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天山浅成低温金矿容矿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成矿环境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在新疆西天山北段晚古生代火山岩区内相继发现了阿希大型金矿床及其外围的伊尔曼得、恰布坎卓它等金矿床(点),并进一步确定了其系产于晚古生代火山岩内的浅成低温矿床.矿床赋存于伊犁晚古生代火山岩区的吐拉苏-也里莫墩火山岩带中.矿床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基性-中酸性陆相火山岩系,以钙碱性为主,少量碱性系列岩石,具有富硅、钠、贫钾、铝、镁、钙成分和里特曼指数偏高的特点;岩石稀土元素含量中等(ΣREE=41.59×10-6~135.83×10-6),属于轻稀土富集型(含量29.05×10-6~95.37×10-6),分镏程度较高;容矿火山岩以K、Rb、Ba、Th等大离子元素富集和Ti、Y、Yb、Sc等亏损为特征,接近于板内过渡型玄武岩系列岩石;火山岩和矿石206Pb/204Pb值为17.5269~18.6644,207Pb/204Pb值为15.1073~16.0108,208Pb/204Pb值为37.3670~38.1958,具壳幔混合源特征;含金石英脉锶同位素初始值与区内容矿火山岩、矿化有关蚀变矿物十分接近,介于0.705~0.709之间,显示成矿作用与火山岩系的密切成因联系;文中结合容矿火山岩时空分布和成矿地球化学特征的讨论分析,揭示了金矿成矿与容矿火山岩的内在联系,确立了金矿化的陆内裂谷环境特点,建立了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第三种成矿背景,拓宽了找矿区域.  相似文献   

2.
山东谢家沟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山东谢家沟金矿是新发现的产于玲珑型花岗岩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对3个成矿阶段含矿流体的温度、压力和成分分析表明,矿床属于浅成中温热液矿床。含矿流体的演化是从高温向低温、从低盐度、低密度向高盐度、高密度的转变。Ⅰ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20~350 ℃,盐度为2.7%~6.6%,密度为0.498~0.886 g/cm3;Ⅱ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70~330 ℃,盐度为3.6%~8.4%,密度为0.571~0.959 g/cm3;Ⅲ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50~290 ℃,盐度为5.8%~10.6%,密度为0.724~1.158 g/cm3。流体成分以CO2和H2O为主,尚有CO、CH4、H2S、SO2、N2等,流体中CO2含量与矿石金品位正相关。据不同类型包裹体共生组合及流体演化特征,认为流体的不混溶性是导致大量金沉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小水井金矿床赋存于哀牢山造山带红河断裂东缘韧-脆性剪切构造破碎带中,容矿岩石为砂泥岩、灰岩之角砾岩、碎裂岩。硫、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流体中碳、硫来自深部或地幔;氢、氧同位素组成则显示成矿热液主要为天水下渗及地下水循环从流经岩石获得物质而形成的混合热液流体。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以气-液相为主,少量气相出现。矿石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阳离子以Na+、K+为主,Na+/K+比值为3.056~4.940;阴离子以Cl-、SO24-为主,且Cl->SO24->F;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间有CH4、CO出现,属H2O-CO2-NaCl体系。主要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80~260℃之间,成矿深度约为1.0 km,流体密度0.65~0.9 g/cm3,流体盐度w(NaCleq)1.74%~9.08%,平均5.33%。小水井金矿床属于浅成条件下,由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混合热液流体在韧-脆性剪切构造带中形成的金矿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造山型金矿相似,成因类型应归属于浅成造山型金矿床,工业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床的形成经历了金元素初始富集形成矿源层、成岩期后剪切-逆冲推覆构造活动过程中的构造-热液作用富集成矿、中酸性岩浆沿剪切构造带及裂隙系统侵入活动形成的含矿热液叠加富集、表生氧化-淋滤再富集时期等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疆金坝金矿成矿作用的地质和流体包裹体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坝金矿作为额尔齐斯构造成矿带的典型金矿,人们对其构造蚀变特征、成矿流体演化以及成矿热液来源还缺乏深入研究,区内岩浆活动与金坝金矿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详细分析矿化蚀变特征,使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SEM-CL)分析石英显微结构,通过流体包裹体研究和S-D-O同位素分析对成矿流体和矿质来源进行探讨.区内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普遍发育,是重要的找矿标志.矿区斜长花岗岩和闪长岩的钻孔样品由矿化中心向外蚀变及矿化逐渐减弱,变化明显.SEM-CL显示石英微结构具有热液石英特征的穿插结构和重结晶结构,表明变形变质作用强烈.热液成矿分为4个阶段:磁铁矿-石英阶段、金-黄铁矿-石英阶段、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和石英-碳酸盐化阶段.金坝金矿的流体包裹体多以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并有CO2-H2O包裹体及碳质流体包裹体.成矿温度主峰为260~280 ℃和380~400 ℃,盐度范围在0.88%~13.72% Nacleqv,流体密度为0.90~0.95 g/cm3.表明成矿流体体系为中高温热液、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的H2O-NaCl-CO2体系.成矿流体有从中高温富CO2向低温盐水溶液演化的特点.矿床硫质来源具有深源硫特征.流体包裹体中δDH2O值为-78.0‰~-80.5‰,成矿溶液的δ18OH2O值为1.49‰~5.31‰,表明成矿热液流体由成矿早期的岩浆水向晚期成矿流体的大气降水演化.   相似文献   

