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河北省涞源县木吉村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吉村矿田由木吉村,浮图峪等七个中小型矿床组成,是河北最重要的铜矿集中区,矿田受深断裂及中生代火山断裂盆地控制,矿床与侏罗纪髫髫山旋回次火山岩闪长玢岩有关,主要成矿元素为铜、铁、钼、矿化类型为五岩-矽卡岩-热液型,以斑岩及热液迭加矽卡岩型为主,构成“多位一体”成矿序列。本文论述了矿田的成矿规律,提出了矿田蚀变分带模式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兰英 《地质与资源》1996,5(4):315-315
<正>塔沃矿床位于塔吉克斯坦西北部。矿床主要赋存于石炭纪花岗闪长岩和泥盆纪碳酸盐地层接触处的钙—硅酸盐矽卡岩和石英白云岩中。在交代石英岩、花岗闪长岩和主矿化带附近的弱矽卡岩化灰岩中,可见低品位矿化。矿体形态为透镜状或旋卷状,平均倾向为南西38°。矿体在1720m处见有露头,向下倾伏深度达800m。矿化作用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矿前和矿后断裂,二是容矿岩石的位置。断裂控制着容矿岩石的分布,容矿岩石为矿化提供了有利的矿质成分。控矿的主断裂为“Vedushy”断裂,其走向为北西西,倾向南西,宽度变化范围为5~70m。许多证据表明该断裂为矿化前形成,控制矽卡岩矿化作用。容矿岩石也是控矿的重要因素。这种关系可通过地下勘查和矿床的统计地质评估得以证实。在该区,对金矿化最有利的两种容矿岩石为辉石矽卡岩和石英碳酸盐。  相似文献   

3.
李大鹏 《地质与勘探》2010,46(6):1051-1060
矽卡岩型金属矿床的形成与构造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本文以安徽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体侵位特征、矽卡岩矿化分带特征、和矿物组合变化规律的研究,系统分析了断裂、褶皱、不整合、接触带等构造活动对本区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控矿意义以及对于矽卡岩矿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构造运动贯穿岩浆上侵、就位、岩浆热液流体活动、接触交代、成矿等整个地质过程;岩浆侵位和矿体的赋存主要受不整合面控制;垂向上矽卡岩矿化分带不同,浅部矿体主要产于石炭-二叠系(C-P)灰岩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体形成的矽卡岩接触带上,而深部矿体则是由于岩浆热液流体的灌入式侵位,发生接触交代、矽卡岩化而成矿的;断裂-接触带共同控矿导致反向矽卡岩矿化分带。  相似文献   

4.
湖南姑婆山锡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姑婆山锡矿田原生锡矿床的成因类型有构造蚀变带型、构造蚀变岩一矽卡岩复合型和接触带矽卡岩型3种。通过对各类锡矿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的分析与总结,认为岩浆岩是控制各类型锡矿形成和分布的首要条件,区域性NE至SN向断裂(F1、F2)为导矿、控矿构造,其旁侧的次级断裂及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为容矿构造;提出矿田西部和北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德保铜矿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岩外接触带的寒武系碳酸盐岩岩层中,受后期断裂构造破坏明显.矽卡岩化岩(矿)石中Au、Ag、As、Bj、Sb等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岩石,显示矽卡岩化作用是导致该区微量元素富集的主要原因.相同岩(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十分相似,不同岩(矿)石则差异很大,但稀土元素的总体特征显示铜矿化与花岗岩...  相似文献   

6.
漓渚铁矿是一个以铁为主,共(伴)生锌钼的矽卡岩型贫磁铁矿矿床,铁矿体均分布于震旦系西峰寺组白云质灰岩和寒武系灰岩内沿断裂构造发育的含矿矽卡岩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其形态、规模、矿化特征及成矿元素组合受NE向断裂控制,与广山花岗岩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重点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通过对梁家铜多金属矿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等分析研究,得出矿区矿化类型有四种:接触带矽卡岩型、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的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其中石炭纪藕塘底组(C2o)地层中受接触带构造控制的矽卡岩型和二叠纪茅口组(P1m)地层中主要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的矽卡岩型为矿区主要矿化类型,矿液分别来源于侏罗纪早世梁家单元(γJ1L)黑云母花岗岩体及白垩纪晚世五府岗独立单元(γπK2W)花岗斑岩体.深部的含矿流体随岩浆沿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向上运移,在运移过程中含矿流体不断分离、富集,逐步形成富矿热液.在岩浆演化的晚期,富矿热液在近地表附近沿着被交代岩石的接触面或甚至脱离岩浆体系沿着有利围岩层间破碎带发生交代作用而形成矿床.结合其它控矿因素得出该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云南芦子园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于超大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_3s)大理岩与板岩层间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区主要经历三期构造活动,早期为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是矿区的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展布;中期为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晚期为近东西向张性,中-晚期断裂为破矿构造,错断北东向断裂及矿体。  相似文献   

