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日本阪神大震灾后的情报服务工作,体会并认识到了地震科技信息工作应该努力改变旧的服务机制和方式,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通讯手段,及时获取大量的信息,并经过进一步加工和分析,向领导和科研人员提供实时的和超前的情报,只有面向社会,为防震减灾服务,才能打开地震科技信息服务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郇堡地滑是1303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的重要遗迹之一,郇堡地滑使民宅、水利设施遭受了严重破坏,使地貌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形成了地滑洼地、鼓丘、堰塞湖、地滑泉、地滑阶地等众多滑坡遗迹。郇堡地滑体经过700a的漫长岁月,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古老的地滑体地貌已不完整,通过对地滑体所处的构造环境和该地区各种条件与地滑有关的地质、地貌条件现象分析,确定出郇堡地滑的规模及滑动方式,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史料为依据,叙述了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7级地震后,民众自发组织的筹集赈灾款项、物资,救助赈济灾民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地震活动时序谱的涨落统计特征与地震活跃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地震活动演化的统计判据,本文采用多项式拟合法展示地震时序谱之涨落谱,以分维函数法判断最小邻间距(NNS)分布的Poisson性,然后采用MKS无参量法判别涨落谱之统计稳定性,确定NNS分布的转变区,具体研讨了四川、云南若干震区地震活动时序谱的涨落统计分布,发现地震活跃期到来时NNS分布表现出非Poisson化的特征。进一步通过改变和调节时序数据样本集之震级下限,并逐段前推进行统计计算的方式进一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客观地确定了这些震区地震活动时序涨落谱统计特征的转变期,使根据该统计法判断地震活跃期的方法论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5.
对漫湾水库蓄水诱发地震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后库区小震频次明显增加,近距离地震明显增多,在蓄水首次达到高水位和由高水位突降至低水位时,诱发了最强地震。表明蓄水对库区构造应力场产生了影响,使得局部应力场较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方向出现明显偏转,作用方式发生改变,呈现较大的垂直作用效应,节面错动出现较大正倾滑动分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目前的地震应急预案中地震现场工作队的要求,对各省现有地震现场物资管理状态模式统计分析.以河北省地震局地震现场物资库的电子信息化建设研究为例,分析了地震现场工作队物资的信息数据库建设特点,将电子信息化管理带入地震现场物资库的出入库管理中,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地震现场...  相似文献   

7.
刘文义 《中国地震》1996,12(3):275-284
以活断层网络为结构框架的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可视为一个“断层运动与蕴震”系统。用自耦合方法初步研究发现,该蕴震系统是一个时间结构有序的耗散系统,这种时间结构的有序是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通过系统与环境物质,能量的变换而建立和维持的。它在演化过程中遵循着非平衡相变的若干特点,这就是临界慢化,分岔与减熵等,以能量积累的负反馈方式开始,以能量大释放的正反馈方式结束的螺旋式地震活动周期是中国大陆及其周边板  相似文献   

8.
《矿山地震学研究与进展专辑》索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山地震学研究与进展专辑》是由地震部门和煤炭部门专家共同编辑的一本介绍微震学在矿山应用方面的文集。该文集收录了8个国家利用地震学研究矿山震动和冲击地压(岩爆或矿山冲击)的多项成果;比较广泛地介绍了国外在矿山地震及其安全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国内的研究动向。但因经费原因,该文集未能公开出版。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研究成果的借鉴作用,特编辑了这本《索引》,供采矿专业与地震界的科研人员查阅。本专辑作为《矿山地震学研究与进展专辑》的文献索引,共收录了国内外论文58篇,其中,提供了国外38篇论文文献的题目、作者、摘要、代码、目录、图题、表题、出处、原题和译(校、审)者等10个条目;国内文献系最近一二年和即将发表的研究成果。该索引还收录了3篇对矿山地震学的学科发展颇有见解的“序”。  相似文献   

