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在饮用水、灌溉农田和工业生产供水中占有重要地位,湛江市的发展离不开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湛江市的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研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湛江市市区在2001年和2011年丰水期期间中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点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探讨了10年间湛江市地下水水质状况的变化,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2001年Ⅰ类水仅占13%,Ⅴ类水比重高达67%,2011年接近一半的监测点属于Ⅴ类水,超过六成的监测点处于Ⅳ、Ⅴ类水.对比2001年和2011年可以看出,2001-2011年期间湛江市市区中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未有明显变化,地下水受污染程度严重,主要污染物为NH4+,NO2-和Fe.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沙漠油田南部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沙漠油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流动沙丘群中,距沙漠南北边缘绿洲均有200 km多,塔里木盆地南缘分布众多发源于昆仑山区的地表河流,而沙漠中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以及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演变,与其南部区域的地表水的循环转化有密切的水力联系;通过对沙漠油田南部分布的地表河流水质、泉水水质、湖泊水质、沙漠地下水水质进行采样分析,初步弄清了沙漠油田南部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和水化学特征,为该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探索沙漠中可利用水资源的分布特征,提供相应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安徽芜湖市地下水水质、分布特征及供排水特征进行分析,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特征进行论证,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价预测,为芜湖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海波 《西部资源》2012,(1):172-173
通过对达拉特旗三晌梁地区地下水质的分析,构建了由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氨氮、氟化物等7项指标组成的三晌梁地区地下潜水水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建立了I到V级的评价标准体系,利用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方法对评价指标分析计算,得出了达拉特旗三晌梁地区地下水质为IV类,评价结果符合达拉特旗三晌梁地区地下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线通水后东平湖水质状况,于2015年6月(枯水期)采集了东平湖4个地表水样品和7个地下水样品,测定了其中As、Cd、Cr、Cu、F、Hg、Mn和Pb等8种元素的含量,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水质评分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其水环境质量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表水中重金属浓度多数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其中Hg污染相对较重,地下水中重金属浓度多数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及以上,其中F和Mn污染相对较重;4个地表水采样点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其水质优良,地下水中3个采样点的综合水质评分小于2.5,水质良好,4个采样点的综合水质评分大于4.25,水质较差;地表水的平均健康风险为9.18×10-5a-1,地下水的平均健康风险为8.16×10-5a-1,均为III级中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沿线湖泊水质状况,于2015年6月(枯水期)采集了东平湖4个地表水样品和7个地下水样品,测定了其中As、Cd、Cr、Cu、F、Hg、Mn和Pb等8种元素的含量,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水质评分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水环境质量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表水中重金属浓度多数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其中Hg污染相对较重;地下水中重金属浓度多数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及以上,其中F和Mn污染相对较重。4个地表水采样点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其水质优良;地下水中3个采样点的综合水质评分小于2.5,水质良好,4个采样点的综合水质评分大于4.25,水质较差。地表水的平均健康风险为9.18×10~(-5)a~(-1),地下水的平均健康风险为8.16×10~(-5)a~(-1),均为III级中风险。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水化学及水质特征分析,是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近年来开展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地下水资源勘查与区划》调查研究成果,首次对鄂温克族自治旗按地下水含水层系统进行了地下水水化学及水质特征分析研究,明确了该地区的地下水水化学基本特征及水质动态变化特征,对该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干旱绿洲区张掖盆地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合理准确评价地下水水质,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RF)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并根据张掖盆地81个地下水采样点的pH值、Cl-、SO42-、NO3-、Na+、NH4+含量及总硬度的监测数据,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盆地地下水水质主要为Ⅱ、Ⅲ、Ⅳ类水,其中甘州区地下水埋藏较深,水体不容易受到来自地面的污染,水质较好,大多数地方为Ⅱ类水;临泽县和高台县地下水埋藏较浅,水质较差,大多数地方为Ⅲ类水,尤其高台县的水位最浅,再加上地处河段下游,污染更为严重,部分地区达到Ⅳ类。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度量发现影响研究区域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因子是NO3-含量;其次是NH4+、SO42-、Na+、Cl-含量及总硬度、pH值。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将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与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3个模型均能很好地评价研究区地下水水质,但RF模型的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9.