5.
西天山阿希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德铭 《地质与资源》1998,7(3):180-188
西天山阿希金矿含金石英脉内流体包裹体粒度细小,形态多样,以单一液相为主.化学成分上属K+(Na+)-SO2-4(Cl-)型,其中阳离子成分以K+为主,Na+次之;阴离子成分以SO2-4为主,Cl-次之;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富含O2、N2等气体,还原性气体(H2、CH4、CO等)含量亦较高.成矿作用发生于浅成(300~900m)、低温(120~180℃)和较封闭的还原环境.成矿流体盐度低,主要为大气降水并混以少量火山成因的岩浆水.  相似文献   

6.
新疆西天山吐拉苏盆地中的阿希和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空间上毗邻,但矿化特征差异明显。矿相学和扫描电镜- 能谱成分分析表明,阿希金矿床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和白铁矿,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矿石中金属矿物除黄铁矿外,还普遍发育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闪锌矿和砷锑镍矿。两个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均为盐水包裹体,具有低温、低盐度的特征。阿希金矿床浅地表黄铁矿的电子导型主要为P型,形成温度为 160~240℃(平均195℃);塔吾尔别克金矿床浅地表黄铁矿以N+P混合型为主,N型和P型黄铁矿的形成温度分别为300~380℃(平均352℃)和80~240℃(平均137℃)。矿石中矿物组合和组构、流体包裹体和黄铁矿热电性特征显示,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的成矿温度明显大于阿希金矿床。阿希和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矿石中黄铁矿单矿物 δ 34 S值范围分别为-4. 0‰~5. 3‰(平均0. 7‰)和0. 6‰~4. 7‰(平均2. 5‰),载金黄铁矿原位 δ 34 S值范围分别为-2. 6 ~5. 6‰(平均2. 4‰)和1. 9‰~3. 8‰(平均2. 9‰),表明两个矿床具有一致的单一硫源,即岩浆硫。两个矿床矿石中黄铁矿的Pb同位素组成相似,并与赋矿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和花岗斑岩大致相同,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赋矿岩浆岩。流体包裹体、特征性矿物和矿石组构特征表明,流体沸腾作用导致了阿希金矿床金的沉淀。矿体形态产状、矿物组合、矿石组构、围岩蚀变、成矿物质来源等特征表明,阿希属于典型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塔吾尔别克可能属于斑岩与浅成低温热液之间过渡型的次浅成低温热液矿化。综合黄铁矿电子导型、矿体剥蚀率、矿物组合、矿石组构和岩体/地层出露情况等特征,推测塔吾尔别克金矿的剥蚀程度明显强于阿希金矿床,其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的斑岩型Cu- Au矿化。  相似文献   

