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设在日本的世界资料中心(WDC—C_2)有六个,在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间建立了其中的四个(地磁、气辉、电离层和宇宙线)。另外的两个(太阳射电、日地关系)于1969—1971年的国际太阳活动年期间着手创建,如分析中心。除WDC—A和WDC—B外设立WDC—C_2,是为防备单个中心受到灾害的破坏,并且在地理位置上给科  相似文献   

2.
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的一项永久性产物就是建立了世界资料中心(WDC)体系,通过该体系开展了持续的各种有关地球物理资料的国际交流。这一自愿交流机构取得了很大成功。各中心的基本业务费用由东道国提供。国际性资料交流主要是以物换物的性质。资料的捐献者有数千,而资料的使用者则有好几万。  相似文献   

3.
世界地磁资料中心属于世界资料中心(WDC)的一部分。是1957年由国际地球物理年委员会(CSAGI)建立的一个机构,承担地磁观测资料的国际交换与地磁情报的交流,专门收集和出版有关日地物理(太阳与行星际现象、电离层现象、耀斑所伴随的事件、地磁现象、极光、宇宙线和气辉)及固体地球物理中的地磁测量、古地磁学和考古地磁学的资料。机构分为世界资料中心 A,建在美国;世界资料中心 B,建在苏联;世界资料中心 C,分别建在西欧、澳大利亚和日本。世界资料中心 A 是由美国国家科学机构的  相似文献   

4.
国际地震学及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在1977年8月大会上通过决议:“鉴于全球台站记录到的地震图是研究地震和地球构造的基础,而早期的地震图由于战争,灾害及变质多有损失;因此,有必要在各台系统地搜集并照像复制重要地震的地震图,以保存并可通过世界资料中心(WDC)取得。IASPEI 强烈要求全球地震台站与复制计划合作,在台站现场提供历史地震图及有关资料,以便照像复制。”随后,IASPEI 所属资料交换委员会建立了复制地震图工作组。  相似文献   

5.
1980年美国全国地球物理日地资料中心(NGSTDC)和固体地球物理世界资料中心(WDC)出版了由纳尔逊(J.B.Nelson)等编制的1900—1979重要地震图。此图是根据69份参考文献和报告编制的。所谓“重要”地震系指那些对人类造成重大损害的地震,或者虽然没有造成损害但震级 M≥7.5的大震。图中表示  相似文献   

6.
7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及其国际机构的合法席位,国际交流,特别是科技交流愈来愈为国际同行所呼吁.为回应国际机构IUGGISC,WDC,IAGA等的请求,本着平等互利,资源共享的原则,中国科学院决定"恢复国际资料交换".中国国家地震局于1978年以(78)震发地字第222号文下达"对外提供地震地磁资料任务",责成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实施,有关省区(市)地震工作领导部门及相关台站(网)组成"三结合"一条龙责任网络并狠抓资料的形成全过程,把"完整、准确、及时、连续、可靠"总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分类技术标准与规程措施,组成又一个"三结合",即观测环境与条件-观测标准与技术-成果的形成与审编出版.力求交换资料的共享可用性和深入的研究需要,确保其资料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一段时间以加强全球地震台网观测资料的收集和传播方面的国际合作,现正制定一项国际地震观测期(ISOP)计划。该计划是由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内的地球深部研究委员会(SEDI)、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IASPEI)以及岩石圈协会间委员会(ICL)联合发起的。这项计划是在认识到精确的走时观测在约  相似文献   

8.
未来的资料收集与处理为了对天文、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和分类,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于1956年组建了天文和地球物理机构联合会(FAGS)。现在大约有1500个观测台站向该联合会所属的机构提供它们的观测资料。显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测同样的现象,这件工作何其平凡,甚至令人生厌。但是,现在它的吸引力却突然大增,使人振奋,甚至连外行人对此都兴趣盎然。这是随着全球长序列系统对比观测的实现,特别是一些国际  相似文献   

9.
一、世界数据中心的历史及现状世界数据中心(WDC_s)成立于1957年,其主要任务是为国际地球物理年所得观测数据提供档案存储。1958年又应邀处理国际地球物理年延期一年的“1959年国际地球物理合作”项目所得数据。1960年经国际地球物理委员会的请求,答应继续处理国际地球物理年以后的数据,从此一直连续为科学界服务。  相似文献   

10.
1919年,由天文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等组织成立了国际研究委员会。为使国际研究委员会具有广泛的国际代表性,1931年将其改组成为国际科学联合委员会(ICSU)。这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它由17个科学联合会组成,几乎包括了目前人类所致力的每一个科学研究领域。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是国际科学联合委员会(ICSU)17个科学联合会中的一个,它跟国际研究委员会同时创建于1919年,IUGG 致力于地球科学研究以及将其成  相似文献   

11.
1.概况:欧洲地震委员会是历史比较悠久的欧洲国际性学术委员会之一,它是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的成员,还是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的一个较大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每二年召开一次大会,会上讨论有关在欧洲开展地震学研究和资料交换的问题,选举委员会的领导班子。欧洲地震委员会第21次大会于1988年8月在索菲亚(保加利亚)召开。这次大会在历届  相似文献   

