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江县尖山石墨矿位于扬子陆块区之上扬子古陆块之米仓山—大巴山基底逆冲带之米仓山基底逆冲带龙门山—大巴山成矿带,其矿床成因存在争议。在野外实地研究和镜下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知,尖山石墨矿含矿建造为碳酸盐岩建造,变质作用为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石墨矿主要赋存于中元古代火地垭群麻窝子组下段(Pt2mw1)上部的含石墨角砾岩中,矿体呈层状产出。含矿岩石类型为含石墨角砾岩型、石墨片岩型和含石墨大理岩型,显微观察多为细粒微晶石墨,并有少量黄铁矿和黄铜矿伴生;石墨鳞片片径多小于0.05 mm,矿石品位为5%~40%。通过对尖山石墨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以及与其他石墨矿床成因的对比,发现其矿床成因类型应为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复合型。  相似文献   

2.
天山—兴蒙造山带是国内晶质石墨矿的主要成矿带,已查明柳毛石墨矿、石场石墨矿等多个大型沉积型石墨矿床,五义屯石墨矿矿床是近年在该带上新探获的一座大型晶质石墨矿床。本文阐述了该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并分析了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结果表明,该矿床是大型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矿体具明显层控特征,主要赋存于中-新元古界麻山岩群余庆岩组中;矿体品位厚度稳定,主要呈大鳞片粒级;矿体与围岩地球物理特征差异明显,具明显低阻高极化特征;本矿床具有成为超大型石墨矿床的潜力,其外围对寻找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具有良好的资源远景。  相似文献   

3.
洋县铁河石墨矿区大安沟矿段是一个大型晶质石墨矿床,处于秦岭褶皱系印支褶皱带白水江—白河褶皱束的中部,南界以马道断裂为界与康县—略阳华力西褶皱带分开,北界以白水江—留坝断裂为界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留凤关—金鸡岭褶皱束相邻。该石墨矿床赋存于中—上志留统第五岩性层内,属于变成矿床。  相似文献   

4.
四川尖山晶质石墨矿床大地构造位于扬子陆块区上扬子古陆块米仓山—大巴山基底逆冲带之米仓山基底逆冲带,是我国重要的晶质石墨矿床之一。为确定尖山晶质石墨矿床炭质来源和矿床成因类型,通过石墨矿C同位素测试,结合野外地质特征调查和矿物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尖山石墨矿床主要赋存在中元古界火地垭群麻窝子组中,矿区出露的吕梁期侵入岩体与麻窝子组呈侵入接触关系。石墨矿体主要赋存在麻窝子组白云岩内的构造角砾岩中,含矿岩石以含石墨构造角砾岩为主,含石墨片岩和含石墨白云质大理岩次之。石墨矿物多呈鳞片集合体状或不规则细脉状,大多数鳞片片径<0.15 mm。矿石固定碳质量分数在2.39%~17.72%之间,平均值为8.40%。石墨矿δ13C测试值在-15.01‰~-19.96‰之间,平均值为-17.42‰,表明石墨炭质来源为有机碳。综合推测尖山石墨矿床为有机成因的接触变质-区域变质叠加复合型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5.
张越  刘婷 《山西地质》2014,(5):108-109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七里村石墨矿床位于内蒙断块南缘中部与吕梁—太行断块的云岗块坳北端之结合处,石墨矿体赋存于中下太古界集宁群右所堡组下段,总体上呈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矿床的形成演化经历了沉积—区域变质—重结晶三个阶段。矿床平均品位C固为3.70%,品位变化较均匀。该区共求得333+(334)?石墨资源量2822.46万吨,为一特大型石墨矿床,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王力  樊俊雷  李雷 《江苏地质》2017,41(2):310-317
初步概括了中国石墨矿产资源现状,总结了晶质石墨矿床的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及主要找矿标志。中国石墨矿产资源储量巨大、种类齐全,资源分布呈现“分布广泛、东多西少、个别富集”的特征,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是主要矿床类型,晶质石墨主要成矿规律为“构造定区、沉积控源、变质限量、热液提质”,即大地构造格局决定晶质石墨矿床的有利区分布,富有机质陆源碎屑沉积体系主控炭源供给和赋矿层位分布,变质作用深度及期次限定石墨矿体总量,混合岩化过程对提升矿石品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典型晶质石墨矿床的形成一般经历沉积成岩—区域变质—混合岩化3个阶段。地层、岩性、沉积环境、构造以及地球物理异常等是石墨找矿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7.
四川坪河晶质石墨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古陆块内的米仓山—大巴山基底逆冲带上,是中国重要的晶质石墨矿床之一。为研究其矿床成因,通过野外地质特征调查和矿物特征研究,结合含石墨变质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可知,坪河晶质石墨矿床主要赋存在中元古界火地垭群麻窝子组地层中,矿体在平面、剖面上形态呈层状到不规则透镜状,矿体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主要含矿岩石为含石墨片岩,次为含石墨白云质大理岩,矿石平均固定碳含量16.32%;石墨矿物多呈鳞片状,其中大鳞片石墨(>0.15 mm)占37%,中小鳞片石墨(<0.15 mm)占63%;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坪河晶质石墨矿床含石墨变质岩系原岩为泥质粉砂岩,物源为陆源;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显示含石墨片岩变质时代为新元古代(751.6±4.5) Ma;石墨矿δ13C测试平均值为-24.17‰,表明石墨的碳质来源为有机碳。综合推测坪河晶质石墨矿床成因为有机成因的区域变质矿床。  相似文献   

