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多摄站系统质量分析及其法方程病态现象的克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永华  蒋文彪 《测绘学报》1994,23(3):229-235
本文介绍了一个多摄站(全方位)摄影测量系统,它适宜于近景摄影测量灵活的构网形式,包括全方位摄影,文中分析了多摄站摄影测量网平差的精度和可靠性,并介绍一种该系统试用的克服法方程病态现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机助法优化设计用于近景摄影测量,论述了机助法优化设计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设计方法,并研制了机助法网形优化设计程序系统SNOD—C。该系统可以对摄站点的数量,位置,每站摄影的象片数、摄影方式、控制点及物点的分布,摄影机,量测系统的选择和非摄影测量观测值的选择等内容进行设计。同时,以近代摄影测量平差理论为基础的SNOD—C的平差子系统SCBAR(即带相对控制的近景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系统)也适用于一般近景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个近景摄影测量网形设计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一个实用的自检校光束法区域平差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个实用的自检校光束法区域平差程序。程序的主要特点是:自动计算带宽,自动按带宽重新编排全部数据,逐点法化直接生成改化法方程系,改化法方程系数矩阵按带宽压缩存储,用递归分块消去法解带状加边矩阵。该程序利用国内实际航摄资料和国外HORDORF试验场资料进行了试验,根据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初步结论:所拟定的自检校光束法平差算法是正确的,编制的计算程序是有效的。国外HORDORF试验场资料的计算结果,显示了附加参数补偿系统误差的良好效果;用国内资料计算,自检校光束法平差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在于原始数据的误差组成。要想发挥自检校光束法平差的效能,必须采取实际步骤降低偶然误差。  相似文献   

4.
线阵全景相机通过线阵旋转来获取水平角可达360°场景的影像,将其应用于近景摄影测量可减少摄站数,避免影像拼接问题。分析了线阵全景相机检校的几何成像模型,推导了平差函数模型,并分别用模拟和实际全景控制场数据验证了该平差函数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参数选择合理,正确描述了线阵全景相机的内部结构关系,是线阵全景相机的一种实用检校模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摄影测量影像来源多样化、复杂化、大数据化等趋势,传统区域网平差算法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数据来源,矩阵排列毫无规律的法方程结构以及大数据量带来的高内存需求和低计算效率等问题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引入了预条件共轭梯度法以及不精确牛顿解法求解区域网平差过程中的法方程,同时使用一种块状法方程系数矩阵压缩存储格式,构建了全新的区域网平差技术流程。本文方法避免了直接对法方程系数矩阵的求逆,压缩了法方程系数矩阵所需的内存空间,使得本文算法比传统算法所需计算机内存空间大幅减少,平差计算速度明显提升,同时保证了计算精度与传统方法相当。初步试验证明,本文方法对4500张影像、近900万像点数据的平差计算在普通电脑上仅需要约15min,且计算精度达到子像素级。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景摄影测量中影像与地面坐标系间存在大旋转角的问题,在分析现有绝对定向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大旋转角影像的绝对定向方法,采用奇异矩阵分解获取较准确的角元素初值,并结合最小二乘平差进行粗差剔除和绝对定向精确参数解算。试验表明,本算法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顾及像点观测方程的系数矩阵中存在随机误差,提出了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的线阵卫星遥感影像光束法平差模型。在假定像点观测误差和系数矩阵误差均为独立、等精度分布的基础上,利用拉格朗日条件极值法推导了包含外方位元素虚拟观测方程和控制点误差方程的总体最小二乘光束法平差算法的具体公式和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方差分量估计确定各类虚拟观测值的方差,可求解包含多类虚拟观测量的平差问题,并可用先验信息或岭迹法确定系数矩阵观测值的权比例系数,从而克服了现有总体最小二乘虚拟观测方法不能处理多类虚拟观测值的不足,确保了光束法平差可正确有效求解。分别利用模拟算例与两组真实影像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最小二乘虚拟观测法以及现有总体最小二乘虚拟观测方法,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求解精度与适应性。相较于传统线阵卫星遥感影像光束法平差方法,本文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平差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摄影测量理论对航线规划、飞行姿态、影像重叠等航摄条件要求高,无人机高效保障优势不明显的问题,本文借助计算机视觉理论,提出了一种稳健的运动恢复结构(SFM)技术。首先,利用李代数旋转平均方法,将空间旋转关系的矩阵表达形式转换为向量的线性表达形式;然后,在最小二乘平差之前,引入L1范数进行迭代初值优化,求解全局一致性旋转参数;最后,将位移和旋转参数的坐标系进行统一,实现匹配点三维坐标计算。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基于全局式SFM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技术较传统摄影测量方法解算精度更高,三维点云重建效果更佳。在差分GPS摄站坐标辅助的光束法平差下,点位测量精度优于0.3 m;在不同航线布设条件下,影像解算的成功率均可达100%。  相似文献   

