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兴中  王立亭  陈跃康 《贵州地质》2009,26(3):224-227,237
根据喀斯特石林的高度、形态、层次、结构及其石林景观周围环境、植被状况,人类活动影响等八项评价因子对省内的主要石林景区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排序。针对贵州喀斯特石林特点及现有的实际情况,对省内喀斯特石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四点建议:(1)充分发掘和展示石林景区的科学和文化内涵;(2)打造石林景观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旅游精品;(3)充分发挥石林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互补优势;(4)建立石林表生金矿矿山公园。  相似文献   

2.
宜州市水上石林地质公园景观类型多样、数量多、区位优势好、资源档次高、文化底蕴深厚、其它景观衬托效果好,其景观资源具有非凡的科学价值、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多重历史价值,科学有效的开发,可赢得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袁晓华  傅中平 《广西地质》2014,(6):31-33,37
灌阳县文市石林地质公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其景观规模大、分布广、类型多样、数量众多,资源档次高,各景观资源组合恰当,特色明显,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文章在分析该地质公园特色的基础上,对其做出了定性评价和模糊数学模型综合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为88.4分,属三级(优良)等级。该地质公园景观有较高的科学、观赏价值,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贵州地质》2008,25(4)
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旅游地质资源,石林也是贵州高原常见的喀斯特景观。贵州石林有剑状、垛状、柱状、屏风状、墩状、锥状、塔状及笋状等多种类型,形态多姿多彩。最近,贵州的地质工作者对石林资源展开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将在本刊上陆续发表。这里,先登出一些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让读者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5.
天山天池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分布广,成因类型多样,有水体景观、地质地貌景观、典型地质剖面景观、古生物化石景观、地质灾害遗迹及防治工程、典型矿床及采矿遗址景观等六大类型,有湖泊、瀑布、古冰川遗迹、现代冰川、名山、火山岩石林等21种基本类型,有148个地质景点.以天山天池、马牙山石林、博格达现代冰川、第四纪古冰川遗迹等为导向性地质遗迹景观,集湖、瀑、雪峰、石林、森林、草地、激流、峡谷、冰川U谷、哈萨克风情于一体,融雄、奇、险、秀、俏、美、恬、淳等于一炉,其在亚洲版图的中心地带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和极高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6.
铜仁碧江石林是2016年碧江区旅游资源普查新发现最有开发价值的地文景观资源之一,为一处极为特殊的地质遗迹资源,发育在锦江北岸石灰岩顶盖上,石林普遍高1 25 m,象形山石众多,经省级终评为四级旅游资源。本文从碧江石林的地质特征及地质演化出发,对石林及其中象形山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石林的形成主要经过了岩石形成、地下水溶蚀和地表塑造三个阶段,发育步骤为从节理裂隙—溶蚀网—埋藏石芽—溶沟、溶槽—高度增加—相互分离—成片石芽、石林。同时由于岩石组分局部不一致,可溶性存在差异和北东向、北东东向和近东西向三组节理裂隙的形成,加上地下水的侵蚀和溶蚀作用,从而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象形山石。  相似文献   

7.
王硕  李启文  曾克峰  刘超 《中国岩溶》2013,32(3):358-64
贵州思南石林目前正建设成为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长坝石林景区。本文通过石林的形态特征对比研究及区域地质环境的调查,分析了石林的景观资源特征,并探讨了石林的形成条件和发育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思南石林属溶洼边坡型石林,石林形态多样、个体高大且象形景观众多,加之石林生态环境良好,风光秀美,具有较高的观赏、科研和科普及开发价值。(2)思南石林以质纯层厚的下二叠统深色泥晶灰岩为主,并处于南东-北西构造应力带上,利于较高大石林的形成和保存;地貌上,石林发育在喀斯特单面山与溶蚀洼地之间的斜坡上,不同地貌部位的水动力条件导致石林形态和分布的差异;气候上,思南地区自新第三纪以来以热带、亚热带温湿气候为主,为石林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外营力条件;此外,来自碎屑岩区的外源水侵蚀和下伏碎屑岩的隔水顶托作用为大面积石林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水环境条件。(3)石林形成过程可归纳为海侵沉积、抬升剥蚀、构造变形、土下溶蚀和地表塑造5个阶段;其中地表塑造阶段是石林的成景时期,依据有关侵蚀数据计算得出石林成景时代约为30.04~45.06 ka,即晚更新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盐边县岩口旅游区天洞、溶洞、暗河、石林等岩溶景观独特,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紧密,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艺术观赏价值。本文主要依据岩溶形成的地质背景、岩溶景观特征以及旅游资源的价值、区位条件等,提出在该区建立地质公园等旅游开发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实地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论述了贞丰竹林堡石林的地质背景、成景条件以及景观特征, 并对其美学价值进行了探讨。竹林堡石林位于早三叠世奥伦期相变带上, 是贵州三叠纪喀斯特石林的重要代表, 具有表观形态美、空间结构美、景观组合美等美学特征, 新发现的"新双乳峰"物质组成与原双乳峰同为安顺组白云岩, 是竹林堡石林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0.
