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容简介:《应用区位论》阐述现代区位理论的发展演化、研究视角和社会经济意义,论述应用区位理论及其实践路,;结合社会经济实际探讨商业、住宅与房地产业、办公型生产性服务业、城市产业、旅游业、公共设施等区位问题。书中汇集了现代区位  相似文献   

2.
公共设施区位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公共设施科学配置、合理布局、实现效率与公平最大化是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公共设施区位理论深受地理学、城市规划、经济学等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有综述类研究缺乏对公共设施区位相关理论体系的全面探讨,同时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相关研究进展关注较少.本文一方面通过将公共设施区位理论与传统区位论在区位选择目标、决策主体、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对比,对公共设施区位相关理论予以归纳;另一方面首先基于Deverteuil的综述研究简要阐述创始阶段、数量、后数最时代西方公共设施区位理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及局限性,尔后从多设施、多目标复杂区位模型、空间可达性度量、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等角度重点评述9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国内公共设施区位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简要介绍;最后在厘清公共设施区位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本文从统筹城乡公共设施配置、多种设施协同布局、区位决策因子多元化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陆大道 《地理学报》2010,65(4):507-508
李小建教授的新作《农户地理论》以不同于一般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学者的视角阐述了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户各种活动的空间区位及空间结构。这部著作是古典区位理论到现代区位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丰富了区位理论的学术园地。著作中阐述了农户耕作、农民外出务工和从事工商业、文化活动以及农户居住的空间规律,在此基础上,从地域空间角度揭示了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和对于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等的响应,总结了农户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这项研究吸取了西方区位论和空间结构理论的精华,以大量的农户调查、统计分析和模拟为基础,多角度总结出农户活动模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就研究的长期性、一手资料的翔实程度及空间模式的科学意义及实际意义等方面,本书确是我国近年来的优秀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4.
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主要包含有: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人文地理的四大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  相似文献   

5.
论地理学现代区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近代地理学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景观研究、生态研究、区位研究入手,阐述了现代区位研究在现代地理学地域开发与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剖析了传统区位研究(主要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和城市区位)的历史局限性,论述了以空间区位研究为特征的现代区位研究的学派、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企业区位选择是理解城镇化内在机制的重要微观视角。应用西方区位因素分析框架,探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企业区位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城镇化效应。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区位选择背离了西方工业区位理论中倾向于选择位于或接近大城市的预期,而呈现出以镇村行政区域为主以及“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同时,大多数企业没有过搬迁的经历,或属于近距离搬迁且迁移至开发区或大中城市的意愿并不强烈。根据调查结果,探讨了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区位因素(运费、技术成本、交易成本、集聚经济、劳动力、土地成本、资本因素、个人因素等),并揭示了导致该地区就地城镇化现象的微观机制,验证与完善了西方工业区位理论。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区位理论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构成上来说,区位理论包括非战略性区位理论和战略性区域理论两大体系。与非战略性区位理论不同,战略性区位理论将其分析置于区位主体的战略互动行为的基础之上。战略性区位理论的发展源于霍特林对策模型。多年以来,围绕霍特林模型的各种讨论和对该模型的诸多修正,促使战略性区位理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对于城市经济现象,战略性区位分析可以得到更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8.
边境区位及其再创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区位理论认为,国家边界降低了边境地区中心地的“中心性”,分割了中心地市场区,使边界两侧的经济活动交往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加大。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企业组织、企业行为变革和各边境地区区域和地方组织的积极参与等动力机制的作用,跨边界经济合作过程中,边境地区进行着边境区位的再创造。本文对传统区位理论有关边境区位的论述进行了评述,并分析和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企业组织、企业行为变革和各区域、地方组织等动力机制对边境区位再创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尽管学术界至今未能形成一般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区位理论,但已有的大量研究却对加深理解FDI的区位选择规律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作为一个成功转型国家,在华FDI区位研究早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区位理论和FDI理论两方面梳理FDI区位研究的理论基础后,回顾并评述了在华FDI区位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其未来发展中需要完善的相关命题。早期的研究以定性描述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转入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在华FDI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识别;研究主要集中在省区尺度,识别出的区位因子主要包括成本、市场、集聚和制度等。FDI在东道国的区位选择行为是“区域—产业—企业”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识别东道国区位要素的基础上,已有文献同时也关注了来源国效应、产业特征与企业属性和时间演化对FDI区位决策的影响。未来研究中需要加强对新兴经济体FDI区位模型的一般性讨论,强化“区域—产业—企业”系统研究,并关注基于功能视角的在华FDI(跨国公司)区位研究。  相似文献   

