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奉友新 《气象》1983,9(12):28-28
冬季在北方,霜是常见的现象,但在海口市却是罕见现象。1982年12月气温较常年偏低,28、29日早晨海口机场气象台连续观测到霜。霜层厚度1毫米左右。这是我台建立以来第一次观测到霜的现象。这次霜出现在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市以后晴朗、微风而辐射冷却强烈的夜间,但是夜间地面最低温度仍有4.5℃。早上霜露并存,霜出现在地面干草上,露出现于植物、房顶、土壤和水泥地面等物体上。  相似文献   

2.
1999年12月22~26日低温霜、冰冻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韶 《广东气象》2000,(4):12-14
1999年12月22~26日,由于受强冷空气的持续影响,茂名市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霜、冰冻天气。期间全市普遍出现了重霜,甚至结冰现象。整个过程持续时间之长,损失之重,是5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据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达19.88亿元。  相似文献   

3.
滕昱 《气象》1978,4(2):9-9
1975年12月份,本地天气特异,本站月平均气温为4.3℃,比多年平均偏低2.3℃;特别是该月的霜日竟达16天,出现了连续12天的霜日,这是本站1958年有资料以来所未见的。12月份的这种特异天气,是否能预兆1976年春播期天气也将是特异呢?  相似文献   

4.
霜、露同时出现的原因1995年11月11、12日,我站地面最低温度分别为一0.7和一1.0℃,麦苗上连续两天出现露,其他地表和地物上则出现了霜。这种霜、露同时出现的现象往年这个季节也有。霜、露形成的温度条件不同。前者要求低于OC,后者要求高于0℃。由...  相似文献   

5.
霜露天气现象是气象观测中的重要观测内容,目前对霜露的观测多采用人工观测的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在对电容式霜露传感器自动化观测原理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对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4个月的设备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把设备识别结果、人工观测结果以及标准器识别结果进行比对,结合设备安装地点周围的实际情况和温湿度信息,深入探讨了设备识别率、漏报率、错报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导致设备识别率波动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电容式霜露传感器在一般自然环境中对霜露天气现象具有较好的识别率,在未来研究改进的基础上,具有应用于气象业务自动化观测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1964-2006年测站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粤西北霜日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粤西北的霜日主要集中于12月和1月;从1986年之后年霜日呈明显的递减趋势.并且粤西北的西部和南部线性递减较快;粤西北地区12月和1月霜日偏多、偏少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相似;12月和1月...  相似文献   

7.
龚慕涛 《气象》1987,13(12):41-41
1987年第3期《气象》的台站园地栏,就启东站1988年11月4日最低气温6°0℃、地面最低温度4.9℃出现霜现象,发表了卫浩天等读者来信和张之锜解答的文章,从关于霜的形成与地面物体属性的关系,论述了地面最低温度高于0℃的情况下,在覆盖观测场的干草束上有霜形成是可能的。 笔者并非认为在地面最低温度高于0℃就不能出现霜,而是在地面最低气温4.9℃和成霜条件差  相似文献   

8.
利用柳州地面气象观测站1963~200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柳州市霜冻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5a间共有40a出现了霜冻,柳州市霜日数1月最多,12月次之。1996年后霜的初终间日数呈明显减小的趋势,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早、无霜期延长。  相似文献   

9.
连州市99.12低温霜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2月中下旬,连州市出现了近年少见、持续6天的低温霜、冰冻天气,过程最低气温市区-3.4℃,山区-8℃,出现于12月23日。长低温冻害天气对连州的农业、林业、养殖业、果木、蔬菜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地面最低温度>0℃、有雾凇和积雪时,观测员漏记霜的问题,从霜的成因,附着物,外形特征说明了霜与露并存;霜与雾凇并存,霜与积雪并存时的判别及其记录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贵州省85个气象观测站,1960-2020年霜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省霜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0-2020年贵州省霜发生频次呈下降趋势,以-66次·(10a)-1速率减少,主要出现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12月最多,1月次之;省的西北部是霜的高发区,向东部、南部递减;平均霜期为168天,以-5.17d·(10a)-1速率缩短,平均初霜日呈推迟趋势,平均终霜日呈提前趋势;初霜日最早出现在省的西北部,向东部、南部推进,终霜日从南部向北部推进,最晚出现在西北部;霜期与初霜日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44),而与终霜日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7),表明霜期缩短是初霜日推迟和终霜日提前共同作用结果;海拔高度与霜的发生频次、霜期、初霜日和终霜日均有很好的相关性,海拔高度与霜的发生频次和霜期的长短呈正相关,初霜日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提前,终霜日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推迟。  相似文献   

