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根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分析了2006-2009年《气象与环境学报》多种学术指标特征,并回顾了近年期刊传播能力。结果表明:2006--2009年,《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被引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他引影响因子呈逐年增加趋势;总被引频次由2006年的145次增加至2009年的645次;影响因子由2006年的0.177增加至2009年的1.389;他引影响因子由2007年的0.470增加至2009年的0.989。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稳定在90篇/年;基金论文比由2007年的0.38增加至2009年的0.78。期刊被引计量指标和来源期刊计量指标的净增率均较大。目前,《气象与环境学报》已传播到1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各洲相比,期刊下载量和浏览量主要集中在亚洲,分别为66.11%和73.71%;中国国内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下载量和浏览量为最高,分别为13.21%和11.91%。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分析了2006-2009年<气象与环境学报>多种学术指标特征,并回顾了近年期刊传播能力.结果表明:2006-12009年,<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被引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他引影响因子呈逐年增加趋势;总被引频次由2006年的145次增加至2009年的645次;影响因子由2006年的0.1...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2011年创刊,到本期已经走过十年。在本刊第一个十年里,期刊的定位和效果如何,期刊的特点有哪些和今后办刊方向在哪里?就这些期刊发展的方向和战略性问题,本刊编辑部与主编许小峰研究员进行了对话。】编辑部:《气象科技进展》到本期,完成了从2011年创刊以来十年的编辑计划,共编辑正刊60期,增刊2期,总计62期。请问许小峰主编,您对期刊十年来的编辑工作,有什么整体上的把握?许小峰:《气象科技进展》是我国气象类科技期刊的后来者,  相似文献   

4.
气象与环境学报》编辑部与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于2008年初开通了由该公司开发研制的“稿件远程采编处理系统”和“网站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作者在线投稿系统、作者在线查稿系统、在线审稿系统、编委在线审稿系统、主编在线审稿系统和远程编辑系统。实现了作者、审者、编者在线稿件收稿、审稿、退修、发稿通知的全过程监控与管理。网站包括期刊介绍、编委会、投稿须知、期刊订阅、广告合作和编辑部公告等信息。系统运行以来,加快了稿件处理效率,缩短了论文刊登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期刊传播影响力,方便了广大作者和读者,促进了编辑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进展。通过对《气象与环境学报》稿件远程采编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的叙述,概述了网站与系统的功能和设置,归纳了应用效果与体会,讨论了系统和网站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甘肃气象》投稿指南郑泳宜每种期刊都有它的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对作者尤其是初次投稿者来说,了解期刊性质和质量要求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您有意在《甘肃气象》上发表文章,那么阅读以下内容可能对撰写稿件有所帮助。1本刊简介1.1办刊宗旨《甘肃气象》是甘肃省气象...  相似文献   

6.
12月初,本刊从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获悉,由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主办的《气象与环境学报》在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总分排名成绩表明:影响因子排名为第162名;综合评价排名为第1462名;大气科学类期刊(核心版)影响因子位居第9,综合排名为第13。  相似文献   

7.
《气象学报》2013,(2):366
1.办刊宗旨《气象学报》创刊于1925年,是中国气象局主管、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大气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气象、海洋、航空、地理、水文、环境等领域有关大气科学研究的具有创造性论文;国内外大气科学发展动态综合评述;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研究工作简报及重要学术活动报道;优秀大气科学专著的评介等。《气象学报》中文版为双月刊,国内外发行,作  相似文献   

8.
《气象学报》2011,69(5)
1.办刊宗旨《气象学报》创刊于1925年,是中国气象局主管、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大气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气象、海洋、航空、地理、水文、环境等领域有关大气科学研究的具有创造性论文;国内外大气科学发展动态综合评述;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研究工作简报及重要学术活动报道;优秀大气科学专著的评介等。《气象学报》中文版为双月刊,国内外发行,作  相似文献   

