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耿慧 《气象》1996,22(2):48-49
热带气旋路径相似预报在目前的业务预报中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系统采用各种历史资料及实时资料,结合主要天气系统和500hPa数值预报形势场,选取热气旋路径0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相似个例,即它不但可以用实况场选取热带气旋的相似过程,而且可以根据数值预报形势场(包括预报热带低压位置)来动态的选取相似过程。  相似文献   

2.
郑晓波  郑奕 《贵州气象》2004,28(1):42-44
用2002年12月~2003年10月“天气在线”(www.t70nline.com)网站对我省定点的温度、降水预报和同期省级单位预报的准确率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各地在参考使用“天气在线”做定点预报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区地处中原,除有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外,天气变化还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在河南省台1965年提出天气阶段概念的基础上,近十年来,我区台站对天气阶段的划分和应用于预报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收到一些效果。本文介绍我区天气阶段的划分及划分天气阶段的一种基本工具——全年统一座标曲线图,并概要介绍天气阶段在长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74,(6):11-17
一、前言过去天气工作者对于江淮流域夏季旱涝的环流特征做过不少研究,有的也曾分析过其前期的环流特点,对江淮流域夏季发生旱涝的环流特征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大都着重于长江流域,并多是个例分析,而对旱涝灾害频繁的淮河流域地区的夏季旱涝问题,特别是对具体制作淮河流域夏季旱涝长期预报进行专门的分析工作,还是很少见的。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的教导,在过去多年来对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长期预报工作的基础上,利用1951—1970年共20年的500  相似文献   

5.
一、预报的效果天气预报对决定未来的行动有重要作用,预报的效果不仅仅决定于准确率,而且和使用方法也有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起重大作用,飞行和气象条件关系密切,说绝对一些,天气预报的好坏也成了决定胜败的关键。为此对天气预报的评价很重要。美国、英国在业务方法中研究了这一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战后也在继续进行,汤普生(Thompson)等人作了重要的研究,在日本则由小河原正已、铃木荣一和作者等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天气预报效果如何进行评价不是简单的问题,它是因活动的种类而有不同。首先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考虑,根据信息论,预报的信息量I用(1)式表示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天气预报中韵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不同的作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弄清楚什么是韵律,以及在预报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韵律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三类;天气韵律,环流韵律与气候韵律。我国广大台站的预报员经常应用150天,180天韵律来做预报。这些韵律关系往往通过一些谚语的形式来表达,如“不得春风,难得秋雨”,“雪水120天回头”,“初雷120天”等等。这一类我们可称之为天气韵律。预报员利用三线图上气压和温度的峰值与谷值,或剖面图上的一定模式,查看若干天后是否经常有一次天气过程(一般指一次降  相似文献   

7.
顾震潮 《气象学报》1958,29(3):221-223
近十年来天气数值预报(流体力学方法)有着飞速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这许多进展和成果还没有很好地总结,以致不论在数值预报的学习上或工作上都有很大的不方便.因此,苏联这方面的著名学者通讯院士这本书的出版是十分及时的.大家现在知道,苏联学者在数值预报方面从理论基础到具体进行预报,作了许多工作.事实上到现在为止,数值预报领域中一大部分的工作是苏联学者做的.而从现在这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欧洲中心五天内中期数值预报,特别是大尺度系统及环流形势预报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对于与大尺度环流形势密切相关的一些中期天气过程,只要对环流形势与天气过程关系进行客观定量分析,找出判据,就可以比较好地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制作这类天气过程中期预报。用环流形势的相似分析法找出这种判据作为数值预报解释的依据,称作数值预报相似解释方法(Simila-rtg Interpretation Method,简称SIM)。本文运用SIM研制陕西秋季连阴雨发生的中期预报方法。二、资料及连阴雨天气标准相似分析研究工作运用1971-1985年共  相似文献   

9.
一、相似方法的发展在苏联中长期天气预报中,相似方法广泛用于分析预报气象场,包括环流形势和天气过程。关于相似性的基本原理,Багров(1956年)曾指出:“如果在当前一段时间里当前天气过程的发展相似于过去曾经发生的某个天气过程,则可假定往后一段时间过程的发展也将相似地进行下去。”例如把当前500mb形势图和历史图作比较,按照外部形态(大型槽脊、行星锋区、盛行天气过程等)找到单个“良  相似文献   

10.
游景炎 《气象》1985,11(8):16-18
北方七省市对8407号台风特大暴雨作了较成功的预报,各地制作这次预报的主要物理依据,是广泛应用了北方暴雨的科研成果,它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天气气候相似分析;(2)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3)低空急流;(4)卫星云图;(5)诊断分析;(6)数值预报产品应用。  相似文献   

11.
即时预极(Nowcasting)是指对当时的天气状况的监测并对0—2小时内的天气作外推预报,甚短期预报(very-short-range forecasting)是指0—12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被认为是未来20—30年天气预报发展的方向之一。这两种预报出现和迅速发展有两个主要原因:现在和将来要求预报的内容(时、空强度)愈来愈具体,而造成强烈灾害性天气,很多是尺度很小、生命期很短的中小尺度系统。这种天气系统的可预报性一般只有几小时或十几小时,不能用一般的短期预报方法解决,而只能依据雷达、卫星和地面中尺度网等资料,根据实况和有关的中尺度系统的概念模式来外推或预报出天气未来演变位置。在外推中还要考虑其它因子影响(如地形、边界层等状况)来估计天气系统的生消和加强过程,因此还要现代化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本文摘自 WMO 第621号技术报告(1983)。  相似文献   