四川道孚八美糜棱岩石林形态特征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八美石林是在青藏高原东侧首次发现的、国内唯一的糜棱岩石林,可与南方喀斯特石林景观相媲美,在地质成因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对石林形态的划分,尤其是对糜棱岩石林形态的划分,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从糜棱岩石林的地貌形态、相对高差及旅游美学的角度,将八美糜棱岩石林初步划分为尖棱状、刀刃状、石墙、石柱、石槽、金字塔状及钟状等七种类型,这对研究糜棱岩石林的成因及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剑玲 《福建地质》2010,29(1):46-52
赖源景区是连城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园区之一,以发育岩溶峰丛、孤峰、溶洞及岩溶次生化学沉积等为主要特征。园区内有山地景观、溶洞景观和水体景观3种类型,岩溶发育系统完整,景观优美,其形成是船山—棲霞灰岩受水流溶蚀,机械侵蚀和重力崩塌等多种地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山东喀斯特景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建 《中国岩溶》2003,22(4):324-331
山东广大的石灰岩山地、丘陵区蕴藏着丰富的喀斯特景观旅游资源,其主要形态类型包括: 形态奇特的喀斯特山体、残存的喀斯特剥蚀面、幽深的喀斯特谷地、众多的溶洞、奇异的石灰岩景石(石牙形态)及喀斯特泉群。本文对这些景观形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就其旅游开发利用价值作了评析。文中还对山东喀斯特景观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介绍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贵州兴义喀斯特景观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贵州省兴义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区内广泛分布着雄伟壮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以高原、峡谷、峰丛、峰林、石林以及发育其间的瀑布群、泉群等组合为特征。其中,马岭河峡谷长74. 8km,谷底宽30~ 50m,切割深度300~ 700m,被誉为“高原峡谷一线天” ;两岸地表支流、泉水坠入河谷形成常年瀑布多达70余处,瀑高50~ 200m,构成云贵高原一大喀斯特水文地貌奇观;斜坡台原之上峰丛峰林密集相连,层层叠置,景象甚为雄伟壮观;其中峰体坡度较缓的锥状喀斯特先是在古地理的外动力环境影响下发育形成,后又经受高原抬升的影响,在发育持续时间、环境及其形态特征上与桂林峰林均有所不同,因而成为全球锥状喀斯特发育演化过程最为完整的范例之一。独特的兴义喀斯特景观,是在特定的岩性结构条件下,经长期构造运动抬升切割和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具有很大的科学意义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4.
Study on urb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based on karst landscape protection contribute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karst area. Jinan is a city famous for karst spring water. Karst landscape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urban construction. Through hydrogeological analysi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mountain, cave, gully and flat dam in Jinan are analyzed. It is revealed that various karst landforms are involved in the spring circulation process to varying degrees. Some karst landforms have been destroyed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karst landscape has been overexploited resulting in the direct or indirect weakening of spring water recharge and infiltration capacity and the decrease of spring water flow.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principle of organic combination of karst landscape and urb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on the basis of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outh,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protection of the karst geomorphology system and the principle of accessibility of the karst landscape,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guided by urban planning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karst landforms protection. On the basis of fully considering the special karst landform conditions in Jinan,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that the ecological control red line of urb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should be set up based on karst mountains and valleys in southern of Jinan C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bare carbonate rock continuous mountain foot line in the direct recharge area should be taken as the south control red line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included in the overall planning. The urban landscape is mainly displayed in the main axis based on karst mountains and springs, constructing East-West Axis-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Belt along the Wufeng Mountain-Langmao Mountain-Hero Mountain-Qianfo Mountain-Long cave-Panlong cave-Jinping Mountain line and North-South Axis Landscape Belt along the Baotu Spring- Qianfo Mountain line, Baiquan-Panlong cave line, Baimai spring-Dajian Mountain line. Based on the karst river valleys and the river system, the urban spatial pattern is constructed, forming ecological corridor, restoring infiltration function of river. The form of urban construction should be shaped based on karst landform and the river system. The main form is semi-star like radiation typ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entral intensive type and zonal type. Based on the whole protection of karst geomorphology system and the scientific molding of karst landscape,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city with the symbiosis of spring and urban can be built.  相似文献   

15.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特征与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发育在“孤岛”状的碳酸盐岩区上,以高峰丛深洼地、大洞穴、大峡谷、天坑群、天窗群、天生桥、地下河为特色,景观类型丰富、系统完整、珍稀典型,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极高。公园内不同地貌景观由于成因差异而各具特色,经定性与定量评价:天坑群、天窗群是世界级品牌景观,为公园五级地貌景观;天生桥、峡谷是公园重要景观,为公园四级地貌景观;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坡立谷、洞穴景观是公园地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园三级地貌景观;穿洞、岩溶泉、地下河景观是公园地貌景观的重要补充,为二级地貌景观;落水洞、竖井是公园点缀地貌景观,为公园一级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6.
