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修复中存在的植被建植立地类型不清、植被措施与立地条件不适应、植被生长状况差等问题,对矿区排土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是加快矿区排土场植被重建的关键一环。本文以乌海已治理的矿区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选取微地形、坡向、覆土厚度、土壤硬度、土壤质地、全磷含量、全钾含量、有机物含量、植被种类和生命形式10个因子,通过对数量化、标准化的立地因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后,对排土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微地形、坡向、覆土厚度为主导因子,是研究区植被恢复主要影响因子。依据主导因子组合,将乌海矿区排土场划分成4个立地类型组,14个立地类型。通过对14个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得出地形因素和植被因素是影响排土场立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划分出立地质量等级为优(综合得分>7)、良(综合得分6-7)、中(综合得分5-6)、差(综合得分<5)四个相对等级,其中立地质量等级“中”和“差”的立地类型占总体50%,表明乌海整体矿区排土场立地质量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的植被配置建议,以期为干旱露天矿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  相似文献   

2.
刘大野 《西部资源》2012,(3):125-126
通过野外工程地质勘察,查明了元宝山露天煤矿3号排土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中的毕肖普条分法计算了3号排土场各勘察剖面的稳定系数,同时计算排了弃物基底的承载力和排弃高度,指出了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以及治理措施,保证了排土场边坡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西二号露天煤矿排土场基底工程地质条件为例,利用FLAC3D数值模型着重分析了基底岩土体性质对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的影响和排弃物本身及排土场基底变形破坏的失稳机制,其结论有助于指导此类排土场边坡应急防治工程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确定矿区受损土地再利用的重要前提,为充分利用矿区土地资源、修复受损土地,本研究以西北干旱荒漠区东部4个排土场为研究对象,以排土场平台和边坡为评价单元,以生态用地为复垦利用方向,从地形、土壤条件、区位条件、灌排设施、环境风险5个方面选取影响排土场再利用的指标,构建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引入障碍度进行排土场障碍因子诊断。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单元生态位适宜度指数在0.339-0.751之间,复垦为生态用地的适宜性等级整体偏低。同一排土场平台的适宜度指数(0.511-0.751)普遍比边坡(0.339-0.628)高。(2)各因子对不同单元的障碍度反应不尽相同。影响边坡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坡度、砾石含量和排水条件;影响平台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土壤条件、排水条件,土壤条件中主要以砾石含量和土壤容重为限制因素。上述方法能够有效用于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干旱荒漠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和生态重建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矿山迹地的生态恢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业开发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地,本文综述了我国露天煤矿排土场、采煤沉陷地和煤矸石山等矿山迹地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进展,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展望。采矿迹地生态恢复涉及到很多学科,需要借鉴多学科的理论,同时介绍了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实用技术和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未来应重点关注矿山迹地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与机理、采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的结构优化和采矿迹地生态恢复新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露天煤矿开采活动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会因扰动表土而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因此,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迫在眉睫。植被覆盖是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适宜的土壤结构与养分条件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本研究选取排土场渣土、沙子、腐殖酸、磷酸二铵与尿素作为改良材料,调节渣土的结构与肥力,将渣土改良为适宜植物生长的植生基质,通过对比不同处理下植生基质的理化性质与紫花苜蓿生长效果,筛选出适宜当地植物生长的植生基质配比,对汝箕沟大峰露天煤矿排土场渣土进行改良。研究表明,提高施肥水平可以提升植生基质养分含量,增大pH值,但高施肥水平下紫花苜蓿生长效果不佳;以沙改土可以较好改良渣土的结构问题,对其的肥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适量添加腐殖酸可以熟化渣土,使植生基质的化学特性更加稳定。从而得出大峰露天煤矿排土场渣土最优植生基质配比为渣土:沙子:腐殖酸(18:1:1)。本研究筛选出了大峰露天煤矿排土场渣土改良的最优植生基质配比,为该地区的渣土改良方法提供了参考,有助于缓解该地区的土壤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为土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帮助,也为矿山生态修复中的渣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周强 《西部资源》2022,(1):64-68
本文综合广东省封开县某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分析采矿终结的9段边坡,预测终结1号排土场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可能性较大;采场边坡和2号、3号排土场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可能性为中等;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影响严重.划分4个重点防治区域(A-1、A-2、A-3、A-4)和一般防治区(C),提出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矿区立地类型与生态修复技术的对位配置,本文选取了内蒙古西部草原矿区生态修复多年的露天煤矿排土场,对其坡体防护效果、植被恢复效果、土壤改良效果和工程技术成本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建立露天煤矿排土场的立地类型分类体系及其对位生态修复技术,为内蒙古西部草原矿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覆土厚度、坡度和坡向是影响排土场立地条件的主导因子,据此将排土场划分为9种立地类型。(2)厚层陡半阴半阳坡优先推荐“植物网格护坡+植苗+撒播+喷灌”,次推荐“六棱砖护坡+浆砌石截排水沟+撒播+喷灌”;中层陡半阴半阳坡优先推荐“浆砌石骨架护坡+浆砌石截排水沟+撒播+喷灌”,次推荐“撒播+植被毯覆盖+喷灌”;薄层陡半阴半阳坡推荐“砾石压盖+浆砌石截排水沟”;厚层陡阳坡优先推荐“生态袋拦挡+植苗+撒播+植被毯覆盖+喷灌”,次推荐“生态袋拦挡+撒播+稻草帘覆盖+喷灌”;厚层急阳坡推荐“植物网格护坡+浆砌石挡墙+撒播+喷灌”;厚层陡阴坡优先推荐“生态袋拦挡+植苗+撒播+植被毯覆盖+喷灌”,次推荐“植生袋覆盖+浆砌石挡墙+喷灌”;中层陡阴坡推荐“生态袋拦挡+波纹管排水+植苗+撒播+植被毯覆盖+...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管理的思想,提出了地质环境容量的概念,并给出一种考虑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地质环境优化管理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指导下,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地质环境容量的概念,并给出一种考虑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地质环境优化管理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1.