10.
西方办公活动区位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地理学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研究中相对成熟的重要领域。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将办公区位研究的进程划分为萌芽阶段、拓展阶段、系统化阶段和成熟阶段;并归纳了各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角度及不同流派的办公区位理论的发展。研究发现,西方早期办公活动区位呈现强烈的中心性倾向,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来,受信息技术的影响,办公活动区位出现了郊区化和非CBD倾向。最后总结了西方办公活动区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统计数据的限制、理论体系不成熟、城市内部尺度研究不足及信息技术影响下办公活动区位研究不深入等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克鲁格曼在借鉴经典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世界贸易、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改造并创新了传统区位理论,在此基础上构造出一套新的空间区位理论-称之为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以在该领域及此前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形势预测方面的贡献,获得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在新形势下取得的新成果,解决了许多传统区位理论未能解决的难题,而且使经典区位理论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但是,长期以来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被认为与地理界所研究的经济地理学关系不大,未引起地理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对克鲁格曼所研究的新经济地理学的内涵、研究意义及其与传统区位论的关系等方面,重新解读和审视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分析该理论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影响,以期对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创新研究和制订区域科学发展路线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技术发展、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产业空间分布也出现崭新的格局,不仅区位因子发生了变化,而且以最小成本、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传统区位理论和集中、大型产业布局模式也被新的区位理论和复杂的产业布局类型所取代.为此,学者们掀起了新一轮对产业区位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从区位因子、区位理论以及实证研究方面,综述了1980年以来产业区位研究的新进展,重点回顾了新经济地理理论、新产业区理论、新产业空间理论对产业区位的阐述,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技术发展、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产业空间分布也出现崭新的格局,不仅区位因子发生了变化,而且以最小成本、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传统区位理论和集中、大型产业布局模式也被新的区位理论和复杂的产业布局类型所取代.为此,学者们掀起了新一轮对产业区位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从区位因子、区位理论以及实证研究方面,综述了1980年以来产业区位研究的新进展,重点回顾了新经济地理理论、新产业区理论、新产业空间理论对产业区位的阐述,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一、"工业区位"同课异构的必要性1.从考情分析:该考点是高频考点在广东省2012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考试大纲》中,笔者就工业区位部分考纲要求解读如下:能使用和分析图文信息(区域背景、具体情景),分析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判断其类型(如原料导向型、市场导  相似文献   

15.
董辉 《地理教学》2012,(14):12-14
【课标解读】课标表述是:分析工业区位因素这条标准可分解为三个方面: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如何进行工业区位的选择。【教材分析】本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了影响人口、城市和农业的区位因素之后的内容,因此可以引导学生用前面的区位分析方法和思路对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办公空间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别从区位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等角度入手,总结了西方早期上述理论体系中办公空间研究的相关内容,并从办公空间的区位特征、集聚与扩散及其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等方面对西方战后在办公空间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还对西方办公空间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西方的研究进行了述评,以期为我国相同领域研究的开展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以来我国城市商业区位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1980年以来我国城市商业区位研究的进展。将我国商业区位研究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即以商业地理学及城市商业区位为主的宏观研究阶段,以城市商业网点区位及商业活动空间结构为主的中观研究阶段,以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店、零售店区位等为主的微观研究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对应的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对近年来城市商业区位研究新领域:信息化背景下商业区位、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商业区位、微区位理论、外资零售企业区位、社区商业布局等进行了概述,总结出我国商业区位研究存在的重实证、轻理论等问题,并对未来商业区位的研究提出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8.
工业的区位选择是指工业生产的空间组织过程,其选择结果就是工业的分布形式(工业布局)。工业区位概念是由德国人韦伯于1909年提出的,他从纯经济学角度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的理论,具有积极的意义。高中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专门讨论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虽然没有提及工业区位的概念,但对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作了较详尽的说明。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凸显,工业区位选择理论需要不断的充实和丰富。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思想“关联法则”认为,在产业的区位选择中,经济活动主体起到了重要作用,经济活动主体与区位因素的关联性应成为产业区位选择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本文以“工业区位因素”为例,提出了三条教学策略:明确经济主体的内在性质及需求,寻找与区域中区位条件的关联性;基于关联法则,从事实出发理解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从关联法则出发,渗透区位因素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并据此进行教学实践示例。  相似文献   

20.
消费行为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复杂行为,其形成的活动空间也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基于消费行为地理学的研究,以消费行为理论、微观区位理论等为依据,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微观区位选择进行了初探,以问卷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对嘉应学院学生消费行为的微观区位选择的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空间圈层结构,认知距离在其选择消费区位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