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从直升机机降时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了直升机对机降场地地形的需求; 提出了利用数字地图为直升机选择机降场地和航线的一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直升机具有机动能力强,飞行速度快、能超越障碍物迅速抵达目的地等特点,因而其用途广泛。本文通过分析直升机机降地域选取过程中应考虑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数据提取平坦地域的算法;利用栅格叠置分析得出直升机机降地域;并利用DEM数据、DSM数据对算法进行了实验,给出了直升机机降地域辅助选择算法的具体流程以及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3.
直升机凭借着其灵活的机动性能,在反恐演习,社会治安和抗震救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直升机的机动除了受地形制约外,受气象要素影响较大。分析了影响直升机机降的相关因素和多因子下的模糊叠置分析模型,并在Visual Studio 2008和ArcGIS Engine环境中对直升机应急机降选址原型系统进行了实现,分别对地形与风力、地形与能见度以及三者共同影响下的直升机应急机降选址进行了分析。该实验对顾及气象环境要素情况下的选址分析进行了探索,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实用。  相似文献   

4.
直升机在城市作战中的生存能力与城市建筑对其隐蔽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建立了城市建筑对直升机的隐蔽概率模型,对模型中的建筑分布、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等参数分别讨论,并进行了实例验证。最后总结了城市建筑对直升机隐蔽的影响规律,提出有效利用城市建筑进行直升机隐蔽机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直升机低空航线的选择是保障飞行安全、充分发挥直升机的战术性能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直升机低空航线选取过程中应考虑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影响直升机飞行安全的近地地形环境进行针对性分析。最后,在数字地形图、栅格图的基础上,给出了直升机低空航线辅助选择模型的具体实施步骤以及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6.
胡伟  王和平  刘宁  刘飞  邹彪 《北京测绘》2019,33(1):62-66
针对直升机激光扫描电力巡检缺乏相应的技术设计与质量控制标准的问题,在总结输电线路直升机激光扫描电力巡检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直升机激光扫描电力巡检的设备选型要求,详细阐述了激光扫描电力巡检技术设计内容,总结了激光扫描电力巡检数据的重点检查内容与技术指标,为开展直升机激光扫描电力巡检技术设计、成果质量检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闫鹤  苏志军  龚振华 《北京测绘》2013,(3):26-28,51
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直升机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面向直升机飞行使用的专题图需求会越来越迫切。本文在深入研究直升机的飞行特点基础之上,结合分层设色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设计了面向直升机飞行使用的专题图分层设色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能够突出直升机飞行时对地形、地貌关注的特点,对飞行员认知地形具有一定的帮助,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面向直升机低空突防的三维航线规划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低空突防航线规划对保障直升机安全飞行,顺利完成任务至关重要。综合考虑地形、雷达探测、火力威胁的影响,将规划空间栅格化剖分,设计直升机低空突防航线;根据障碍物分布以及直升机自身性能的限制,对突防航线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突防航线。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电网巡线直升机飞行安全关键技术,从直升机与线路距离测量技术和毫米波雷达探测技术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通过直升机巡检安全技术及设备的研究与运用,能够切实提高直升机电力作业的安全水平,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关于无人直升机的航迹布设研究大多是讨论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的,而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超低空电力线路巡检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航迹布设方案这一问题,该文在充分考虑无人直升机性能、传感器参数、任务要求以及电力线路巡检过程中应注意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无人直升机超低空电力线巡线的自动航迹布设及优化方案,并系统阐述了航迹分段布设、航迹平滑、航迹异常检测和优化等关键技术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为无人直升机进行超低空的电力线巡线设计出安全、可靠的航迹。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已有的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存在的精度不高、依赖起降场地、续航能力差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无人直升机摄影测量系统,该系统将Phase相机、Applanix POS设备集成在3轴稳定对地观测吊舱内,具有垂直起降、载荷量大、续航能力强、测量精度高等优势。在嵩山遥感定标场开展了测试飞行,结果表明:系统直接地理定位精度较高,可用于应急测图;在少量控制点参与下,系统定位精度远优于1∶500测图要求,可用于大比例尺测图,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的需求,简要介绍了国外无人机着陆引导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阐述了无人机卫星导航着陆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无人机卫星导航着陆引导技术体制,提出了无人机卫星导航着陆引导系统的发展设想,支撑我国无人机卫星导航着陆引导技术研究和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月球软着陆点的选择与几个预选点的初步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球软着陆探测是中国二期探月工程的主要目标,软着陆点的选择是工程实施与科学目标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之一。