12.
蔡作金  张淑君 《气象》1983,9(1):38-42
天气雷达除了具有探测降水和警戒灾害性天气的能力以外,还具有定量测量降水的能力。它能够较迅速地获得大范围内的降水量分布。应用回波功率(P_r)—降水强度(Ⅰ)统计关系式,可以定量地估算出降水强度的分布情况,这对于水文部门的洪水预报、水库的蓄放及江河流域水量的短时预报都是很重要的。六十年代以来,国外在雷达定量测量降水方面有许多研究,1966年美国国家强风暴实验室曾利用雷达测得的降水资料,经数字化处理后供业务上试用。七十年代初,我国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如何利用天气雷达测量降水回波功率。并由此估算降水强度和降水量,以及雷达回波资料的数字处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思路 根据天气学原理和预报员的经验进行天气分型,每型下由数值预报输出产品、天气实况资料选取预报因子,并利用点聚图、多因子组合做“线性化”处理,进而建立“MOS”预报方程。这是把天气学方法,数值预报(其中包括完全预报和“MOS”预报)、人的经验结合起来,取各方之长,融为一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MOS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S方法,即模式输出统计方法是利用数值预报成果作天气要素预报的一种方法。由于近年来数值预报模式的不断完善,对天气形势场的预报准确率不断的提高,这一种方法逐渐成为许多国家作日常短、中期天气要素预报的主要方法。随着我国数值预报业务工作的发展(B模式投入正式使用~*),MOS方法也正在我国一些台站成为日常主要预报手段之一。今回顾这一方法的过去,分析它的现状并展望它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在在 NOAA 国家天气局业务基础上制作许多天气要素的统计预报,最成功和最广泛使用的预报是由所谓模式输出统计(MOS)方法制作的。MOS 预报主要应用于天气尺度,时效为每天两次高空观测(00时和12时)以后12至60小时。对于更长的时效,国家天气局使用的主要工具是一种结合统计和数值(动力)预报的所谓完全预报的较老方法。经典统计方法仍然是对于中尺度系统和时效小于12小时预报的主要工具。本文使用比较验证图表,讨论了这三种统计预报方法的使用和精确度,总结了每种方法的现状和最近的发展。指出 MOS 方法是怎样逐渐开始应用于过去主要是采用其他两种统计方法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对于延伸的和长期预报,很可能 MOS 未来将能够用于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工作和归档的任何时段。对于短时预报,MOS 可能将与经典的统计方法结合,并应用中尺度数值模式的预报结果作出任何时间的地方更新的预报。这样,到本世纪末,MOS 很可能成为所有天气自动指导预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为做延伸预报所用数值预报模式的现状 1.1 现在的业务模式为做延伸预报现在使用的模式主要有:做96小时预报的北半球4层模式(4L-NHM)和将它的结果延伸,做192小时预报的辐散正压模式(DB模式)。用这两种模式做8天的预报,每周两次,用星期日和星期三12时(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下同)的资料,做为值班业务预报进行计算,根据4层北半球模式作500毫巴的72、96小时  相似文献   

17.
春季长低温阴雨天气,对早稻播种育秧 危害很大。因此对其环流特点进行分析,寻 找预报着眼点是很必要的。 过去认为我区的低温天气,与影响我区 的冷空气强弱和南下路径有关,这一点看法 是较一致的。但对低温阴雨天气,单方面强 调冷空气的作用和强调暖空气的作用,我个 人认为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即使在冬天,暖空气强时,冷空气仍是主要矛盾,而冷空气 控制我区后,暖空气又变成主要方面了。所 以确切地说,我区的低温阴雨天气,应该是 与影响我区的华南静止锋和江南低空切变线 (简称江南切变线)有密切联系。因为在这 些系统影响下,冷暖空气在我区上空交绥,  相似文献   

18.
新电码规定中增加了一个过去天气电码,这对于完整地反映过去天气时段内的情况很有好处。但由于电码增多,在过去天气和现在天气配合编报方面带来  相似文献   

19.
最优多因子动态配置的东北汛期降水相似动力预报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季节预报业务模式27a(1983—2009年)预报结果和同期美国气候预报中心组合降水分析(CMAP)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报室74项环流指数和NOAA40个气候指数(1951—2009年),提出了客观定量化的最优多因子动态配置汛期降水相似-动力预测新技术,并对中国东北地区汛期降水进行了预报试验。利用历史资料有用信息估算模式预报误差原理,选取4个历史相似年对应模式误差来估算当前模式预报误差。通过单因子交叉检验距平相关系数确定主导因子及演化相似因子,结合当前及前期优化多因子组合配置确定预报因子集,最后利用历史相似年对应模式误差来估算当前模式预报误差并订正国家气候中心季节预报业务模式的预报结果,得到预报的汛期降水。对2005—2009年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的结果表明,此技术对中国东北地区汛期降水有一定预报技巧。证实了利用历史资料估计业务模式预报误差的另类途径是可行的,显示了在业务预报应用中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气象》1981,7(2):22-23
一、过去天气电码应着重反映天气演变 编码的任务应当是:第一、把已出现的各种天气现象(或云况)尽可能都反映出来;第二、尽可能比较完整地把这些天气现象(或云况)的演变表达清楚。 要达到这个目的和要求,首先需要在时间概念上,区分现在天气、过去天气和特殊天气,同时这三个方面所反映的天气内容又应有所区别,各有侧重点,有机联系,密切结合。因此,现在天气电码应该是尽可能反映近期主要的天气现象(或云况),而过去天气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