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以3个当地主栽品种(莎车1号、莎车14号和莎车18号)为试材,在春季巴旦杏花蕾期至开花期,利用高精度冰箱进行花蕾、花朵和叶低温霜冻害模拟试验,结合历史灾情资料分析春季低温霜冻的强度与发生时段,确定巴旦杏晚霜冻冻害气象指标。结果表明,在开花期若遇到-4.0℃低温且持续2h,会出现轻度冻害;-4.0℃低温若持续4h,莎车1号(纸皮)、莎车14号(叶尔羌)和莎车18号(晚丰)三个品种均会发生冻害,减产幅度达到20%左右;若-6.0℃的低温霜冻持续达2h,三个品种都会发生严重冻害。  相似文献   

2.
巴旦杏春季低温霜冻灾害气象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当地主栽品种(莎车1号、莎车14号和莎车18号)为试材,在春季巴旦杏花蕾期至开花期,利用高精度冰箱进行花蕾、花朵和叶低温霜冻害模拟试验,结合历史灾情资料分析春季低温霜冻的强度与发生时段,确定巴旦杏晚霜冻冻害气象指标。结果表明,在开花期若遇到-4.0℃低温且持续2h,会出现轻度冻害;-4.0℃低温若持续4h,莎车1号(纸皮)、莎车14号(叶尔羌)和莎车18号(晚丰)3个品种均会发生冻害,减产幅度达到20%左右;若-6.0℃的低温霜冻持续达2h,3个品种都会发生严重冻害。  相似文献   

3.
香蕉是热带果树,喜温畏寒。据观测研究,影响广西香蕉越冬的气象灾害是霜冻和平流寒害。出现日最低气温≤4.0°的霜冻天气,香蕉叶片开始受冻害,气温越低,受害越重。日最低气温≤0℃,冻害严重。当出现日均温≤8.0℃、过程最低气温≤5.5℃的  相似文献   

4.
凤县花椒霜冻特点及御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凤县气象站1961-2008年的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风县春季霜冻的气候特点:平均终霜日为4月16日,80%保证率的终霜日为4月26日,80%的霜冻和98%的重型霜冻出现在3月下旬-4月上旬,霜冻均为平流辐射型。根据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08年4月21-25日霜冻过程对比分析,结合冻害调查,探讨风县花椒冻害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凤县花椒春季冻害的防御措施:①通过现代育种技术选育抗冻性强的品种;②大规模种植,要重视气候保证率;③充分开发利用当地小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花椒;④使用生长抑制剂延缓作物生长,使花期避开霜冻高发期。  相似文献   

5.
根据且末气象站1971-2012年冬季逐日气温资料,通过对冬季极端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10℃负积温、最低气温≤-18℃日数、≥1cm积雪持续日数等冻害气象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红枣综合冻害指数,并采用线性回归,ma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对综合冻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冻害指数数值越小,冻害越严重;确定综合冻害指数≤-1.0时为红枣出现冻害的临界指标;冻害指数在1977年前后出现了一次增大突变;预测2013年红枣受冻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6.
2016年5月15日清晨河西走廊东部发生区域性强霜冻天气,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了200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灾害。本文利用实时MICAPS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和河西走廊东部区域内6个国家自动气象观测站和93个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对这次冻害天气过程的天气学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霜冻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冷空气爆发是造成冻害的直接原因;0 cm地面温度和气温≤0 ℃持续时间长,导致农林作物深度冻伤;前期气温偏高使得农林作物发育期提前,加之霜冻出现时间偏迟,农林作物抵抗冻害的能力明显下降,冻害影响加重;冻害发生后,温度急剧上升、湿度迅速减小,作物水分强烈蒸腾,作物细胞失去受损,导致受灾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7.
林之光 《气象》1980,6(1):35-36
霜和霜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霜”指的是白霜,是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不仅与贴地层的气象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物理属性有关。“霜冻”指的是作物生长季节里因近地层气温降低而形成的一种低温冻害现象,我国气象部门在对外进行预报、情报服务时一般以地面最低温度≤0℃作为霜冻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1986年4月22日,由西西伯利亚南下的强冷空气入侵我地.当日下午,哈密市出现大风天气,瞬间最大风速19m/s,2分钟平均最大风速11m/s,24小时最低气温下降8.7℃.24日10时至17时,降雪量2.3mm.25-26日出现了重霜冻,最低气温降到了-1.2℃,地面最低温度达-7.9℃.终霜冻比平均期偏晚12天.由于这次霜冻发生晚,强度大,使哈密农区的经济作物遭到严重冻害.  相似文献   