12.
国际地震中心(ISC)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机构,建立的目的是搜集世界范围的地震信息,包括仪器记录数据和宏观地震资料。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得到全球尺度上的最精确和最完全的地震位置和震级。这些地震的震源位置、震相数据和宏观地震资料,均在地震发生后两年之内以月刊和半年一次目录的形式出版。这些数据也存储在计算机磁带上,其最后结果是一部详细的世界地震史。由于我们正在书写一部特殊的历史——地球的地震历史,所以有必要回顾一下 ISC 是怎样随时间发展的、它的功能是怎样不断改进的。我还要说明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台站观测是地球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的基础.1957年以来,白家疃地震台积累了大量连续、完整、可靠的地磁、地震数据,为我国的地球物理和地震科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今后仍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60年代以来,地震仪的放大倍数迅速提高,同时,地震预报和国际资料交换任务也要求台站提高监测能力和观测精度.1974年5月,白家疃台开始承担国际资料交换任务,但由于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国际地球物理年(IGY)50周年.这段经历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然而,它与新中国的艰苦创业史是那样的紧紧相连,与地球学科发展的新历程如此相依,而记忆犹新.它是上个世纪最辉煌的科学活动而为人们所庆贺.它搭建的认识地球--探索宇宙的科学平台和合作经验,更是光照千秋!  相似文献   

15.
可从美国全国地球物理和太阳—地球资料中心得到极长周期的数字化地震记录,这些记录是由国际加速度仪布署计划(InternationalDeploymert of Acceleromelers Program)收集的。该计划是采用拉柯斯特数字记录重力仪组成的一个世界台网,它是由圣地亚哥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在许多外国研究机构赞助下管理的。国际加速度仪布  相似文献   

16.
地震图和磁照图是地震事件部分地球物理场的真实反映。它是地震、地磁学研究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先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记载和仪器记录,为开展地震予报,地震研究和国际资料交换创造了条件。 1874年,我国已经安装了地震、地磁记录仪,1957年已有相当规模(具备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的地震台12个、地磁台4个到1980年投入工作的地震台415个,地磁台201个),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三维固体地球可视化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固体地球结构可视化网站是当今全球地球科学研究的迫切要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中国三维固体地球结构网站紧跟国际潮流,应运而生.该网站利用三维可视化成像技术和计算技术,综合我国现有地球物理观测资料,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可方便获取数据和交互处理图像的平台.在技术上.该网站采用交互式开放结构,用户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研究目的,下载或上传数据.实时处理数据和显示图像结果.并对计算过程进行交互控制和引导,充分提高地学数据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1984年10月1日至6日在莫斯科举行了欧洲地震委员会第十九届大会,来自世界7个国家250多人出席了会议。欧洲地震委员会建于1950年,主要致力于地震学方面的交流。它是国际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联合会(IUGG)、国际地震与地球内部物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震中心(ISC)是一个非政府的、非营利性机构,它的首要任务是产出权威的地球地震活动性报告。《国际地震中心公报》报道了50年(1960~2011年)的地震活动性。近年来由于全球台站日益增加,使得报告的地震事件尤其是事件的震相数量急剧增加。相似的射线路径会引起相关的走时预测误差,这些误差归因于:模型中没有加入地球非均匀性,这导致了对定位不确定性的低估和不利的台网几何结构以及定位偏差。因此,全球的台站分布越密集和越不均衡,大多数定位算法中所做出的假设(观测数据是独立的)越不成立。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为国际地震中心开发了一种新的定位算法,这种算法考虑了相关误差结构。我们采用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所有的在ak135模型中有有效走时预测的标准震相来得到更精确的事件定位。本文中,我们阐述了新的国际地震中心定位方法,为检验此方法的可靠性,我们用该方法重新定位在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参考事件表中的地面真实事件,我们也对整个《国际地震中心公报》做了重新定位。我们的定位算法虽然只有很小的改进,但是对定位结果的改进却很显著,尤其是在深度的确定上和更精确的形式不确定性分析上。我们论证了新的定位算法;通过后续震相的使用和深度解的测试,相当多的地震震群变得更紧密了;因此该算法为地球地震活动性提供了一个改进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地球深部研究联合会(SEDI)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地球深部的国际科学组织。SEDI 的宗旨是,增进对地球深部的过去演变,当前地热、动力和化学等状态以及这些状态如何影响地球表面构造和观测过程的了解。地球深部通常是指地核和下地幔,但也可能涉及地表,例如,在地幔热柱的研究方面。SEDI 的科研课题和攻关难点包括地磁动力和长期变化、古地磁和地球深部的演变、地核成分,构造和动力学、发电机能量学和内核构造、地核的冷却和核-幔边界区、核-幔边界形状、耦合和地球的自转、下地幔的构造、对流和热柱等。自1987年以来,SEDI 一直是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的一个内部委员会。因此它跨 IUGG 的一些协会的传统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