7.
东坪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富集K+、Na+、Au+、Cl-和CO2、H2S,成矿溶液以岩浆热液为主,但有天水的混合。金在溶液中以Au(HS)2-和AuCl2-形式存在,构造活动引起的压力突变和流岩反应是引起金沉淀的主要因素。围岩蚀变以钾化为主,其次是硫化、钠化和硅化、碳酸盐化。金矿化与K/Al值呈反相关,与Na/Al值和S/Fe呈正相关。K/Al值的最高点与Na/Al值的最低点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于圈定矿体。  相似文献   

8.
位于新疆西天山的阿希金矿为一赋存于古生代陆相火山岩中的冰长石—绢云母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其围岩为下石炭统安山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矿体呈脉状产出,严格受古火山机构外围的环形断裂带控制。成矿作用分为石英—玉髓状石英脉阶段、石英脉阶段、石英碳酸盐脉阶段、硫化物脉阶段、碳酸盐脉阶段,形成的矿石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类。成矿作用阶段形成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三类: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富液相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富气相的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其中以前两类为主。三类流体包裹体在矿石中同时出现,说明它们形成于非均一的流体介质条件,矿床形成时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成矿流体冰点温度一般为-0.3--2.3℃,相应盐度为0.48%-3.75%NaCleq,平均1.85%NaCleq;冰点峰值温度位于-0.4--1.6℃,相应盐度为0.66%-2.63%NaCleq。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1-335℃,平均209℃;均一温度峰值为140-240℃,计算得到流体密度为0.73-0.96,成矿深度小于700m。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变化范围小,δDSMOW,H2O=-98‰--116‰,δ18OSMOW,H2O=-0.55‰-1.65‰;碳同位素δ13CPDB,方解石=2.6‰-4.9‰,δ34SCDT=-4.0‰-3.1‰,平均值为δ34SCDT=-0.45‰,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的大气降水,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火山岩及基底岩石。含金石英脉中冰长石、叶片状石英和硫化物集合体的出现,以及气相比例和均一温度变化很大的液相、富液相和富气相的水溶液包裹体的共生,说明流体的沸腾作用是引起成矿流体中矿质发生沉淀富集的主要成矿机制;对于蚀变岩型矿石,其成矿以水岩交代反应为主,成矿作用过程中流体处于近中性pH值环境。  相似文献   

