需水量增加约22亿m3,经济社会总缺水量77亿m3,占总缺水量的75%。降水减少加剧了海河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7.
1997年度(1996年12月至1997年11月),广西各地年平均气温16.6~23.3℃,属正常;年降水量1259.5~2825.3mm,正常到偏多2~5成;年日照时数852.8~2139.3h,大部地区比常年偏少200~500h。1997年度,广西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以洪涝和寒露风最为突出,其次是大风和冬旱;日照不足,降水偏多,洪涝及寒露风灾害严重,全年气候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弊多利少,属偏差年景。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度(1996年12月至1997年11月),广西各地年平均气温16.6 ̄23.3℃,属正常;年降水量1259.5 ̄2825.3mm,正常到偏多2 ̄5成;年日照时数852.8 ̄2139.3h,大部地区比常年偏少200 ̄500h。1997年度,广西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以洪涝和寒露风最为突出,其次是大风和冬旱;日照不足,降水偏多,洪涝及寒露风灾害严重,全年气候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弊多利少,属偏  相似文献   

19.
综合气象、水文、水利部门资料,对张掖地区水资源量,地表径流的补给源、补给形式、补给量以及黑河径流变化趋势作了分析。其中,人均占有自产水资源量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可谓水资源丰富地区之一。但地表水径流受大气降水制约,在作物生长关键季节的4—6月份来水量少,形成卡脖子旱,因而可利用水资源并不丰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到2000年缺水量占总需水量的26.4%,因此,科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将辽宁作为一个闭合区域,从水资源平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1991~2004年辽宁的水资源状况及降水量与水资源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评估人工增雨量对水资源量贡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