9.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近景摄影测量中旋转矩阵构成的常用方法,同时分析比较各种算法的优缺点。文章介绍利用四维代数(又称四元数)描述旋转矩阵,详细论述利用这种方法计算外定向元素的P-H算法和单位四元数算法,以及与传统方法在运算过程中收敛性进行比较。在近景摄影测量应用实例中,试验表明这两种算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验同时说明利用四维代数描述旋转矩阵的方法灵活性大,该方法在平差时避免了大量的三角函数运算,保证在各种情况下收敛并获得良好的结果,具有迭代次数少,计算结果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EFP全三线交会光束法平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于两条基线的三线阵影像平差,由于该平差系统几何条件较差,不可能有严格的数学解。本文提出基于等效框幅像片(简称EFP)的全航线三线交会的光束法平差。该平差方法采用特殊措施,即将平差分为两个步骤:①创造各种条件使法方程有解,但并不顾及平差航线模型可能有较大的系统变形;②将含有较大系统变形的航线模型数据与只含有较大偶然误差的航线模型初始值进行比较,从中提取航线模型系统值并加以改正。最后通过模拟数据和实际影像数据进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多视铅垂线轨迹法(multi-view vertical line locus,MVLL)能够以物方地面铅垂线为几何约束,匹配获取物方空间点的最佳高程,是一种实用的多基线立体影像匹配方法。针对MVLL匹配方法中的物方空间点独立匹配、缺少整体性约束问题,将物方空间局部光滑特性应用至匹配过程,提出了一种半全局约束下的多基线立体影像MVLL匹配方法。首先,将物方空间点沿地面铅垂线上的准确高程搜索,等效至像方空间沿核线方向上的准确视差搜索;其次,采用MVLL匹配方法计算物方空间点在多张影像上的等效像方匹配测度;然后,采用半全局匹配法(semi-global matching, SGM)对匹配测度进行多路径聚合分析,得到物方空间局部光滑约束下的等效视差图;最后,将等效视差图转化为物方空间点匹配高程,并对多基线立体影像进行多分辨率匹配处理,实现整体最优条件下的MVLL匹配。采用多类型地形特征与局部区域影像进行匹配实验与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多类型地形特征的物方空间匹配测度进行优化,获取更加可靠的匹配结果,具有更高的影像匹配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土石方计算工程的实际意义非常重大,因而选择基于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的土石方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例与其他常用土石方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土石方计算中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工作流程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激光扫描多三维视图的全自动无缝镶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坐标系下的三维点云统一到某一固定坐标系下形成完整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自动获取三维视图配准初值的方法。对多三维视图,应用基于闭合条件的整体平差模型,获得最小二乘意义下的最优变换参数,实现了对多三笋视图的全自动无缝镶嵌。利用激光扫描仪的实际扫描数据进行了试验,得到了预期的结果,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TM遥感图像FLAASH大气校正异常值的改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经过ENVI的FLAASH模型大气校正后的反射率遥感图像中,经常存在异常值,即负值和大于100的高值,在水体分布众多的图像中尤其明显的问题,以Landsat的TM图像的校正结果为例,设计了改正算法,即对于异常高值采用阈值法进行改正,对于异常负值采用窗口搜索最小正值法进行改正。使用统计方法和NDVI植被指数对改正前后图像进行了对比。与改正前的图像相比,改正后图像进行计算的结果合理,表明算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所提出的改正算法能够行之有效地改正图像中的异常值,为之后的遥感信息提取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最大似然估计的多基线InSAR相位解缠算法对噪声比较敏感且难以解缠低信噪比干涉图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多基线迭代与最大似然估计相结合的多基线相位展开方法。首先利用多基线迭代法得到最长基线干涉图粗略的干涉相位;然后在以此粗略相位为中心的相位区间里,利用多基线最大似然估计得到最长基线干涉图的干涉相位精确估计值。该文采用仿真的金字塔场景、多山场景以及城市场景干涉图进行相位解缠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的相位展开精度比多基线迭代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连蓉  丁忆  罗鼎  魏文杰  李朋龙  林熙 《测绘通报》2017,(11):128-132
无人机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是一种能够对复杂山地环境较好感知和表达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针对复杂山地城市开展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于山地区域的多尺度的影像获取策略,并通过与近景摄影测量融合建模的方法,实现了对山地城市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精细化建模的目的;同时,对实景三维模型的单体化方法进行了介绍及对比分析,对后期山地城市开展倾斜摄影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郭春生  朱兆达 《遥感学报》2006,10(6):864-868
讨论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成像处理中基线解相关系数的频率函数,分析了在距离向压缩过程中频谱窗函数对InSAR图像对相关性的影响,通过定义干涉图距离向幅度谱函数的等效带宽来描述地形起伏,推导出了等效带宽和InSAR图像对相关性之间的关系式。据此给出了在不同等效带宽情况下(相当于不同地形起伏条件下),固定带宽滤波对InSAR图像对相关性的影响。最后的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Sentinel-1卫星TOPS模式影像通常在几何配准的基础上,再次利用Burst重叠区域进行增强谱分集处理以实现高精度配准。几何配准主要依赖卫星轨道参数,难以进一步提高其配准精度,因此Sentinel-1影像配准的关键则是通过增强谱分集准确估计出几何配准后的残余偏移量。然而,增强谱分集易受失相干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低相干条件下难以满足0.001像素的配准精度要求。因此本文首先针对单基线条件下的增强谱分集配准处理进行以下改进:①完善增强谱分集多视理论,采用前置多视处理,优化增强谱分集处理流程;②基于增强谱分集相位的残余偏移量等权估计升级为加权估计,改善参数估计方法;③完善距离向增强谱分集加权估计理论,实施距离向增强谱分集配准,增加增强谱分集的观测量。然后在单基线配准的基础上,针对时序影像处理提出优化方案:①根据影像干涉对组合所形成的增强谱分集冗余观测量进行多基线配准;②采用分布式目标技术提高增强谱分集干涉图相位质量。上述改进方案互相补充,不但能独立实施,而且可以联合使用。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改进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19.
杨世渝 《测绘科学》2000,25(4):31-35
着重介绍了一种数值力学方法薄板加权残值法用于处理近景摄影测量问题。通过实验证实这种方法在减少已知点数、改正近景像片的系统误差及提高解算精度方面的有效性。实验中采用了各种标准图型的模拟数据 ,并结合生产实例 ,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得出了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