9.
比利亚谷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西坡的得尔布干成矿带,它是近些年来在该区新发现的一座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细脉浸染状、角砾状赋存于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和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中的NW向断裂体系内。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以及矿物之间的共生组合、穿切关系,将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划分为硅化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闪锌矿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银矿+黄铜矿±黝铜矿阶段(Ⅲ)、石英+黄铁矿+方解石+萤石±蛋白石阶段(Ⅳ);详细的石英、闪锌矿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成矿早阶段(Ⅰ、Ⅱ)石英中发育WL型、C型包裹体,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188~254℃,盐度(w(NaCl))为1.83%~4.79%,密度为0.81~0.94 g/cm3,属于中低温、低盐度的H2O-NaCl-CO2体系;成矿主阶段(Ⅲ)石英、闪锌矿中发育WL型包裹体,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160~188℃,盐度为3.69%~7.15%,密度为0.92~0.96 g/cm3,属于低温、中低盐度的H2O-NaCl-CH4体系;成矿晚阶段(Ⅳ)石英中发育WL型、L型包裹体,WL型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130~165℃,盐度为1.22%~3.53%,密度为0.93~0.95 g/cm3,属于低温、低盐度的H2O-NaCl体系。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揭示:早阶段流体的δ18OH2O-SMOW值为-6.3‰~-5.9‰,δDH2O-SMOW值为-163.4‰~-162.7‰;成矿主阶段流体的δ18OH2O-SMOW值为-14.4‰,δDH2O-SMOW值为-165.4‰~-162.0‰;成矿晚阶段流体的δ18OH2O-SMOW值为-19.1‰,δDH2O-SMOW值为-150.7‰;硫化物Pb同位素比值分别为206Pb/204Pb=18.435~18.513、207Pb/204Pb=15.579~15.675、208Pb/204Pb=38.283~38.603。这种特征揭示,该矿床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的H2O-NaCl-CH4体系,早期为残余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中—晚期大气降水逐渐增加;成矿物质源于壳幔混合源区;成矿过程以流体混合方式导致成矿元素聚集和沉淀,矿床成因类型为与陆相火山-次火山作用有关的低硫化型浅成热液铜(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其整体与大兴安岭西坡同类型矿床相似,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131.3 Ma),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弧后伸展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10.
西天山伊耳曼得型金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天山一种以伊耳曼得和恰布坎卓它等金矿为代表的金矿类型,其成矿流体液相成分以K+离子为主,其次是Na+、Cl-、SO42-及少量的Ca2+、Mg2+.流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其次是CO2、H2,少量的O2、N2、CH4和CO.流体的矿化度平均为8.28g/L,盐度比较低,其范围为1.5%~0.39%(NaCl),流体的pH值在2.8~5.5之间.流体离子强度为0.146~0.18.氧逸度为lgf o2=-35.2~-38.9,流体的pH-lgf o2稳定范围与冰长石-绢云母型和酸性硫酸盐型金矿床的稳定范围不一致.流体温度范围为93~151.4℃.流体压力范围为5.6~17 MPa.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低压和低盐度的特点.流体属于H2O-NaCl-CO2体系,来自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渗滤到地下,受到火山和地温梯度的影响,形成了沿一定深度运动的热循环流体.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环境是一种过渡类型.成矿流体沿火山碎屑岩孔隙和微裂隙多次渗透交代而成矿.  相似文献   

11.
青海同仁双朋西金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翔实的野外工作基础上,对青海省同仁县双朋西金铜矿床矿石与围岩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展开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矿石和花岗闪长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相似性,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具负铕异常,基本上无铈异常,暗示它们之间存在成因联系;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中等密度、中等压力流体,且以含碳质为特征;铅、硫同位素结果均反映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源。据此认为区内矿化是与中高温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矽卡岩型金铜矿化,属于印支-燕山期同一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王春龙  王义天  董连慧  张兵  任毅 《矿床地质》2012,31(5):1038-1050
松湖铁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中段,赋存于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主要受近EW向、NWW向高角度逆断层控制。矿石主要呈块状、条带状、团块状构造,结构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黄铁矿及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钾长石、绿泥石、方解石、绿帘石及阳起石等。围岩蚀变发育,在垂向和水平方向上具有分带性。矿区围岩是阿吾拉勒地区早石炭世岛弧火山岩的组成部分,不同岩性具有类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发育弱的负铈异常,中到弱的负铕或正铕异常。矿石中磁铁矿的∑REE值变化于20.75×10-6~65.41×10-6,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发育中到弱的负铈及负铕异常。磁铁矿与围岩的稀土元素特征表明二者具有成因联系,与岛弧火山作用有关。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磁铁矿为火山热液交代成因。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松湖铁矿床为海相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浙江遂昌治岭头筒状铅锌矿体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和稀土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浙江遂昌治岭头直筒状铅锌矿体为隐爆角砾岩型的铅锌矿,受直筒状的隐爆角砾岩控制,主矿元素Pb的平均品位自下而上逐渐升高,而Zn的平均品位则相反,具有下部Zn,上部Pb、Zn的分带性;直筒状铅锌矿的黄铁矿δ34S平均值为6.78‰,铅同位素:206Pb/204Pb平均值为17.986、207Pb/204Pb平均值为15.596、208Pb/204Pb平均值为38.893,δEu值0.53,稀土演化曲线与变质岩和上侏罗统火山岩相似;铅、硫同位素以及稀土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源较单一,与燕山期壳源重熔型花岗岩型火山活动有关,从矿石组合来看,表明了热液富含Mn,且含较丰富的S、F及碳酸根等阴离子,成矿为相对封闭的还原环境,成矿时代介于148.2±0.5~104.8±0.8Ma之间。  相似文献   