9.
油菜冻害的气象条件分析及预防王明学(长葛市气象局·461500)1油菜冻害的气象条件分析冬春季节,由于北方冷空气入侵带来的剧烈降温或霜冻,常使处于越冬、蕾苔生长的油菜茎叶或花蕾遭受低温冻害。油菜遭受的冬春冻害,一般有根拔、叶片受冻和蕾苔受冻三种症状。...  相似文献   

10.
1引言2003年6月9日凌晨,孙吴县遭受了历史罕见的霜冻灾害,全县11个乡镇的8.55×103hm2作物受灾,占总播种面积的21.8%。霜冻主要出现在山区河套,背阴坡及低洼地块灾害严重。孙吴本站6月9日最低气温为1.3℃,地面最低温度为-0.2℃。2冻害成因2.1前期背景入春以来,孙吴县连续几个月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春季(3~5月)总降水量为47.1mm,比历年少36.1%;平均气温为4.2℃,比历年高2.7℃。孙吴县2003年春季气温、降水情况(见表1)。截止到6月上旬,全县各地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象。致使土壤含水量少,土壤热容量小,降温速度快,是此次冻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11.
一次区域性冻害天气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2004年5月3~5日清晨,河西走廊东部地区连续发生区域性强霜冻天气,对武威市农林业生产造成有气象记录(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危害。文中应用实时MICAPS气象资料和地面自动观测资料,对这次冻害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和气候学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霜冻预报的着眼点,结果表明强冷空气爆发是造成冻害的直接原因,前期气温异常偏高使农作物生育期提前、长时间持续0℃以下气温和地温加剧了冻害程度。  相似文献   

12.
春季晚霜冻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4月中旬以后的晚霜冻,常对拔节后的小麦和苗期玉米造成一定程度的冻害,对蔬菜、瓜果的危害更为严重。所以,做好此期间的晚霜冻预报,提前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就显得十分必要。1 霜冻标准以地面最低温度≤0℃作为霜冻。本文选取的时段为1983—1990年的4月10日至5月31日,统计样本总数为400例。其中霜冻样本数为27例,占统计样本数的6.8%。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河北省中部地区“寿光五代”日光温室内外气象资料和番茄生长发育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小波变换及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冀中地区“寿光五代”温室的增温效果,建立了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室内外最低气温回归模型,确定了不同等级番茄冻害温室外最低温度指标,并分析了历年达到冻害指标日数的时间分布及多尺度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晴天、多云和阴天天气状况下,温室内日最低气温随外界日最低气温变化而变化,二次曲线拟合最优,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0.895和0.414;晴天、多云和阴天时番茄重度冻害指标分别为TD(室外日最低温度) ≤-15.0 ℃、TD≤-17.5 ℃、TD≤-16.5 ℃;晴天、多云和阴天时番茄中度冻害指标分别为-15 ℃<TD≤-13.0 ℃、-17.5 ℃<TD≤-14.5 ℃、16.5 ℃<TD≤-14.0 ℃,晴天、多云和阴天时番茄轻度冻害指标分别为-13.0 ℃<TD≤-8.5 ℃、-14.0 ℃<TD≤-9.5 ℃、-14.5 ℃<TD≤-9.0 ℃。冻害发生日数年均42.0 d,重度冻害发生日数平均为3.6 d,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12月上旬至2月下旬,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10年呈持续下降趋势,且在1986年发生突变;达到重度冻害指标日数存在7 a、15 a震荡周期,达到中度冻害日数存在5 a、10 a和20 a震荡周期,达到轻度冻害日数存在10 a和18 a周期;根据温室外天气条件将冻害分为三种类型:晴冷型、寡照型和混合型,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冀中地区不同类型冻害日数分别为12.0 d、22.0 d和36.0 d,分别占总日数的17.1 %、31.4 %和51.4 %。  相似文献   

