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多源遥感影像的云覆盖问题,提出了利用多项式改正算法,以实现不同遥感影像之间的局部影像替换,从而满足去除目标影像上云覆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耿晴  曾浩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3):156-158,164
为了提升遥感影像质量,增强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的地理国情监测能力,采用基于云层因素的天气模型,分析了云覆盖对国产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的影响.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选取湖北省境内近年的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资料,重点分析了云覆盖对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分一号卫星受云覆盖的影响相对较小,高分二号和资源三...  相似文献   

3.
云的干扰严重影响了遥感影像的数据生产和应用,针对青海大面积地区无云数据严重缺乏而造成的遥感影像数据生产应用困难问题,研究Landsat8影像中云及云阴影去除的方法与流程,利用Landsat8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及其卷云波段,设计云及阴影区域检测模型,检测多种云覆盖情况下的云影响区域,通过多时相遥感影像的配准、相关分析、最小二乘拟合等图像运算得到消除或弱化云影响的遥感影像。同时,应用此方法进行数据生产,为青海地区实际项目实施提供高质量的无云遥感影像数据源。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利用Sentinel-2卫星影像进行地物信息提取时云层遮挡造成的信息误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云区高精度分割方法。该方法通过预处理的遥感样本数据构建出一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自动提取高层次影像特征;再将影像特征输入分类器,实现遥感影像的像素级分类,从而分割出云覆盖矩阵;最后将云覆盖矩阵转化为云二值图,结合感兴趣区矢量准确获取指定区域云检测结果。选取典型区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精度较高,速度较快,且无须辅助信息与人工干预,可用于Sentinel-2卫星影像不规则区域自动云检测。  相似文献   

5.
蒋嫚嫚  邵振峰 《测绘科学》2015,40(2):150-154
针对Fmask云检测算法难以区分Landsat遥感影像上云和冰这一技术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改进Fmask云检测算法。首先对Fmask中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归一化雪指数固定阈值进行自适应阈值改进,并对影像进行主成分变换,然后对主成分分析变换后的组合波段进行改进的Fmask云检测,最后进行算法对比分析。以北极地区的TM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对同时覆盖冰层和云层的Landsat遥感影像,该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提高云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由于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波段少、光谱范围窄,导致传统云检测方法精度低。本文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云检测方法。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非监督预训练网络结构,获取待测遥感影像云特征;然后采用超像素分割方法进行影像分割;最后将检测结果影像块拼接,完成整幅影像云检测。试验效果评价表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云检测方法不受光谱范围限制,云检测精度高,误判较少,适合国产高分辨遥感影像云检测。  相似文献   

