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青藏高原玉门、可可西里及芒康岩区新生代火山岩中橄榄石、辉石、长石以及石榴子石巨晶和透长石巨晶的矿物化学持征,并利用矿物学资料探讨了火山岩形成的温度及压力条件.指出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岩主体乃是一套陆内造山带钾玄岩系列火山岩,其矿物化学、主元素及同位素特征表明,这套火山岩应起源于加厚陆亮底部的特殊的富集型壳幔混合带。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部若干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长石巨晶的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汇集了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76个长石巨晶的化学成分,并与53个国外长石巨品进行了对比。文中对长石巨晶的产状、物理性质、矿物化学及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国际上关于长石巨晶五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作者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富钾火山岩中单斜辉石、斜方辉石、长石巨晶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等特征进行了研究。文中还对巨晶的成因及对岩浆的影响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山东昌乐新生代玄武岩中发育大量长石、辉石和刚玉巨晶。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辉石和刚玉上,而长石巨晶的来源仍存在争议。本文对新生代玄武岩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长石巨晶矿物特征、包裹体成分和原位主微量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长石巨晶主要存在于K2O和Na2O含量较高、SiO2含量较低的碧玄岩中。背散射图像下长石巨晶无环带,存在长石、辉石微晶及玻璃质组成的反应边。巨晶原位主量元素分析表明:长石为歪长石,An值为4.76%~5.62%,Ab值为49.81%~71.89%,巨晶核部Mg、Fe、Na、Al、K等元素及An、Ab的含量处于小范围内的无序波动状态,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可能为地幔环境下结晶的高温无序矿物;长石巨晶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δEu=12.37~26.22), Sm、 Nd、 Gd相对亏损,核部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1.98×10-6~2.46×10-6,LREE/HREE=21.71~76.51,(La/Yb...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科洛火山群中发现的巨晶和捕虏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洛火山群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部。科洛火山群与五大连池和二克山火山群构成了富钾火山岩带。形成于新生代的科洛火山群,其火山岩是富钾碱性基性和超基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在基性和超基性熔岩中,我们发现了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碱性长石以及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捕虏晶.而过去,人们所研究的巨晶和捕虏晶往往产于钠质碱性玄武岩中。  相似文献   

6.
丁振华 《矿物学报》1998,18(1):23-27
本文对山东昌乐碱性玄武岩中刚玉巨晶的更长石包体及同一地区产出的歪长石巨晶进行了电子探针、红外吸收光谱测定,讨论了更长石包体与刚玉巨晶、歪长石巨晶间的成因关系,认为刚玉巨品、歪长石巨晶以及玄武岩中的其他巨晶构成了一个结晶序列,歪长石相对较晚结晶。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高压巨晶分布比较广泛,它们常与二辉橄榄岩包体伴生。研究这些巨晶,对了解玄武岩浆形成和演化历史,解决深部成岩作用和岩浆结晶分离过程具有很大意义。伊通火山群[1]含上地幔包体的玄武岩火山锥普遍含高压巨晶,它们是普通辉石、钠透长石和铁黑云母。小孤山火山锥含巨晶达1%,为钠透长石和普通辉石组合,尖山火山锥含巨晶2%,为钠透长石+普通辉石+铁黑云母组合。大孤山东山、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我国近五年来在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年代学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重点总结了中国东部与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年代学数据成果和岩石学资料;回顾中国东部与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成因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介绍了目前对于长白山天池火山、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青藏高原的地球动力学过程、钾质-超钾质火山岩、高镁钾质火山岩等研究已获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提出了中国新生代火山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东临朐-昌乐地区新生代火山岩是新近纪中新世-上新世火山活动产生的大陆溢流玄武岩,分为牛山期、山旺期和尧山期,主喷发期为牛山期和尧山期,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化学成分由早至晚向富碱、钛、钙,贫硅、镁、锰的方向演化,岩浆分异程度晚期较早期高。岩石内有大量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等幔源包体和透长石、普通辉石、尖晶石等巨晶。玄武岩K-Ar年龄为4.34~18.87Ma。火山岩岩浆来源于上地幔。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部苏鲁皖地区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除了含有大量地幔橄榄岩类捕虏体以外,尚含有一定数量的石榴石、普通辉石和歪长石巨晶。这些巨晶是在地幔不同深度上从玄武岩中晶出的。巨晶组合的分离结晶作用对熔体稀土元素含量有很大影响。赋存巨晶的碱性玄武岩所具有的LREE富集、HREE亏损的稀土元素分配型式是由地幔橄榄岩类部分熔融程度、石榴石巨晶和普通辉石巨晶的早期高压熔离和玄武岩的结晶分异作用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作用-深部作用与大陆裂谷型盆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代火山岩含有丰富的上地幔岩包休和高压巨晶,火山岩系列、岩石类型、痕量元素等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和与俯冲作用有关的中生代火山岩截然不同,其岩石学特征及热力学研究等表明它们形成于大陆裂谷构造环境。根据出露地表的古老的变质岩系和新生代玄武岩中的上地幔岩包体的岩石学特征以及热力学计算,建立了陆壳一上地幔结构岩石学剖面,新生代岩石圈拉伸,软流圈上隆,为一减薄的陆壳结构,形成了下辽河等一些大陆裂谷型盆地。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作用,深部作用与大陆裂谷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玲  陈发景 《地球科学》1996,21(6):615-619
新生代火山岩含有丰富的上地幔岩包体和高压巨晶,火山岩列,岩石类型,痕量元素等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和俯冲作用有关的中生代火山岩截然不同。其岩石学特征及热力学研究等表明它们形成于大陆裂谷构造环境,根据出露地表的古老的变质岩系和新生代玄岩岩中的上地幔岩包体的岩石学特征以及热力学计算,建立了陆壳-上地幔结构岩石学剖面,新生代岩圈拉伸,软流圈上降,为一减薄的陆壳结构,形成了下辽河等一些大陆裂谷型盆地。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作者以岩石学和矿物学为主体,结合中国东部地质构造、地层、同位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稀土元素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新生代火山岩及其中的超镁铁岩包体和高压巨晶,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多学科研究,取得了极丰富的实际资料和大量数据,进而对该区新生代玄武岩的岩浆性质、成因、时空分布、演化规律、构造控制因素和超镁铁岩包体及高压巨晶的类型、成因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较成熟的见解和具有理论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延边地区明月沟盆地中侏罗世屯田营组火山岩中发现含有较多的辉石岩捕虏体及单斜辉石和角闪石捕虏晶。单斜辉石相对富含Al2O3、FeO和TiO2,与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的成分相当。角闪石巨晶的成分明显不同于地幔橄榄岩包体中的韭闪石。从矿物化学所获得的温度-压力计算结果表明:岩浆来源应位于壳幔过渡带。  相似文献   