14.
哈密地区霜冻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14年哈密地区4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0℃的观测资料及低温冻害调查资料,根据霜冻指标计算历年初、终霜冻日期和无霜冻期变化趋势;依据异常霜冻标准,分析哈密地区霜冻异常特征,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54a全区及各站点终霜冻绝对变率均大于初霜冻,表明终霜冻稳定性差,对农牧业生产危害大。(2)全区及各站点初霜冻呈推迟趋势,终霜冻呈提前趋势,无霜冻期呈延长趋势。(3)特晚终霜冻近14a各地均未出现,而偏晚终霜冻在各年代几乎都有出现;特早初霜冻各地在20世纪80—90年代均未出现,偏早初霜冻在60—90年代各地均有出现。(4)哈密地区霜冻灾害主要由终霜冻造成。  相似文献   

15.
韩城大红袍花椒冻害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花椒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结合气象资料,分析韩城花椒冻害特点。结果表明:越冬期一定强度的持续低温是花椒遭受冻害的主要原因,初春冷暖骤变造成花椒萌芽、开花期霜冻害。通过分析初步掌握韩城花椒霜冻害发生一般规律,明确了花椒生产中农业气象服务要点,提出防冻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岐山地区的晚霜冻由于地面温度降低到0℃以下,无论是否出现白霜,均可能使作物遭受冻害,因此在分析中以地面最低温度小于0℃的日期作为霜日,以春季地面最低温度小于0℃最后日期作为终霜日。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河南省晚霜冻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4月13-15日豫西、豫北一带冬麦区出现的晚霜冻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霜冻由来自超极地路径的冷空气经寒潮关键区后入侵河南,与后期补充南下冷空气的共同作用形成,高空500hPa主要影响系统为旋转南下的横槽。这种类型的冷空气活动在春季更易给豫西北、豫西带来强降温、霜冻害天气。而前期气候干旱导致土壤失墒,易发生霜冻害;当时小麦正处于拔节一抽穗的低温敏感期,抗寒能力较弱,加重了霜冻害程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铜川市宜君、铜川、耀州区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和76个区域自动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以及相应的高空探测资料,对2018、2020年铜川市核桃晚霜冻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造成晚霜冻害的冷空气均是自北向南影响全市,宜君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铜川和耀州提前1 d,全市极端最低气温均出现在宜君县棋盘镇弥家河。2018、2020年晚霜冻害均属于轻度,2018年晚霜冻害范围和强度均大于2020年;全市晚霜冻害高发区主要分布在宜君县、耀州区西北部山区,宜君县发生晚霜冻害强度、范围较大;受混合型霜冻影响,地势相对较低的低洼地带的最低气温较周边偏低4~6 ℃。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七年五月三日晨,我市十二县(区、市)普遍发生一次少见的严重晚霜冻危害,全市各地普遍出现白霜,最低气温除青州、高密、五莲为3.2、2.9和2.6℃外,其余各地都在2.0℃以下,其中诸城、临朐、寒亭在0℃以下;地面最低温度除潍城、青州为1.0和0.1℃外,其余各站均在0℃以下,以寒亭、昌邑、临朐更低,在-3.8—-2.2℃之间。  相似文献   

20.
秋冬大白菜生产是解决贵州冬春叶菜淡季供应的关键,受冬季低温雨雪天气的影响,冻害制约着秋冬种反季节大白菜的品质和产量。研究贵州秋冬种大白菜低温冻害指标,可为大白菜低温冻害的灾害预警、种植区划和反季节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试验研究以贵州省普遍种植的大白菜品种"鲁白六号"为试验材料,在莲座期将其置于人工气候室,设置5个不同的恒定低温,根据自然条件下低温天气过程气温日变化规律设定4个动态低温变化,分别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探讨冻害与低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大白菜低温冻害指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秋冬种反季节大白菜莲座期长时间低温冻害临界温度是-4℃,持续时间为10 h。动态低温轻度冻害指标是日最低气温-2~0℃,持续时间2 d以上;动态低温中度冻害指标是日最低气温-4~-2℃,持续时间1-2 d;动态低温重度冻害指标是日最低气温-4~-2℃,持续时间2-3 d;动态低温极重冻害指标是日最低气温-6~-4℃,持续时间2 d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