12.
统计分析粤西北1964~2006年霜日、初终霜期的多年平均特征,以及霜、冰日形成期间的典型气象要素场特征。结果表明:粤西北年霜日从高纬向低纬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年霜日主要集中在12月和1月;初霜日由北向南推迟,而终霜日则相反;霜形成过程中有90%以上02:00晴空无云,地表最低温度为-1.9~2.0℃;结冰过程,地表最低温度为-5.9~0℃;霜、冰形成过程中,静风情况下,08:00相对湿度高于非静风情况。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17日16时,在永济市中条山(尧王台附近)200m高处发现有水汽的冻结、凝结物,本文称为特殊霜。当时观察到:①特殊霜形状各异,有木耳状、刨花状、蘑菇状、石花状和普通霜状等,最大直径约4cm;②特殊霜颜色白到乳白,且带有明显的透明与不透明相间的似树木年轮的花纹;③特殊霜出现在山北坡背阴少见阳光浅草丛中,凝结于地表土面和千草秆上,见图1;  相似文献   

14.
通河县连续3天出现霜、这几天的气温、地温都高于0℃,霜一般都凝结在较干的植物面或物质上,这种现象很少见。有人认为,有冰晶结构出现就应记录霜,有人认为既然地面最低温度高于0℃,就不应记霜,究竟怎样记录正确呢?气象学定义: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冰气在地面或地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冰晶,呈白色且具有疏松的晶体结构。并且贴地层空气温度必须低于0℃。为此记录霜不合适,但地面物体上确实出现了霜,这应怎么办呢?1气温、地面最低高于0℃时出现霜的原因从天气图上看,这场霜的形成主要是冷平流入侵使下垫面温度降低造成的。另外…  相似文献   

15.
关于霜形成时温、湿条件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在审地面气表的过程中,发现勃利县2003年10月4日出现霜,而最低地温却>0℃,由此引起了对霜形成时温、湿条件的讨论,并对历史资料中出现霜的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在最低地温≥0℃以及相对湿度不大的情况下出现霜的原因,因而得出将此日的霜做为正确记录处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冬春季节,天寒地冻,降雪形成的积雪常常持续多日,晴朗的夜晚,往往在积雪面上有霜生成.由于霜与积雪都是白色,难以辨认,若不仔细或未能很好辨认时,会漏记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晴空降雪     
李宗美 《气象》1976,2(2):23-23
1975年12月6—10日,本地受西北路径入侵的冷空气影响,出现一次寒潮降温、降雪天气,连续降雪5天。10日夜间天气转晴后,我们观测到一次罕见的晴空降雪现象。 12月10日18时,天气迅速转晴,原来持续5天的降雪也在19时20分终止。降雪终止后的12小时内,本站都是碧空无云,星月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末2005年初,由于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共计有68站次出现了零度以下的日最低气温,和1991年12月28-29日的大范围冰(霜)冻天气的过程环流特征演变及气象要素分析作对比分析,发现这两次过程均有欧亚大陆两槽一脊控制,高空盛行很强的经向环流,西北气流旺盛,冷平流明显,850 hPa温度低,850百帕和地面冷高压强度强,地面气温低、湿度干,露点低等特点。但由于受到西南低压云系东移的影响,700hPa和850 hPa广西的湿度都较大,云容易长起来,同时水汽本身就是一种温室气体,减少了辐射降温,所以虽然最低气温很低,但达到霜冻的站数都在40个站左右,持续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19.
黄山光明顶雪,雨凇和雾凇的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有训  王进宝 《气象科学》1999,19(3):309-316
本文用黄山1956—1996年气象资料,比较详细地分析讨论黄山雪、雨凇和雾凇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年降雪日数、雨凇日数和雾凇日数均为一多波振动的时间演变规律,年际变化具有阶段性,并存在准12年周期的低频振荡。(2)10月到次年5月都有降雪、积雪、雨凇和雾凇出现,冬季出现日数最多;3月比冬季略少,但雨凇日数多于12月.(3)降雪最早初日为9月17日,最迟终日5月26日;积雪、雨凇和雾凇最早初日在10月,最迟终日在5月上、中旬。(4)日最大纯降雪量为30.0mm,出现在3月中旬;电线积冰量大重量为12148g/m,出现在12月。(5)雨凇保持阶段的气温在-4.5—0.8℃之间,比雾凇和雨雾凇高,次数按风向分布也无明显差异;雾凇和雨雾凇在NW风向附近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20.
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夜间不守班的3次观测站容易漏记或错记霜。例如1999年3月23日,07时起来巡视仪器时,发现观测场草地上湿漉漉一片,天空无云,地面最低温度为-0.8℃,最低气温为1.6℃。此时霜和露都有可能出现。找几片角落里的叶子,仔细观看,发现正面有许多小水珠,反面有一些微小的冰晶,这种情况天气现象应记霜。初冬季节也容易出现上述情况。这种季节,只有适当早起并仔细观察,才有可能不漏记霜。初春时节谨防漏记霜@魏军霞$河南省焦作市气象局!454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