7.
遥感影像中的云、雪、雾会遮盖地表的有用信息导致影像无法使用,为了提高有效遥感影像的使用效率,需要检测遥感影像中云、雪、雾的范围并剔除无用的影像。以自动检测卫星遥感影像中的云、雪、雾为目的,研究基于随机森林的遥感影像云、雪、雾分类检测方法,并通过增加"二次检测"减少有效区域与云、雪、雾间的错检。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光学遥感卫星图像中,云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严重降低了图像的质量,因此,去云处理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深度神经网络在许多图像处理任务中取得了成功,但是利用该方法针对遥感图像的去云研究较少.本文采用GAN来解决遥感图像去云问题,首先训练生成模型生成无云影像,同时训练判别模型使生成的模型更加真实和清晰,最终达到从被云覆盖的卫星图像中恢复并增强这些区域的信息,生成质量更好的无云图像的目的.基于人工智能标注的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集的试验表明,与传统的小波变换基准相比,提出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在去云处理方面效果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郑州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面统计数据和陆地卫星影像数据,分析了郑州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研究了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的机理,建立了适宜郑州市遥感影像判读的解译标志,结合两个不同时期的地面数据和影像数据,分析了郑州市十几年来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土地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卫星等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云层遮挡问题,这对遥感影像生产和应用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本文针对RGB彩色遥感影像中存在的云层遮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GB彩色遥感影像的快速云检测方法.首先根据RGB三通道的光谱信息生成粗云图,引入景观格局指数,然后排除地面非云层高亮图斑误差,利用原始影像作为引导,对初步云提取结果进行引导滤波,获得精细化云图,最后对结果进行矢量化处理,自动提取图斑的关键拐点,最大限度保留云的形状,获得真实、美观的矢量化成果.该方法对遥感影像的数据质量和波段数要求低,可以进行快速高精度的云检测.本文利用卫星影像和无人机影像进行快速云检测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图像特征的星载SAR图像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涛  王超  张红  张增祥 《遥感学报》2007,11(2):214-220
SAR图像模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SAR系统的设计和验证、SAR图像的正射纠正、雷达图像解译和目标识别等。随着星载SAR的发展,必然面临着对星载SAR图像模拟的大量需求。本文首先从SAR图像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出发,探讨了SAR图像模拟技术的原理,分析了RD(Rang Doppler)模型,后向散射模型和斑噪模型。在传统RD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形特征(起伏地形和平坦地形)考虑不同的后向散射模型。特别强调了在平坦地形情况下,需要地物分类数据的参与,并利用Ulaby和Dobson的后向散射模型。另外,在SAR图像统计特征的基础上,进行SAR图像的乘性噪声模拟,可以满足更逼真的SAR场景需求。然后,给出了图像模拟的算法流程,并对关键步骤的算法做了分析。最后,在实现基于图像特征的星载SAR图像场景模拟算法的基础上,选择新疆窝依牙地区和天津地区分别进行起伏地形和平坦地形的模拟试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模拟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图像的质量评价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无参考模糊图像评价模型。通过测量梯度图像的梯度边缘信息,来评价模糊退化图像和带有模糊效应的复原图像,实验表明:利用本测度所得到的模糊图像质量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本测度较准确地反映了人,对模糊图像质量的主观感受,对于带有模糊效应的复原图像的评价结果也较为符合主观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3.
用于人脸表情图像与动画合成的图像变形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传统图像变形的人脸表情合成方法,在对由闭口的表情图像到开口露齿的表情图像进行中间状态的表情合成时会失效。为克服这一不足,提出了一种更适用于人脸表情图像与动画合成的图像变形方法。该方法引入了掩蔽图像的概念,并提出了对掩蔽图像的变形方法,修正了传统图像变形方法的变形公式。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自然、逼真地合成出由闭口的表情图像到开口露齿的表情图像的中间状态表情图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影像融合和复原的小波模型。其精髓在于小波的多分辨率性质可将一个复杂而相互交织的症结分解为一系列弱相关和容易解决的小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影像融合与复原中如何利用小波模型的理论与算法  相似文献   

15.
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从卫星影像的成像过程出发 ,揭示了卫星影像所含信息的物理内涵 ,从频率域特性出发得出了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和多光谱影像可以融合的物理基础 ,为寻找一种较好的融合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影像模拟的SAR几何校正准自动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的几何校正是许多微波遥感应用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当无法获得准确的轨道数据时,这个问题变得非常困难。本文提出了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模拟影像进行准确的几何校正的原理及方法,并以RADARSAT SAR影像进行了实验。该方法利用不准确的轨道数据及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模拟的SAR影像,用影像匹配的方法自动获取模拟影像与真实影像之间同名点的坐标差值,而这个差值信息正好提供了对不准确轨道数据的控制。本方法无须地面控制点,并基本上可以自动进行,是解决目前SAR几何校正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影像地图集矢量要素与影像的协调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像地图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其整体形象的信息价值和形式要求是不容忽视的。影像图集的统一协调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保证影像地图集的统一协调是编制高质量影像图集的基本保证,影像和矢量要素的协调处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结合生产实践项目《广州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制作,对图集编制过程中影像与矢量要素的统一协调处理提出了实用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应用图像关联度的图像模糊分类新方法。该方法在求得每幅图像相对各个类别的关联度的基础上,求得每个类别图像关联度的均值和标准差σ;然后计算每幅图像的关联度与所在类别关联度均值之差Δi,差值Δi≤2σ,该图像应“留“在该类中;否则,该图像应归入与另两个类别的关联度较大的类别。每幅图像都经过这样的检验,实现图像的再划分,直到这一过程稳定为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图像分类质量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将图像系数尺度内相关模型较强的去噪能力与尺度间相关模型保持边缘的优越性能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多尺度图像去噪方法。同时引入了一种新的基于结构相似性(SSIM)指数的图像质量标准来衡量初始去噪图像和融合后图像与原始图像的相似程度,评估图像保持边缘和去噪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数据融合的方法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去噪性能。  相似文献   

20.
ISODATA算法是遥感影像非监督分类的典型算法之一。在进行非监督分类前,需要对遥感影像进行必要的处理,影像增强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本文通过对ISODATA算法和影像增强算法的阐述,分析了影像增强算法与非监督分类结合的方式和局限性。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常用影像增强算法对非监督分类结果的影响,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当的影像增强算法来提高非监督分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