8.
素有"黑金子"称谓的石墨,是传统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的矿物原料。文章以阿尔金南缘金鸿山—俄博梁地区的晶质石墨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研究,分析了矿床成因。认为金鸿山—俄博梁地区具备较好的晶质石墨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大乌淀石墨矿是近年来在狼山—白云鄂博裂谷带内新发现的超大型石墨矿床,矿体赋存于白云鄂博岩群尖山岩组一段。文章在分析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赋存状态及特征等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其成矿模式。研究表明:大乌淀石墨矿含矿岩性,主要为各类红柱石石墨片岩;碳质来源为生物有机碳;矿床成因为经区域浅变质后又叠加接触变质的多成因层控矿床。大乌淀石墨矿的成矿作用可概括为原生碳沉积富集,无定型碳热变质转变为石墨核晶;碳硅有机热液交代石墨核晶形成鳞片状石墨的成矿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雁岭石墨矿床地处秦岭褶皱系东段,属秦岭褶皱系北秦岭褶皱带朱阳关—柳泉铺石墨成矿带,区内石墨矿赋存于秦岭群雁岭沟组片麻岩中。在总结雁岭石墨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床成因。含矿岩系为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类和片麻岩类等变质岩组合,矿床成因为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研究表明,矿床沿NW-SN向展布,与区域构造方向一致,矿体主要呈脉状、似层状或大透镜状整体顺层产出于古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中。在矿区外围西北部的北山根及东侧的符竹园一带发现一些较有规模的石墨矿体,可作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1.
藏东类乌齐-左贡成矿带石墨矿近年来取得重大找矿进展,新发现以地果为代表的3处大型石墨矿床,然而地果石墨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尚不清楚,制约了该成矿带内石墨矿找矿潜力的评价.对地果石墨矿床开展了详细的野外调查、锆石U-Pb测年、碳同位素分析和扫描电镜等研究.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含矿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239.1±1.8 Ma,其捕获锆石的年龄集中于早石炭世(347~326 Ma);碳同位素δ13C值揭示石墨中的碳为有机成因.地果石墨矿床主要受控于含碳地层与中三叠世岩浆的侵入活动,矿床成因属于岩浆混染型和接触变质型共生的复合类型;含矿二长花岗岩侵位时限近似代表了石墨矿成矿时代,为中三叠世.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表明,类乌齐-左贡成矿带具有较好的石墨矿找矿潜力,中三叠世侵入岩与卡贡组含碳地层的交接部位是取得石墨矿找矿突破的关键地段.   相似文献   

12.
新发现的商南湘河晶质石墨矿位于秦岭-大别新元古—中生代造山带,赋存于新太古界—古元古界陡岭岩群湘河片麻岩中,目前圈定晶质石墨矿体33条,初步估算晶质石墨矿物量达超大型规模。笔者在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矿石矿物赋存状态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找矿标志进行总结。研究表明:含矿岩性主要为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为富含碳质的细碎屑岩,石墨中的碳质来源主要为生物有机碳,矿床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型,后期热液变质及构造改造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利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分析提取石墨典型矿床预测要素,结合典型矿床及石墨成矿地质特征提取区域预测要素,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及区域预测模型。在陆缘海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下沉积形成的古元古代荆山群陡崖组徐村段含碳碎屑岩-有机质黏土岩-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古元古代晚期区内的高角闪岩-麻粒岩相的中—高级变质作用是区内晶质石墨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区域性褶皱构造的翼部、次级褶皱构造的核部及转折端附近,角闪石、透闪石、透辉石、石墨、黑云母矿物组合特征是石墨矿床成矿、赋矿的重要要素,陡崖组徐村段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或石墨透辉变粒岩是石墨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石墨赋矿层位的高极化率、低电阻率、低磁异常特征是石墨矿床存在的重要指示标志。按照赋矿变质建造分布范围,控矿构造展布方向及区内电性、重磁异常特征等综合因素圈定预测区平面及深部延伸边界。全区圈定预测区85个,其中A级14个,B级11个,C级60个,分区域、地段、深度、级别(类别)定量估算500 m以浅资源量,预测晶质石墨矿物量1亿多t。  相似文献   