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位于贵州高原西部,园区内喀斯特景观总体可概括为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高峰丛、丘陵、单面山与象形山、水文遗迹等8大类,它们以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有序、集中分布于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片相对独立,却又以绮结河为纽带紧密相连的喀斯特区域内,共同构成一个以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为核心,形态雄伟、典型、优美、珍稀的高原喀斯特景观群。同时在对公园岩溶景观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和探讨了织金喀斯特,及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大地貌单元的形成演化过程,并认为它们的发育模式由地下喀斯特逐渐过渡至地表喀斯特,系统完整地纪录了贵州高原喀斯特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地貌景观特点及旅游形象塑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赖良杰  彭东 《中国岩溶》2003,22(4):318-323
在分析了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具有的景观特色、竞争特点和环境特点之后,提出喀斯特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应以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特点为基础,通过对喀斯特旅游地的文脉辨析、形象调查和竞争性分析确定其形象定位,继而围绕其形象定位进行喀斯特旅游地的形象口号设计、视觉形象塑造、行为形象塑造和形象传播策略的选择,并提出在形象塑造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和喀斯特景观的可持续开发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四川广元地质景观类型及其形成条件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元境内地质景观主要集中分布于四个区中,即广元区、剑门关区、唐家河区和七里峡区,以岩溶地貌、丹霞地貌、典型地质剖面和水体景观为主,具有独特性、典型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浓厚的历史文化性等特征。受构造条件、成景地层和流水侵蚀作用方式不同的影响,广元区以岩溶地貌和水体景观为主,剑门关区以丹霞地貌为主,唐家河区以地质构造剖面和变质岩剖面为主,七里峡区以岩溶地貌为主。按资源价值、景点规模与组合、环境状况和旅游条件等对四个区的地质景观进行综合评价,认为目前广元区和剑门关区具备构建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条件,唐家河区和七里峡区具备构建中型省级地质公园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以贵州省罗甸县为例,获取岩性及2000、2005、2010和2015年4期景观格局分布等数据,从景观稳定程度和干扰程度视角对比分析了不同岩性分区的人为活动对景观生态质量变化的影响模式。研究表明:(1)利用景观稳定程度和干扰程度进行评价,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岩性分区的景观生态质量差异;(2)非喀斯特区域的景观稳定程度高于亚喀斯特区域,典型喀斯特区域的景观稳定程度最低;(3)亚喀斯特区域的景观干扰程度高于非喀斯特区域,典型喀斯特区域受到的干扰最小;(4)非喀斯特区域的景观生态质量最好,亚喀斯特区域次之,典型喀斯特区域的景观生态质量较差;(5)2000—2015年,不同岩性分区下的景观生态质量变化呈现出不同趋势。典型喀斯特区域4期的景观生态质量分别为0.30、0.18、-0.24、-0.18,2000—2010年景观生态质量有所下降,但2010—2015年景观生态质量处于上升状态;亚喀斯特区域4期的景观生态质量分别0.55、0.17、0.32、-0.51,2000-2005年景观生态质量下降,而2005—2010年景观生态质量上升,2010-2015年景观生态质量又处于下降状态;非喀斯特区域4期的景观生态质量分别为0.66、0.38、0.27、-0.30,2000-2015年景观生态质量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受岩性及人类活动影响的亚喀斯特区域景观生态质量更为敏感。因此,在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中应根据岩性的差异进行分区对待,更需关注亚喀斯特区域的景观生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