14.
多宝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和田县多宝山是西昆仑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重要铅锌矿床,矿体呈似层状、不规则囊状、脉状,产于白垩系铁隆滩组碳酸盐岩岩溶角砾岩、生物碎屑灰岩中,围岩蚀变主要有碳酸盐化、白云石化、硅化及泥化等.矿石为块状、细脉状、浸染状、角砾状等构造.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中具极相似的微量元素组构,矿石中铅、锌硫化物δ34SV-CDT=-10.55‰~-1.01‰,矿石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8.739 8~18.743 3,207Pb/204Pb=15.702 5~15.7040,208Pb/204Pb=39.092 9~39.097 1,成矿物质来源于白垩系铁隆滩组碳酸盐岩.矿石中方解石δ13CPDB=3.44‰~5.09‰,18OSMOW=23.09‰~26.79‰,热液中CO2来自海相碳酸盐岩去碳酸作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7℃~262℃,盐度为6.30%~7.73%,说明成矿流体来源于海水热卤水,矿床具MVT铅锌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15.
烂木沟金矿位于陕西省旬阳县境内,产于南秦岭石泉-神河构造岩片中,受黑虎庙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文章通过烂木沟金矿区域成矿背景、地质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分析,初步探讨了烂木沟金矿床成因。烂木沟地区地层中黄铁矿微量元素Co含量为67.60×10-6~208.00×10-6,Ni含量108.00×10-6~585.00×10-6,稀土元素总量2.16×10-6~22.90×10-6,矿石黄铁矿中Co含量为317.00×10-6~751.00×10-6,Ni含量82.80×10-6~304.00×10-6,稀土元素总量4.04×10-6~51.74×10-6,矿石黄铁矿中δ34S值为9.9‰~12.9‰,均值11.27‰,矿石黄铁矿中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为18.560~20.206,207Pb/204Pb值为15.668~15.708,208Pb/204Pb值为38.257~38.860,地层黄铁矿中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为18.502~20.086,207Pb/204Pb值为15.644~15.788,208Pb/204Pb值为38.475~38.907,矿石中石英的δ18OV-SMOW值为13.5‰~15.9‰,均值为14.7‰,δDV-SMOW值为-77.8‰~-71.3‰,均值为-74.55‰,矿石中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202±12 Ma。结论认为烂木沟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中火山岩夹层,成矿流体为多来源,主体为建造水改造后的变质水。烂木沟金矿形成于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早期秦岭造山带碰撞后的伸展阶段,成矿流体充填于脆-韧性剪切带片理中,矿物沉淀富集,为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16.
江西冷水坑矿田是武夷山地区重要的银铅锌集中区之一。无论是世界上少有的斑岩型银铅锌矿床还是火山沉积 热液改造矿床都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该矿田的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为-380‰~694‰,平均为187‰。大约为-411‰的δ13C值与峰值约为2‰的δ34S值的很窄分布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碳和硫来源于深部岩浆,并不排除地层提供一部分硫和碳的可能性。硫化物矿石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7771~17867、15564~15685和38235~38652。地层中火山岩、火山岩沉积岩以及变质岩石的 206Pb/204Pb比值为17899~18220,与矿石铅既有联系又有分离。然而,矿石和花岗斑岩的长石铅中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是相近的,它们在208Pb/204Pb 206Pb/204Pb和207Pb/204Pb 206Pb/204Pb图上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铅同位素混合线两个端员分别为上地壳和地幔。这些证据都强烈地支持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斑岩岩浆系统,地层对于成矿流体和物质的贡献不可或缺。冷水坑是一个典型的与次火山岩有关的岩浆热液成因的Ag Pb Zn矿田,成矿作用均发生于中国东部燕山中期陆内环境。  相似文献   

