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吕新美 《地理教学》2014,(21):32-34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目标】1.知道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并了解地图基本要素的重要性。2.运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等已有知识和信息,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重难点)3.了解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增强野外生存能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教具准备】画图纸、课前量取的自家客厅的长度和宽度、实物展台等。  相似文献   

2.
白玲  徐彩凤 《地理教学》2013,(11):28-30
正【课标内容】要求: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教学设计意图】依据课标的要求及活动建议,本着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理念。以家乡——牡丹江市的发展变化为例,引导学生运用图文资料,感受并分析城市  相似文献   

3.
雷鸣 《地理教学》2013,(6):10-12
正新课导入【投影展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提问】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有何特点?【提问】从土地资源的属性来看,它属于哪一类?【追问】可再生资源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永续可再生呢?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显然,需要人类的合理利用。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  相似文献   

4.
EDTA络合滴定法是应用范围比较广的传统方法,但该方法对样品中钙镁摩尔比的适用范围约为1:10-10:1,时于超过该范围的钙镁比样品测定的准确度会有所下降;传统EDTA络合指示剂滴定法测定高钙低镁体系中钙镁含量时,终点不易判断,测定结果平行性差,甚至出现钙镁总量小于钙量的情况。通过往样品中加入一定量Mg’标准溶液的方法,改善了滴定反应效果。结果表明,Mg^2+的加入能明显提高滴定终点变色灵敏度。加标回收试验表明,镁的回收率达到99.96%,钙的回收率达到99.40%。该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单,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13,(12):64
正【活动目的】为了加强杂志对外宣传、加强编者与作者的交流、培育核心作者队伍、增进作者对刊物编辑工作的了解、促进杂志的发展,本刊拟举办编者作者交流沙龙活动。【活动时间】2013年8月10日13:00-17:00【活动地点】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会议规模】  相似文献   

6.
大范围的雪盖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剂,雪通过其自身的物理性质调节着地气之间的物质与能量循环,还能影响地表径流,调节水文循环,甚至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数据集,实时监测雪盖的变化就变得非常必要。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数据集,主要包括可见光/近红外数据集如NOAA数据集、MODIS数据集,微波数据集如SMMR数据集、AMSR-E数据集,以及多数据源的数据集。分析各种数据集的生成原理和优缺点,对目前雪数据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一、师生纠错 1.思维误区分析 【问题1】下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研修时间】2010年9月28日。 【研修地点】绍兴市高级中学。 【参加对象】绍兴市地理“考试评价研究组”成员、市直属学校高三地理教师、绍兴市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成员共25人。  相似文献   

9.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辨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鲁岩 《地理教学》2013,(1):26-27
正【教学目标】了解地壳的组成元素及分布;通过读图,掌握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通过绘图,掌握地球内外圈层结构,训练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说出各圈层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及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培养科学探索精神。【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地壳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土流失的时空格局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oil and water loss has been the most serious eco-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Chongq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spatiotemporal feature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from 1999 to 2004 based on RS and GIS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soil and water loss area decreased from 1999 to 2004. (2) Soil and water loss mainly exists in purple soil, yellow soil, limestone soil, paddy soil and yellow brown soil distributed areas. (3) The dry slope land and sparse woodland that are intensively influenced by human activities experienced most serious soil and water loss. (4) Soil and water loss in the study area indicated an obvious 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 (5)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and water loss and slope. (6) There is no obv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and water loss and aspect. (7) Soil and water loss mainly exists in the values of R between 300 and 340 distribution area. The very-high soil and water loss has obvious correlation with R.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801077; Science &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Supported by Chongqing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No.KJ070811; Doctoral Fund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No.06XLB004; Project by Chongqing Water Conservancy Bureau Author: Li Yuechen (1974–), Ph.D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specialized in the study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and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相似文献   

