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山多年冻土分布模型与制图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人类活动及各种工程措施的实施加速了高山多年冻土领域的相关研究,多年冻土的分布与制图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对该领域内的冻土勘察方法、冻土模型的建立、冻土分布模拟与制图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高山多年冻土模型无论是经验统计模型,还是过程模型,都是基于对实地高山多年冻土分布状况的一种近似模拟,因而,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误差,模型的好坏在于所绘制的高山多年冻土图与冻土实际分布状况的吻合程度.从各种高山冻土模型与制图的发展过程来看,高山多年冻土模型与制图的未来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研究和细化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分布于陕西省关中盆地全新世古土壤具有分布广泛,易于辨识的特点,经常与古代文化遗存形成地层关系。该层具有比较明确的时代,建议将该层作为考古地层中的一个特殊层位。对这一层位进行时代校正和同一认定后,宜作为地层时标,以校正和分析分布于其中或上下的文化遗存之年代。这一方法,也可运用于全新世地质学科之研究。  相似文献   

3.
土壤多样性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多样性作为土壤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性内容,可定量化描述土壤的空间变异性和分布格局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在简要回顾了土壤多样性在国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后,着重对该专题在中国近15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中国土壤多样性研究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根据研究时期、内容和目的的不同,认为中国土壤多样性研究可以划分为引起与探索时期以及拓展应用时期,除以丰富度指数、仙农熵和均匀度指数为主的经典多样性计量方法外,新提出的土壤空间分布多样性为传统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补充,该专题在土壤地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中仍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蛇绿岩南段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异常特征、蛇绿岩与矿产的分布关系等,探讨了其成矿远景。研究区内Cr、Co、Ni等元素分布与蛇绿岩的分布具有极好的相关性,形成了多处铬和石棉等矿产。该研究对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地区的地质工作及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蛇绿岩南段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异常特征、蛇绿岩与矿产的分布关系等,探讨了其成矿远景。研究区内Cr、Co、Ni等元素分布与蛇绿岩的分布具有极好的相关性,形成了多处铬和石棉等矿产。该研究对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地区的地质工作及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蛇绿岩南段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异常特征、蛇绿岩与矿产的分布关系等,探讨了其成矿远景。研究区内Cr、Co、Ni等元素分布与蛇绿岩的分布具有极好的相关性,形成了多处铬和石棉等矿产。该研究对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地区的地质工作及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阜山金矿成矿作用的各构造物理化学参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其目的是试图在传统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研究来探讨阜山金矿最佳成矿构造物理化学条件,进而建立一个初步的成矿构造物理化学模式。该模式指出,阜山金矿各构造物理化学参量的分布在矿区内是不均匀的,构造作用是控制成矿流体分布与状态的重要因素。在构造力松弛部位和构造力集中部位各参量分布场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两者之问存在一个构造物理化学界面,矿化主要发生在该界面附近构造力松弛部位。  相似文献   