14.
李思远  孙莉  孟凡磊 《江苏地质》2016,40(2):288-292
黑龙江省石墨的矿床类型主要为区域变质型,且多为晶质鳞片状石墨矿。通过对萝北云山石墨矿床的系统研究,总结出矿床成矿模式图、预测要素图。确定了矿床的预测要素,采用地质参数体积法估算出该矿床的石墨总矿物量为7 069万t,是一超大型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鸡西麻山区民主南山石墨矿位于佳木斯—兴凯(地块)Fe-Au-P-石墨-矽线石成矿带(Ⅲ-53)中部,为一沉积变质大型晶质石墨矿床。矿石量为2 000多万t,矿物量为100多万t,固定碳平均品位为6.09%。赋矿层位为中-新元古界麻山岩群西麻山岩组和余庆岩组,分为上下2个含矿层,石墨矿体30条。通过全面分析民主南山石墨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其成矿规律,为在黑龙江东部佳木斯隆起麻山岩群西麻山岩组、余庆岩组寻找同类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丹  陈建平  刘畅 《江苏地质》2022,46(4):389-397
黑龙江鸡西麻山区民主南山石墨矿位于佳木斯—兴凯(地块)Fe-Au-P-石墨-矽线石成矿带(Ⅲ-53)中部,为一沉积变质大型晶质石墨矿床。矿石量为2 000多万t,矿物量为100多万t,固定碳平均品位为6.09%。赋矿层位为中-新元古界麻山岩群西麻山岩组和余庆岩组,分为上下2个含矿层,石墨矿体30条。通过全面分析民主南山石墨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其成矿规律,为在黑龙江东部佳木斯隆起麻山岩群西麻山岩组、余庆岩组寻找同类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青海省格尔木市妥拉海河一带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妥拉海河一带石墨矿大地构造位置属东昆仑造山带之昆北复合岩浆弧,成矿区带属伯喀里克—香日德Fe、Au-Pb-Zn-Mo-石墨-萤石(Cu、稀有、稀土)成矿亚带(C,I)。区内构造较发育、岩浆岩活动强烈,区域变质作用强烈,有利于形成区域变质型矿床。石墨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下岩组大理岩段中,矿体形态多样,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等,为晶质石墨矿,矿石类型主要为含石墨(钙质)片麻岩型,鳞片状、柱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矿床成因类型属区域变质型。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鲁山县背孜矿区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鲁山县背孜石墨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南缘灵宝-鲁山-舞阳石墨成矿带。矿区主要含矿岩石为太华群水底沟组片麻岩及大理岩。该区断裂构造较为发育,构造活动对矿体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同时造成了本区石墨的局部富集。矿石类型主要为片麻岩型石墨矿,石墨呈晶质鳞片状。通过野外观察,室内矿石组分研究以及碳同位素分析认为该石墨矿床成因类型应为沉积变质矿床,并具有后期热液叠加富集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有机碳与无机碳两种类型,且不同含矿岩石中碳质来源具有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李先先  沈济篷  赵久悦 《吉林地质》2020,39(1):66-68,78
吉林省集安市马蹄沟晶质石墨矿位于吉林省集安市财源乡马蹄沟一带,文章对该矿床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认为赋存于古元古界集安群荒岔沟组的晶质石墨与硼铁建造、含磷透辉石建造、铀-稀土建造等相应矿床均属于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岩浆热液作用的层控矿床,马蹄沟晶质石墨矿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总结该地区晶质石墨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该区石墨矿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三叠系上统大酱缸组地层为赋矿岩层,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同时伴随岩浆及断裂活动,引起了岩层和煤层的变质,经过变质作用进而形成了石墨矿床。矿体形态多样,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等。石墨矿矿石自然类型为碳质板岩型,工业类型为隐晶质石墨矿。马鞍山石墨矿床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叠加类型的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