12.
基于3S的近15 a新疆LUCC时空变化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王芳芳  吴世新  杨涵 《中国沙漠》2009,29(4):636-640
 以20世纪80年代末期新疆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以2004—2005年度中巴资源卫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结合多层环境要素数据库、野外定点调查分析等数据,采用多要素综合分析的解译方法,通过人机交互式解译,综合判读并提取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05年近15 a来新疆LUCC时空数据。从现状、动态变化等方面对LUCC信息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并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进一步说明了新疆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结果显示,新疆的耕地、林地、水域、建设地面积都有所增加,耕地的年变化率最大;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减少,草地面积减少明显。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玉门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竟虎  苏有才  黄永生  刘晓 《地理研究》2012,31(9):1631-1639
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是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全球环境变化响应比较突出的区域。采用1976年、1989年、2000年和201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利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疏勒河中游玉门市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时空特征,为研究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结果显示:近34a来,玉门市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经历了"缓慢变化—急剧变化—显著变化"的过程。研究区景观密度增大,多样性和均匀度先减小,后增加;不同斑块间的分离度减小。农业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玉门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最直接驱动力,同时还受气候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勾鹏  叶庆华  魏秋方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0):1241-1249
湖冰物候事件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本文以西藏纳木错湖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多光谱反射率产品数据监测了2000-2013年纳木错湖冰冻融日期,并结合多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实测湖面温度、湖面辐射亮温分析验证了湖冰变化的原因。纳木错湖冰变化较好地响应了区域气候变暖:开始冻结日期延迟和完全消融日期提前使湖冰存在期显著缩短(2.8 d/a)、湖冰冻结期增长、湖冰消融期缩短,其中消融期变化最为明显,平均每年缩短3.1 d。湖冰冻融日期的变化表明:2000年后纳木错湖冰冻结困难,消融加速,稳定性减弱。纳木错湖冰变化主要受湖面温度、湖面辐射亮温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它们可以作为气象因子来解释区域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4  
王雨晴  宋戈 《地理科学》2006,26(6):743-748
土地利用效益是衡量土地利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着手,建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度评价模型,以量化方式评价全国14个大城市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变化趋势,评价的结果与现实情况吻合,表明协调度函数模型可操作性强,可信度高,不失为一种评价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策勒绿洲深处封闭环境之中,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属于独特的荒漠——绿洲型生态系统,通过对绿洲生态系统的圈层结构及其绿洲化与荒漠化的反馈关系直观的反映出干旱区的生态特征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具体包括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两种,通过对策勒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的表现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即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衡量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度。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建立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天山北坡经济带1990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及各类效益的协调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1990-2005年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县市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均有所增长,其中克拉玛依的综合效益上升幅度最大,而呼图壁的综合效益上升幅度最小,其余市县呈小幅增长。三大效益子系统在不同的市县具有较大的差异。(2)目前天山北坡经济带11个市县中有6个呈现出不协调状态;4个处于基本协调状态,总体协调状态不理想。1990-2005年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区域差异明显。沙湾、乌鲁木齐、奎屯和乌苏的协调度呈现上升状态;协调度呈下降态势的是阜康、米泉、玛纳斯、呼图壁和克拉玛依,昌吉和石河子的协调度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8.
基于极值标准化等传统方法开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中,评价因子与评价结果为线性相关关系难以妥善处理适度指标,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理论基础,在分析适度指标标准化建模需求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二次函数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并以重庆市人口密度指标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适度指标对评价值的贡献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于二次函数的标准化方法解决了适度指标在不同区间作用方向不同的需求;实证研究表明,改进方法较传统方法评价结论更符合实际,政策启示更符合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战略中的人口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远程耦合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充分考虑远距离相互作用的影响,对全球化世界中由远距离相互作用驱动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日益缺乏解释力。鉴于此,本文旨在将远程耦合(Telecoupling)理论框架引入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中来。在概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的基础上,从驱动力背景的变化出发,切入远程耦合框架的介绍,并基于此给出远距离相互作用驱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经验证据;认为远程连接、全球化和城市化是远距离相互作用驱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3种主要形式;进而提出建立“时—空—事”三位一体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解析路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近远程驱动力分解和基于网络的跨系统综合研究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中应用远程耦合框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综合评价法、聚类分析法、回归相关分析法对福清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变化规律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清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1996~2005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分阶段性上升趋势,1996年和2005年土地集约利用在空间上呈5级分布格局,且空间分布状况变化不大.自然条件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最基础的因素,人口、经济、技术因素是造成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解释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