8.
萤石及重晶石为我国的战略性非金属矿产,渝东南地区重晶石-萤石矿规模大,分布面积广,具有六条分布有序的重晶石-萤石成矿带:老厂坪-江口成矿带、郁山成矿带、筲箕滩成矿带、丁市成矿带、咸丰成矿带、桐麻岭成矿带。为加强该地区控矿因素与找矿潜力研究,针对武隆-彭水一带开展了1∶5万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取得了萤石及重晶石矿有关的1∶5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且位于老厂坪-江口、郁山成矿带内,与区域萤石及重晶石矿床进行对比,认为研究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利用东昆仑地区的区域重磁场及深部地球物理信息,研究探讨了地球物理特征与矿产资源的关系。贯穿研究区的重力梯级带反映了地壳深部构造的深大断裂带,该梯级带与昆中断裂对应,它不仅是划分构造单元的边界,而且与地壳构造运动的性质及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密切相关。研究区航磁异常区以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为主,异常呈交叉及串珠状分布。沿重力梯级带及航磁异常周围形成一些具工业价值的矿床。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揭示了该区地壳与上地幔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速度结构差异。深大断裂的发育对该地区金属成矿区带的分布起到了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半球雪盖与我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光宇  曾群柱 《冰川冻土》1994,16(2):181-184
本用1967-1983年北半球卫星雪盖资料,对北半球北美、欧亚和青藏高原三个区域雪盖与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表明,三个区域夏季雪盖与夏季降水,以欧亚雪盖与降水的相关性最好,与青茂高原的雪盖相关性最小;北美冬、夏季雪盖与降水相关分布有着某种相反的分布,而青藏高原冬、夏季积雪与降水相关分布却有着某种相似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运用Excel及其内置的VBA语言开发设计了土工试验数据处理程序"数据处理小旋风",用代码建立一个模块包含10个子过程,一个工作簿事件。该程序具有简洁友好的界面,快速化智能化,能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垃圾渗滤液的特征污染组分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秀花  朱锁  李海明 《地下水》2008,30(3):37-40
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的特征污染组分氮、COD在包气带不同介质中的迁移转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岩性不同的包气带介质是影响氮素、COD迁移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介质对氮、COD的净化能力不同;渗滤液对地下水不会造成氮素污染,但会造成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我所30年来,在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研究方面的基本概况、取得的进展及今后一些展望。其中所列进展主要包括:岩浆矿床学、岩石及成因学、岩浆建造学及矿床评价和预测等四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施工图设计和现场情况对填埋场坝体进行应力变形分析。应力场原位分析采用线弹性材料类型,变性分析采用双曲线非线性塑性类型。在应力变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变化量采用总应力法对坝体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摩尔库伦准则,不考虑滤液对其影响。结果显示:按照初步设计方案堆筑的0~12 m坝体在发生应力变形后,坝体的稳定性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可正常运行。建议企业在坝体堆高到1/2~2/3处时,进行勘察获取相应资料,应再次进行坝体应力和稳定性分析,以确保坝体安全。  相似文献   

15.
吴传贵 《地下水》2006,28(5):21-23
聊城市地处资源性重度缺水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突出.本文依据聊城市近期水资源利用等有关资料,对聊城市水资源供需现状进行了规划预测,阐述了雨洪水资源化的重要意义及蓄水工程和雨洪水利用现状,分析了雨洪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拦蓄雨洪水的措施,对雨洪水资源利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煤瓦斯突出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向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学习总结煤炭行业近200年来对煤瓦斯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 了解其具体的研究思路方法、研究历史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 探讨采用地质力学理论方法进行煤瓦斯突出研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的白垩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杰己 《甘肃地质》1993,(Z1):1-49,134
依据地层区划分原则,将省内白垩系划分为北山、走廊、潮水、祁连、兰州、陇东、西秦岭区7个地层区和酒泉、武威、六盘山、陕甘宁盆地4个地层分区;分别建立了老树窝群、新民堡群、庙沟群、河口群、志丹群、六盘山群、东河群、金刚泉群、马莲沟群、民和组10个群级岩石地层单位;详述了各建群、组的代表剖面;以“热河动物群”、茹福德蕨-拟金粉蕨植物群存在的最低层位的新民堡群、志丹群及与其相当地层的底界,确立为白垩系的底界。以含具冠女星介生物组合的民和组的顶界为白垩系的顶界;按地层区总结了生物组合特征,并与国内外有关生物组合进行了对比,以此确定了省内白垩系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高温高压下水和氯化钠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徐有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高温高压水和NaCl溶液物理化学性质水和NaCl溶液是地质上最常见的溶液,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有助于研究水溶液在地球内部各种地质作用和地质过程中所起的作...  相似文献   

19.
崇明东滩15年动态发展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崇明东滩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湿地,又是一个河口淤涨型湿地,对1988年与2002年崇明东滩湿地卫星遥感图象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崇明东滩并不是全部扩涨,南部滩涂岸线呈后退趋势;②在淤涨部分,以最东端最快;③随着长江上游来沙减少和大规模的围垦,崇明东滩的前景将不容乐观。因此,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崇明东滩湿地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曹小虎 《地下水》2004,26(4):300-302
地下水在山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多年不合理的开采已形成了严重超采局面,并引起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本文通过对山西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分析,阐述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