15.
延边地区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火山岩中包含有较多的辉石岩捕虏体和角闪石捕虏晶,前者为普通辉石变种,其化学成分类似于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的成分,具有岩浆堆积成因特征;后者为韭闪石和镁质绿钠闪石变种,其成分类似于中生代晚期玄武岩中角闪二辉石岩包体里的角闪石和新生代玄武岩中的角闪石巨晶.矿物温压计算结果显示,它们形成深度介于25~37km.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87Sr/86Sr)i值介于0.704 3~0.705 0,εNd(t)值介于2.33~4.71,表明岩浆源区应是一套具有亏损性质的新增生的地幔物质.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判定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原始岩浆应来源于新增生的壳幔过渡带物质的部分熔融,地壳增生事件的时间为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16.
玄武岩中的"巨晶",因矿物颗粒粗大而得名,通常是指那些相对于玄武岩斑晶,形成深度较大即结晶于较高压力环境,个体粗大的单矿物晶体.因此,通常用高压巨晶来描述玄武岩中这些个体粗大的单矿物晶体(鄂莫岚和赵大升,1987),如单斜辉石巨晶、透长石/歪长石巨晶、石榴子石巨晶、锆石巨晶和蓝宝石等,其中以单斜辉石巨晶最为常见.华北克拉通中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在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地区发育一套新生代碱性、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火山岩类.由于该时期正是亚洲大陆内部岩石圈发生剧烈变形,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重大变革时期,火山岩的形成在这些重大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很值得探讨。通过对区内火山岩Rb、Sr、Sm、Nd、Pb同位素的研究,在火山岩的岩浆来源、成因等方面获得了大量信息。研究表明;新生代火山岩主要来源于富集Ⅱ型地幔区,部分为具极高εSr和极低εNd的酸性火山岩,它是与区内钾质熔岩同源的晚期分异产物;碱性火山岩在成因上与板内初始裂谷有关。研究成果为青藏高原特有的“壳-幔混合层”的形成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8.
夏群科  潘尤杰 《岩石学报》2000,16(4):485-491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红外区和近红外区)和质子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1HMASNMR)对来自安徽女山,江苏盘石山和河北汉诺坝新生代大恶性玄武岩中的4个歪长石巨晶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这些巨晶含有结构水,主要以H2O的形式存在,其中3个样品的结构水含量(H2O)分别为405μg/g,915μg/g,μg/g。这些数据和文献中已有的资源表明,名义上无水的长石族矿物可以是地球上的水储库  相似文献   

19.
对赛利普地区新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资料分析,揭示了赛利普新生代火山岩同位素组成在时代和岩石组合上存在的规律性变化.总体上,随时代变新,Sr,Pb同位素呈递增,Nd同位素呈递减趋势,火山岩中地壳物质贡献明显增加.本区新生代火山岩与青藏高原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北)相比,Sr,Nd和Pb同位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新近纪以来钾质火山岩显著高87Sr/86Sr、极低143Nd/144Nd值,208Pb/204Pb值普遍偏高,古近纪火山岩这种差别则不明显.揭示了新生代以来,在印度大陆岩石圈向北俯冲过程中,拉萨地块比青藏高原北部融入了更多喜马拉雅大陆地壳端元成分.中新世早中期,印度大陆板块向北A型俯冲到拉萨地块基底西段,并发生岩石圈不同层次部分熔融、岩石圈断离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对苏联托勒巴契克火山(1975—1976年喷发)拉长石巨晶火山砾中岩浆包裹体的研究结果,重溯该类拉长石巨晶结晶生长的热历史及其形成过程。从拉长石巨晶的中心到边缘,随着结晶温度降低(1220→1160℃)化学成分逐渐贫钙(An_(62.7)→An_(57.2))。岩浆包裹体的化学成分表明,该类拉长石巨晶于一种碱性玄武质熔浆中结晶,尔后由火山爆发作用抛出地表。作者直接利用岩浆包裹体中所捕获的天然熔浆进行实验岩石学研究,重现了天然岩浆的结晶、演化过程。实验研究还查明了该类火山砾所经受的最后热事件,从晶体边缘到中心的最大热梯度为110℃。拉长石巨晶的边缘部分在1160℃遭受淬冷,从而使得该带中的岩浆包裹体为非演化型单相玻璃包裹体;中心部分在1220至1050℃间缓慢冷却,所含包裹体属演化型。托勒巴契克火山拉长石巨晶火山砾形成过程中,温度和冷却速率乃是控制其结晶生长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