9.
冯晓曦  王旭  段明 《华北地质》2013,36(1):39-46
黑龙江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为一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通过野外调查和对矿床勘查资料综合研究,笔者认为碎裂状白岗岩岩体与碳酸盐地层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及后期叠加断裂对成矿起着主要控制作用,形成了翠宏山铁多金属大型矿床.接触带构造体系、叠加北西向断裂及矽卡岩带是翠宏山控矿的基本特征.在内接触带形成碎裂岩化和北西向糜棱岩带,主要赋存钼钨矿,中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带,主要赋存铁矿,其次钼钨矿,外接触带发育层间破碎带,多富集铅锌铜矿,形成一典型的复合接触带构造体系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某区内生矿化作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小侵入体发育,碳酸盐岩石分布較广,矽卡岩化强烈,是我国矽卡岩型銅矿的典型地区之一。本文試从隐蔽基底断裂和盖层构造的綜合控制成矿作用,提供一些資料,并对本区矿产分布規律和矿床的原生分带特征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广东大宝山矿田船肚矽卡岩型钨钼铜矿床受船肚花岗闪长岩体接触带的控制,按空间展布分为北矿带和南矿带。浅部钻探和坑道揭露显示:北矿带裂隙密集,由石英网脉型、构造破碎带型及少量矽卡岩型铜钼矿组成;南矿带为矽卡岩型钨钼矿。蚀变特征和矿化类型及成岩成矿年龄表明,该钼钨矿床是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浆活动有关的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闪长岩。通过对有利的赋矿围岩分析、控矿构造解析和与大宝山矿区的控矿要素对比分析,认为船肚岩体是沿着寒武系(顶板)与泥盆系(底板)之间的推覆构造侵入的,靠近花岗闪长岩的内接触带是石英网脉型辉钼矿的有利找矿部位,而云英岩化则是有效的找矿标志。在深部和外围矽卡岩带是船肚矿区南、北矿带探寻矽卡岩型钼钨矿体最具潜力的部位。船肚北矿带次英安斑岩体内部、与斑岩体相连通的成矿前断裂带中和构造虚脱部位、块状和似层状矿体外围的断层、裂隙、节理连通部位及层间滑动虚脱部位都是下一步铜多金属矿找矿的有利部位。文章认为船肚矿区深部存在隐伏铜钼多金属矿体的潜力较大,是大宝山多金属矿田找矿突破的重点地段和重要接替资源区域。  相似文献   

12.
棋盘石铅锌多金属矿属于矽卡岩型多金属矿。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后认为,矿体严格受岩体、碳酸盐岩及构造的控制,矿石类型为矽卡岩型硫化铅锌矿石;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为特征;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为该矿床的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层控式矽卡岩矿床中的矽卡岩和矿体主要顺地层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其矿物组合及矿物特征与一般的矽卡岩类似。成矿控制因素主要是地层层位、岩性和层间滑脱空间。成矿过程也分为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两期,成矿温度可高达390℃,其主要成矿机制是源自岩浆的热液沿层间发生渗滤扩散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春林 《地质与勘探》2018,54(2):264-273
郎都铜矿位于义敦-中甸岛弧带南段,红山复式背斜北东翼。矿体主要赋存于张性破碎带、层间破碎带、褶皱的转折端以及外接触带。矿床的形成与围岩性质、构造破碎带和围岩蚀变类型有较为直接的联系。矿床类型属接触交代热液型铜矿床,与成矿有密切关系的岩体为石英二长斑岩,围岩为碳酸盐岩类中的灰岩类,典型的矽卡岩矿物为透辉石,其次为石榴子石,其中透辉石矽卡岩含矿性明显高于石榴子石矽卡岩。根据同位素研究成果,郎都铜矿的成矿年龄大致为214.8±3.8 Ma;成矿的大地构造环境属于造山带环境。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为下地壳,次为地幔,具备壳幔混合和深源-浅源混合的特征。矿床的形成是多期次交代作用叠加的结果,具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大瑶山及其西侧铅锌成矿带是广西境内主要的铅锌产地,区内的铅锌矿床按其成因主要划分为沉积-热卤水改造型和接触交代(夕卡岩)两类,产出铅锌矿床较多.文章通过对研究区内铅锌矿床的含矿建造和构造控矿因素分析,详述了研究区内铅锌矿床在控矿层位、控矿岩性、控矿岩相以及断裂构造控矿和褶皱构造控矿的特点,进而为研究区内下一步找矿指出方向,并总结出该区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云南麻栗坡南秧田白钨矿床层控似矽卡岩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秧田白钨矿床是中国滇东南地区一个罕见的似层状白钨矿床,矿体赋存在元古界南秧田岩组层状似矽卡岩中。最新的勘查资料表明,该矿床已达超大型矿床规模。笔者通过详细的矿区实地考察,结合室内岩、矿石地球化学分析及国内外典型矿床对比研究,对该矿床似矽卡岩的原岩进行了恢复,得出南秧田白钨矿床似矽卡岩的原岩为海底火山喷发沉积(或热水沉积岩)夹杂部分的陆源碎屑沉积岩,对南秧田层控白钨矿床似矽卡岩进行了成因探讨,认为南秧田白钨矿床似矽卡岩为沉积变质成因矽卡岩,属类矽卡岩系列。  相似文献   