对昆仑山前平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地下水观测断面进行取样分析,利用Piper三线图及NETPATH水质演化模型,阐明了区域地下水化学特征,揭示了地下水化学演化机理,旨在为研究区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水质保护与改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为Na-Mg-Cl-SO4型和Na-Cl-SO4型;(2)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芒硝、岩盐、辉石的溶解作用,较为显著的Ca2+/Na+离子交换作用是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成的主要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德州市深层地下水水质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州市属于典型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孔隙水水文地质区,这一地区地下淡水的天然水环境条件非常敏感和脆弱。由于持续开采地下水,使该区域地下水的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德州市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本文论述了深层地下水的水质特征,分析研究了深层地下水的水质演化。结果表明:在开采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下,HCO3-和Na+浓度呈现出持续升高趋势,矿化度、总硬度及其它主要水质指标的浓度变化较小。深层地下水水质演化的特点表现为水化学动态并不随季节变化,而是在开采条件下,随着深层地下水系统压力、氧化?还原环境条件的改变有所变化。地下水水质指标浓度的历年变化主要受到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影响。针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演化趋势,提出了应进行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和降氟改水的水质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三晌梁地区浅层孔隙水和中深层孔隙水进行水质分析及其水质评价,将该区地下水水质进行分类,得出该区内水质好坏的级别,根据用水使用目依水质类型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12.
以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分析了干旱区平原绿洲浅层地下水水质的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该区域地下水质不仅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且年内及年际差异也很明显:1)冲洪积扇区域地下水质显著优于冲积平原区水质;2)春季地下水质总体好于秋季,且冲积平原区水质恶化程度要快于冲洪积扇区域;3)绿洲地下水质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农业活动强烈且地下水埋深浅的冲积平原区域;4)水文地质条件是造成地下水质时空变异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加剧了其变异性。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质性缺水。本文在全面调查全旗水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地形地质资料,综合分析了敖汉旗地下水的化学特征与地质地貌之间的水力联系,为今后的地下水污染的分析和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利牛生物化工燃料乙醇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阐述了作者对该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从水质、水量两方面进行预测,分析了开发建设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提出了限制性(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北部地下水资源贫乏,且水质普遍较差,矿化度、氟化物等普遍超标,利用已有水文地质勘查资料,研究当地高氟水、高矿化水的形成机理,可以为寻找水质较好地段和较好层位提供借鉴。本文从介绍影响当地地下水水质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等多要素出发,在分析研究区水质变化规律基础上,论述了高氟水、高矿化水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期利用角度,提出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及时空变化特点与机理,运用环境学,系统论观点地下水的质(水质)-量(水量)-形(地面形态)统一起来。寻求地下水开采量(水位)与地下水水质,区域下降漏斗和地面沉降的关系,以此进行了华北地区地下水环境发展趋势的预测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7.
抽水试验是抽取一定的地下水在观测井某段距离间测得多个时间段里水位和出水量变化幅度,并采用地下水流理论公式或者图解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本次进行施工的抽水试验位于大唐国际雷州发电厂,目的是求取厂址及其附近中深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影响半径、涌水量等重要水文地质参数,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取水构筑物设计提供参照。采用钻探施工、水位观测和水质分析等技术方法,得出本区段的地下水平均渗透系数K为13.02 m/d,影响半径R为769.9 m,中层承压水和深层承压水富水性好,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另外地下水中的偏硅酸浓度满足《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18)界限指标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地下水质量标准》准则对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地区作生活饮用水水质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振江镇地区生活饮用水超50%水质不合格,主要集中在石柱子、万宝与西江村一带,表现为铁、铝、菌落总数超标;石柱子村东北沟一带生活饮用水中所含化学组分严重超标,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西江村一带水质整体偏差;振江镇与大青村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适合作为生活饮用水。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变化动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由十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而来水量却连年减少,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平均下降了4~6m。随着大面积发展灌溉农业,排水洗盐改良土壤进程加快,相应地排入塔里木河的咸水也大大增加,塔河下游地下水水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变化动态以及来水量、农业灌溉对地下水的分析,也对沙漠化发展和分布对地下水的响应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北京地下水的长期观测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地下水GIS系统,提出了北京市区工程水文地质分区及各区地下水特征。通过岩土工程勘察,介绍了场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地下水类型、特征、动态变化规律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并得出水文地质参数和水质的腐蚀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