在"一带一路"与"两洋战略"背景下,基于各种目标的战略与工程被大量提出,并进行了论证。其中关于开发克拉运河的提议,被认为具有破解"马六甲困局"的重大意义。对此,本文运用VRTS分析法,从战略价值、战略风险和开发时机、开发(时序)策略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指出该提议存在战略价值高估、战略风险低估,以及战略时机误判和战略时序安排不够合理等问题,建议暂时搁置,并探索其他可行替代方案。本文关于开发克拉运河的分析,对于其他战略项目论证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民族文化的旅游地产是指以区域的文脉为开发契机,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卖点、以房地产开发为营销手段,具有一定民族文化主题的房地产项目,是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商业、居住等功能的,集投资与消费于一体的新型物业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民族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带动地产经济,实现房产开发与旅游景观、民族文化开发三位一体。采用这种开发模式需要重点考虑民族文化主题、区位、政策、配套、市场、开发主体等因素。楚雄彝人古镇项目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旅游地产的成功案例,其成功源于寻找到"地产"与"民族文化"和"旅游"的最佳结合点,成功地将民族文化融入了地产,地产融入了旅游,打造了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3.
学科融合教学是避免人为"学科断裂"的有效途径。基于学科融合理念,以洞庭湖湿地为探究案例,优化设计高中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课。以"巴陵胜状"的衰与兴为索引,在确保地理学科主导地位的同时,融合语文、历史学科相关教学资源,创设文史与自然兼备的学科融合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不合理开发洞庭湖引发的问题以及综合治理与保护洞庭湖的有效措施。在教学实施后得到学科融合教学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涛  蔡碧凡  陶卓民 《地理研究》2016,(11):2125-2138
因地制宜地实现农业休闲功能卓有成效的开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社会经济统筹的科学举措。在探索性构建城市群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ESDA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沿海六大城市群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环境健康与适宜性状况。研究表明:1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环境健康指数在城市群间与城市群内均呈现较大差异,以产业经济环境为主导的环境健康指数"非均衡性"成为制约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瓶颈";2城市群间与城市群内环境健康指数核密度分布的空间结构、空间形态和空间趋势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3沿海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可被划分为健康积极开发、较健康适宜开发、亚健康适度开发、非健康整合开发等4种类型。最后,提出各类型发展方向及策略,以期为沿海及中国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引。  相似文献   

15.
冀康平 《盐湖研究》2007,15(4):27-31
在柴达木的矿产资源开发中产生的"废料"不废,如果将这些废料与其它矿产资源相互衔接,就可配置形成一系列产业链。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对资源开发中"废料"资源化再利用进行了循环经济分析。并提出了各种资源开发的"废料"相互衔接和再利用的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16.
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灵魂,梅州素有"世界客都"之称,引发了梅州市政府推动客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思路和政策导向.从3个层面分析了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及开发现状,提出梅州市"一都三品"的开发构想及近期开发的切入点和从旅游者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来开发客家文化旅游产品.最后提出从点、线、面上整合优势资源,突出梅州客家文化与自然生态相互交融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8年前,本人有幸出席了在台湾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研讨会".遂后,从山坡地的范围及其开发原则、山坡地开发利用的主要表现、坡地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教育与研究等方面发表了对台湾山地开发及其保护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色彩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色彩及色彩文化的基本内涵出发,指出在旅游开发中可以借鉴利用的主要色彩理论,并在理论推理的基础上,分析色彩文化对于旅游资源评价、文化发掘、特色主题打造、色彩景观设计、资源整合、线路设计等方面的作用,阐明了色彩文化在整个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可以作为旅游开发的"红颜"、"红娘"、"红豆"、"红装"、"红线"等形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区北部处于该市新一轮城市规划"山、城、田、海"生态系统中"山"与"城"的结合地带,对维护该市景观生态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该区域的自然景观生态造成干扰:占用土地资源和空间,割裂山林景观的连续性;人工栽培的外来植被取代原生乡土植被现象严重;混乱的建筑布局和形态破坏山林景观的视觉美感;区域综合景观生态功能被削弱.在对广州北部房地产开发现状剖析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就如何协调房地产开发与自然景观生态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色彩及色彩文化的基本内涵出发,指出在旅游开发中可以借鉴利用的主要色彩理论,并在理论推理的基础上,分析色彩文化对于旅游资源评价、文化发掘、特色主题打造、色彩景观设计、资源整合、线路设计等方面的作用,阐明了色彩文化在整个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可以作为旅游开发的"红颜"、"红娘"、"红豆"、"红装"、"红线"等形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