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比较反转触发器(TFF)的各种结构基础上,采用一种单时钟信号控制,实现高速分频的电路结构,设计实现了用于光通信中时钟数据恢复电路的八分频器.该八分频器使用动态负载,输出两路互补信号,采用SMIC 0.18μm 1P6MCMOS工艺.使用Cadence公司的Spectre仿真器进行模拟验证,实验结果证明,在电源电压为1.8 V的情况下,该八分频器的工作速度10 GHz、功耗仅为4.705 mW.  相似文献   

2.
海底MT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计海底大地电磁信号采集电路,需考虑海底信号特征、海上作业以及海底环境等各种因素。分析表明,除遵循电路设计的一般原则外,海底大地电磁测量要重点解决微弱信号检测、智能化数据采集、海底环境监测和同步记录等4个方面的问题。在设计方案中,电路灵敏度达到微伏级;使用嵌入式计算机实现采集控制;对方位、倾斜、振动、温度等参数进行巡回记录;仪器的时钟精度精准到微秒。所研制的电路经过了室内模拟测试和海洋试验。首次采集到中国海域的大地电磁数据。  相似文献   

3.
带远参考测量方式的海底大地电磁同步采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底进行带远参考的大地电磁数据采集,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仪器的硬件电路中需含有高精度的时钟源,该时钟的走时误差仅为微秒级;需将GPS时间信息写入主控计算机中,使得高精度时钟源成为与标准时间一致的时钟;设计同步性能可靠的数据采集电路。在研发过程中,采用温补晶振技术使振荡频率稳定至10^-7秒;编写对钟驱动程序使PC104计算机能成功地在海面上实施与GPS对钟;运用同步控制电路芯片组成完善的采集系统。海洋试验证明了上述方案的有效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5.
投弃式海流电场剖面仪(XCP)是利用海流切割地磁场产生感生电场的原理进行快速测量海流的观测仪器,在地磁场稳定的情况下,感生电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海流的速度。因此,通过测量海流产生的感生电场便可以研究海流的运动特征。本文研制了用于XCP中的模拟电路,实现了对XCP中电极信号、罗盘线圈信号及温度信号的采集预处理。所设计模拟电路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通过INA128放大电路实现对电极信号与罗盘线圈信号的多级放大处理;(2)考虑到电极信号与罗盘线圈信号均为频率16 Hz左右的信号,在电路中加入中心频率点为16 Hz的二阶带通滤波电路以提取有效信号;(3)进行硬件电路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XCP探头下沉引起感生电场的强干扰。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模拟电路稳定可靠,可以实现滤除噪声,提取前端微弱信号并进行多级放大,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测量电路无法解决诸如海底大地电磁场这样微弱地学信号的检测问题。近几年诞生了一种称之为ΔΣ的电路理论以及相应的硬件芯片 ,给微伏级的弱信号检测开辟一条新的技术路径。文章介绍与地学探测有关的一种ΔΣ电路类型 ,该类型以低频段微弱信号为检测对象。采用系统理论和电路分析方法对ΔΣ原理作了较深入的讨论 ,阐明这种电路技术对提高微弱信号观测的分辨率是有效的。结合海底大地电磁探测中的信号采集问题 ,介绍了在仪器中把多路的被测模拟量变为数字量的技术过程。经对实际采集的海底信息的频谱曲线进行分析 ,证实所采用的ΔΣ技术以及多路信号采集的电路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BD-14型(摆锤)定向仪以其结构简单、轻便、易于操作等优点而广泛用于受控定向孔施工和钻孔纠斜,但该仪器要用220V交流电源供电,这给用柴油机作动力,且在机台使用直流发电机照明的单位带来不便。为此,我们对该仪器的地表仪器进行了改进,使其增加了用电池供电及电缆漏电检测两项功能,更方便了现场使用。1.电路原理(见下图)虚线框内为改制及新增电路。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测量电路无法解决诸如海底大地电磁场这样微弱地学信号的检测问题。近几年诞生了一种称之为△-∑的电路理论以及相应的硬件芯片,给微伏级的弱信号检测开辟一条新的技术路径。文章介绍与地学探测有关的一种△-∑电路类型,该类型以低频段微弱信号为检测对象。采用系统理论和电路分析方法对△-∑原理作了较深入的讨论,阐明这种电路技术对提高微弱信号观测的分辨率是有效的。结合海底大地电磁探测中的信号采集问题,介绍了在仪器中把多路的被测模拟量变为数字量的技术过程。经对实际采集的海底信息的频谱曲线进行分析,证实所采用的△-∑技术以及多路信号采集的电路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海底大地电磁探测的远参考道测量,各台仪器需同步采集数据,为此,设计了1个具有微秒级误差的高精度应急时钟源。该时钟源的设计采用单片机(MCU)为主控单元,应用了串行通讯、I2C等技术手段。文中概要介绍了其硬件组成和软件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M技术的矿井自记式地震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ARM技术的自记式矿井地震波记录仪。仪器在设计上采用了A/D采集、ARM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实现了嵌入式Linux系统的移植,完成了地震波的数据采集功能。该仪器采用分布式采集、独立存储、集中回收的思想,实现了地震波信号的采集、存储及数据的集中回收,并给出了实验测试结果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阐述采用SJA1000 CAN总线控制器,设计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实现方法。以该方法为基础,设计了CAN总线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接口电路、通信协议、数据帧格式,最后基于CAN总线通信的楼宇集中控制器和多用户CAN节点的硬件电路以及软件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目前地震台站普遍使用的小规模CMOS电路构成的数字钟元件多、可靠性不高等缺点,提出以INTEL 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具有自动校对功能的数字钟,本系统硬件结构简单,系统可靠性强,并可自动根据BMP信号校时,操作简便且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伽玛辐射检测仪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里介绍了一种新型伽玛辐射检测仪的研制和应用情况,并详细讨论了该仪器在研制中的特色电路。在探测器与操作台连接部分,使用一根同轴屏蔽线达到了电脉冲信号和核辐射探测器工作高压同时传送的目的。在电源电路中,设计了电池欠压保护电路,即当电池充电时,可以实时指示充电进行、充电完成等状态,并能够及时得到充电饱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实现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钻孔端流量监测,针对管路内介质成分复杂、纯净度差、稳定性差等因素对抽采流量参数测量准确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以时差法为测量原理,以双阈值比较法为检测方法,设计了一套矿用钻孔超声流量自适应检测系统。通过分析影响双阈值比较法测量准确性的关键问题出发,设计了检测系统的总体方案,并对其中激励信号放大电路、接收信号调理电路及由峰值检波电路与增益控制电路构成的自适应电路几项关键模块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叙述了检测系统运行软件的工作流程。通过工况环境适应能力测试与准确度性能检验,对检测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适应瓦斯抽采钻孔管路内的工况需求,实现高精度的气体流量测量。   相似文献   