9.
丽江7.0级和唐山7.8级地震前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6年丽江7.0级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的形变动态演化过程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强震前形变场均存在大范围垂直差异运动增强以及与构造相关的形变高梯度带(区);(2)震前数年(或更长)垂直形变场的趋势改变,并出现形变局部化。结合强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研究了这两次地震前垂直形变动态演化与孕震形变的异常特征,认为与构造相关的强烈差异运动是孕震应变能积累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对滇东地区强震幕式活动与强震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继登 《地震研究》1997,20(4):365-372
滇东地区的强震活动有明显的周期性,这已为众多的地震学的研究所证实,但进入第Ⅴ幕第5个强震活动时段后,仅发生了1次6.3级地震,从而改变了本世纪以来前4个强震活动时段的强震活动次数(最少2次)与强度,这就经起人们的关注,是否再次发生比6.3级更大的强震?一直困扰着人们。所以许多学提出不同的认为企图解释这一问题。作就是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看法并对滇东地区的强震活动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华北地震区7级以上强震活动的震中迁移图象为例,揭示了我国各地震区带内的强震震中迁移有以下基本迁移特性:强震震中在每完成一次迁移后均将改变其原来迁移运动的方向和速率,即改变其迁移运动的速度。因此,不论是时间意义上还是地点意义上,在强震震中迁移的前方将存在着一个未来强震危险性较小的前向扇形时空安全区,未来一次强震发生在这个扇形时空安全区内的可能性不大。并对强震震中这种普遍的变速度“扭头”或“掉头”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地震小区划基础数据的梳理,基于GIS平台完成了地震小区划成果数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主要包括资料查询和成果应用两大模块,可实现基础资料及成果数据的查询与展示,还可对现有数据进行数字化分析,产生新的成果数据。该系统改变了传统地震小区划工作成果的展示方式,丰富了数据资料,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地震层析成像的一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层析成像技术已广泛用于地球科学研究之中,如声波和弹性波层析成像,使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系数作为参数,可以解决复杂的非均匀介质的成像问题。由于层析成像伴随着特定的观测方式,所以其成像结果可以比常规  相似文献   

14.
局域积能振荡模型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均匀介质中能量的非线性积累过程,模拟唐山7.8级和大同6.1级地震的前兆场演化,发现能量主要聚集在介质参数发生改变的地区,而且能量的增强呈现聚集-恢复-聚集的过程,说明地震孕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前兆特征,与地壳内能量的非线性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5.
南北地震带和青藏块体东部近期大地形变与地震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江在森  王双绪 《中国地震》1997,13(2):139-150
通过研究南北地震带及青藏块体东部地区20多年来大地形变场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呼应关系,发现大地形变既具有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各分区形变场又具有同时段的宏观相似性;继承性运动是现代地壳运动的总趋势,而运动方式为波浪式,涌动式推进。地壳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区域为能积累阶段和释放调整阶段,这可能是地震活动的相对平静与活跃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6.
根据《应急物资分类及编码》(GB/T 38565—2020),对震后所需应急救援民生保障物资种类进行梳理,参考地震应急处置经验和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制定地震应急救援基本民生保障物资最低需求标准。对2007年以来有记录的物资投入数据进行梳理统计,采用数值拟合方法构建震后物资需求模型,计算震例模型值、标准值,并对实际值与模型值及实际值与标准值偏离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模型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5个新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奖项将支持高级研究并提供估算地震冲击的试验设备。这些奖项是NSF的George E.Brown,Jr.地震工程模拟网(NEES)的一部分。在2004年完成时,高速国际互联网将从远处用工具连接研究者,以检测并改进地  相似文献   

18.
海地地震发生后,更多的余震持续摇晃着这个国家。这次Mw7.0级地震来得如此迅速、如此猛烈,让人束手无策。解决类似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地球表面的变化。目前,一种新的激光成像技术正在改变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所有的地震都去哪儿了?莫纳斯特尔斯基地震学家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夏威夷的基拉韦亚火山变得平静了。频繁的雷电和咆哮的大风过后,天空一片阴暗,预示着一场大暴雨即将来临。然而,就在暴雨之前的瞬间,狂风突然停止———暴雨前的平静。地震学家对地震这种现象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在开发地震目录查询系统的过程中,通过CSS样式和PHP程序的结合运用。可动态地控制地震目录查询系统的返回结果,使查询结果的显示可以随获取的地震目录的条数而改变。极大地方便查询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