17.
山西塔儿山地区的夕卡岩型铁矿是山西省的重要铁矿类型。夕卡岩型铁矿的赋矿围岩以中奥陶统碳酸盐岩为主,分为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共3个组7个岩性段。该区中奥陶统的特点是白云质成分较高,较纯的灰岩较少,表现为潮上潟湖相、潮上盐坪相和潮下陆棚相交替的沉积环境;岩石富MgO,大部分碳酸盐岩的CaO/MgO值为2.63~5.51,属于方解质白云岩或富白云质灰岩;在热液交代作用过程中,白云质灰岩、钙质白云岩经热液交代形成了镁夕卡岩岩石组合,以透辉石-金云母夕卡岩、透辉石夕卡岩和金云母夕卡岩为主,铁矿体主要产于镁质夕卡岩中。中奥陶统碳酸盐岩的控矿作用表现为:大部分的铁矿体都产于由富镁碳酸盐岩蚀变而成的镁夕卡岩中,围岩中的镁质可以降低岩浆温度和黏度,转换硅酸盐中的铁质,形成镁质夕卡岩和铁质堆积;含石膏层的碳酸盐岩在成矿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不仅能够改善岩浆和流体的物理-化学性状,促进蚀变和矿化,还能提供有利的成矿空间,成为构成夕卡岩型铁矿矿集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解广轟 《地质科学》1965,6(3):278-283
超基性岩同围岩接触,一般都很少见到明显的接触变质和接触交代现象,特別是后者更为少见。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二:首先,超基性岩浆本身“活动组分”较少,如果沒有特殊有利的条件(包括岩体大小、侵入深度、接触面的形状产状、围岩成分以及构造条件等),这些组分不易集中,也就很难同围岩产生接触交代反应。  相似文献   

19.
广西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详细叙述了广西热水沉积型矿床的成矿时代、空间分布和控矿环境,指出主要的矿产种类有锡、铅、锌、锑、汞、金、铜、钨、锰、铁、磷、重晶石及黄铁矿。其成矿时代为早元古代、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及中生代,以泥盆纪为最重要的成矿时代;矿床在空间上主要分为桂北晚古生代裂陷锡-多金属成矿带及桂西南泥盆纪裂陷锰-重晶石-黄铁矿成矿带,次为桂东南早古生代裂陷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桂中-桂北泥盆纪走滑断陷铅-锌-重晶石黄铁矿成矿带及桂西北早中三叠世裂陷金矿成矿带,此外还有桂北-桂东元古宙裂陷铁-锡-重晶石成矿带;控矿构造环境为裂谷构造,成矿受裂陷槽及区域性同沉积断裂控制;控矿沉积环境主要为台沟相带,次为局限-半局限台地相带、开阔台地相带、生物礁相带及海槽相带。并指出广西的热水沉积岩主要有硅质岩、电气石岩、层状矽卡岩及重晶石岩。  相似文献   

20.
董想平 《地质与勘探》2021,57(2):281-293
青海群力铁矿床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都兰造山亚带中西段的祁漫塔格结合带的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铋、铅、锌、铜、银成矿带野马泉矿集区内,是青海省著名的铁多金属矿成矿富集区之一。前人对该区基础地质和成矿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该区成矿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热液型,其次为斑岩型,成矿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中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但一些铁矿的成因尚不明确。笔者通过对群力铁矿矿床地质特征、混合岩化特征、矽卡岩特征、矿体赋存特征、矿床成矿类型和成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群力铁矿不是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交代成矿,而是赋存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混合岩化片麻岩夹大理岩系透辉石透闪石矽卡岩中,是片麻岩在混合岩化作用叠加热液交代作用下形成的层状矽卡岩成矿,其矿体规模与层状含矿矽卡岩规模呈正相关,与围岩界线较明显,具有远离岩体矿化富集、靠近岩体贫化的特征,形成的矿体多为盲矿体,向西侧伏特征明显,向更深部仍有含矿矽卡岩分布,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