15.
单片机低频信号发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利用单片机控制,采用频率锁相技术实现的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软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该信号发生器能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四种波形,具有频率和幅值控制方便、准确、稳定度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海底大地电磁信号采集的技术难点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海底大地电磁探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海底信号采集。对于陆上已广泛使用且采集技术已较为成熟的大地电磁测深法来说 ,该方法在海洋中的应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移植问题。由于海洋环境的严酷、海上作业的风险和海底信号微弱 ,要实现海底大地电磁信号采集面临着重重困难。为实现预期的探测目标 ,需采用一系列高新技术 ,包括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海底多台观测系统的高精度同步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水下密封承压技术以及硬件系统集成技术等等。对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所遇到的难点技术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涛  王宗秀 《地质通报》2008,27(4):469-476
对巴颜喀拉山年宝玉则花岗岩岩体样品的锆石、磷灰石进行了裂变径迹(FT)分析。结果显示该区的隆升可以分为三大阶段:①从低绿片岩相到锆石时钟启动:从200MaBP到105.57MaBP,去顶量约为2km,样品埋深上升到距地表约6km深度。去顶速率约为0.02mm/a;②从锆石时钟启动到磷灰石时钟启动:由于磷灰石在此时已抬升到距地表约6km的深度。由此到达时钟启动需距地表约3km时,去顶量应为3km,此阶段的持续时间为101.53MaBP,去顶速率约为0.03mm/a:③从磷灰石时钟启动至达到地表(至今):由于磷灰石在前一阶段也已抬升到距地表约3km的深度。即去顶量为3km。此阶段的持续时间为4.04MaBP,去顶速率约为0.74mm/a。  相似文献   

18.
使用流速仪测流时,发生信号中断或信号不正常的时候,一般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1.记数器本身不亮或电池放的位置不对,接头的地方生了锈等。2.仪器的旋杯上有了水草。3.仪器的接触丝靠齿轮太松或太紧。4.电线的电路不通。正在测流时电线电路不通是我们感觉最为麻烦很容  相似文献   

19.
在CSAMT勘查时,回路导线上的感性阻抗会随着发送信号频率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当发电机供电电压和接地电阻一定时,供电电流会随着发送信号频率的升高而急剧下降,导致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变弱,影响了勘探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发送回路的阻抗特性及RCL串联谐振电路,对比发送回路不增加电容和增加不同容值电容的幅频特性仿真曲线,证明了在发送回路中增加不同容值的补偿电容可提高高频发送信号的发送电流。基于此,设计了带有电容补偿电路的电性源CSAMT发送机。发送机工作时,首先通过试供的方法确定发送回路的阻抗情况,然后在发送过程中根据发送信号频率自动调整电容补偿电路的开关,切换不同容值的补偿电容进入发送回路,实现高频区发送电流的有效增大。在野外施工时对该方案进行了初步验证测试,结果表明串入不同容值的电容后,高频区特定频点或频段信号的发送电流比没有串接电容提高明显。预期该方法可增强高频区信号的发送电流,提升CSAMT的观察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20.
流速仪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福一 《水文》2016,36(1):88-91
介绍了流速仪检定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流速仪信号特点和采集难点,针对流速仪信号受外界干扰信号波形复杂问题,设计信号采集硬件调理电路。针对流速仪信号周期多样性问题,对测频法和测周法进行误差分析和比较,确定在不同速度区间使用不同软件滤波的方法。通过硬件调理电路及软件滤波仿真验证,证明设计的可行性,可有效提高流速仪信号采集的精度,并在单片机平台上完成了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