克里普岩对于研究月球的起源和演化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该岩石被玄武岩所覆盖,难以利用轨道探测器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撞击坑是研究月表以下物质成分的窗口,在克里普岩区选择条件合适的撞击坑开展软着陆探测有助于对克里普岩的深入研究。在克里普岩区选取Copernicus、Kepler及Aristarchus 3个撞击坑作为预选着陆点,并利用嫦娥一号CCD数据、LIDAR数据以及Clementine UV/VIS/NIR数据从月形月貌特征和物质组成两个方面对预选点进行了初步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二期探月工程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89—2018年在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登陆的98场台风风暴潮数据,选取最小中心气压、最大风速、登陆时中心气压、登陆时风速、登陆时台风强度、登陆地点、登陆方向7个输入因子,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构建预测台风风暴潮最大增水的模型,并用真实数据进行验证。将模型应用于未来年份台风风暴潮的预测,以2019年台风“利奇马”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利用Mike21软件模拟的验潮站最大增水构建验潮站最大增水预测模型,并应用于广东省港口站和北津站的最大增水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嫦娥三号降落相机在探测器实施软着陆的过程中获取了大量序列月面图像,这些图像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可视化的着陆过程,而且为着陆器在卫星遥感影像上的高精度定位提供了数据基础。在分析这些序列图像成像几何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降落序列图像进行嫦娥三号着陆器轨迹及姿态恢复的方法。首先通过序列影像进行自由网平差,建立各降落影像及月面的相对位置和姿态关系;然后通过量测卫星遥感影像及降落影像上月面标志物的尺寸,求解出建立的相对模型的尺度,从而恢复出序列降落影像在着陆过程中的带尺寸的位置和姿态;最后通过降落影像的密集匹配,完成着陆区域月表3维模型的重建。本文充分挖掘了降落相机的应用潜力,为嫦娥三号着陆任务中后续科学探测工作提供了高精度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geospatial technologies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Chang’e-3 and Chang’e-4 lunar rover missions. Photogrammetric mapping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produce topographic products of the landing site with meter level resolution using orbital images before landing, and to produce centimeter-resolution topographic products in near real-time after landing. Visual positioning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s of the two landers using descent images and orbital basemaps immediately after landing. During surface operations, visual-positioning-based rover localization was performed routinely at each waypoint using Navcam images. The topographic analysis and rover localization results directly supported waypoint-to-waypoint path planning, science target selection an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A GIS-based digital cartography system was also developed to support rover teleoperation.  相似文献   

17.
单张影像月球着陆区选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张影像的月球着陆区快速选取方法.首先在分析月面光照成像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的光照模型和一个新的约束条件,采用明暗恢复形状(SFS)算法得到月面3维形貌;然后综合影像和得到的3维形貌,计算月面地形粗糙度,采用两步筛选的方法,选取着陆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着陆区的选取.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遥感测绘需求日益增加,测绘型旋翼无人机的使用变得愈加频繁。测绘型旋翼无人机以其独特的气动性能及应用特点,使得其与固定翼无人机可以共同应用于航片拍摄。目前,由于地形及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测绘型旋翼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期间经常遇到气流扰动、遥控信号干扰、GPS辅助信号中断等意外情况,需要应用其自主模式进行辅助着陆。而要实现自主着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无人机对地面着陆地标的识别处理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相关的图像识别压缩技术进行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9.
魏士俨  马友青  刘少创 《测绘科学》2013,38(2):17-18,25
月面地形信息对于嫦娥3号的安全降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分辨率DEM重建方法,得到了虹湾(嫦娥3号的拟着陆位置)的超分辨率DEM。该方法先根据经过模糊处理并加入噪声的低分辨率DEM重建原始的高分辨率DEM,采用K-SVD算法完成高、低分辨率过完备字典Ah和Al的学习;再获得低分辨率DEM块的稀疏表示,并将表示系数用于高分辨率字典以生成对应的高分辨率DEM块;最后运用最小二乘算法得到满足重构约束的高分辨率DEM。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表明其在视觉效果及RMSE指标上均优于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动态水位的涉水距离和深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涉水距离和深度计算是登陆决策分析中的重要内容。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水位的涉水距离和深度的计算方法。根据瞬时水位,动态地求定实时水线和登陆点之间的坡度,从而可动态地得到涉水距离和深度。实验证明,此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所计算的涉水距离和深度在准确性上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