17.
紫木凼金矿床是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区一个重要的大型金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尚不明确.对紫木凼金矿床不同类型矿石和赋矿围岩进行了S、C、O、Pb和Sr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为-13.49‰~17.91‰(主要为-0.99‰~3.58‰),赋矿围岩的δ34S值为-26.23‰~-19.63‰,矿床成矿期硫主要来源于岩浆,部分来源于赋矿地层中成矿前黄铁矿.热液期方解石的δ13C和δ18O分别为-9.10‰~0.59‰和15.65‰~23.82‰,与赋矿围岩、区域地层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差别较大,成矿流体的碳、氧部分来源于碳酸盐岩溶解,部分可能来源于岩浆.矿石中硫化物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064~18.973、15.585~15.670和38.219~39.054,赋矿围岩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136~18.650、15.574~15.656和38.423~38.812,矿石铅的来源较复杂,赋矿地层和岩浆可能都为其提供了部分铅.矿石中石英和方解石(87Sr/86Sr)i比值为0.707 26~0.708 11,赋矿围岩的(87Sr/86Sr)i比值为0.707 28~0.707 31,成矿流体中的锶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紫木凼金矿床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来源特征,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床深部隐伏岩浆岩,部分来自二叠系-三叠系赋矿地层.   相似文献   

18.
张健  薛春纪  曹纪虎  彭姣 《地学前缘》2019,26(5):163-173
高庄金矿床是豫西南一处重要金矿,成矿时代、物质来源以及矿床成因类型尚不清楚。本文对高庄金矿石中载金矿物磁黄铁矿进行Re-Os测年,获得(137±2) Ma成矿年龄,表明金矿床为燕山晚期成矿。分别对载金矿物磁黄铁矿、容矿地层(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和侵入岩体(堂坪岩体)进行了S、Pb和REE组成分析。矿石硫化物δ34SCDT值为-3.0‰~-1.5‰,平均值为-2.24‰,深源S特征明显,矿石S可能来源于容矿的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基性火山岩地层。矿石硫化物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7.106~17.505、15.469~15.602、37.835~38.194。堂坪岩体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244 3~19.238 2、15.594 8~15.693 5、38.504 2~39.616 3,二郎坪群火山岩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变化范围分别为18.176 8~18.669 2、15.607 1~15.801 9、38.375 9~39.080 9。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与地层和岩体的岩石铅组成相近,表明岩体和地层都提供了成矿物质。矿石与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地层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都为平坦型。可见,豫西南高庄金矿形成于秦岭碰撞造山之后的燕山晚期陆内构造岩浆热液过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体周围火山岩地层。  相似文献   

19.
四川西部呷村银多金属矿床稀土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呷村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含金富银多金属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岩石及矿石的稀土地球化学研究,结合硫铅同位素的工作,提出成矿热液为高温酸性、富C1溶液,其稀土特征为富轻稀土,具明显正铕异常。在蚀变过程中,流体/岩石比值相对较主,稀土元素在成矿流体-围岩间具有明显的带进或带出。正铕异常产生最可能的来源是该区深部火山岩富含长石,热水溶液与火山岩发生水岩反应使长石释放出铕,使热水溶液具正Eu异常,这方面也反映该矿床成矿物质与深部火山岩有密切关系。弱负铈异常是成矿流体继承海水Ce亏损的结果。层状矿石中Eu异常变化较大,且其中LREE的含量变化大于HREE。主要原因可能是矿石中矿物组成和形成条件的变化。呷村矿床的成矿模式可以认为是火山喷发过程中产生了岩浆热液,并带出了硫和金属元素,并在海底附近快速沉淀形成。成矿后为正常深海沉积岩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