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地图是读者认知地理空间的重要媒介,主动服务型专题地图是制图者预先了解读者的重点关注点,以专题的形式向读者提供关注点信息及其延伸内容,以拓展其地理认知的专题地图,以此弥补传统地图在地理空间认知表达中受地图介质、载负量等因素限制的不足。本文以《北印度洋形势图》为例探讨主动服务型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制方法,为读者更好地认知该地区地理环境和做出恰当的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地图认知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儿童的地图认知水平,探讨影响儿童认知地图的因素,为儿童的早期地图教育,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儿童地图的编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5~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提出适合该年龄段儿童认知特点的电子地图符号设计原则,并进行具体设计实验。对儿童进行地图认知能力测试证实,将儿童认知导入地图设计很有必要。本研究结果更适合儿童需求,同时也符合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规律及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4.
视觉艺术设计是地图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影响着地图的美观和信息传输效率.结合新版《深圳市地图集》的组织设计,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原理和影响用户认知的因素.将视觉艺术设计与地图设计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把形式美的原理运用到地图设计中,讨论了视觉艺术设计在地图图面配置、符号设计和色彩设计中的运用.结合视觉语言与制图技术,利用一些地图整饰的手段,使地图设计更具美感,也更符合用户认知,从而提高地图的信息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5.
室内移动地图已经成为传统移动地图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室内移动地图较传统移动地图在信息传输和认知上受到的影响因素更多。在对比室内移动地图与传统地图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室内移动地图的信息传输模型和认知过程,并以此提出了几点室内移动地图的设计原则,为室内移动地图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图可视化设计常包含地图认知功能设计、信息传输功效设计、地图视觉效果设计。其中地图认知功能设计是地图集的设计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环节。在此环节中,原始数据经过数据形态分析、数据处理与转化、制图模型的建立等过程,形成制图数据以及地图集的内容体系结构。本文以《中国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水平地图集》的设计为例,展示了地图集的地图认知功能设计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地图信息论、地图模型论和地图空间认知论的思想,蕴含了地图的思想美、科学美、技术美和功能美。  相似文献   

7.
基于阅读实验方法的认知地图形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刚  高俊  刘颖真 《遥感学报》2008,12(2):339-346
地图空间认知理论是地图学的基础理论,其基本命题是"地图是人类空间认知工具",核心概念是认知地图.对认知地图的形成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给出了地图空间认知的过程框架,进行了基于纸质地图、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和虚拟地理环境阅读的认知实验.论文认为基于阅读行为的认知地图形成过程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这和基于亲历的过程是不同的;在基于阅读行为建立对环境的空间认知过程中,大比例尺和小比例尺是存在差异的;基于阅读的认知草图基本上属于"空间型"草图,以区位导向为主;四种不同的认知手段所造成的空间认知结果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定向运动地图,作为定向运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用图者进行空间认知的手段。本文以空间认知理论为指导,从地图符号、表达内容和使用环境3个方面分析了定向地图的内容设计与表达特性。定向运动中的识图用图是一种亲历与阅读相结合的过程,用图者使用定向地图是一种基于最佳路径选择的空间认知方式,本文分析了运动状态下用户使用定向地图的空间认知过程,最后给出了定向地图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
蒋雪 《测绘通报》2014,(2):112-114
分析城市居民通过阅读城市影像地图集进行空间认知的过程及其认知特点,以及重庆城市居民的城市意象空间结构,尝试从城市居民的认知角度出发来设计重庆市城市影像地图集,从而使地图用户更容易解读图集所展示出的城市信息,使图集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作为信息时代实现位置服务的重要基础,位置地图交互性强、使用方便,并且能实时、应景地向用户提供位置关联信息,因而比传统的电子地图更能满足用户的位置服务需求。文中分析位置地图的特点和服务模式,并基于地图空间认知理论,提出位置地图的空间认知过程,最后探讨位置地图的认知设计原则,为基于位置地图的位置服务中空间信息的认知与表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图个性化认知是地图设计与地图可用性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二维电子地图为例,针对不同样式地图原型对特定用户的认知适合度问题进行研究。以交叉组合设计的4种地图原型为素材进行单因素组内眼动试验设计,采用Tobii X120眼动仪获取目标点周围兴趣区内的首次进入时间、首次注视时间和首次鼠标点击时间等眼动(行为)参数,通过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多元数理统计分析进行量化计算,发现地图样式对首次进入时间、首次注视时间、首次鼠标点击时间均有显著影响,说明用户对不同样式地图的认知效果在认知敏感程度、注意程度、信息加工速度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而后,本文进一步寻求认知心理学理论依据,并绘制眼动热点图、统计均值图、折线图、雷达图等可视化图形,将上述结论进行直观表示。本文的研究工作表明,不同地图的认知效果因人而异,地图设计必须考虑用户的个性化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2.
室内地图可为消防救援提供有效的空间信息服务。探索面向消防救援的室内地图空间认知规律,使室内地图能够更好地描述特定的室内环境,更切合消防救援人员的认知需求;借鉴传统地图的空间认知过程,探讨了面向消防救援需求的室内地图空间认知过程,提出了3种不同消防救援空间认知视角的室内空间划分方法和基于空间认知的室内消防救援地图设计原则,为面向消防救援室内地图的制作与使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北京交通地理指南》的设计与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作为一个信息的载体,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本文结合北京市交通特点,阐述《北京交通地理指南》的设计思想。从版式设计、图组设计、资料的收集、制图综合、色彩设计、符号设计几方面进行介绍,对各种问题的处理都有很好的体现。体现了计算机制图采用平面设计软件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认知地图是心理学与地理学跨学科结合的产物,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规划、出行行为优化等方面。本文从认知地图的角度,分析和讨论了人们对于长三角地区的认知情况及认知构建原因。运用认知地图法中的圈域图示法,对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将获取的问卷数据运用ArcGIS软件数字化,Corel DRAW软件和Excel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生长三角认知地图与官方所给出的长三角范围的异同及其原因。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认知地图与客观实际存在明显差异,体现了社会大众认知的滞后性。文科、理工科学生因为思维模式的差异而导致认知地图的差异性。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绝大多数是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角度来构建对长三角的模糊认知。  相似文献   

