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古宙地质及大型,超大型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六○矿床铀,磷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良 《铀矿地质》1997,13(1):19-24
六○矿床产于六五火山盆地东部边缘,是一大型铀-磷矿床,受侏罗系鹅湖岭组第三段中下部火山碎屑沉积岩及陆源碎屑沉积岩层位控制。由于控矿层位形成时U和P一起得到初步富集,后期在构造热力作用下又一起活化、迁移和再沉淀,使得U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于胶磷矿中,U-P紧密伴生,相关系数达0.8—0.9。  相似文献   

3.
4.
楚雄盆地铜,膏盐,有机矿床组合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滇古大陆裂谷的发生和发展造就了楚雄盆地,沉积了煤、铜、盐旋回与含矿建造,形成了铜、膏盐、有机矿床组合。矿床地球化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表生的或地层中的或深部的铜、盐、有机质以微量遍布于楚雄盆地中生代各地层中,在适宜的古气候、岩相古地理环境则富集成矿,三者在诸矿床中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三类矿床都经历了沉积-成岩-改造生成过程并受同步热演化。矿床组合遵循“金属-盐-有机沉积-成岩-改造”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5.
6.
水热系统,成矿热液与热液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8.
红、蓝宝石是一种主要与中新生代深大断裂构造、原始岩浆性质、火山作用、热液交替变质作用、地壳风化夷平作用等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重要经济矿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经济作用。本文拟据实际资料对红、蓝宝石矿床成因--产太进行分类,并对我省主要红、蓝宝石矿产地进行初步地质评价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水城青山-横塘矿区铅锌矿床与MVT,Sedex型矿床特征类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大  顾尚义  毛健全 《贵州地质》2001,18(4):232-237
本文从分析区域地质演化出发,系统介绍了青山-横塘矿区矿化类型,矿床地质特征,硫铅同位素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矿床成因,并对矿床特征与MVT,Sedex型矿床进行类比。  相似文献   

10.
长坑金银矿床方解石的δ^13C值为-3.23‰,方解石和石英的δ^18O和8.64‰-18.61‰和9.60‰-13.0‰,其范围与其它卡林型金矿相似。结合大本模式的理论分析,认为成矿热液的部碳同位素组成可大致取为-2‰-17‰,即碳主要来自地层中的沉积碳酸盐,部分来自有机碳。  相似文献   

11.
12.
滇东,滇东北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赵准 《云南地质》1995,14(4):350-354
滇东、滇东北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赵准(云南省地质矿产厅)本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东侧,滇东台褶带及川滇台背斜的东部,面积约7万km2。已发现大型铅锌矿床2处(茂租、矿山厂),中型6处(金沙厂、毛坪、七○厂、五星厂、苏租、富乐厂),小型11...  相似文献   

13.
透辉石,透闪石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正钰 《湖南地质》1990,9(2):46-53
在国内透辉石、透闪石矿床地质调研基础上,提出我国该类矿床的四种成因类型:区域变质型、接触热变质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和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型。并探讨了除岩浆岩型矿床以外的各类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矿床,同步耦合断层和惯量差假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贾伟  杨建国 《江西地质》1998,12(3):163-174
根据找矿预测中发现的问题,从探索矿床的本质特征入手,重新定义了矿床。根据本文定义的“矿床”及其所规定的矿床学研究要点,又继续探索并发现了板块构造理论中的基本概念———转换断层的本质特征,并将具有此类特征的断层定义为“同步耦合断层”。产生同步耦合断层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是:非均质的地球作变速自转时,在经向和纬向惯性力同时作用下,惯量不同的相邻板块因惯量差诱发的相对运动。为此,提出了新的地球动力学原理———惯量差假说。根据此假说的基本原理分别构思了地球自转处于减速期、过渡期和加速期的全球构造体系框架。指出同步耦合断层的张性耦合区是控制大型、超大型矿床成带分布的重要空间。以此认识指导找矿预测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黄铁矿资源丰富,按元素和矿物组合的不同,其矿床类型可分为:黄铁矿矿床,黄铁矿型铜矿床;含锌、铜黄铁矿型矿床;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内铁矿型铜矿床;含锡黄铁矿型矿床;含金黄铁矿型矿床。最主要的成因素类型是海底喷气沉积矿床,它广泛分布于不同时期的造山带及早前寒武纪克拉通。黄铁矿形成的构造环境可分为5种,即:边缘浅海或优地槽环境;上叠的断裂坳陷带;洋中脊;岛弧地带,陆相火山盆地。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