9.
《气象学报》2018,76(2):322-322
正1.办刊宗旨《气象学报》创刊于1925年,是中国气象局主管、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大气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气象、海洋、航空、地理、水文、环境等领域有关大气科学研究的具有创造性论文;中外大气科学发展动态综合评述;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研究工作简报及重要学术活动报道;优秀大气科学专著的评介等。《气象学报》中文版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的分类分级、评奖(例如:中国期刊方阵、江苏省期刊方阵、国家期刊奖的评比等)都有量化指标:政治标准、学术水平、编辑质量、印刷装帧4大项目。其中学术水平所占比例最高,衡量学术水平的指标有: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以国际六大权威检索系统最为著名^[1-5]。笔者主要介绍国际六大权威检索系统和国内几种主要的有关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基本情况,并简介收录《南京气象学院学报》(以下简称为《学报》)的多家检索系统、数据库的情况,最后就《学报》的有关收录情况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The networking status of journals reflects their academic influence among peer journa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ited and citing environments of this journal,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Adv. Atmos. Sci.), using methods from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ince its initial publication, Adv. Atmos. Sci. has been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s are frequently cited in Adv. Atmos. Sci. Particularly, this journal is intensely interrelated with its international peer journals in terms of their similar citing patterns.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Adv. Atmos. Sci. is comparatively bigger than other Chinese SCI journal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as reffected by total cites to Adv. Atmos. Sci.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s citing it. The academic visibility of Adv. Atmos. Sci. is continuing to improve in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mmunity as the number of reference citation it receives in its peer journals internationally increases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2.
王君  王魁山 《河南气象》2008,31(1):70-74
分析了近几年来省级气象科技期刊以改革促发展的必然性,并以《河南气象》改刊为《气象与环境科学》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重点,论述了由综合性、技术性期刊向学术性期刊发展的过程和改刊后的成果、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同时提出了将省级气象科技期刊办好、办精、办出新意,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品牌期刊,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空间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对2006年以来《气象与减灾研究》的多项期刊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期刊稿源及网站建设情况进行细致调查。结果表明:1) 自2006年更名以来,期刊发展较快,然而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已经遇到“瓶颈”,即缺乏长期稳定的优质稿源;2) 拓宽优质稿源是期刊进一步发展的首要任务;3) 编辑部须重视期刊网站的建设、维护及更新,为读者、作者提供优质服务,以利期刊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读者能够方便、快速地查阅期刊的论文信息,提高期刊最新论文的引用量,开发了期刊查询系统。该系统分为数据录入管理系统和网页查询发布系统,其中数据录入管理系统采用VB+SQL Server软件来实现,网页查询发布系统由ASP和SQL Server技术来实现。该系统具有界面直观、操作简便、内容全面、实用性强、安装方便的特点,并且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客观定量地了解目前气象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现状,促进气象科技期刊的发展,依据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对2001—2007年气象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Web即年下载率以及网络传播趋势等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6.
程炳岩  徐建勋 《气象科技》2004,32(2):135-136
气候图形是气候信息服务的一种比较直观、常用的服务方式。随着气候资料信息化及气候资料数据库的建设,有许多气候信息及气候分析产品需用图形方式提供服务。但长期以来因缺乏针对气候图形分析与编辑技术需求开发的软件,气候图形制作的效率低、自动化水平不高。而且,在我国有关省级  相似文献   

17.
2016年6月28日至7月1日在我国副热带地区发生了一次青藏高原低涡形成、发展及东传引发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天气的过程。本文利用MERRA2(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再分析资料和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降水资料对该过程进行位涡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地表加热具有强烈的日变化。高原地表加热由白天感热加热源到夜间辐射冷却源的转变直接影响高原上空非绝热加热率的垂直梯度,使高原近地层白天有位涡耗散,夜间有位涡制造,呈现明显的昼夜循环。当夜间的位涡制造异常强,以至不为白天的耗散所抵消时,通常位涡制造的昼夜循环被破坏,高原低涡形成,低涡周围随之出现降水。当低涡中心移动至高原东部时,中心附近伴随有强烈的降水,显著的凝结潜热加热使位涡中心增强,高原低涡进一步发展。随着低涡系统继续向东移出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中高层出现位涡平流随高度增加的大尺度动力背景,上升运动发展,最终导致强降水发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科研水平的提升与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成为世界性地科研产出大国,但我国的国际期刊论文出版工作却面临先天不足、出版成本高、论文发表时效性差等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的国际期刊论文出版系统的可行性,解决当前我国国际期刊论文出版面临的问题.首先对基于区块链的国际期刊论文出版系统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际期刊论文出版系统模型Rec-chain,使用Hyperledger Composer对系统模型进行概念证明,并使用Hyperledger Caliper测试模型性能.模型通过了可行性测试与概念证明,性能测试表明系统在吞吐量和延时性方面是具有可行性的.通过实验表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际期刊论文出版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国际期刊论文出版面临的一些问题,且具有性能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