15.
现时的电子地图与以往的相比,可以说是品种繁多、技术成熟、界面精美,而且正在向3D地图的方向迈进。电子地图除功能表现出灵活性、多样性以外,图上信息获取的方式也更加人性化,因此,电子地图的界面设计要在强化原有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力求以更强的视觉冲击来提高电子地图的表现力。为此获取真实的用户体验数据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从使用者对地图界面及其要素的视觉感受特点出发,通过物理—心理—生理学的方法对电子地图界面怎样设计才能为使用者所接受的问题进行实验研究,改进地图界面的设计方法,是实验系统设计和制作的实际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Many map readers, including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find it difficult to determine where they would be located along the edge of a world map after crossing that edge. Different types of markers have long been drawn close to the map’s edge – for example, in an atlas – to help map readers identify the map upon which they will find themselves if that edge is passed. In this study, a method similar to that used to show the continuity between maps in an atlas has been tes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continuity markers can also be used to help map readers find a world map’s actual peripheral continuity. The study involved children between the ages of 10 and 13 years and showed that continuity markers do help children determine the map’s actual peripheral continuity, in combination with a lesson that describes how to find the actual peripheral continuity of a world map. This article, therefore, concludes that continuity markers for world maps can be a useful part of map design that clarifies how the edges of a world map fit together for children who have learned to use this tool.  相似文献   

17.
兵棋地图是兵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场环境信息的载体,是兵棋推演者认知战场环境的工具。在介绍兵棋地图概念和作用的基础上,阐明兵棋地图可视化设计的重要性,总结目前兵棋地图可视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提高兵棋地图可视化设计效率和改进其可视化表达效果为目的,将地图模板技术运用到兵棋地图可视化设计中,分析兵棋地图可视化模板设计的影响因素,构建兵棋地图可视化模板库,并对其实现机制进行研究,最后给出应用实例,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True color image city map is a sort of new-style map which combines the high resolution image and map symbols and shows both advantages in visu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map unification and harmoniza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since some visual conflicts appear when map symbols overlaid on the true color imag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rules in the process of true color image city map design based on chromatic and aesthetic knowledge. At the end, taking the Image Atlas of Guangzhou as an example, image color adjustment, road network presentation, and symbol designing issue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